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有效性分析模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7:14:57
既然决定做网络营销战术家,那么就继续絮絮叨叨一些战术方法……
比如怎样去评判一次网络营销活动(Campaign)的效果。
被人批评过每次写东西都预设太多前提,让初看的人一头雾水——这次改正,慢慢说(所以有经验的人可以直接跳到最后去看)。
假设你刚刚接触网络营销,可以选择的工具有:
旗帜广告([WIKI]Banner[/wiki])
文字链广告(Text)
搜索引擎
比价网
网站联盟
Newsletter
……
不论对于哪种形式的广告来说,其实本质上就要考评两件事情:
我要付出多少(为了讨论简单,这里假定付出的都是钱)
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所以可能会经过下面这些过程:
1. 无分析
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只是和Agent谈判,听他说得天花乱坠,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例如“感觉上pconline
挺有名气的”,“DC频道和我们相机促销吻合”,“他们说他们面向年轻人,和我们差不多”……)就做了购买决定
,购买后也不知道实际效果(毕竟不是P&G,做完还有钱调查效果)。
并不能说这种情况很糟糕(做平媒不也这样么……如果没人帮你调查效果的话),只是似乎没有发挥网络的功能。
2. 简单分析
对于网络广告,最简单的分析有两个:
有多少人看了广告(ImPRession),然后计算CPM(千人印象成本) = 成本/多少人次看过这个广告有多少人点了广告(Click),然后计算CPC(单次点击成本)= 成本/多少人次点过这个广告。所以这时候可能会考虑怎么去得到上面两个数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广告文件放在自己可监控的地方,每被提取一次记录一下,被点击也记录(可以么,没这么做过,听说的)。
还有记录点击的方法就是在landing page后面加监控代码,例如我为我的blog在yahoo上做广告,那么我会告诉yahoo说你把广告链接到http://www.marsopinion.com?CMP=BAC-Yahoo ,黑体字那部分就是监控代码(只是意思一下,不要当真……),当用户到达www.marsopinion.com的时候,页面自动分析之后有没有带CMP参数,如果有的话就去解析这个参数是什么(这里发现是BAC-Yahoo,表示Yahoo),于是在后台给Yahoo这个Campain的click数加一。
这里牵涉到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作弊。不少网站会制造(直接用技术手段制造这个广告被点了很多次的假象)或者引导(例如你买的DC频道首页,但是他把你广告也放在成人游戏频道,以造成点击量大的假象)点击,让你的CPM和CPC 计算不准。
所以你应该再加入一些机制去过滤掉那些假的click,例如同一IP多次点击只算一次,点击波动超过一定程度就自动把波峰滤掉之类……
不论如何,你现在已经不是睁眼瞎了,至少有了几个数据可以参考了。
3. 考虑转化问题
你做广告吸引流量过来,往往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服务的。
例如想让他注册你的newsletter?
注册成你的会员?
或者从你这里买个什么东西?
所以,达成特定目标(转化——conversion)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你是卖东西的,你在Yahoo和MSN同时做广告,每边10000块钱。
Yahoo带来10000个click,0个订单。
MSN带来200个click,20个订单,你从这20个订单里赚到20000块钱。
这时候你说你会觉得哪个广告比较好?
所以说光看CPC之类数据是不够的,还得考虑转化的问题。
以最常见的电子商务网站的conversion为例,转化就有两个不同的意思
注册成会员
下定单购物
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只去看广告带来的流量了,还得看有没有带来订单。最傻的实现方法当然就是在客户来到网站的时候看有没有CMP参数(第二阶段就要实现的),然后呢——把这个参数存下来(例如存到session里面)……等客户注册或者结帐的时候,偷偷去看之前有没有存下过CMP参数(如果有的话就代表是广告带来的),如果有的话就把相应campaign的conversion数加1。
最后比较不同campaign带来的conversion得多少,就可以自己真实目的达到了多少。
细化一些来说的话,在成本的基础上,除了分析注册(CPA)和下单(CPO)之外,你还可以把订单金额(COS),甚至订单利润都考虑进去,进行更全面的ROI考评。
4. 追溯历史效果
刚刚说的计算CPA、CPO、COS的方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呢?
因为用户在点击广告来到你的网站之后,并不一定会马上发生动作(例如下单),他很有可能先把你记下来,过了几天再来。
可是按照我们之前的实现方式,他过几天再来,我们并不会记录是那个广告的功劳(实际上是的)。
所以需要修正上个阶段的设计。用户通过广告来了我们网站之后,并不是仅仅把CMP信息存储在session里(用户离开网站后,session会清空),而应该储存在用户本机上(例如Cookies)。举例来说,用户第一次通过BAC-Yahoo这个CMP到了我们网站,我们就放了一个小文件放在他机器上,里面写着BAC-Yahoo。下次他再来(比如是直接过来的,而不是通过广告)的时候我们就直接跑去看那个文件,发现里面写着Yahoo,于是大呼一声“小样,别以为绕道走我就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还是把这个功劳记在Yahoo Campaign的账上。
经过这样修正之后,算法就更科学了(否则CPO应该会只有真是数据的20%左右——数据仅供参考,网站情况不同数据会有很大不同)
5. 细化,再细化!
