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调节中苏珍宝岛冲突的苏联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8:20:30

转自:http://www.zhjunshi.com/mil/2010-06-05/content5_41106.shtml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时,时任外交部长的葛罗米柯的务实主张,客观上为两国缓解冲突、稳定局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议集中力量向第三世界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为世界第一号大国的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不能自拔,国内反战情绪不断高涨;国内财政紧张,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地位削弱。而苏联则不同,新一代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刚上台,个个雄心勃勃,他们决心大力发展战略核力量,在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一争高低,世界局势正变成美国与苏联左右下的两极世界。就是在这个时候,葛罗米柯成为苏联政府的核心人物之一,而且在国际舞台上成为最主要的演员之一,与美国的基辛格一起成为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外交战略家。
   
  1964年底的一天,苏联高级领导层正在召开秘密会议,经过近两个月的酝酿,新的领导班子的宏伟计划就要在这次绝密会议中讨论通过了,葛罗米柯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勃列日涅夫用手指着地图说:“现在,美国的势力在全球已基本稳定,它的力量主要集中在美洲、亚洲东部、东南亚各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整个西欧,美国以这些地区为基础,仍在不断扩张势力,形势对苏联极为不利。”他接着说:“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苏联如何在全世界与美国竞争。”勃列日涅夫的话简洁明确。他的话刚完,大家纷纷议论起来。首先上台发言的是国防部长,他认为,欧洲是重点,他说:“欧洲是苏联近邻,美国的主要力量也在欧洲,谁能控制欧洲,谁就可能取得主动地位,因此,我认为,苏联要在欧洲与美国一争高低。”勃列日涅夫的亚洲事务方面负责人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说:“欧洲现在力量已达到均衡,苏联或美国无论是谁想把对方赶出去,都是不可能的,也都是不现实的,我却认为,在亚洲事务中,苏联倒是还有机会扩大势力的。特别是中国……”
 
  当他说到“中国”二字时,葛罗米柯看了看坐在身边的勃列日涅夫的脸色,见到勃列日涅夫轻轻地摇摇头,他知道,勃列日涅夫对中国不抱什么希望,于是他说:“中国正在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对此我们要有警惕。”他心中的话未敢说出来。
 
  讨论在激烈地进行,勃列日涅夫回过头来望了望正紧皱眉头的葛罗米柯,葛罗米柯注意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暗示,他明白领袖的意思是要他发表自己的意见。葛罗米柯冷静沉着,论据充分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客观地分析了国际形势,他说:“在欧洲,我们已经和美国较量了许多年,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大国在美国与苏联之间都已作出了选择,如果苏联再在这些国家上下功夫,把它们从亲美变成亲苏,恐怕非常困难。”他接着说:“现在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还没有被人们所重视。这些国家占据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面积和大部分资源、人口,更重要的是它们占据着世界的交通要道,因此,苏联应集中力量向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特别是向中东和非洲发展,一旦苏联在这些地区拥有主动权,美国的势力就必将陷入我们的包围之中。”葛罗米柯见地独特的一番话给大家一个震惊,一时间会场沉静下来,因为,谁也难以对他的话作出什么评论。这时,突然有人鼓起掌来,表示支持他的发言,此人就是勃列日涅夫。毋庸置疑,此时也只有最高领导敢为葛罗米柯的讲话下一个结论,而这掌声就是最好的结论。     
转自:http://www.zhjunshi.com/mil/2010-06-05/content5_41106_2.shtml也许,正是葛罗米柯的意见,奠定了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地缘战略思想基础。
 
  勃列日涅夫对葛罗米柯的发言非常欣赏,认为他的发言很有见地,是经过分析和思考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观点,他在会后再一次与葛罗米柯进行了长时间交谈。
 
  交谈中,勃列日涅夫更多地把葛罗米柯视为朋友,而不是下级,所以,他们的谈话没有什么顾忌。他们不仅谈了如何向第三世界渗透,还谈到了亚、非、拉各国的具体情况,葛罗米柯凭着他超人的记忆力和独有的外交家敏感,以及他多年对各国国情和政策的深刻了解和思索,向勃列日涅夫谈了他对世界格局的看法,并分析了苏联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美好前景,勃列日涅夫听得非常耐心和入神。
 
  提出通过军事援助向第三世界渗透
 
  当勃列日涅夫谈到苏联向第三世界扩大势力的方法时,他毫不掩饰地向葛罗米柯谈到他内心的顾虑--有些力不从心。他说:“第三世界国家比较贫穷落后,苏联虽然可以从经济上援助它们,但是苏联自己经济也不景气,不像美国和欧洲国家那样财大气粗,而且第三世界国家人口众多,每个国家即使送一点,加起来也是一个庞大难支的数字。”他又问葛罗米柯道:“葛罗米柯同志,你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 葛罗米柯说:“经济援助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只有得到利益时,他才能倒向给他利益的一边。但是,经济援助并不是惟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