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艋舺》走红看台湾电影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59:45

  一部黑帮片,可不可以拍得文艺腔十足?《艋舺》回答了这个问题,可以。但《艋舺》在台湾大卖以及备受内地影迷关注,不在于它的黑帮元素和文艺片表现方式,而在于它是部原汁原味且味道凶猛的青春片。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片,60年代人看《教父》,70年代人看《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艋舺》就是拍给80年代包括90年代的小年轻们看的。

  《艋舺》引进内地有一个情节被删的可能性很大,那就是影片最后蚊子所说的台词,“以暴制暴,才是王道,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其实这也是影片的主题思想之一,而且整部电影出现数次的“今天如果你不弄死他们,有一天你就会被他们弄死”,也有宣扬暴力之嫌。但千万不要据此认为,这是部坏电影,有过年轻时代放荡经历的人,哪一个人的青春不带有一点表演色彩?据说《艋舺》是导演钮承泽的自传电影,那么有机会的时候不妨问问钮承泽,这个故事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莫须有的逞强斗狠?

  我看《艋舺》不是因为它的口碑,而是因对钮承泽的上一部作品心存好感的延续,在上部名为《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这位导演将伪纪录片的手段玩得炉火纯青,真实、自然却有着一股看不到的力量存在,《生存之道》让人赞叹“这才是电影,这才是富有生活气息的电影!”,它让那些卖弄特技、卖弄大牌演员、卖弄小众特色的电影黯然失色。两相对比,《艋舺》的可看性仍比不过《生存之道》,毕竟,所谓的青春残酷电影,上世纪90年代杨德昌拍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达到了一个顶点。

  从《海角七号》成为台湾电影的新标志,到《不能没有你》对小人物的坚持与自尊的写实描述,再到清新、纯情的《听说》,包括《艋舺》,由这些新片构成的台湾电影阵容,可以看到“台湾精神”在发生微妙但明显的变化,“台湾精神”不再以站在大陆的对立面为荣,不再处处表现出被内地文化同化的恐惧感,而是在拥有了自信与创新的元素之后,体现出一种开放、自由与放松的气质。通过这些电影,亦可以观察到台湾电影工作者在心态和艺术追求上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台湾电影新浪潮,以描写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冲突、不同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协调、孤岛心态下没有安全感的台湾人为主,虽然影片不乏对温情、美好与纯真的向往,但整体格调上的沉闷,让台湾电影有了艺术张力的同时,也缺乏了“娱乐”这一电影天然应该具备的功能。而《海角七号》的出现,很明显地对这一缺憾进行了弥补。

  在上述提到的几部台湾电影中,即便相比而言最沉闷的一部《不能没有你》,在人物形象、性格乃至故事细节上,也不乏诙谐、乐观的呈现。《艋舺》自然更是如此,这部电影的原声大碟出版,以及影片颇为人称道的亮丽画面、紧凑的故事节奏等,都让这部电影娱乐感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娱乐感的增加并没有削弱新台湾电影的感染力,台湾影人正在集体发力,他们的创新必将为华语电影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