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尊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16:20

虽说“尊严地活着”是当今流行语、精神领域里的时尚追求,但“心疼尊严”我确乎第一次听说。这话出自一位醉酒的网友,据他自己说,他只有初中文化,但喜欢读书。说看了我的日志,觉得我是个有文化的人便很想跟我聊聊天,他说他欣赏有文化的人。职业习惯使我没法拒绝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的要求,便只好做了一个耐心的听众。

有一天,他说他喝醉了,很难受,但不是酒让他难受,是因为他今天又做了一回孙子,请人吃饭、送人红包。还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是心疼钱,我是心疼我的尊严”。我反问“那干吗还做?无欲则刚吗!”回答是:“我的生意决定了我只能这样”,“我简直是在玷污我喜欢的文学”。又说“我心里很累,累得程度难以想象””这些话我都忍了很多年了“。其实我知道他们只是醉酒后感慨一番而已,一觉醒来又开始睁大敏锐的眼睛寻找商机了。于是我明知故问:“红包起作用了你们不是很得意吗?”收到的回应是“但是这种成功让我心酸”。我回应:如果人人都心疼自己的尊严而不去做违心的事,那么浊气也就没了市场了。可我知道这话有多苍白无力。

不知从历史的哪一页开始,社会大家庭被关系网网络,被虚名浮利污染,尊严地活着,愈来愈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翻开浩瀚史册,能够真正尊严地活着的有几人?尊严可以成就许多美德,但尊严是要用生命来维护的。“饿人不食嗟来之食”,“渴者不饮盗泉之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这些佳话被人们口耳相传,视为楷模。唯因身处俗世维护尊严实在太难,所以保有尊严者才会倍受尊崇,流芳百世。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或许有人可以匹敌,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古往今来也是俯拾即是,然而他非但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反令“杨国忠磨墨,高力士捧靴”的品节尊严却是无人能及的。他被冠以浪漫诗仙之美誉,而成仙只不过是想象,亦可见出成就尊严之不易。

维护尊严需要一种大气魄。拥有天纵之才的苏东坡,在政治阴谋的产物“乌台诗案”中尊严受疮,正是借着一种舍我其谁的乐观豪迈气概,重拾尊严、重建自信,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而李煜,这个被迫背负着许多历史命运的天才文人,饱读诗书的风流雅士,自取其辱三年多的阶下囚生活让他真正理解到了获得尊严的艰难。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尊严地活虽已成为我们更为响亮的精神口号。但,尊严也只能是相对而言,毕竟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独自生存,多多少少都必得依托他人,也在或多或少地被依托。因而有伤尊严的事自然会时有发生,有人习惯了受伤、习惯了失落、习惯了接受,习惯了被剥夺尊严,也便不当回事了;有人承受不了,便会努力想讨个公道,公道是有,且自在人心,却不是容易讨得来的,能讨得来的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低层次的尊严。就像阿Q对小D的挑衅,对小尼姑的调戏,而阿Q真正的尊严,高层次的尊严早被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踩在脚下,最后结束在那一个看似完美的圆圈里。

俗语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古语也说:“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我们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把它作为成就自己思想高度的精神之母,作为我们精神领域里的至高点,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更多是在权位名利面前放弃尊严,而后再作出心疼尊严的无奈状来表达对失败了的精神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