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恐懼放膽作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54:19

话题作文的创新与技巧

 

    第一讲

    审题立意有新招,角度不同随君调

                  ——话题作文审题的创新方法

    一、审题的目的。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即认真分析题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决定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等。

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审题障碍少,难度低,考生不致离题。但也由于话题范围大,于是有的考生掉以轻心,忽略了审题这一关,写出离题之作。

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宽广,不等于不要明确的中心。近几年,笔者无论是在高考阅卷中,还是在中考阅卷中,都发现一些跑题作文。可见不能忽视审题立意的训练,不能忽视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的训练。

明确中心,是写好任何文章的前提。话题作文所确立的中心,必须是话题范围之内的内容。如果所确立的中心不能被话题所包含,那么这篇文章就跑题了。中心明确了,就必须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任何命题方式的作文,都需要我们精心选择材料、精心组织材料。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虽然很明显,但也仍有一定的写作上的限制因素。比如,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它既扩大了取材范围,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谓“有关”,含有“重合”,“交叉”乃至“搭界”之意,即有关系的,可以涉及到的等等。

    二、怎样创新立意?

    别具一格,创新求异。构思往""里想一想,力图吃"独食",立意要深要新。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话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话题作文有这个要求,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 ""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作文立意的四字诀为: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

    为此,要启动开放思维: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想,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话题作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果(会怎么样)、法(怎样才能)的揣摩;对于话题进行情理的联想。尽可能把应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 ,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一)观念要有时代气息,要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合上时代的节拍(与时俱进法)。    

我在学生作文批语中常这样写:“电子技术、互联网络、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基因重组、生物克隆、多瑰丽而玄妙的图景啊!让我们去研究,去开发吧!”这样可让学生对高新技术产生强烈的学习、研究、探索的欲望。教师用这些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就可以让学生作文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提炼出全新的观点。

此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也很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一次,我出了“责任”这个话题,让学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我作了这样的提示:“做好份内的事,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关注世界,就是有责任心。”“到网上去看一下,中、美、日、德、法等国的GDP,你将会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份量。”这样让孩子们知道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普遍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生发出全新的积极向上的观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要有时代气息,要反映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别于过去的任何时代。时代在前进,我们的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事实上,人类已经跨入新世纪,我们对原先的许多观念都作了新的思考,出现了新的含义。例如写一个老实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老实人多半是驯良的,听话的,与世无争的。《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老实”的一种解释是“规规矩矩,不惹事”;而我们今天不这么看,当代的老实人应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讲,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有些人不敢提的不同意见等等。如果以“老实人”为话题,写成记叙文,我们就应该在文章中尽量反映新的时代观念,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果还是死抱着旧观念不放,立意又如何出新呢?当然,“老”的观念,如果处理得当,也能出新。如“各人自扫门前雪”是老观念,但今天看来,未必就一无是处,至少能强化责任意识。   

    (二)找材料因素法(材料分析法)。

    例子一:

    材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提供材料的作文贵在立意新,而新的立意的来源是多角度地分析材料,挖掘出材料中隐藏的含义。一般地说,写供料作文时所给的材料的含义不止一个,是否能写出新意,就看是否能多角度地分析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材料的含义。这则材料中,分析的角度可以有四个:①卖马者、②伯乐、③买马者、④骏马,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不同的内涵。

    ①卖马者。应该说这个卖马者非常聪明,当他发觉自己的马难以卖出去时,便去请来伯乐,结果马价增加了十倍。这说明他有对商品进行包装、宣传的意识,酒好也怕巷子深,经商者这种包装、宣传意识一定要强烈。如果不是推销员假装失手打破一瓶酒的话,或许中国的茅台就不会那么快进入国际市场,原因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可确立中心论点为:“酒好也怕巷子深。”

    ②伯乐。马还是那匹马,但伯乐去了一次之后,价格就上涨了十倍,幸好这是一匹好马,如果是匹劣马,伯乐的一世英名岂不要因此付诸东流?中央电视台某位著名主持人曾给某产品作过一次广告,产品的销售量一时上升了很多,但后来证实了该产品属伪劣商品,该主持人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因此,名人一定要慎于言行。

    ③买马者。同样一匹马,先是三天无人问津,只因为伯乐来看了一下,价格就涨了十倍,买马者的心态可见一斑。同样的马,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买到,却等到伯乐来了、价格上涨之后才买,让人费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众多的名人广告,购买者该何去何从,一定要考虑清楚,否则就会犯和买马者同样的错误,贻笑大方,千万不能盲目崇拜。

    ④骏马。马虽是骏马,但也只有在伯乐来了之后才显示出自身价值,马虽好,仍需识马人。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没有徐庶的走马举荐,又怎得刘皇叔重用?美玉虽好,如果没有卞和的冒死相献,是不会被世人认识和了解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实中还有众多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的发现,马好仍需识马人。

    只要能抓住材料中所提出的各个因素,从各个因素的角度对材料作整体分析,写出新意应不是难事,多试为之。

    例子二:

    人的兴趣有多种多样,兴趣之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而且,干任何事要想成功,都需要一定的兴趣,因为有兴趣,有些人一生卓有成就;因为有兴趣,有些人对生活充满激情;也因为有兴趣,有些人感到虽败犹荣,无怨无悔……请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显然,话题里面包含着写作的信息,能看出来吗? 

