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潜伏之李涯(之星整理编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5:36:41

余则成为什么能笑到最后?

又有多个电视台在播放《潜伏》了,趁着这股热乎劲儿,有必要重新回炉一下这部咱大连人早已先睹为快的谍战剧。只不过,这次完全可以跳出“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的悬疑,把它当成一部咀嚼人情世故的职场剧来欣赏。

  《北京青年报》有篇评论说得好:《潜伏》强在把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成事败事的因由放了进去,把国人之间攀援和撕咬的情状灌注其中,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人情世故”型谍战剧。

  与《暗算》相比,此剧在丝丝入扣方面,经不起推敲的情节很多。余则成与翠平留下太多的把柄,无论是开始的马奎,还是后来的李涯,其实都没走眼,但余则成却笑到了最后,这其中的玄机实在耐人寻味。

  与上司结成利益同盟,是余则成化险为夷的最重要因素;而太太外交又夯实了自己人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双保险,老余方能一路顺风。

  而反奸计、将计就计、知己知彼、先下手为强等诸多兵法,也在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

  编剧兼导演姜伟,在《潜伏》中顺进了自己的社会学感悟,才使得一部谍战剧超越情节的步步为营别具精彩。

反正,当下也没有比它更值得耗费时间的剧了,重温一番,一定另有所获。

李涯身上的5个魅力不等式

《潜伏》中5个反派人物表演精彩,个个面目不同。其中李涯独得众多观众喜爱,为他感动,甚至牵动共鸣。李涯突破以往脸谱化的塑造和表演,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性格,很难一言而蔽之,从他身上用三言两语概括出性格特点,很难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一定要说一句话形容李涯,那就是李涯让人难忘。

李涯没有站长那样看破红尘。站长一句话:“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句话我研究了15年,研究出来什么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李涯到死也不会看到这一点。15年前,站长也爱好过哲学,也曾经激扬文字。说起给余则成们授课的往昔岁月,站长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追忆神情明明白白告诉观众,他的思想和心态已经恍如隔世今非昔比。抛开政治立场不谈,身处腐朽的政府,周遭布满了军统暗杀行刺种种黑暗的手段,李涯狷介冷傲的外表下,依然保有一颗单纯而火热的内心,简单地希望全国的孩子都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甚至自己年过而立,身边还没有女人,整天价吃住在办公室,一干两年没有休息,甚至没有考虑过自己也是该有个孩子的年龄了。可以说,李涯作为一个反面角色,能让人喜欢甚至感动,因为李涯有理想,他的理想也很美好,他对理想的所抱的信念执著而单纯。

李涯没有陆桥山那样圆滑。要不是最终被李涯暴出吃里爬外的嘴脸,整天西装笔挺笑容可掬的陆处长还是很得站长喜欢的,至少彼此和睦相安无事。陆桥山的扮演者功力相当不俗,虽然剧本没有给陆桥山安排大段的台词和激烈的剧情,但他用一张一团和气的笑脸和富于表现力的声线,把陆桥山看起来可亲,接触起来可怕,想起来可厌的灵魂演绎得跃然银幕,入木三分。作为最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运筹帷幄的情报处长,陆桥山遇到事情,经常是一副茫然无措,什么主意也没有的样子。一听见别人说点什么,又立刻化为一脸灿烂,忙不迭地恭维捧场。和同事错身一过,回过头来立刻就从幽暗的眼角射出工于算计的凌厉眼风。他的资历应该比李涯老,也不比李涯笨,是他的思维焦点都放在自己的官运财路上。李涯琢磨的是“事”,他有底气直视站长说出:“我可以接受任何人的监视”问心无愧。发现一个可疑点,他立刻就毫无顾忌地调查监视自己的上司。就算是最后对陆痛下杀手,也是因为抓到他情报外泄,出于对这类不学无术小人的不屑。陆桥山不是这样,他琢磨的是“人”。心思放的地方不一样,所以李涯比陆桥山有能力,有想法。

