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封杀门”背后的道德霸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5:06:17

北京晨报:“封杀门”背后的道德霸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 02:43  北京晨报

  为什么真理之争,动不动就变成了善恶之争?道理很简单:善恶没有清晰的标准,这就给当事人更广阔的操纵空间。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优雅的措辞背后,腾讯出手了,据说,是为了“对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为说不”。

  现代社会,商家的利益纠纷在所难免,解决途径很多,协商、投诉、申请仲裁、诉诸法律……可奇怪的是,在“封杀门”中,这却突然变成了“道德问题”。

  于是,不管愿意不愿意,你只能在两个软件中选择一个,换言之,你必须明确立场,没有沉默的权利。像这样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最终到一家独唱的游戏,在中国历史上,实在已重复了太多次了。

  为什么真理之争,动不动就变成了善恶之争?

  道理很简单:善恶没有清晰的标准,这就给当事人更广阔的操纵空间。当一方想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时,用道德这样模糊的标尺,就比用法律这样清晰的标尺,更容易实现利益最大化。况且,法律是冷静的,而道德是激情的,更容易起到拉票效果,所谓“以情动人”,洒几滴热泪,发几句豪言,通过情感诉求,很容易绑架第三方的意见,而绑架得多了,他也就“胜利”了。

  值得警惕的是,道德渲染的背后,隐含着一种霸权,因为道德之争是零和博弈,既然我是善,那么对立面则一定是恶,反之亦然,最终只能除去其一。

  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史,权利分配不均衡,这在制度上就决定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公平的问题,有资源者生,无资源者死,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培育了我们“泛伦理”传统,无事不谈道德,只认是非,不认利害。因为大家都明白,只有拿道德说事,才能在生存竞争中获胜。于是,从皇帝到臣子,从商家到村夫,无不以道德裁判自命,人人都是表演家,都有一套娴熟的或悲情或正义或坦荡的展览技巧。

  令人遗憾的是,“封杀门”再度重复了这一传统。当一个国家,其最成功的几家企业的表现,也如泼妇骂街一般,怎不令人忧从中来?难道,这是我们再也无法超越的宿命?难道,曾经的悲剧还将重演?但现实是,如果一家遵守规则的公司屡受骚扰,却因行政不作为、暗箱操作等,申告无门时,它又怎么会继续遵守规则?不拿道德说事,还能怎么办?

  制度是经济的天花板,当天花板下的空间有限时,扭曲不可难免。而这,危害会更大,也更难找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