    ①兴趣有许多种,②兴趣可促成成功,③兴趣可影响生活情趣,④兴趣可决定对生活的态度,等等。你抓住了这些因素,然后逐个思考,寻找最佳和最容易出新意的一点去写,应该不难的。

    例子三:

    在写“攀登珠峰”这件事上,多数同学从“人”这个角度写,或从“事”这个角度,有的同学则从“登山装备”的角度写,写登山者固然有非凡的勇气与本领,但他们使用的装备却全是外国的,表达出了我们民族骄傲中仍含着悲哀这一中心意思。(再如世乒赛中国的球拍、羽毛球拍等角度立意也是如此)这个角度比较新,文章可以给人新鲜的感觉。

    所以,这个方法的关键是能抓住材料中所提出的各个因素,从各个因素的角度对材料作整体分析,写出新意。   

    (三)反向立意法(反弹琵琶法)

    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独辟蹊径,熠熠生辉,写出见解新颖独特的文章。

    A、如有个话题作文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思考,新人耳目。

    B、昙花是种夜间开放、花期极短,却美丽异常的花卉,人们常用“昙花一现”形容极美却极短暂的事物。但对此,我们也可以提出些不同的意见,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可以从什么角度立意呢?

    (一组以“昙花品格的高贵”为题,二组以“昙花品格的不足”为题)

    注意事项

    注意一:立意不要和公共道德观相悖

    去年,四川有一名考生以《潘金莲的选择》为题作文,从潘金莲的立场分析了选择武大郎和西门庆的利弊,最后还是作出了选择西门庆的选择,这与传统的道德观格格不入。最初该文的得分仅为20多分(满分为60),但因文章本身表达流畅、构思巧妙,二评时改判为40多分,第三次经评卷组讨论后,又给了一个相当高的分数。

    考生的价值观和老师的价值观相冲突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可能会影响老师评分。要求评卷老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分,但考生在行文时,还是应遵守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起码不要超出社会道德的底线。所以,为了避免损失,考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标新立意,而使立意和公认的道德准则相悖,甚至格格不入。    

    注意二:不能任何话题都能反弹琵琶。    

    我们大家都知道“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比喻只要不断努力,事情就能成功。如果以《“水滴石穿”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同学们不难把握,启示为一要“恒”,一要“专”。

    可在一次作文中,有一位同学却反其道而行之,说水滴石穿不可取,为什么呢?他如此分析:水要滴穿石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浪费时间;要滴穿石头不一定要用水,可以用电钻、炸药……可见滴水穿石方式落后;一滴水要穿石头,效率不高;由此可见,滴水穿石不可取。

    你同意这种分析吗?

    我是不赞同这种分析的。按这种说法,做事情就不要有恒心、专心了。而且这种分析只是抓住字面的意思,按这种分析,我们很多的成语、寓言、歇后语等等就毫无道理了。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一丈二的和尚的手比别人的短?“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岂不是说做针的都是要用铁棒磨了?这岂不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全是垃圾?

    这位同学之所以会写出与成语本来意思完全不一样的文章,那是因为他想与众不同,要反弹琵琶。初学作文,这种思考的方法应该肯定,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反弹琵琶的。

    诚然,我们写作文主张出人意料,要有新意,不人云亦云。比如“对牛弹琴”一般用来讽刺牛,你可以说弹琴的人愚笨,不看对象;又比如人人都赞美雪的美丽纯洁,你可以说雪把肮脏的东西覆盖了,从而说雪虚伪……文章推陈出新,才会更有生命力。

    但如果以此为灵丹妙药,什么都要“反弹”,你这样说,我偏要那样说,这样往往就会牵强附会而贻笑大方。

    所以,建议同学们用“反弹”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

    一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话、成语、典故,不能单从表面字意理解,而应把握其内在含义。如《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愚公的做法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

    三是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不宜反弹。

    四是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

    总而言之,我们写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达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你说,对吗?

    (四)充分想象。

    想象奇特又合情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要自圆其说。

    介绍两种想象的方法:

    1、时空转换法

    所谓“时空转换法”即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

    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把我们带到了洪荒时代的混沌世界;而《2030年回到母校》又让我们提前进入未来世界。人世间的悲喜剧也可以搬到缥缈的天宫,孙悟空其实就是农民起义领袖的化身;那把海底龙宫搅得天翻地覆的哪吒,不正是现实生活中少年英雄的写照吗?运用时空转换法进行想象作文构思立意,可以拓宽思维的空间,为创造性想象开辟广阔的天地。

    2、角色错位法

    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即角色错位,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谭”。如《王子与贫儿》就是运用角色错位法构思的有趣故事:一个养尊处优的王子一下子沦为乞丐,而一位穷小子却突然被当成了王子。两种生活的巨大反差,揭露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实。又如有位中学生在《假如我是深圳市市长》的作文中,大胆地提出了建设深圳的设想,这位中学生也是运用了“角色错位法”来展开创造性想象的。

