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4:59:43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许多文章谈如何认识毛泽东,正确认识毛泽东。这样的文章大多在讲毛泽东“用兵如神”、功勋如何,缅怀毛泽东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中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讲到毛泽东不是神,不可能没有错------

认识毛泽东思想,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从事革命事业五十多年,毛泽东思想在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事业上,有不可争议的重要贡献,毛泽东思想里面也一定有科学的东西(不会总是撞大运吧)。在认识毛泽东思想的过程当中,大家也可以借机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知识结构和用途。

所谓科学的东西,就是脱离了毛泽东本人天赋的、能够普及的文化基础(譬如哲学思想工具)和知识结构[各个层次的理论和一个社会里面几十个领域(学科)的互动],也就是大家能够学会、能够使用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说白了就是大家能够学到毛泽东的本领)。这种科学的东西,如果能够率先在中国普及、大规模运用,可以用来解决今天中国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问题,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下面展开讨论,看看需要确定哪些概念和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一般来讲,任何国家、政党、集团,在应对国际、国内的问题(包括战争和建设问题)的时候,有二个方面的基础。

一个方面是硬实力,即所谓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资源、社会组织等,硬实力是客观存在,明摆着。硬实力强的一方,是不是必然取胜?不是!“只是有了取胜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论持久战)

另一个方面是软实力。软实力存在于人(国家、政党、集团)的头脑中、社会科学的理论上、社会实践的(指导建设和实行建设、怎么做的连续的)过程中,是一个(主观的努力)能动性很强的决定性因数。

从近代、现代到今天,中国在硬实力上面始终处于劣势。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经常强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了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注:软实力的强弱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科学理论的科学化程度(阶段性)、战略指导思想的科学化程度(阶段性)、社会实践过程(随机性)的组合演变而变化,是随着社会事务(战争或建设)的演变,需要及时把握的东西]

陈毅元帅有一句话讲得很精辟:“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等。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如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到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

中国共产党凭什么“软实力经常强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凭什么“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思想更不知比他高明多少倍”?  

凭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凭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程度高于对手。

毛泽东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这个世界”,人的头脑去反映出这个现实世界(社会)的实际情况。

人类社会,一般由一个具体社会的各个领域组成。这些(三十多个)领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普遍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运动演变的事实。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工具,学会“认识一个具体社会的各个(三十多个)领域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运动演变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本领,在社会科学领域争取做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思想的第一个理论基础”。

在这个层次的理论,恩格斯写有《---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

在这个层次的理论,毛泽东的文章有《矛盾论》《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等。

二,学会了“认识一个具体的社会演变发展的小过程”的本领,是“认识、理解整个人类社会演变发展大过程”的基础。学会认识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大过程,寻找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等),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思想的第二个理论基础”。

这个“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础,可以由当年的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出来。也可以由今天的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工具,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过程当中,尤其是在认识近代、现代社会所发生的演变事实当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进一步补充、完善、创新“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理论。

在这个层次的理论,恩格斯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工具;认识一个具体的社会(譬如中国社会)并争取做到实事求是------

再把人(政党、集团)的愿望、利益追求,放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调整、修改一切不合实际的、缺乏战略头脑的“愿望和利益追求”;并且参考“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方向”------。然后,综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创建出合乎这个具体社会(譬如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社会科学理论(一个具体社会的大背景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思想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中,这个层次的理论是以一个(一个的)具体的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而产生的,有针对性。

譬如马克思的《六月革命》;恩格斯的《德国的对外政策》《美国工人运动》等。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五四运动》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

毛泽东的这些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高端层次战略指导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有“在中国这个具体的社会的大背景理论前提下”,第四个层次的理论;第五个层次的理论;第六个层次的理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四个层次的理论,在中国这个具体的社会的大背景理论前提下,选择地区实行武装割据、土地革命、建立政权------。譬如《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等。

第五个层次的理论,在中国这个具体的社会的大背景理论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金融内外贸易、组织教育人民、防止敌特破坏、巩固政权------。譬如《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式》《陕甘宁边区政府---》等。

第六个层次的理论,在中国这个具体的社会的大背景理论前提下,扩展红军、扩展根据地,开拓、发展各种矿产、手工业,拓展生产、贸易的多样性,调整产业结构、调剂物资,保障供给,发展政权 ------。譬如《我们的经济政策》《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放手发展抗日力量》《青年运动的方向》等。

由于当时物质条件差(硬实力不足),第四、第五、第六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始终处在较低的水平。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四个层次的理论,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的大背景理论前提下,认识一个具体社会的某一个领域(学科)、某一个地区------

