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 “自由”难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47:54

 

自由职业者 “自由”难求

 

自由职业者并非是找不到工作出路的人,而是职场生活的另一种形态。有数据统计,仅北京和上海就有上百万的自由职业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他们从常态工作环境中脱离出去,成为自己的“主人”,不过,虽然他们远离了老板和办公室的困扰,但却仍然无法甩掉职场这张无形的大网,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存在工作、只要需要和别人合作,你就会受到职场规律的约束。对于一些自由职业者来说,他们不是离职场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了。
自由职业者的日子其实不一定更美好,“自由”是有门槛和代价的,不要因为渴望自由而让自己变得更不自由。

“民”间代表  面临无助感和无边压力

  讲述人:
SAI
我原来觉得在一家企业或者单位上班,总有领导让你做很多你不喜欢的事情。但当我单干后才明白,初期财富积累的时候自己要做更多不感兴趣的东西。单位有专门的事业部、公关部和分工清楚的后勤部门,我们这些自由职业者却需要自己处理很多琐碎的事情。而你如果和伴侣一起生活的话,意味着你还要兼保姆,因为你老是在家啊。

自由职业者一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往往需要更加自觉,因为没有考勤之类的东西监管。

很多时候其实我时时刻刻都在工作,这并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信誉,为了和合作单位保持稳定的工作关系,我不仅不能爽约,还要及时给他们救急,成为朋友。我像警察一样二十四小时准备着,点灯熬夜也是家常便饭,谁需要什么作品就马上开工。我还需要掌握行业动态,及时升级自己。

自由职业者靠自己的努力工作,缺少团队和公司的支撑,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无助感和没完没了的压力,手头有没完没了的事情需要处理,却没人来帮你。有时作品被剽窃,自己却没有精力和财力去打官司,甚至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那作品是自己的。有时寄给我的稿费会因为名字写错一个字而取不出来……

    现状及分析

    分析人:周丹,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认证中心,高级职业顾问

Q1 各种工作问题要自己负责

自由职业者往往看中的是那个被冠以“自由”的头衔,但其实自由职业者必须对自己的品牌、市场知名度、服务质量、知识更新以及自己未来的生计等一揽子问题全面负责。

「分析」其实这也是种创业

喜欢做某事,并不意味着就有现成的市场,自由职业实际上是创业的一种形式,作为自由职业者要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综合型人才,学习市场、销售、创作、合同以及客户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处理方式,遇到问题也要保持积极心态,尽快找出恰当的应对办法。另外还要多学习一些社会知识,例如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这也是很重要的。

有人说,自由职业者工作越成功,就越失败,因为再也离不开工作了,一天不工作就没有收入。工作、收入、消费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因此职业规划和经济规划也是自由职业者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

Q2 时间弹性没想象中好

向往自由工作的人认为,选择自由职业就可以任意支配时间,比如早上睡到自然醒,下午出去看场电影或者遛遛狗……但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时间可能会更长,而且时间的弹性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分析」工作压力其实很大

自由职业者看上去很美,但工作压力很大。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要问问自己,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适合你的性格。要了解自己,确定这的确是你想要的生活,是适合你的工作。在没有老板的时候,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自我约束”是将一个爱好变成一项事业的关键。要成为成功的自由职业者,你就不能是个懒汉。

Q3 没有好的生活保障

自由职业者自由的生活工作方式令人羡慕,但在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没娘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要完全靠自己独立解决。

「分析」晴天也要防连阴雨

人的保障来源于几个层面,首先是社会提供的各方面的保障,如各种保险等,此外是所在组织提供给你的保障和福利,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个人内心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而作为自由职业者,后两者是几乎没有的。在选择做自由职业者之时,就已经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保障。因此大多数自由职业者应尽早地为自己在医疗、意外和养老方面投入必要的保险资金并注意储蓄和理财,做到晴天也要防连阴雨。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自由职业者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很容易被主流生活边缘化,对事物失去敏感。因此自由职业者也有着不同的“变式”:有些人是“现场型”的自由职业,这样至少可以暂时在人群里工作;有的人去找自由职业支持组织,通过聚会交换彼此的心得;还有人与其他自由职业者形成smalloffice合作完成任务。

    支招 :想真正自由就要做好自我管理

    韩三奇,三奇心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专家

自由职业者要想真正自由自在,一定要做好自我管理:

做好时间管理。所谓时间管理,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而不是随心所欲。由于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自由职业者往往随心而为,由于没人监督管理,办事往往拖拉,甚至不分轻重缓急。所以,制定一个时间表格非常重要。

