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十年前的影像1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12:27
《香港的另一面》五十年前的震撼影像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08-3-18 21:31:00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香港的另一面》一个左派摄影师眼中的六七十年代
著  者:蒙敏生/摄    颜文斗/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6月
简要目录
代  序    走近蒙敏生(颜文斗)
第一章    断面·断面
第二章    革命·浪漫
第三章    渔民·海洋
第四章    传统·时尚
第五章    孩子·老人
第六章    田园·城市
第七章    劳工·人生
第八章  红色香港
第九章  相望大陆
作者简介:蒙敏生(1919—2007)祖籍广东,生于上海,青年时赴香港谋生。1950年代,曾在电影厂短暂工作,因此开始了他的摄影。后来,在不同的公司做普通的雇员,开过快餐小店。他是一个业余摄影者,但摄影是他的生活方式,不间断地记录香港的市井风物,也在摄影棚里拍摄他理想中的社会。他的纪实摄影构成了连续的、弥足珍贵的香港史证,艺术摄影则闪耀着前卫的、理想主义的光芒。直到2005年年底,蒙敏生还平均每周拍摄三个胶卷。
正当这本书即将付印之际,传来讣告,蒙敏生于2007年6月11日凌晨2时在香港灵实医院去世,享年八十八岁。他从2006年11月4日中风躺进这家医院,一直神志不清,完全靠鼻伺维持生命。而这七个多月里,蒙先生在内地平地而起赫赫声名,这些声名于他的生命已无任何意义。他生命的意义已完全凝结在留存的近十万底片中,他的摄影将载入史册……
这批底片绝大多数是纪实摄影,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记录香港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香港的农夫、渔民、码头工人、作坊、工厂劳工、社会活动、有轨电车、市井茶肆、民俗风情、中产阶级、港九工人运动、香港风光、香港城市建设等等,这形成了一部连续的香港图片史证,仅仅从历史学、社会学意义而言,这就十分珍贵了;从图像内容而言,蒙先生记录的是香港的另一面,这就是:概貌之外的细节,成就底下的磨难,浮华背后的苦楚,功利之上的理想……同类相恤,他的摄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蒙先生加一顶 “香港人民摄影家”之冕。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底片时就感叹,直到1990年代,我们还相当闭塞,不知道大陆之外在为什么拍?怎么拍?拍的如何?我们将大陆几位八十年代开始自觉、平实记录社会生活的摄影家称为纪实摄影的先知先觉者,看来是我们的孤陋寡闻下对他们的一种过誉。就摄影而言,香港的蒙敏生等人觉醒更早、实践更多、功利性更少,中国摄影史将无法忽略这样的人物。
断面·断面——从1968年“九一八”国耻纪念日到1969年农历新正
1968年,蒙敏生五十岁,所谓知天命的年纪,已经不算年轻了,但他的生活和拍摄依然青春活泼。除了记录社会民生,艺术性最高的“拟革命”和“美人”序列也是在这个年纪完成的。在蒙敏生的底片中,有从1968年“九一八”国耻纪念日到1969年农历正月初一期间拍摄的多卷,这个阶段的部分底片夹上准确标注了拍摄时间和地点,这给了我们揣摩他当时生活与心理的一个准确的时间坐标。虽然只是一个断面,却很有意思。读者可以跟着蒙敏生这个期间的拍摄路线,先对香港的多个侧面获得大致的印象,同时我们也可由此一窥蒙敏生多元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所以我们选择了“断面·断面”作为本书的开篇。

图片说明:1980年代,香港新界街头,反对日本篡改教科书签名活动。香港的近代史交织着国仇家恨,在香港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中,香港民众心底仍然笼罩着被殖民和被侵略的悲情,并择机释放。本年9月18日,蒙敏生到中环日本领事馆门前,参加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纪念活动,在那里呼口号,合唱《松花江上》。当日下午则到三十公里之外的新界西贡拜谒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日纪念碑。他对儿子说,九一八纪念活动他是“年年参加,一次不落的”。目前尚未从蒙敏生的作品里看到1968年九一八纪念活动的记录,但这张图片可以从另一侧面展示香港民众的爱国之情。