李涯没有马奎那样鲁莽。要说天津站有两个人干活还算卖力,一个是李涯,另一个就是马奎。这两个人下场如此,就不难想象这个阵营的结局会如何了。马奎简单,就凭一把力气蛮干,不用脑子。李涯就不同了,他心细,作为特工的职业素质很高,所以那么多密派去延安的人,就他成功地潜伏下来,要不是后院起火,他还不会暴露;同事的太太想顺手牵羊拿罐茶叶,他都要不露声色地检查一下。他善于学习,去一趟延安回来就建议活学活用延安的工作斗争手段;录音事件让余则成结结实实羞辱一把,他还能踏下心来,研读余送的《远东情报站》一书,随后又提出了有远见有价值的建议。李涯比马奎有深度有头脑,有能力。

李涯没有谢若林那样赤裸裸的现实。“嘴上全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这是谢若林说别人,他自己则更进一步,更直白更彻底,连嘴上装装主义,他都不用。他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简单明了。评判任何人的准则是“只——要价格公道”,就能跟他做买卖。评判一切事的标准是金条不分龌龊高尚,“没人在乎清规戒律”。而李涯怎么说呢?——“钱是很重要,精神意志更重要。” 李涯比谢若林有信仰有精神。

李涯比余则成有味道。余则成当然是全剧着力歌颂的正面人物。编导还给他安排了三段感情经历,三位不同性格类型的女主角,可还是感觉缺少一点味道。也许是孙红雷的个人气质使得这个人物给人感觉正面人物的味道不那么纯。特别是那佯装憨厚的露齿一笑,看得人心里发毛。(这么明显虚情假意的笑居然没有引起军统的戒备,真不可思议!)李涯的扮演者很会用眼睛说话:被交换时临上车前那个环顾四周复杂幽怨的眼神,初到天津站面对站长和余则成时探究游移的眼神,面对谢若林“挤牙膏”似的给一张钞票说一句时不屑轻蔑的眼神,被余则成抽一记耳光后在办公室独处时黯然泪下委屈无处倾诉的眼神,还有一次次派遣、查抄、监听、审讯时他那种不顾一切咄咄逼人的眼神。可以说李涯的悲剧和他的恃才自信、锋芒毕露不无关联,毕竟他不是余则成,他不是潜伏卧底,他用不着掩盖伪装。正是李涯眼睛里毫不遮掩的锋芒和失落、进取和无奈,糅合成李涯打动人的味道。

李涯身上的5个魅力不等式,联立推导出观众心中的情感不等式。知道他站在敌对阵营里,但还是忍不住地喜欢他,甚至很多人在他的性格和命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不知道结局,一集一集看电视的时候,一面一次一次地心都被揪起来,不晓得李涯又要给余则成找什么麻烦,一面又期待敬业勤奋的李队长施展才智,再次有精彩的出击,和余则成上演高手间的对决。直到廖三民奋然一跃和李涯同归于尽才松了一口气。然而,这个人物死了,又让人心里怅然若失。李涯是个前所未有的反面人物,让人盼着他死,却又对他怎么也恨不起来。他丰富、立体,有性格有魅力,可以说“任是无情也动人”!

 

翠平吸引余则成的几点

对于左蓝那种理想、事业、爱情、奋斗为主题词的女人来说,翠平就是游击、工作、冲动为主题词的。爱过左蓝的余则成心灵上对于志同道合达到了空前的满足,那么又是翠平的什么吸引了他?
第一,我觉得是家庭生活。一起做饭,一起包饺子,一起睡,这种生活的点滴是值得回忆的,这里面的翠平能干,爽快,并且是一个贤惠的贤内助。
第二,枪法好。余则成的情话“很有魅力”就是在翠平打枪的时候说的。
第三,笨。翠平是没有多少斗争经验的,虽然经常让余则成如履薄冰,但是却不能不时时刻刻想着她,哪怕担心她会出事也是一种想啊?!时间久了,保护和为她谋划就成本能了。
第四,她爱他。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喜欢自己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感觉。