    运用“角色错位法”进行构思,要注意从正面立意,如果把自己错位成名家大款,躺在别人的成就上睡大觉而不思进取;或模拟大款成天吃喝玩乐,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所以想象要注意以下5点:

    之一:想象要新,但不是要刻意追求与众不同

    有这样一个想象作文训练材料,是让学生对“砖头”进行想象,有的说可以垫脚,有的说可以当凳子,有的说可以打人,也有的说可以打狗,当然不少学生也说到了可以砌墙。老师对“砌墙说”无疑表示了否定,而对“打狗说”当然是表扬有加。砖头可以打狗,按时下有些人的观点来看,算是创新了。但也让人感到疑惑,仅仅是与别人不同就想象独特了吗?全国有无数个砖窑,每年有数以亿计的砖头,如果都用来打狗,狗何其凄惨。砖头的作用还是要砌墙,如果让学生顺着砌墙深想一些,或许才是我们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砖头在平庸的人的手中,只能盖成猪窝、鸡窝,在高明的工匠手中,可以建成高楼大厦。在毫无责任心且道德低下的人手上,可以堆成豆腐渣工程,而在以质量就是生命的建筑师手中,可以造成千古不朽的建筑艺术精品。

    之二:想象不是耍耍小聪明、搞文字游戏

    有位教师在讲到作文要注重想象,并要独特新颖时,其训练内容更像是脑筋急转弯题目。比如,“什么东西卖的人知道,而买的人不知道”,答案是“假货”。“老鼠什么时候成为稀有动物”,学生费神思量,但仍没有猜到是“月球上”。这样下去真让人担心想象是否会走上歧途。

    之三:想象要有年龄特征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调查机构做个一个调查,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0,然后给大学生和幼儿院的孩子看,以测试他们的想象能力。结果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说是“圆”或“零”,而很多幼儿却说是“妈妈的眼睛”、或“天上的太阳”等等。于是,人们异口同声地得出结论,即大学生想象力枯竭了。但我却另有想法,如果让大学生们不去说“圆”或“零”,转而让他们也像幼儿园的孩子回答的那样,是“妈妈的眼睛”、“天上的太阳”等等,岂不是过分幼稚可笑。

    之四:想象要有思想性

    有一篇作文写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如果把老师的记忆移植给猪,那么,难道我们能把猪当老师吗?其实,这篇文章既没有什么道德意义,也没有很好地保护自己。要知道,阅卷者均为老师,虽说他们不会公报私“怨”,但此文确实仅得24分。有一篇作文叫《在新的世纪里》,有的同学写自己坐着海陆空飞船,来往于各大海底龙宫,穿梭于各个星系、星球之间,但结论却是“吃得好,玩得欢”,真有些缺了点什么。

    之五:想象要有美感

    有一篇《逮老鼠》的文章,当老鼠被抓住并要被处死时,小作者居然想到了老鼠的亲情,鼠辈生命的美丽。但如果老鼠这种十恶不赦的丑陋之物,横行街头乡里,人的生命就变怎么美丽了呢?

    所以,想象不是瞎想乱想 

    

第二讲

    标题新颖吸眼球,各种方法细推敲。

               ——新颖标题的拟题方法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这几年来,不管高考还是中考,都是提出某个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既考查同学们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表达能力。

    一、好题目的标准:一要准确,二要简洁,三要新颖,四要有文采。 

    二、作文拟题的方法:

    (一)修辞法 

1比喻

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

以“挫折”为话题——《你别把我看扁了》 《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4设问

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我今天做了什么?》 

5借代

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6对偶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7拟人

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8呼告

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二)引用法 

    1、引用诗句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三)反常法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四)符号法 

    1、数学符号 

    数学中的恒等式: [“勤劳×高科技=致富”]

    荒谬式:以“游戏”为话题:《7+1 =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 

    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文题通过这种荒谬的计算式,揭示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不等式: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素质》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五、点铁法(北宋江西诗派黄庭坚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 

    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与樱木花道一起成长》 

    以“父亲”为话题:《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父亲 

    以“帮助”为话题:《“人”字是支撑的结构》—护送残疾同学上学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文不对题,眼睛无神,总是缺憾。所以说:“题好一半文”。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 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要想在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多读书,多看报,从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可能使自己所拟的面孔清新脱俗,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多看报纸体育版、娱乐版标题)

    

第三讲

    扬长避短选文体,出类拔萃分数高。

                    ——话题作文的文体创新方法    

    既然话题作文不限制文体,那么考生完全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文体。擅长于构思情节、刻画人物的可去写小说;擅长于剖析事理、有哲理思辨能力的可去写议论文;擅长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时作文就文采飞扬的可去写散文。其实文体本无好坏之分,但是有的考生,其逻辑思维能力本来就比不上形象思维能力,却偏偏选择写议论文。这样无异于弃长取短。能写成作文的文体,除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等等都可以。

    但有一点要注意,文体不限,并不等于将文体取消,可以恣意书写,一会儿议论,一会儿记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四不像”,也自然无法讲清道理,讲明故事,显得不伦不类。