图片说明:1968年9月24日,香港九龙大角嘴,疲惫的卖水果少女。左上方柱子下还有一个小童睡在水果箱里,大概是姐弟或姐妹同在街头求生活吧。

图片说明:1968年10月6日——这天是中秋节,蒙敏生和朋友们去爬山,远景就是著名的狮子山。这卷底片的自制片夹上有一段说明:”爬山俱乐部队友于1968年中秋节日从罗汉塔山,夜攀凤凰主峰。观赏本世纪最后一次中秋月食。领队者钟庸大夫。同行者有孙宝富、蒙敏生等十三人,其中有两名女闯将。“这幅图片中正好是十二个人,蒙敏生作为摄影者不在其中。从中我们看到,当时的香港民众的生活是多元的。即便所谓“左派”,“革命”之余也有其爱好或闲情逸致。

图片说明:1969年2月18日,香港长洲岛。这天是正月初二,大人小孩都是新衣新装,孩子们在玩自行车,修车人照样出摊挣生活。
革命·浪漫
蒙敏生是一个记录者,但他的摄影绝不仅仅局限于记录。真正的“左派”总是前卫的,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一个强烈地受到为劳苦大众谋福利的理想主义感召的人,不会仅仅满足记录革命和底层痛苦,于是他的摄影中出现一大批先锋性的、创造性的主观作品,其内容和水准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006年12月,本组作品以《革命与浪漫》为题出现在连州国际摄影节上,并获得了这届摄影节的金奖。中外评委没有争议地将这个奖颁给了蒙敏生,这是对他的摄影在艺术和摄影史上的一个肯定。
首先,尘封四十年的作品一经现世,中国的摄影史恐怕随之要改写一笔。因为当今中国走红的前卫艺术家们运用的创作式样,蒙敏生竟然是在1960年代就大量运用。他营造他想象的、理想的、典型的生活情态。这不是简单摆拍,而是真正的到位的创作,在技术上也很成熟。
其次,其香港身份(地点、模特、作者)又使作品平添一层含义,使作品的内涵和想象有了国际背景和与大陆对照的意味,其中的意义丰富而魅人。
蒙敏生的摄影有极大的宽容度,作品中也有不少摆拍的美人,让我们看到那花样年华的一面。这是内地当时不曾有的,和革命的理想放在一起,又多一重味道。革命和浪漫的组合,出于编者的有意,却也是当时他生活的两方面,它们一起构成真正“左派”的古典价值体系。
这组作品是造诣高超的艺术品,但我们仍然可以当历史来读。无论是布景摆拍的“拟革命”,还是风姿绰约的美人,都可以给我们许多信息和思考。

图片说明:约1969年,蒙敏生在香港创作的置景造型摄影—“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图中的塑料桶、塑料绳在当时的大陆是十分罕见的,在香港则已经是普通的物件。其实,香港的工业起飞,塑胶工业本是一大门类。

图片说明:这也是摆拍的香港“左派”组织“搞革命”的情景,画面上的孩子为了不挡着正面的毛主席像而躺在草地上。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故作严肃的和喜笑颜开的,画面上都有。笑着的青年抱着一个大“喜喜”字,他们在报什么喜呢?大家都在为资本家打工,喜从何来?画面上营造出的“革命”在相当程度上是对大陆“文革”的戏仿,但是他们为本阶层而诉求的动机却是真实的。

图片说明:1965年,粤剧《山乡风云》面世,剧中女游击队长刘琴由红线女主演。该剧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广东四邑地区中共领导的游击队与当地反动武装斗智斗勇的故事,作为经典现代粤剧颇有影响,有“北有《红灯记》,南有《山乡风云》” 之谓。蒙敏生在广州观看此剧后,在广东粤剧院购买了木制手枪,回到香港后拍摄了本照片。

图片说明:这张人像展现了蒙敏生高超的摄影技巧。虽然她爱的目光投向的是一个西洋的布娃娃,但正是如此,其内涵有了拨动人类共同情感的普适性,整个画面充溢着美好和母性的光辉。这批作品均拍摄于1960年代。
渔民·海洋
香港的地理风貌就是“山海之间”,香港的前世呢?香港人总是说,香港本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就像我们说现在的深圳 “原来是一个小小的渔村”一样。所以,渔村、渔民就是香港的根,海洋则是香港的母亲。在蒙敏生的摄影中,渔村渔民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又以大澳渔村着力最多。香港的渔村渔港分布在大大小小的离岛上,在香港海域被称作“离岛”的岛屿有两百多个。一个“离”字凸显了它们在地理和文化上的边缘性质,正因为“离”,像大澳渔村至今还居住着古代南海船民的后裔,部分保存着早期香港的渔村风貌,成为香港的历史标本和怀旧之地。