 

《潜伏》让孙红雷再展魅力

认识并喜欢孙红雷,是从他主演的涉黑电视剧《征服》开始。

  剧中,黑社会老大刘华强的残忍、狡诈,和对弟弟对女儿对自己女朋友的爱的人性的分寸,

  都被孙红雷拿捏得恰到好处。他的演技出神入化,让我折服,有血性,有气质,既有东北男人豪放的一面,又有百炼刚化成绕指柔的可爱。小小的眼睛,很男人很性感的脸型,爱恨情仇,真切真实,所有的动作都那么自然贴切。

  现实生活中,他也是个很纯粹的爷们儿,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敢于说不,对剧本的选择他也从不含糊。

  十年前,牛振华去东北演出时,一语点醒当时正在夜总会唱歌跳舞的孙红雷,考入中戏,打下了日后成名的基础。

  在拍过《征服》、《半路夫妻》、《范府大院》、《落地请开手机》、《周渔的火车》、《梅兰芳》等影视作品后,碟战剧《潜伏》让孙红雷再展魅力,他高超的演技令人叹服。

  《潜伏》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剧中孙红雷饰演的是一个国民党军统局的特务,因为爱上女共党左蓝而被策反,潜伏在国民党军统天津站内部,为共产党提供情报的谍报人员余则成。

  当假扮自己老婆的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陈翠平(姚晨饰)出现在自己面前开始,余则成除了要与行动队长马奎及李崖周旋外,还要时时提防翠平的暴露,每次当翠平犯了错误,余则成都被气得眨着小眼儿,想尽办法补救。

  起初,余则成的确是因为能跟自己心爱的女人左蓝在一起才答应为共产党提供情报的,他的信仰只有左蓝。后来,在解放区接受过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后,他懂得了“为人民服务”参悟了人生的意义。

  左蓝牺牲后,余则成的心碎了,回家后瘫倒在地上。此时,孙红雷没有哭,没有在表演上表现出很做作的痛苦状。

  《潜伏》剧情充满悬念,演员表演真实可信。可以说《潜伏》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成功的碟战剧。有了孙红雷的加盟,《潜伏》的看点多多,《潜伏》也让孙红雷的演技尽情发挥,再展魅力。文/大连猎神

 

办公室生存法则

最近只要赶得上,我和爱人定会坐在沙发上欣赏间谍片《潜伏》,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
而现今的职场,比余则成面临的环境更糟糕,我们都是在狂涛骇浪里潜伏的小人物。

“余则成”教你办公室生存法则20条

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
在《潜伏》里,每个角色都有个性。只龙套非但没性格而且还专业送死。

职场上也一样,想要过的轻松,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
作龙套的坏处就是:送死你先去,功劳全没有,裁员先考虑。
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别人生存的好,就唯有当主角,让别人去做龙套。
你不能踩着别人肩膀,就只能做他人垫背。

2、每个人都要有大志,就算要毁灭世界也可以。
胸怀大志是做主角的首要条件。
譬如余则成的信仰,站长的贪钱,马奎和陆桥山要当副站长,李涯为了党国事业,这些都是大志,而有理想存在才能为此奋斗。

在职场上,你若没有一个奋斗目标,就不可能进取的往上爬,到最后只能沦为龙套,成为别人的牺牲品。
所以不管毁灭世界,还是成为第一首富,你都必须心存志向,以此为目标。

3、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当提起大志时,有人会想到企业目标,想到企业文化,想到老板慷慨激昂的演说。
忘了那些吧,老板的理想只是老板的,而职场上,你是独立的。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轻易忽悠。

《潜伏》里,不管站长还是戴笠,甚至是余则成自己都会提到党国的事业。而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清楚的很,一切都该以自己为先,自己的大志才是可奋斗的目标。
不管别人有什么理想,要牢牢记住自己的大志,这才是立命之根本。

