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与美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3:43:55
 

我们敬重先辈在艰难岁月里磨炼出的质朴笃实,但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也理应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雍容,慢慢玩味诗歌美术饮食仪节的分寸,我们才能彻底赞叹身为人的福份与力量,在生存之上,还有尊严与美丽。


Nothing asserts style more than treating your family or guests to a delicious dinner accompanied by authentic, top-of-the-range cutlery. When it comes to luxury cutlery, it’s important to know the ins and outs of the history or quality of their designs, and the dinning etiquette as well.

 

尊严与美丽
Dining with Dignity


文} Katrina

 

 

    亚伯拉罕•凡·贝耶伦,以及他的前辈西班牙画家博代贡,尽管二人风格迥异,却都以盛宴入画而言说道德。凡•贝耶伦笔下的豪华盛宴总是设在一块漆黑而柔软的幕布之上。银器上描绘着团花锦簇,叶茂枝繁;熟透的葡萄、甜瓜、牡蛎、龙虾笼罩在静谧的光线中。小老鼠在节日的盛宴中来回穿梭,带着宿命的悲喜与道德的笃思。其实,无论是朴实的生蔬还是精美的镀甲壳类动物,无论是艺术表现还是现实生活,饮食确与品德有关。德国朋友说Zeig mir wie du isst, und ich sag dir wer du bist,意思是从饮食的礼节可看出食客的为人。人的修养总是在点滴的细节中展现,土耳其文豪奥尔罕·帕慕克认为:“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明白真正的尊敬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源于各种不同的规矩和顺从。”这并不是说内心的想法不重要,而是指优雅、尊重应成为一种习惯。

    对餐具的品味也是一种仪节,它体现了气度与人性,体现了尊重与欣赏,因而对餐具的选用是大型宴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例如英国皇室喜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的骨瓷,从维多利亚时代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都传承了这一欧洲皇室文化。被誉为“女王的瓷器” Wedgwood骨瓷,以其精致的浮雕艺术独步欧洲,无论是诺贝尔颁奖典礼金色大厅之宴,还是罗斯福总统举行的白宫盛宴,骨瓷都以精致的身姿傲然在立。皇家贵族竞相以拥有一套Wedgwood餐具宴客为荣。

    而被称为“欧洲皇室御用供应商”的Christofle,例来以奢华细节和卓越品质著称。其限量般的纯手工高级定制让它的每件作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被许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视为珍品。Carrier-Belleuse咖啡壶以古董为创作灵感,女性体态与蔓绕的叶饰互相盘错,形成优美的壶柄,使其展现出生动的装饰效果。镶上钻石的Malmaison系列将高级珠宝的概念从容带入餐具,流光溢彩,成为了餐桌上最耀眼的明星。当指尖碰触着高贵的钻石,佳肴的魅力便仿佛超越世俗。餐刀、餐叉、咖啡匙,柄端缀满了真正的钻石,钻石闪耀的光芒渲染着纯银,将真正的奢华带入美食的享受。

    提倡礼节并非因为礼节本身,也不是一种严格的需要。在许多时候,我们仅仅是为一个杯柄的完美弧度与温润手感而喜上心头,为刀具切割牛排的精准、汤勺的舒适而会心一笑。比如用Rosenthal的“魔笛”为客人烧一壶茶,再滴水不漏地缓缓倾注,看生活一寸寸都变得剔透玲珑,心中遥想那个设计茶壶的人,互不相识却已如知己。这一瞬间,下午的钟声敲满四下,世上的一切为茶停止,你仿佛听到夜之女王唱起了咏叹调,愤怒的语调与高昂明亮的旋律游刃而来,有着悲剧式的优雅。而慢慢玩味诗歌美术饮食仪节的分寸,我们才能彻底赞叹身为人的福份与力量,在生存之上,还有尊严与美丽。

    在中国,餐桌文化可以称作其礼节文化的核心理念,在餐桌前可以和家人共享天伦,可以与朋友畅所欲言,餐桌成了最大的互动平台。然而许多人对于美食的关注度却远远高于餐具与礼节,这是个十分异常的现象。其实中国古人对餐具的欣赏把玩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便展现出他们对优雅生活的独特理解。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创造出了造型巧妙美观的红陶尖底瓶,成为考古学上的奇迹。夏商时期,餐桌上常常是“缦帛为茵,蒋席颇缘”;“食器雕琢,觞酌刻镂”。到了唐朝,餐具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仅“碗”一种器具便有荷叶碗、海棠碗、葵瓣碗等等各式造型。至于清代,更有了“美食不如美器”(袁枚《随园食单》)之说。因为餐具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一种“礼器”, 包含着使用者的理想、道德乃至社会秩序、人生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藏礼于器”。即使到了今天,中国人依然“以乡燕(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可见餐饮文化的发展是与历史吻合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也有不同的礼节需求。艰难岁月曾磨炼出了我们民族的质朴笃实,但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也理应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雍容,为父辈纯朴的信仰,为此刻自在的心灵,举杯相敬相倾。

    当然,也并不是说拥有了奢华的餐具就拥有了高贵的灵魂。奢侈品常在,而真正懂得奢侈品的人却不多,这需要长期的浸淫,是一个体味与理解的过程。曾有一个英国人受邀与阿拉伯贵族共进午餐。席间侍者端上一块白色的方巾,英国人以为是餐巾,便随手挂在领口上,没想到这块“餐巾”十分易碎,一折竟簌簌落入衬衣里。他抬头见到主人已将“餐巾”置于盘中,这才意识到这是某种外观容易让人误解的阿拉伯食品,顿时大感尴尬。此时,看到了这一切的主人却不动声色地拿起“餐巾”,学着英国人的样子倒进了自己的领口。

    这位阿拉伯贵族对于“礼”的真知洞见与从心所欲的自然风格令人惊叹。我们常常能够在一些宴席上看到人们摆出好为人师的姿态,张罗着各种礼数与教养,相比较而言,这位阿拉伯贵族的作为应是十分不合“礼数”的吧,但整场宴席却应这一“倒”而免于尴尬,宾主尽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以仁心为礼数,乃是礼的最高境界。

 

查看PDF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