    怎样选择文体

    写话题作文用什么样的文体好呢?这要根据话题作具体的分析。概括起来,要注意5点:

    1、要看话题适宜用什么文体。

    2、要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有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就该选记叙、抒情的文体,有的学生长于理性思考,就该选用议论的文体。

    3、要考虑自己用哪种文体写所拥有的材料最充足。如果缺乏材料的话,即使自己擅长某种文体,也只能放弃。

    4、要善于发挥自己在考场上的灵感,即自己在接触题目的那一瞬间所引发的兴奋点,所产生的联想,但要注意不能偏离题旨。

    5、考虑用哪一种文体写,最能写出深度和新意。

    总之,选择什么文体,要全面考虑,三思而行,并且在选定一种文体后,必须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规范地进行写作。

    

第四讲

    构思巧妙回味久,开头结尾起高潮。

                      ——话题作文构思的创新方法    

    A、开头的技巧与创新

    “文似看山喜不平”,我们看作文,都喜欢高潮迭起,悬念迭出的,但在一篇600字左右的中考作文当中,不可能到处是高潮,我认为有一个或两个高潮就不错了。在哪里出现高潮好呢?我认为在开头或在结尾好。

    开头求奇。要想在开头给人亮点,就要注意奇:奇乃出奇制胜,奇即与众不同,奇即独到独创。例如一学生在题为《作业》的文章中这样开头:

    看不完的,是书,

    听不完的,是唠叨,

    怕不完的,是成绩单,

    做不完的,是各科作业。

    这个开头,从内容上看,直接点题,说明作业多,负担重,不仅仅是手头上的,还有思想上的;从形式上看更别出心裁,这种排列似一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一、开头遵循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二、开头常见的毛病:    

    1、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开头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3、追求花样,弄巧成拙。写得很好,表达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    

    三、常见的作文开头:

    1、点题式。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开头第一句就点文章的题目。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交代式。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大要素”。《故乡》《从百草园到……》

    3、描写式。或描写人物外貌,或描写动物外形,或描写建筑外观,或描写周围环境。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如:《醉翁亭记》

    4、设问式。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引起读者注意,或激发读者思考,或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5、引用式。开头或引用名言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等等。《时间的脚步》《怀疑与学问》《灰姑娘的时钟》

    6、抒情式。开头直抒胸臆,以情感人,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7、总起式。开头总领全文,如:《松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8、联想式。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以供烘托要写的事物。

    9、倒叙式。从事情的结果写起,引人入胜,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如:《心中的鹰》

    创新技巧

    我觉得有一点同学们要注意的,就是你用新颖文体去写作,开头自然也会跟着新颖了。如: 

    1、巧用书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 (《给孔子的一封信》

    2、借用章回小说笔法 

    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 (《三国英雄开会》)       

    B、结尾的技巧与创新    

    一、结尾常见的毛病:    

    1、画蛇添足。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2、公式化。空喊口号。    

    二、常见的作文结尾:

    1、自然式。事情结束了,文章也结尾了,如:《我的叔叔于勒》

    2、照应式。结尾或点题,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收拢全文,如:《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如:《心中的鹰》

    3、引申式。结尾或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或总结提高,使主题得到升华。在题为《收获》的中考作文中,一考生这样结尾:“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果实,而且是一种奋进的动力;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声赞叹,而且是一种征途的路标;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快乐,而且是一种充实的思想。”这样的结尾既有一种气势,又有一种韵味,得到高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故乡》。

    4、抒情式。结尾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结尾这样写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一句唉叹,把思念父亲的感情完全表露了出来,而这唉叹之后,留下的是一片空白,让读者去体会,使读者、作者感情完全溶在了一起。

    5、评价式。结尾对人物或事物进行总结、评价,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如:《不朽的失眠》《哨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6、引用式。引用诗歌名句,染上艺术色彩,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陆游诗句作结,在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在内容上又深化了主题,这不得不让读者拍案叫绝。

    创新技巧 

    还有,结尾的创新,我觉得最好来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古龙式结尾。

    古龙的小说,相信大家都接触过,可能是书,可能是电视。他的小说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害李寻欢的竟然是自己的结拜兄弟龙啸云;楚留香破案的结果也往往出人意料,但大多也合乎情理。如《项链》中最后路瓦栽夫人10年后才知道项链是假的!这类例子很多,往往这样的结尾给人回味无穷。   

    那么,怎样去营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古龙式结尾呢?

