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催生"换城"消费族 //黑色幽默折射生存压力 辛酸生活中探索省钱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13:11
物价上涨催生"换城"消费族 // 黑色幽默折射生存压力 辛酸生活中探索省钱之道
2010年11月05日 15:43:29  来源: 扬子晚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收获太丰富了,下次我要换个大点的购物车!”在香港上水火车站,满载而归的深圳主妇小雯心满意足地笑着,一边等车一边打电话向老公炫耀自己血拼的“战利品”——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28港元36包装的得宝纸巾……她的手推购物车里,塞满的可不是访港游客热衷的奢侈品和进口化妆品,而是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还有大大的一桶有机酱油。
“没办法啊,深圳的物价涨得太快,不少东西已经贵过香港了。”精明的小雯算了这样一笔账:在深圳卖2块钱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1.1港元,折合人民币才9毛多;红富士苹果深圳已卖到6块钱一斤,平均一个都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四个;深圳的鸡蛋已经涨到9毛钱一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买30个,折成人民币一个还不到7毛钱;10卷装的维达卫生纸,深圳的超市卖32.5元,香港超市才卖28港元;750毫升装的飘柔洗发水深圳超市卖39块钱,香港61港元就能买两瓶……
像小雯这样的“换城”消费族,在深圳如今有不少。随着深圳物价不断上涨、港元对人民币连续贬值,风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购买日用品热潮似乎戛然而止,悄然转为深圳人入港扫货。小雯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如今每每将砂糖、食盐、有机酱油成箱扛回家,连牙线、止血贴也一并买来,可谓乐此不疲。
从深圳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来看,今年9月,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8%,略高于全国3.6%的水平,但大多数深圳人感受到的物价涨幅则要远高于这一数字。在小雯每月辛勤赴港扫货的同时,她在香港的姑妈李太却好久不来深圳了。过去几年,家住上水的李太和她的姐妹团常来深圳喝早茶,然后就去超市狂购些水果、卷纸、袜子之类的便宜日用品,大包小包地返港。如今,李太和她的姐妹团都捂紧了钱包,不大愿意来深圳度周末了。
同样觉得囊中羞涩的是一些常年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以前深圳房价和物价都比香港低,不少中低收入的香港人选择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生活。如今,这种“双城”生活模式也因深圳物价上涨面临改变,不少香港人不得不选择回流。
家住深圳皇御苑的香港人黄先生近期正盘算着卖掉房子回香港生活。黄先生在香港上水一家制衣厂工作,月入一万四千港币,因为对香港的高物价感到力不从心,6年前他来深圳置业,每天往返深港两地,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
“以前100元港币能换116元人民币,我经常带家人出去吃饭,每个月日常花销才三千多块人民币,现在100块港币只能换到85块人民币,花销却翻了一倍,再加上每月四千多的房贷,日子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倍感压力的他已经决定春节前带着妻儿回香港生活。
昔日港人北上“扫货”,而今深圳人南下消费,尽管从大的概念来说,“深港同城”还有很长距离,但是从“换城消费”的变迁上,人们却已经感觉到了这种融合的加速。同时,深圳人更是感觉到通胀不仅仅是一种预期,而是活生生的存在。
搜索更多物价上涨 的新闻
别让物价压垮百姓的幸福
10月CPI恐再攀新高 多重因素推高物价
物价涨40年也赶不上美国?
中国物价涨40年也赶不上美国?
方便面涨价引发的CPI思考:物价居高不下只因钱太多?
深港物价明显倒挂 香港客也呼“吃不消”
黑色幽默折射生存压力 辛酸生活中探索省钱之道
2010年11月05日 15:31: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编者按: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面对大蒜、大豆、玉米、姜、白糖、苹果,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市民的菜篮子和钱袋子承受了一波波“涨”的冲击,网友“创造”了诸如“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等新名词,黑色幽默中折射出对现实的感慨和无奈。总之,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菜贵了就吃肉,肉贵了就吃菜,都贵了就少买点儿,搭配着吃。当然,市民们的不少省钱妙招也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
名词解释
 “蒜你狠”:源于大蒜疯涨超过100倍,甚至比肉、鸡蛋还贵。
“豆你玩”:形容绿豆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
 “玉米疯”:国内玉米减产,加上少数游资囤货炒作,玉米价格持续攀升,中国多地纷纷鼓励农民引进或扩种,想在甜玉米市场分一杯羹。
“姜你军”:形容生姜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
“糖高宗”:白糖的价格连续上涨,来自蔗糖主产地广西的中间商报价已经达到了5950元/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苹什么”:各路资金涌入当地疯狂抢购,“红富士”瞬间身价大增,续演着近日以来的涨价大戏。
“菜奴”探索省钱之道
网友自编“买菜时刻表”
在“菜奴”网友的买菜省钱攻略当中,支持率最高,被证实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买菜时刻表”,改早上买菜为晚上买菜。“下班路上买菜往往是最便宜的时候,最好能找到菜农自家的菜而不是菜贩子的菜,这样虽然看起来有点蔫,但很好还价。”余女士说,以往自己是三四天买一次菜,都是趁早上新鲜的时候去,或者周日在超市选购,现在借鉴网友的经验,改为晚上下班买菜。也有网友建议:“避开买菜的早高峰,中午利用休息时间采购,价格要比早晨便宜30%左右。”,甚至还有更为“吝啬”的观点:“多看天气预报,明天下雨,今天就多买菜,不会错的。”
看天气预报买菜
因为天气变坏时,蔬菜的价格波动往往较大,一公斤少则涨两三角,多则涨1元以上。因此建议应尽量在天气突变前提前存储好易保鲜的蔬菜。
买菜别“追高”
也有市民提出,蔬菜并不是一起涨价,总是“此消彼长”。市民高女士每天买菜,价格已烂熟于心,“我就避开高价菜,买些平价菜或可以替代的菜。例如蒜价高的时候,我就买些蒜薹,尽管味道没有蒜那么浓,但吃起来还是对味的。如果这阵子黄瓜贵我就买白菜,既避开了高价菜还能换着样吃。”
菜场兴起团购
网络兴起的团购也出现在蔬菜市场上。“就像冬瓜,整个的买会更便宜,但谁家也‘消化’不掉,所以就几个朋友或邻居一起买,我们办公室经常出现大家同时喝冬瓜汤的事。”白领小徐说,“为了找便宜菜,我们还建立了QQ群,互相报价,谁家附近的菜便宜就让谁去买。”
阳台成“农场”
网络版“开心农场”如今成了现实,不少市民开始在自家的阳台或小院里种植蔬菜。唐先生说:“今年尝试在小院里种上了丝瓜、苦瓜、辣椒、西红柿、水萝卜等蔬菜,既陶冶了情操,还吃到了真正的绿色蔬菜。特别是自己种了绿豆,所以没有被今年绿豆涨价所影响。我已经存好了新的种子,打算明年继续种。”
搜索更多黑色幽默 的新闻
省钱宝典一夜红遍网络
今冬物价全面看涨 教你下馆子点菜的省钱办法
柴米油盐涨 省钱攻略俏
物价飞涨 菜市场购物如何省钱
调查影视剧拍摄险情 为省钱片场变成“小煤窑”
物价上涨催生“菜奴省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