第五个层次的理论,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的大背景理论前提下,认识具体的企业、行业、市场------;创建科学的生产关系。

第六个层次的理论,科学技术和专利制度、新工艺、新材料------的发现、应用、推广。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能力受到限制。他走到基层,群众和干部都争睹毛主席的风采,闹得人山人海,他还能了解什么“实际的情况和过程”?尤其在“反右”以后,许多人不敢讲真话以致逐渐形成风气,对他本人而言、对整个国家而言,都是“雪上加霜”了。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的第四、第五、第六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处在低水平,原因以后有机会再分析。

学会创建(运用)前面三个高端层次的理论基础,并实践于现实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科学理论上、高端层次战略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上形成软实力优势的重要基础。

中国在第四、第五、第六层次的理论和实践,也就是所谓“低端层次(战术)战略指导思想范围”(科学技术、专利制度、新工艺、新材料、企业、行业、市场),长期处在落后状态,削弱了中国综合软实力,也拖住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如果在第四、第五、第六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实现科学化,即在低端层次(战术)战略指导思想和实践”(科学技术、专利制度、新工艺、新材料、企业、行业、市场)提升软实力的水平,就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中国的综合软实力。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必须达到实事求是)相结合,造就了这样的毛泽东思想。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程度(中国的综合软实力),经常走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前面。

从前面的叙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有科学的文化基础,还有科学的知识结构。即把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文化基础(知识),构建成知识的框架结构。人们理解了这个知识结构以后,就能够知道各种文化知识,放在知识框架结构的什么地方,就能够知道怎样运用各种知识,就能够形成强大的软实力,为现实的政治、经济、教育------开辟出发展的广阔道路。  

说到这里,还有二个重要的问题要讲一讲,来解开大家心头的疑惑。

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国家”,综合软实力为什么经常不如中国?

在社会科学领域,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国家,其主流的传统文化和知识结构,一般以单学科为主(譬如经济学),再增加几个其他学科为辅,俗称为“通识教育”,一直流行到2000年前后。2000年前后,才搞起了“以单学科为主(譬如经济学),再增加几个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改进。这样的文化基础构成了非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知识结构的特点。

以单学科为主,增加其它学科交叉研究,从本质上讲是错误的。以一个学科为主,增加另一个学科交叉研究,其困难的程度将成倍增加。增加二个、三个学科交叉研究,困难的程度------指数增加。

这种传统文化(非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结构,跟“现实社会三十多个领域(学科)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运动演变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实在是相去甚远。他们的认识、思考、理论,必然不合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也就是不可能在社会科学领域做到实事求是。他们没有“认识全局、思考全局,创建全局理论”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也就没有能力创建高端(一、二、三)层次的理论------

这对一个国家、一个专家学者的文化基础(各个层次的学科、理论)和知识结构组成来说,是大片大片平面的、上下结构(很大)的缺失。因为这样的缺失,这些国家及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科学化的程度就非常低(不到20%)。

一个国家的决策层、管理层,如果没有全局能力,如果无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争取做到实事求是,就没有实事求是的基础。没有实事求事这个基础,就只能把人(政党、集团)的愿望、利益追求直接作为社会科学理论、政策、决策的思考基础,就不可能在高端(一、二、三)层次创建出科学的社会科学理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使这些人站在高端层次战略决策的岗位上,也必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以世界强国美国为例,美国杰出的金融(战略)家格林斯潘,在次贷危机以前“肆意妄为、盲目乐观”,危机形成后仓促俯首认错;军火集团的利益往往能够替代整个国家利益等现象,都突现出美国在高端层次上理论和战略指导思想的缺失和混乱。

美国软实力的弱项,就弱在这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软实力(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有重大的缺陷,历来如此。毛泽东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讲“战略上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样的话。

美国的强项在什么地方?在第四、五、六层次的理论、低端(战术)战略层次范围里。

第四个层次的理论,认识一个具体社会的某一个领域(学科)、某一个地区------                                                                                 

第五个层次的理论,认识具体的企业、行业、市场------

第六个层次的理论,科学技术和专利制度、新工艺、新材料------的发现、应用、推广。

“以单学科为主(譬如经济学),再增加几个其他学科交叉研究”,这种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自然科学的认识、思考、发现、应用活动,还能部分适应社会科学领域的第四、五、六层次(理论)的认识、思考活动。即部分适用于企业、市场、行业、专利和对一个地区、一个(或者几个)领域的认识思考活动。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形成了今天世界上主流的传统文化。