    1、想象。想象是作文创造的灵魂。

    原则:想象奇特又合情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要自圆其说。

    见审题立意中的想象。

2、多看看《微型小说》。

 

第五讲

    文采飞扬是语言,点子窍门不可少。

                  ——话题作文语言创新方法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很多改卷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还是不错;千万不能让阅卷老师看到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考生平时习作中有意识的追求,考试中熟练的“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好的成绩。

下面介绍几种语言出彩的方法,定能令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第一招:幽他一默 (该幽默时就幽默)

    生活中,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幽默的语言则代表着一种智慧。请看下句: 

    ——就像北京人吃臭豆腐,爱它的一天不吃就寝食难安,睡不着觉,有了它,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讨厌它的恨不得百米开外捂住鼻子,绕道而行,并且皱鼻子瞪眼睛,比看到恐怖组织还紧张,仿佛别人打开的不是四四方方的玻璃罐,而是携带非典的邮政快件。 

    此段文字,作者十分巧妙的运用了极富时代特性的新闻和广告语,风趣幽默,而又极其传神的写出了两种人对同一事物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二招:用一些极富表现力的句式 (该罗嗦时就罗嗦)

    语言最忌讳的是累赘啰嗦,然而有一种啰嗦却别有趣味,我们姑且称其为“文字游戏”。

    有位考生是这样写什么是“诚信”的: 

    诚信是什么? 

    农民说,诚信是一粒种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长; 

    工人说,诚信是一座熔炉,为了祖国的建设,就要把生铁炼成好钢; 

    军人说,诚信是一个哨位,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边疆; 

    学生说,诚信是一棵小树,为了园丁的哺育,就要成为栋梁; 

    这样写,就比说“诚信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遵守的道德准则”要好的多,作者把“各行各业的人们”这种概括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工农兵学这样比较具体的可感的对象,并且用他们的言论和具体的工作岗位、成绩、愿望等等取代了自己对“诚信”的枯燥解释,这就是文采,这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还有这样写什么是诚信: 

    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季布一诺; 

    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秀黯然失色; 

    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 

    这样写又比说“诚信是最宝贵的人生品格,它比什么都重要”要高出一筹。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写不是化简为繁,啰里啰嗦,自找麻烦吗?我只是要告诉大家,文章该啰嗦时就得啰嗦,如果图省力怕麻烦,那最好就别写文章。有一首古诗这样描写水中的鱼儿:“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如果为了图省事,把它改成“鱼戏东西南北”一句话,还有什么意思?再如,什么是生活?这也是很难用抽象语言概括的,但会写作的学生是有办法的,他这样解说: 

    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 

    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组句子就通过形象思维,巧妙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并且意蕴深厚,耐人品味,堪称警句,使文章顿生光彩。 

    再如,有人觉得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诗太啰嗦,不够简洁,于是把它改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摇指杏花村。”删去了“纷纷” 、“路上”、“借问”、“牧童”几个具体的富有形象感的词语,简则简矣,但原诗的意境全失,人们还是喜欢有点“啰嗦”的杜牧原诗。可见形象思维是文章妙趣横生的关键,绝不是一个“啰嗦”就能否定的。

    第三招:巧用修辞 (该修辞时就修辞)

    修辞是雕饰语言常用手段。作为中学生,对修辞是再熟悉不过了。作文中能适时用上几处,一定会让文章增色不少。如: 

    ——只有极为偶然的机会,看到几本《儿童画报》,让我的梦不至于枯萎。 

    ——同学们将手插进衣袋木偶般的坐着。 

    ——幸福并不是老天爷牙缝里落下的肉屑。 

    ——该面对的绝不逃避,该执着的永不怨悔,该舍去的不再留恋,该珍惜的好好把握,这些也许就是幸福的真谛了。 

    ——罗纳尔多就像一辆老汽车,这一次发动机坏了,下一次是减震器,接下来是刹车、油箱! 

    第四招:巧妙的展示知识面 (该骄傲时就骄傲)

    我曾让好几届学生写过同一个作文题目《我与书》,一些同学只是平淡的交代了与书结识的过程,一些同学则开书单,只有很少的同学知道巧妙地展示自己的知识面。以下是两个精彩的例子: 

    ——14岁的我爱读书。不知何时,儿时的嬉笑已成了回忆。当有些人沉溺于网吧,有些人热衷于神聊,日暮灯下,我却端坐捧读,为屈原壮志难酬扼腕不平,为朱自清的朴实自然感动不已,驻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着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听张爱玲讲那30年代的旧上海的往事,我总会有陶醉之情,久久不愿暂别,直至夜阑人静。 

    ——在那里,我倾听“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看见“伊豆的舞女”,感受“百年孤独”。

    这样总比“我看过屈原、朱自清、雨果、三毛、张爱玲,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伊豆的舞女、百年孤独”这样写的有文采吧?

    再如: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学生用了这样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 

    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 

    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这组句子除了排比之外,还使用了“引用”、“对仗”等修辞手法,列举祖国的名山大川,写的具体形象,气势磅礴,很有文采。有的学生就不善于运用修辞,只是平平淡淡的写:“我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黄河长江,还有泰山庐山等等”。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和信息也就大有差别。

    还如,《读鲁迅》

    ………可我既不解《故事新编》与《朝花夕拾》的强烈反差,也疑惑于《野草》的隐晦。夏瑜坟上的花环,狂人病愈前的呼喊,抑或是手持投枪的战士,人鬼相争的地狱,于我都难以理喻。《华盖集》的首篇《咬文嚼字》已令我不解;《三闲集》中长篇大论式批评创造社的文字,却使我从疑惑走向厌烦。读他关于文字改革的提议,使我产生对他的不信任;听他对于起义农民的评价,益使我对他怀疑。……

    这些语言,巧妙地把自己读过的鲁迅的作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恰倒好处运用到文章当中去,既厚实了文章的底蕴,又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形成了极具文采的语言。这总比“我看过鲁迅的XXXXXX书”这样写生动吧?    