4、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潜伏》里,站长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钱,谁要当这个官呢。
所以赚钱是人最主要的追求。职场上很危险的局面,就是老板用理想笼络人,想让人不拿钱白干活。
但真的肯不要钱干活,那你就是没价值的,既然没价值,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金钱是唯一衡量你价值的东西。你真的一无所求的话,那就为赚钱而奋斗。

5、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潜伏》里似乎每个人都聪明,其实翠平也很聪明,可为什么她就状况不断,最后还暴露身份。
就因为她不够小心。

职场与此一样,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不聪明的人,最多笨拙一些,事情做的差一些。而在职场上,这不是很大的罪过。

但不小心就随时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
到那时,穿小鞋都不晓得是为什么穿的。
管牢嘴,能风花雪月的时候就少议论同事,能说人好话时就别说坏话。
这就是余则成的生存之道。

6、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这是真理。
就像余则成给左蓝写信,自以为夹在书里没人知道,而实际上,他落下的每个文字,每句话都有人注意。

在职场上完全相同,只要你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就得担心谈话对象会把话传出去。
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
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都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可说可不说的也闭嘴。

7、偶尔对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余则成和站长关系亦师亦友,可谓是站长的铁杆亲信,两人之间时不时有促膝长谈。

记住,促膝长谈是种手段,而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说。偶尔的交心,说些无关紧要的私己话,能让老板觉着你贴心。
而事实上,从没一个上司会对你真的交心。
切忌一热泪盈眶,就把心窝子都交出去。
被出卖的,永远是交心的那个。

8、不管什么时候,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
在《潜伏》里,余则成看起来傻傻的。当别人问起一些紧要问题时,都会装傻,罔顾左右而言它。
这实在是很高明的生存术。

金庸也曾经说过,他年迈耳背后,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
当有人要你当面表态站队,要你选择事情的方向,不管你怎么选都是错的。
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

别担心装傻的样子很拙劣,即使每个人都看出你在装傻,可他们依旧拿你没办法。
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明确表态的人,有这些龙套牺牲,怎么也轮不到你。

9、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在刚开始时,余则成向左蓝隐瞒自己是军统特务,向吕宗芳隐瞒左蓝是激进分子。余则成觉得自己能掌控大局,可实际上,他才是对方棋盘上的棋子。
左蓝和吕宗芳早就决定把他发展成共产党了。

在职场上,总把自己当最聪明的人,一定是做龙套的命。
真正聪明的高手,是大智若愚,该精明时精明,不该精明时装傻。

10、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余则成向来是有靠山的人,一开始的吕宗芳,后来的站长,甚至是戴笠。正是这些靠山的存在,才让余则成多次转危为安,不引人怀疑。
但比靠山更重要的,是余则成本身的价值。
如果没有军统背景,吕宗芳绝不会拉拢他。如果没有立下大功,戴笠也不会青眼相加。如果他不能帮站长弄钱,也不可能获得庇护。

所以在职场中,和上司们搞好关系是一门必须的功课,为自己找好靠山很重要。
而比此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足够的价值,以致于每个上司都必须拉拢你。

11、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当一个上司对你说,你是他的人时,心里一定要清楚,上司并不是你的人。
你是他的,他是他自己的。

在潜伏里,马奎曾经是毛人凤的侍卫,按说有此大靠山该有恃无恐才对。但马奎一出事情,毛人凤立刻就躲了。
当你的事情与上司的利益有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你。

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
别相信上司故作亲近的话,那随时都会是陷阱。

12、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站长经常对余则成说,我对你很放心。可事实上,站长对余则成的试探调查从没停过。
如果上司真的对你放心,他根本不用经常提及。

真正的信任,是通过行动表现的。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把职场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那才是信任的表现。
而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则反而要当心了,很可能你做了什么,让上司产生你不忠的怀疑。

13、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当上司相信你,让你做一些事情时,心里必须要有本帐,别傻兮兮的什么都做。
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能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以自己的立场抉择,有些做,有些推脱。

