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问拾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4:53:55

《寒山问拾得》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  相传寒山为文殊菩萨化身,拾得为普贤菩萨化身。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古今多少人,哪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那时哪个辨?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林鹤泉:  初次看到《寒山问拾得》,不是在寒山寺,而是在东山的一座小庙,叫作紫金庵,里面有一幅壁画,著名书画家亚明先生所作,上面画有寒山、拾得对面而立,一问一答。题词只有前面一段,后面的偈文没有抄录。  寒山,又名寒山子,是唐代的隐士,同时也是一位诗僧,如果一定要论及流派,他应该是属于禅宗,他与拾得、丰干合称“三贤”。他们既受到佛教禅宗的熏陶,也受到道家隐逸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明清年间,佛教有寒山拾得,道家有和合二仙,主要也是出于这一原因。相同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关公,佛教中称之为护法,道教中称之为关帝。中国的佛教,严格意义上讲,到唐代才真正形成,并得到不断的完善。  所以,对于《寒山问拾得》的思想内涵,应该从禅宗,甚至是道家的思想上来分析。  现代小说于晴的《闲云公子》和烽火戏诸侯的《极品公子》也都采用过其中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