    第五招:巧用标点符号。

    一、用些无标点的句子。(该不用就不用)    

    我所指的是一种很长的单句,在某个成分上十分烦琐,却能起到一种强调的效果。比如: 

    1、——老师解着一道又怪又僻又新颖的极难极难的需要绕好几个“弯”才能解出的习题。 

    2、——看什么?再下一桌的下一桌问下一桌的下一桌再下一桌的下一桌问再下一桌…… 

    二、巧用省略号。(该省略就省略) 

我们常常看电视剧或电影,往往为了情节的发展,剧中的某一个主人公快要死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说两句话,没有说完就断气了。

这种手法在我们的写作时同样具有魅力。且看,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吃酒,劈头就遇到掌柜讨帐,而兜里只有四个铜板,处境十分狼狈,却又不能不开口,“这……下次还清吧!”这句中一个间断,就把说话人的狼狈处境和状况活画出来了。随后掌柜又逼问偷窃和断腿的事,孔乙己窘到极点,也慌到极点,本想说:跌断的。可是不惯撒谎的读书人孔乙己只说出了三个“这……”就结巴了,结果成了“跌断,跌,跌……”这里运用省略号,创造出语言的韵义,让人读后回味。

曹雪芹在《红楼梦》写到: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里黛玉临终有满腹话儿要说,但是体力不支,欲说又止,而且只在“你好”二字上,这后面有多么丰富的潜台词,让人去品味。    

    第六招:语言渗透哲理 (该哲理就哲理)    

    不管是议论类文,还是记叙文、小说,富有哲理味的语言都是对文章品位的提升。比如: 

    ——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能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看客顶礼膜拜,祈祷的是来生的幸福;熙熙攘攘的人们,争取的是今天的富足。可是,走得太快,忽略了路边的风景;想要太多,却失落了最珍贵的心情。     

    第七招:补充式   

    1、运用叠音词,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音词,既加强了语意,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读起来铿锵有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2、综合运用整句与散句,形成一种整齐、错落之美。    

    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整句与散句,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整句形式较整齐,音节较匀称,可以起到强调某种语义、加强语势的作用,而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短结合,可以避免单调呆板,把两者融合起来,语言既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又节奏鲜明、气势贯通。

    例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   

    作者把整齐匀称的整句,穿插在流利洒脱的散句之中,使自由散板的旋律中表现出一种匀称的美感,疏散之中显示出整齐,自然之中蕴含着节奏,和谐畅达。   

    3、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形成一种庄重典雅之美。    

    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还保留在现代书面语中,适当地使用这些文言词语,会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下面一段: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项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不朽的失眠》    

    这一段把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令人感到庄重典雅之美。

    不过,使用文言词语要注意恰当和谐,不要弄得不明不白,不伦不类。    

作文的训练,语言是基础,而语言的出彩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建议,一方面,考生应多读点千字名家名篇,读点学生优秀作文,读点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杂文报》、《故事会》,以资借鉴;另一方面,不厌其烦地修改以前的一些习作,并请老师批阅指点,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手段,不妨一试。

 

第六讲

    快速作文能做到,引文多读出风骚

                   ——话题作文快速作文技巧    

    考场就几十分钟,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写出好文章,除了平时的功底外,还要有些技巧。教大家两招,绝对好用,它能让你在很短时间内构思、立意、选材、开头。    

    第一招:引文当中寻宝藏。    

    话题作文中,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你留意过它吗?读一读,或许能让你轻易挥就漂亮的开头;想一想,或许能帮你迅速选定新颖的题材;敲一敲,或许还会让你找出与众不同的立意。毫不夸张地说,引文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宝藏”。下面教同学们三招挖掘“宝藏”的功夫。

    一、仿语言,写出精彩靓丽的开头。   

    引文里的文字,大多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有的是经过命题老师精心构思的短文,大都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在考场上,我们若能活学活用,将这些文字巧妙地化为文章的开头,便能收到起笔不凡的效果。如2002年福建的中考作文题目的引文是:

    “假日,意味着精神和身体的极大解放。你可以沉醉于久已神往的心爱书籍,你可以漫游在神奇迷人的网络世界,你可以穿梭于人头攒动的广场超市……然而,假日里也有没完没了的作业的困扰,形形色色的补课的烦恼,以及并非情愿的学琴的无奈……”

    要求考生以“假日”为话题作文。一篇题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满分作文开头是这样写的:

    “相信每位同学都喜欢假日吧,有了假日,我们可以结伴到乡间品味郊游的乐趣,可以徜徉沙滩感受大海的魅力,可以漫步丛林领略山野的幽静……可是,假日能有多少呢?”

