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无责,哪来公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3:57:23
[中青评中评]
有权无责,哪来公仆
冯雪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15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用志,痛陈当前的机构设置的三大通病:职能重叠,内部打架非常明显;以审批代替服务,机关衙门不知道服务为何物;有权无责:权力很大,但一点责任都没有。陈用志代表讲了自己一个小故事:他在清远的时候想建一个发电厂,通过关系到一个部门办事。这个部门的人告诉他,现在拿个凳子给你坐,已经不错了,快赶上‘政治局委员的待遇’了。
陈用志代表的切肤之痛,让人看到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而“大部制”改革,最终能否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人是关键因素。改革方案尘埃落定之后,公务员的素质问题首当其冲被摆到台前。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权无责、贪污腐败,作威作福、独霸一方之类的批评,表达着民众对政府服务不到位的强烈不满。不能说这是整个公务员群体的写照,但显然,公务员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素质,离民众的要求差距很远。
这些年,公务员越来越成为“金饭碗”,报考人数逐年增多,一些岗位的报考录取比率,达到了几千比一。除了“就业压力增大”的客观现实原因之外,“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背后,更有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以及权力部门所能带来的良好利益预期等诱人因素。
舆论对公务员的问责,集中在以下方面:责权利不明晰、权力大、责任轻;能进不能出,人员僵化,缺乏竞争和活力;奖罚不明,当权者说了算。种种“毛病”之下,要求公务员尽“公仆”本分,多少有些奢望。
看看最近两条非常有意思的新闻。一是河南新县的计生干部郭世忠,饮酒过度死亡,获嘉奖。当地在为其记三等功的决定中写道:“连续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突发疾病”。一是河南汝阳县3位干部因“干得好”获30万元奖励。
醉生梦死的干部,却是如此风光。批评者质疑:“以少数上级领导的个人好恶为干部评价标准,那么干部做的同一件事,既可以如实向社会予以公布,以儆效尤,又可以瞒天过海,乔装打扮之后华丽登场,号召人们学习。”
尽管在舆论“拍砖”和代表委员们质疑后,新县收回了“奖励”,可如若不被曝光,不在两会上遭责难,如此颠倒黑白的奖励、毫无原则的表彰,能造就尽职尽责的公务员吗?
而各地因“招商引资工作出色”、“工作认真”等重奖干部的新闻,更不少见。网友评论说:“重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各单位、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土政策”:本来只是正常完成本职任务,没有任何该奖之处,就设立所谓“完成任务奖”,按职务级别高低分配。几个领导一碰头,“奖金”就被内部消化。
不是不能奖励,但把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当作“崇高”表彰,部门一商量,就拿纳税人的钱发“红包”,民众怎能服气?所谓奖罚分明,奖得不明不白,罚呢?更是不清不楚。全国每年因不称职被请出公务员队伍者、因失职而引咎辞职者、因重大过错受法律惩处者,有多少?数字恐怕少得可怜。
《人民日报》的评论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一支作风好、素质高的公务员队伍。我们的权力哪里来?我们的权力为谁用?这是每一个政府公务员需要时时‘拷问’自己的问题。”
“拷问”自己,是“道德”的高线要求,恪守本分却是职业的基本底线。我们往往是高调唱得过高,却守不住底线。有合格公务员,才有称职政府。应当清楚,公务员不是“管制”百姓,而是被百姓“监管”。有些“坚守”靠自觉未必靠得住,民众无权问责,哪来“公仆”的尽心尽力?
跟评
刘少华:
一些公务员的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这是现实问题。一些人一踏进政府机关的门槛,只要手中有了一些小小权力,就有些飘飘然,办起事儿来就喜欢摆谱,打官腔,摆架子,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这也是公仆少了官多了的根源所在。
如果我们把解决这一问题寄托在民众的监督和问责上,很可能会失望。一是在我们这些公务人员面前,民众的声音还处于相对的弱势。虽然我们强调民众有问责权,有监督权,可这种权力如何去表达,去体现。谈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比较模糊,很显然这要依赖我们监督环境的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民众能决定那些混在“公仆”队伍中的“非公仆”的去留吗?在现行制度下,公务员被很多人当成“金饭碗”,只要进了政府的门,不犯什么大错,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干到退休。民众的意见并不能决定公务员的去留、职务晋升。所以,要想公务员成为“公仆”,既要把住“公务员”的入口,坚持“逢进必考”,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应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只有这样公仆才能多起来,公务员的形象才能好起来。杨振威:
对公务员不能一棒子打死。近年来,少数机关干部滥用职权、办事拖拉、独断专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现象仍然存在。这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通病,绝不仅限于公务员这个群体。
诚然,公务员代表政府形象,应该更加严格要求。但个别公务员作风涣散、素质低下,固然有其个人因素的影响,但恐怕和我们的考核机制弊端不无关系。不光是公务员,甚至在各行各业里,如果一个人感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到提拔无望时,自然就会“混”字当头。要让公务员兢兢业业地工作,一味指责批评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对公务员的这种浮躁,不妨先来个“问诊”,从心理上解决公务员作风涣散的问题,再健全选拔考核任用机制。如果考核选拔机制不健全,问题永远得不到根治。白峰: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症结是公务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所在的部门看得太高,对自己的地位看得太重,对自己的权力看得太大,却对服务看得太轻。
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将自己行为凌驾于工作之上,更不能有颐指气使的官老爷思想。公务员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服务工作,哪怕就是倒一杯水,也是对办事人员的理解,更是一份体凉。不管公务员的官职有多高,要有大服务思想,不能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给别人眼色看。宝钢:
对“有权无责”不太同意。为公众服务是公务员的职责,也是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没有负责任的官员,建设服务型政府总是空话。但是说公务员有权无责只享受高待遇不做事,很多内部人要叫屈,无权有责的公务员比之有权无责的,数量上要多得多。并且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并不在于权责,一面为人民服务一面腐败的官员比比皆是。
听说公务员可以分两种:公务员和政务员。“评中评”文章所指应该主要指政务员,问题的根源也在政务员而非前者。公众习惯于把矛头指向所有的公务员,这也正是真正的目标所暗喜的。这种习惯继续下去,问题将永远解决不了。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3/15/content_2104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