目前我们要分析的参数有:
CPC,CPA,CPO,COS(省略掉几个了)
只是,你觉不觉得,click和click之间是不同的?order和order之间是不同的?
吸引了一个新客户来网站的click,和让老用户又来了一次,是不是价值不一样?
让新用户下一个订单,第一次尝试你这个网站,是不是价值和老用户的订单也不一样?
好吧,所以你应该把新用户,老用户(又分活跃用户和沉默用户)做的事情分开再考虑(或者直接赋予不同的权值) 。
之前写过对于B2C Media Function KPI的思考(http://www.marsopinion.com/?p=226),里面思路也可以参考(把流量信息也再细化分析之类)。
好吧,现在我们到哪里了?
我们可以监控广告效果,甚至于长期效果
我们对不同的conversion,conversion的不同形态,赋予不同的权值
根据上面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metrics来分析评价一个campaign的好坏了。
6. 不要只看着conversion边上那一块!
上面的metrics还是有问题的,发现没有?
嗯,先说废话……
有个傻子吃烧饼,吃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还不饱。
吃完第七个,饱了。
于是抱头痛哭——早知道只吃第七个烧饼就好了呀!
嗯……重新说一遍。
有个市场营销专员做网络营销方案,他投放了Yahoo Banner广告,indoor Newsletter,pricegrabber.com(shopping comparison engine)和Google Adwords。
有个消费者过来,首先看了Banner上闪亮的iPod,想起来要买,于是点进去看了一下(这时候cookie里面记录的是Yahoo)
然后他离开了(毕竟也要几百块钱呢,再想想看),回家收到了Newsletter,看到有iPod促销,于是点到促销页面看了一下(这时cookie里面记录的是newsletter),发现没有特别优惠,就走了。
接下来他去比价网查询别家有没有卖更便宜,结果发现你家价格最好,于是点过来(现在cookie里面记录的是pricegrabber)
最后他调查CPO,发现pricegrabber的CPO最高,订单都是他带来的,其他的不带来订单,于是觉得——“以后打广告,只投shopping comparison engine就好了”。
故事讲完了。
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我们不仅仅要紧盯着“直接导致conversion”的campaign,也应该给于一路上施加影响的campaign应有的注意。
所以呢?怎么做呢?
嗯……我可以提供一个思路。
首先我们要记录用户每一次的访问信息(把Yahoo –> newsletter –> PriceGrabber之类数据都记录下来)。
然后我们要给每个conversion(根据阶段六里面说的分类,例如第一次访问,普通访问,注册,第一次下单,普通下单等)赋予一定的分数,例如100分。
那么我们可以记录到这样一个历史轨迹(E代表External Campaign,I代表Internal Conversion,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类型):
E1, E4, E9, E1, I2, E2, E9, E1, E2, E7, I2, E4, E9, E2, I1……
根据I来分隔区段,我们可以得到
E1, E4, E9, E1, I2
E2, E9, E1, E2, E7, I2
E4, E9, E2, I1
这样三段。
在第一段中,E1, E4, E9, E1对于产生I2这个结果都起到了作用(看看上面那个例子),如果只把功劳给E1未免太不公平,所以不妨把I2所携带的100分分给它们四个,越靠近I2的分到越多,例如
E1: 10
E4: 20
E9: 30
E1: 40
或者狠一点:
E1: 1
E4: 5
E9: 10
E1: 84
或者把它做成时间的函数,把En离目标I的时间记为Tn,不管平方立方怎么算,反正找个合理的公式把这个趋势表达出来就好了(懒得写了。。。还得画函数)
假如说I2代表下定单(order),E1代表yahoo banner,E4代表newsletter,E9代表搜索引擎,E1代表PriceGrabber,我们用第二种算法就可以给PriceGrabber加上84分order points,给google加上10分……
把各种conversion都考虑一遍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一整套对于各个campaign的综合评分,例如pricegrabber可能得分是:click points 8884; acqUIsITion points: 12344; order points: 94422……而yahoo得分可能是:click points 7884; acquisition points: 23414; order points: 3492……
每个campaign发挥的不同作用才能被看出来。(根据这个思路应该很容易想出优化版来)
7. 不断优化
其实还没完……(怎么还没写完,我写了快两个小时了,累死了)
你想要优化的话,总还是有空间的。
就像上一阶段里说的,有些campaign适合直接促进conversion,有些则是间接施加影响。
其实还有一类叫做“适合激发”。
上一个阶段的例子里面,banner ad就是激发购物欲望的那个campaign,但是我们的算法中并没给他多少credit。
你一定能够想到办法把他加进去:)……例如把points分成两类,然后把那个积分函数反过来用于这种points就搞定了,呵呵。
内部各种行为现在还仅仅是根据第一次,第N次来分,其实还可以根据用户具体特征来分,可以根据属性(例如男女,地域),也可以根据行为(例如浏览过很多DC,或是浏览过很多特价产品……),这样又可以做出不同的metrics 。
外部的话,现在我们紧紧记录了那些点击到我们的那些网站信息,而消费者在网上瞎逛时候的信息(例如他中间去MarsOpinion.com看了一下某blogger的意见之类)是没有的,如果能够把这部分信息也加入到E的分析当中,就更完美了(已经有公司提供类似的服务了)。
还有很多。
只是有个原则,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到哪个阶段,做到一定程度,觉得适合了,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