    小作者从引文出发,仿中有创,不仅文字畅美,而且设置悬念,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这是本文获取满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只能是仿中创新,决不能照本搬来,否则弄巧成拙。

    再看看深圳中考这两年的引文:

    2001年)有人说,深圳“楼高如山,街深如谷”,面对着如山的高楼,面对着夜幕中大楼里闪烁的灯光,你想到了什么呢?栖息之地,归宿之所,温馨之家,理想之舟……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生活中都有许许多多的楼,而在楼里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故事,常常让人激动不已,令人回味无穷……请以“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2年)人在旅途,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技制作中的一次次发现,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扬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我们的青春因此而精彩。………请以“过程”为话题,写出生活中的某一个过程,并写出你真实的感悟:或写出与“过程”相关的见解。

    多美的语言呀!我们应该要好好地利用。    

    二、看提示,选取切合自身的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正确而又迅速地构思,引文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写作信息,提示了众多可供选择的写作内容。如2002年黑龙江省的话题作文——“收藏”,引文就明确地指出,文章可以“大到文物古籍、古玩字画,小到一张卡片,一张书签、一张照片”。

有些引文虽然没有直接提示,但只要读一读,蕴含的信息也会显示出来,如陕西省的中考作文题就属于这种形式:“观赏优美的景色,是感受生活;聆听悦耳的音乐,是感受生活;享受浓浓的亲情,是感受生活;拥有纯洁的友谊,是感受生活;追求远大的目标,是感受生活;体验奋斗的苦乐,是感受生活;遭遇痛苦的挫折,是感受生活……”

    同学们可以写对景物、音乐、亲情、友情的感受,也可以写自己奋斗过程中遭遇到的苦和乐。写作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从这些提示的内容中选取一个自己熟悉而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以顺着提示语的思路,从省略号中去寻求与众不同的内容。

    如深圳的中考作文,就可以写人生、学习、绿茵场、心灵碰撞等等。    

    三、辨角色,寻求与众不同的立意。    

    同样的内容,角度不同,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引文除了在内容上有所提示外,往往对写作角度也进行了暗示。从2002年陕西省的中考作文来看,大部分同学是从“情感”角度来立意的,这样容易落入俗套;倘若在内容和语言上没有特色,文章就会落入二类文和三类文。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则迎难而上,选择了《感受音乐》。据阅卷老师反映,数万篇作文中写音乐的文章寥寥无几,如一花独秀。

    又如这样的引文:

    “世事公平不公平,衡量的砝码是人心。我们曾经经历过公平和不公平,我们也曾公平和不公平的对待过别人……”

    题目要求同学们用“公平”为话题作文,不少同学不假思索,大都写的是自己经历过的不公平遭遇。少数细心的考生则审题仔细,抓住“不公平的对待别人”这一句子,选择到了与众不同的角度。同等情况下,这类文章评分往往偏高。

    不难看出,引文里确实蕴含了不少宝藏,同学们应该学会“就地取宝”,让自己的考场作文在语言、写作角度等方面产生出一道道光亮。

    做好了这些工作,作文还是能很快写出来的。 

    第二招:卷面书写不能狂    

    你有没有发现,只要是龙的传人,就会长着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炎黄子孙都有相同的血缘,有着一种共同的遗传因子。

    其实,在我们炎黄子孙身上,还有一种文化的遗传因子,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字——汉字,正是这种象形方块字,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兄弟姐妹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把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前后粘连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你从小受到的最早的中国文化的启蒙,也许就是汉字。当你的父亲或母亲抓着你的小手,叫你伸出食指来,在茶杯里蘸上一点儿茶水,在桌上从左至右画下歪歪的一横时,你就开始接受中国文化最原始的精华了。请不要小看这一笔一划,就在这看似简单的横、竖、捺中,你开始成熟起来、存积在你身上的遗传因子也开始显出它的作用,你渐渐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一个有炎黄文化传统基因的中国人。

    你看,写好汉字,将关系到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继承传统的问题,这是多么重要啊!

    可是现在许多同学不注意汉字的书写,特别是在作文本中,字写的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歪到什么地方去了;有的呢,就象螃蟹,张牙舞爪的不甘心待在格子里,要爬出来咬人似的!

    有的同学认为要把字写好,挺麻烦的。但是我却要说,把字写好了,老师在看你的文章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麻烦了。非但不感到麻烦,如果你的字写的干干净净,会给老师一种好感。一有好感,就出现了“感情分”这个东西。也就是说,他在感情上就喜欢你了。你想,这样一来,你的得分是不是会比那些没有得到老师好感的学生要略高一些呢?