图片说明:1960年代,大澳渔村一角。海滩上是临水而建的棚屋,左上角处是盐田。大澳渔港被三涌分为两地,纵横的水道和水上棚屋构成这里的独有水乡情境,故有“香港威尼斯”之称。大澳曾是一个主要渔港和驻军乡镇,一百多年来为香港的产盐区,现今仍为宁静的渔村。

图片说明:1970年代初,香港离岛上晒咸鱼的小姑娘。大澳、长州等离岛最为著名的水产是咸鱼和虾膏。

图片说明:1971年9月,香港长洲岛,造渔船。长洲岛约三平方公里,以渔业经济为主,故造船业发达,全盛时期有船厂、修船厂、桨橹厂二十多家,还有渔丝厂、渔钩厂等渔具业。传统的食品加工则有凉果、咸鱼、虾榚、梅菜等。而今传统生计日渐式微,洲民亦大部分往港岛谋生计,旅游业成为长洲主要经济来源。

图片说明:1960年代,香港大澳渔港棚屋区。
传统·时尚
作为国际大都会,香港是时尚的,但香港也有十分传统的一面。1960年代,香港刚刚步入工业化的轨道,此时,表象的民俗样式都表现得十分完整,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传统精神的倚赖程度始终较高。在精神层面,中国传统的伦理观、道德观和家庭观在香港的传承要超越大陆。虽然一百年里一直处于多元文化的侵润中,但香港始终保持着中华文化脉络的主流地位,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作为经济自由港和法制较为完备之地,香港为多元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土壤。再者,香港拥有的众多离岛的自然地理条件,也为传统文化面对现代社会的侵蚀起到了一定的屏障作用,所以直至今日,传统文化在香港的离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

图片说明:1969年新春,新界一古村里。

图片说明:1970年代中期,香港,文府喜宴上合影的青年人。
内涵很传统,衣着很时尚。一色的喇叭裤,是几年后流行于大陆的先声。

图片说明:1970年代,香港浅水湾沙滩。

图片说明:1970年代末,港岛卜公码头。卜公码头是香港早期胜迹,建于1901年,是市民夏天乘凉的胜地,1960年代中因填海而被拆除,新卜公码头随即在新填地外建成,但亦于1990年代初消失。
孩子·老人
孩子和老人,这是人生的两端。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的表情、衣饰、言行,可能更接近于自然天真。从他们的脸上,或许更能接近真实地观察一个社会的状态。

图片说明:1960年代,渔村儿童。香港贫民阶层的孩子,一般十岁左右,
就要做担水、劈柴、洗衫、煮饭、喂猪和带弟妹等家务。

图片说明:1960年代,涂鸦的少年。

图片说明:1960年代,香港街头,两位耳语的老人。

图片说明:1969年2月,香港大澳,坐在简陋板屋前的老人。
门口的春联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横批是“向阳花开”。
田园·城市
香港山多,香港城市建成区面积只占整个城市面积的六分之一左右。由于香港的地理特点和政府对土地开发的严格控制,城市区与乡村之间始终存在着明确的界线。所以香港的一千多平方公里土地大部分是由山岚、乡村和田园所构成。19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前,香港大部分区域的乡村田园风貌则更为典型。
1960年代,香港的主要城市区域是港岛和九龙,中西建筑环抱维多利亚海湾,一派青山碧海、中英文化交融的城市风貌。自1970年代起,香港以惊人的速度崛起,香港的城市与人口增长的矛盾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于是开始在新界建设新城,先后有十一个新城建成。正因为多山,使城区之间产生了适当的舒密分割,密集的高层建筑与周围起伏的山岚形成了紧凑和舒朗的鲜明对比。