就算是象余则成这样看似对站长忠心耿耿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会做的。
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搪。
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完全尽力了。

14、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潜伏》里,余则成和吕宗芳被派去南京刺杀叛徒。而吕宗芳突然牺牲,余则成并没有慌张,反而独立完成任务,成为军统大功臣,完成了事业转折。

在职场里,经常发生上司突然垮台的事情。
如果你不幸遇见,千万别惊慌,独自完成手上的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精彩。
而这就是你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你可以借此找到新的靠山。

还是那句话,必须要让自己有价值,这比有人罩着你还重要。

15、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余则成并非总是聪明的,他与党组织相比就是弱者。余则成不懂得“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这个道理,所以他从一开始做潜伏工作,一直到大陆解放后还必须做下去。
甚至与翠平生离死别,没有得到个人最佳结局。

“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和“让自己有价值”这两句话间并没有矛盾。

价值是体现在关键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才要突然爆发的。而无关痛痒时,尤其是做些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活,别做太好。

永远干得好,就会一直干下去。若让人觉得,你只有做庸碌工作的才能,就算干到累死,你也没有爬上去的那一天。

16、一定要有缺点。
在职场,一定要有缺点。即使象余则成这样,也并非完美,他会故意暴露一些缺点给人看,譬如感情,譬如贪财等。

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为遭人嫉恨,会被人敬而远之。如果连上司都对你敬而远之,那职场之路就危险了。
所以聪明人会故意暴露些缺点,尤其是无关痛痒的缺点,让上司以为他能拿捏住你,那才是最安全的境地。

但缺点绝不可致命,却不能是你真正的短处,只可以是风花雪月时谈起的余兴节目,和人套近乎有余,想以此要挟则没门。

17、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
如果已经有一官半职,那对这句一定感同身受。
象余则成那样,比他高半级的马奎、陆桥山甚至李涯都十分危险,处处拿他当假想敌。

因为高你半级的人会有危机感,怕你随时都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击你。而不管高半级还是一级,都是上司,他们给你穿小鞋就危险万分了。
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只要你们的上司不是傻瓜,就一定会挑拨手下争斗。
这是中国五千年来的帝王术,是国粹。

18、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这是《潜伏》里很明显的情景。余则成说话并不总是假的,反倒有九句是真话。正是这样,他才能得到站长的信任,以致于连去台湾都要带着他。

职场中,九真一假也是最佳法则。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是得不到上司信任的,只有忠心耿耿,几乎不说谎的人,才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骗到所有人。

你要当老实人,老实人才能取信于人,没有别人的信任就没有关键时的谎言。
说谎只需要在最最关键的时刻,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

19、把每个慌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职场上很关键的难关,就是怎么过自己心理关口。有些人天生不会说谎,一说谎就内疚。
这时候,就需要想起你的大志了。当一个人有志向,有理想,有信仰的时候,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余则成为了完成任务说过谎,杀过人,也做过很多坏事。这完全因为他有信仰在支撑,所以并不会内疚。
而你也要记住,每个谎言都可能是性命攸关,如果过不了自己的心,就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


如果这么想了,你还会内疚么?
20、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最后讲一句关于理想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则是善,不利于别人理想的则是恶。
因人们各有各的立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必然站在恶的那面。
你永远都是自己的善,别人的恶。

但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善,怎么样才是大恶呢?
为实现理想说一句谎,这是恶,但不是大恶。
而如果你的理想是毁灭世界,那才是大恶。
譬如你以事业红火,同事幸福为理想,那么就算为这个理想做了坏事,也不过小恶。
行大善而为小恶,历来被圣人们不齿。
可圣人自己也这么做。如此的圣人可以从孔子、孟子、王阳明一直排到更近更近。
儒教里有知行合一的法门,就是要你明白,只要理想大善,便可无所不为。

然而,
你必须真的确信自己的志向是善的。
就像余则成一样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