    对,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作文得好分数的秘密。

    那么,怎样把字写得好一些,怎样使老师对你的书写有“感情”呢?请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试试看。

    首先,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当然不要撑破了,一般来说,满3/4是比较美观的。有很多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习惯把字写得像芝麻一样小,一个格子起码可以装下四五个字。老师改这样的作文卷,简直要象福尔摩斯似的,拿个放大镜才行。我想格子有多大,你就可以写多大的字。字写大了,地方宽裕了,才比较容易安排字的结构。

    第二,不要用那种极细极淡的圆珠笔。因为那样的笔写出来的字,老师看起来挺费劲的,特别是一些年纪大一点,或者眼睛不好使的老师,看这样的文字就特别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你说是吗?再说,用细而淡的笔书写,对你自己的眼睛也有伤害。最好用那种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笔。笔头一粗,你就自然会把字写得大一些了。

    第三,注意汉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把握好了,字就好看了。譬如,上下结构的字“雪”、“雷”上面的雨字头应该写得稍大一点,把下面的部分盖住,这个字就会好看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偏旁在左边,偏旁应该稍稍高一些;譬如说:“山”字旁,“口”字旁的字偏旁就应该抬高一点;而那些偏旁在右边的字,偏旁又最好往下掉一掉。又譬如“斤”字旁、“月”字旁等,如果在右边,都应该往下掉一掉。

    第四,平时多注意一些身边经常出现的字体。譬如商店的标牌呀、报纸上的标题呀,或者老师同学们写的漂亮字呀。做一个有心人,看到好的字用手在空中比划比划,这样就记住了,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好看的字学着写下来,久而久之,你的字就会好看起来的。

    别忘记,你的字一好看,卷面一整洁,老师给你的“感情分”也就上去了!

    写作水平不是在几天里就能提高的,要长期的阅读、思考、练习。但是若注意以上一些问题,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中考作文分数还是有可能的。

 

第七讲

    预测考卷真是难,大鬼小鬼同杀到

    ——今后中高考作文预测   

    我的预测是,可能会出现大作文和小作文这两种考查形式。

    一、大作文。

    关注社会热点,如由公共卫生引出的饮食、卫生、公德、法律、环境、自然等等;或者引出的各种精神、人性、良知等等。不过,中、高考命题者可能会考虑到这类话题太“热”,也有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所以预测较难。如2001年是“楼”,2002年是“过程”,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有一点应该是确定的,那就是话题将会是较抽象的,不再像“楼”“桥”“树”这样具体的物。

    二、小作文。

    近年来,各地的中、高考作文,基本上遵循了“不设置题障碍,不限制文体”的原则,这一发展趋势,缩小了写作难度,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从考生的答卷情况看,不少考生认为其他文体不重要,因而忽视了对多种文体的学习与练习。针对这一现象,中、高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小作文这一题型。对议论、说明、抒情等写作手法的考查,成为了中、高考作文新的要求。

    2002年全国的中、高考试卷中,25%的试卷出现了小作文题。20%左右的试卷,虽然没有单独设置小作文,但实际上在阅读题中出现了这类答题。由于考生平日练习少,没有掌握常用的写作方法,不少同学只好在考胡拼乱凑,以至失分惨重。为了让大家了解小作文的命题趋势,掌握写作技巧,这里着重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考试常见题型

    小作文的命题要求与大作文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一般有明确的限制,如描写情景,按顺序说明,发表议论,写出自己的感悟等,全面考查学生议论、说明、抒情的能力。另外,应用文也是命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如2002年河南省的中考小作文,要求考生介绍一则广告;甘肃的中考题,要求考生为超市写一则招聘启事;广西桂林的中考题,则要求考生向全市中小学生写一份“美化家园”的倡议书。字数在100—200字内,分数一般为5—10分。

    下面是2002年山西省太原市的中考小作文题:

    “一份报纸、一个电视栏目、一处名胜,一部经典、一门艺术……都是学习语文的天地。请选择其中之一或你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告诉大家它给你学习带来的帮助。”

    试题考查到了写作说明文的能力。考场作文的这一变化,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不能因为考试一般是“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而忽视了对其他文体的练习。

    (二)考场应试技巧

    长文好做,短文难成。由于小作文的严格限制,同学们想在考场上取胜,不掌握一些技巧是不行的。

    1、明要求,突出文体特征。

    文字写得再美,倘若忽视了写作要求,那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写作时,同学们先要看清文体要求。如2002年上海市的小作文,要求读完试卷中“现代文阅读《亲近自己的双腿》后,用200字的议论性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小作文表面上是写读后感,实际上是考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不少考生由于审题不细,结果写成了一般性的读后感。又如2002年浙江中考小作文,要求同学们观察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漫画,然后写一个片段,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题目限制不甚严,但写作时,我们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或描述、或说明、或议论,兼及其他。

    2、清脉络,做到层次分明

    小作文,就那么三五句话,往往容易出现轻重不分,不伦不类的现象。写说明性的文字,我们就应该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写议论性的文字,就要有观点、有论据,论证结构一般先总比分较为得心应手;写描述性的文字,力争句式整齐。

    2002年山西省中考小作文考试题,要求考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发表议论,下面这份满分试卷就写得不错:

    “常有人说,白色太平淡,我却不以为然。它虽然没有红色的绚丽,却拥有一份难得的素雅;它虽然没有紫色的高贵,却拥有一份少有的纯洁;它虽然没有绿色的活力,却拥有一份珍贵的庄重。”

    3、重语言,力争简洁优美

    从各地的小作文答题情况来看,语言方面出现的问题最大,考生或拖沓冗长,或平淡无奇。有突破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语言要明净,本色,可以插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如用排比句展开,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增添文字的魅力。

    做好了这几项工作,你的小作文应该是上乘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