今天世界主流的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专利制度、新工艺、新材料、企业、行业、市场”,形成了强大的软实力,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美国(所代表的“先进国家”)软实力强项的主要部分。

但是,这个软实力的基础——第四、五、六层次的理论和指导思想,无法和第一、二、三层次的理论和指导思想相结合。而第一、二、三层次的理论跟第四、五、六层次的理论是相互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为地割断客观上存在的联系,将使人对社会的认识活动,因狭隘而片面,因片面而脱离实事求是、脱离科学的轨道,从而增加许多人们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数。

于是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生产的社会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于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帝国主义战争就不断地变着花样出现。

所以,美国的综合软实力会经常不如中国。

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不少的人,难以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中国从开办大学的初期,大学的教授、校长基本上来自留美、留欧学者。中国的北京大学在五四时期就沿用美国哈佛的通识教育,并且在中国形成文化教育和知识结构的主流。一直到2000年前后,才跟着国外的主流转向“以单学科为主(譬如经济学),再增加几个(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模式。也就是说,经过几十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结果还是以非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知识结构占据了主流地位。

或者说,中国大学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学会“认识一个(一个的)具体的社会各个(三十多个)领域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运动演变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本领;没有学会“在社会科学领域争取做到实事求是”的本领;没有学会创建(运用)前面三个高端层次理论的本领。

中国的教育和主流文化的知识结构,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存在着看不见的、巨大的鸿沟。

第一个鸿沟是,毛泽东在表达“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时,还不到位。《矛盾论》《实践论》没有让人们学会“认识一个(一个的)具体的社会各个(三十多个)领域之间实际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运动演变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未能在中国普及,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

没有从哲学上搞清楚“怎样认识现实社会”,就没有能力(不可能)去创建出科学的社会科学理论,就没有科学的“高端层次”战略指导思想------。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就非常的迷茫。

譬如中国许多人很迷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根本就没有科学的属性,其价值低于街头把戏------。又譬如许多人觉得美国强大,就从各个方面学习美国------。美国有长处,这不假,要学,但是美国更有短处------。盲目放弃自己的战略优势,会给中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美国中国之间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中国是美国蓄意封锁、遏制的国家------。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所吃的苦头,中国没必要再吃一遍。

没有搞通哲学,是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差距。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了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毛选第五卷第144~145页)

第二个鸿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现实社会,以这个社会的(所有)三十多个领域(学科)之间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运动演变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寻找出这个社会的特点。并要以此为基础,创建出一个合乎这个社会实际情况的全局性的社会科学理论(大背景理论)。在这个前提下,然后再去认识(看)这个社会里面具体的领域。这样看社会事务,就比较合乎客观实际。

非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结构,仅以一个社会的一个(或几个)领域(学科)的知识结构,去认识研究现实社会,视野就必然狭隘。而且就直接地形成看法、理论。这样的看法、理论,根本无法顾及其他领域(学科)横向的相互影响,也无法顾及国家特点(大背景理论)跟这个领域(学科)纵向的客观联系------,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这是第二个差距。

第三个鸿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大过程,有一个看法和理论。这个理论的代表作就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这个层次理论的基本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等,要和一个具体的国家(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不知道这样关联的必要性,也搞不清这种关联的用途,这是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差距。

当然,差距还有许多(种),包括第四、第五、第六层次(理论)里面的差距,有机会以后再讨论。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就是如此,当然是粗略的叙述。如果要细化,文章的篇幅就比较大。譬如文化基础里面,哲学思想工具,就是一篇大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简化成“简单的、应用自如”的思想工具);如何认识一个具体的社会,也是一篇大文章(掌握了思想工具,也很简单)等等。知识结构也是如此,对许多人来讲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框架,它让人们知道“各种知识”放在什么位置,让人们知道这些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最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怎样去运用这些知识,为现实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希望上面叙述的这些文化基础和知识结构,能够对大家“正确认识毛泽东”有所帮助,并且从宏观结构上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看到、联想到一个国家、政党、集团的文化状态,跟这个国家、政党、集团希望自己做大、做强(与否)的相互关系,从而调整改变结构、步骤。

中国今后的发展怎么走?邓小平有一段著名的讲话: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也就是说,只有(继续)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成为“应用自如”的思想工具,并且普及到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学会认识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在社会科学领域争取做到实事求是。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在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程度(使中国的强项更强),创建科学的生产关系,促进企业、行业、市场的运作、管理、发展的科学化程度,促进自然科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发现、应用、发展(改变中国的弱项)。这些条件具备好了,可以为实现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的战略意图,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发展动力,开拓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建东

2010/10/12

   

   



关键字 毛泽东思想 国家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