图片说明:香港是山水城市,城市和田园就在山水之间。

图片说明:1960年代,香港某避风塘。

图片说明:1970年代初,“一线天”似的拥挤的居住环境,是香港的一大特点。

图片说明:1960年代末,从狮子山俯瞰九龙半岛。
劳动·人生
早期的香港是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港口城市,围绕转口贸易的航运、码头、仓储和船舶修造等业比较发达,近代香港劳工主要是为上述行业和市政工程提供劳务。劳工主要由产业工人、手工业工人、店员和船民艇夫等构成,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内地移民,大多是广东破产的农民、城乡手工业者和近海船民之家。
二战之后,香港步入工业化的轨道,快速地由一个港口变成为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工商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劳工群体迅速增长,而劳工与资本家及统治者亦一直不断角力。1960年代,劳工的权益、福利和生活水准得到逐步的改善,但就整体而言,劳工阶层没有同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仍然处于社会的下层,但香港经济起飞的首要功臣正是成千上万拿着低薪苦干的普通劳工。1970年代,香港电视节目《狮子山下》是表现升斗市民生活的写实故事,其主题曲在香港深入人心,广为传唱,表现了香港人生和精神,也十分感人——
人生中有欢喜
难免亦常有泪
我们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
同处海角天边
携手踏平崎岖
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图片说明:1970年代,在街头小吃摊忙碌的摊主。

图片说明:1970年代,香港的有轨电车,俗称“叮当车”。1904年起,有轨电车便在港岛北部沿海岸线运行,至今有轨电车仍然是香港最具效率及经济实惠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世界上仍在服务中的唯一的双层电车车队,每日平均接载二十四万人次的乘客。“叮当车”属于香港草根阶层 ,还担负着香港的怀旧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图片说明:1976年,老汇丰银行大厦前。汇丰银行即“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一般简称为汇丰银行,是香港的发钞行之一。时值龙年春节,所以银行大厦上有二龙戏珠图和“恭喜发财”的祝词。
红色·香港
“文革”波及香港,蒙敏生等“左派摄影师”除了记录“左派”运动,也常常搞一些革命题材的“静物摄影”和“造型摄影”活动。他们与“大华”、“裕华”这两个大型国货公司有紧密联系,一旦大陆有什么“文革”瓷器或雕塑到香港,必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供他们摄影创作之用。他们以这些“文革”瓷器为主体,再加上布景营造出革命的主题,所以在蒙敏生的镜头里有一批以“文革”瓷器为基本道具的图像。
香港的“左派”和大陆的“革命群众”是有相当的差异的,但他们的狂热也曾导致过群体性的癫狂,比如1967年5月,香港“左派”在大陆“文化大革命”的波及下,举行了一次对抗英国殖民政府的暴动,当时的参与者称之为“反英抗暴” 。事件由最初的罢工、示威,发展至后期的暗杀、放置炸弹。结果五十一人直接在暴动中丧失性命,另外有超过八百人受伤。香港“左派”的社会、经济、组织、思想背景都很复杂,当有专著论述,本节图片仅为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一个线索。

图片说明:1971年,港九劳工子弟学校运动会,富有劳工特点的团体操。

图片说明:1971年,港九劳工子弟学校运动会。手风琴全部是天津产的鹦鹉牌。

图片说明:1968年10月,香港某货场码头。如果不加说明,很难看出这是香港。

图片说明:1968年前后,香港“左派”在香港新界组织活动,懵懵懂懂的儿童被组织起来唱语录歌。
相望·大陆
蒙敏生的家眷在广州,每年他都会回几次广州。每次总是带着照相机回来拍照片,在广州街头巷尾里转悠。当时的广州街头,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人不多,又是港客打扮,有一次竟被人误为间谍,扭送到派出所,幸好登记的派出所出面担保解释,说这老头历年来都是遵章守法的“港民”,不是“美蒋特务”,才放他出来。他拍摄的广州,一是风光,二是革命的、美好的一面。这和他当时的思想倾向有关,同时也应该是一种无奈,因为当时港客所拍摄的照片必须在广州冲洗,经过严格审查后才能带出境外。这些有关大陆的照片现在也是弥足珍贵的,编制此节,是希望读者对同时期的香港和大陆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对比。

图片说明:1967年5月1日,广州“人民桥”通车,这是广州珠江河面上第二座桥梁,也是1949年后建造的第一座桥梁。当时广州两大群众组织“武斗”一触即发,因此没有举行通车仪式。

图片说明:1968年,蒙敏生家眷在广州海珠广场。背后的楼房是二十七层高的广州宾馆,是当时大陆最高的楼房。

图片说明:1969年前后,广州动物园。

图片说明:1970年代初,广州人民桥下,交通警察和骑自行车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