生活管理尽量做到规律化。作息混乱、吃饭凑合等不规律的生活是自由职业者的大敌,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而保养身体并不需要太多条件,因为人体本身就是能够自我调整的完美系统,只要顺其自然,规律生活,不过分透支,劳逸有度,自然会焕发出极强的生命活力。大家应该树立一个观念:尊重自己的身体!而尊重身体的做法非常简单:生活规律化!比如作息时间明确,早睡早起。

心态管理是核心。长期孤军奋战,必然缺少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压力时,无法得到有效支持。自由职业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把内心的压力及时释放出来,避免长久压抑而导致集中爆发———精神崩溃,比如抑郁发作、焦虑发作等,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躯体化———明明感觉自己的心脏、胃、血压等有问题,但医院却检查不出任何疾病,这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的表现,一定要从心态上解决,必要时接受心理辅导。

个人心理质量策划(例证篇)

语音体系策划
   有一位下岗女性C,原先在企业里不起眼、很普通而且长相也不好,后来下岗后去卖家具,到哪里销售哪里就是第一,她以前的同事们总是评价C说:“上帝待人是公平的,长相不好了,可是财却好了”。后来我遇见C卖家具,她一开口,我就明白了,C的语音体系给人们诚实的感觉,在企业里这种特长干活的时候是用不着的,当做销售直接面对个人时,C的语音体系就影响了对方,使对方相信她讲的价格、她讲的质量是可信的。
  一个国外售楼小姐,人长得不差,靠这张脸模子销售业绩很好,可后来楼盘降价后,许许多多客户打给她和她的公司电话,说她欺骗了大家。她当时心理压力很大,辞了职,很痛苦,接受了心理治疗,后来还是职业生涯策划人员发现了她的问题,她脸型像二三十岁的人,而声音却像十五六岁的小女孩,语音和长相的不一致,自然给人们的暗示就是不信任这个人,她为此进行了两年的语音训练,使自己语音与长相协调,然后重新工作,大获成功。
  很多年轻人在这方面容易犯错误,如:总误以为我长相年轻,所以留胡子使自己看起来老成一些。我遇见过两个年轻的业务员,之所以是业务员找我,因为业务员压力大,讲究很快速得到效益,其它从业人员都不会有这么紧迫感。
  其中一个人A脸型年轻、声音也年轻,可他却蓄着胡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令人相信。我的建议是:刮掉胡子。
  另一个B声音老成,打电话成功率很高,可是见面一谈基本不成功,因为他A的长相年轻,而声音老成,对方直觉就不相信,接电话时感觉像个中年人,见面一看,这么年轻是不是装老成的声音来欺骗呢。B自我感觉声音太成熟了,因而还有意识的把脸刮得干干净净,好让自己整体上感觉年轻。我在帮他策划时,告诉他把胡子留起来,这样声音与长相一致。
  眼神策划
   还有一个年轻的女孩,总是销售冠军,她有什么长处吗?她始终眼神看着顾客,控制眼神是最高阶段,只有自信和真诚才能才能一直看着对方。
  有位女孩D和他的热恋男友来拜访我,在这对恋人交谈中,我就发现D的男友在欺骗她,因为那位男士从来不眼睛看着女友讲话交流。像这种女孩一厢情愿地喜欢某个人的时候,直接告诉她真实情况,D是相信我还是相信她的男友呢?如果相信她的男友,甚至会促成相反的结果,她现在活在自已编织的梦里。所以后来我换了另一种方法。我告诉D,许多案例告诉我们:常常盯着男友的眼睛交谈,两个人的感情会更深,D这样做了。没有多久我知道D和她的男友吹了,这个结果我心里有数,那个男孩一定扛不住被眼睛盯着的感觉,会告诉D实话的。像这种恋人间的例子很多,我只是举一个有代表性的。

职场友谊,是优势还是负担?

 有个故事,直接形象地描述了 职场人际关系的微妙:两只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取暖。但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靠得太近就会被对方扎到,离得太远,又会冷得受不了。几经折腾,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不会太痛,也不会太冷。职场里,处理与上司、同事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找到这个“ 温暖又不至于被扎”的距离。
  职场友谊,优势还是负担?

  玛丽和她的上司一直像朋友一样亲近,一起去餐厅吃饭,去酒吧聊天,她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家事,谈论自己的感情问题,过节的时候互相交换礼物, 一切看上去更像同事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但突然有一天玛丽告诉我她决定换工作,因为她和上司的关系已经成了她工作发展的障碍。虽然上司经常说支持她在职场里晋升,但每次当她提交自己关于工作的想法时,她都会说那些想法还不够完善而婉转地否决。渐地她意识到上司和她处在一种微妙的竞争关系中。相似的性格让她们成为了朋友,但也成了她无法发展的原因。同时由于她跟上司关系紧密,还受到来自公司其他同事的误解和疏远。
  与老板或上司莫谈友谊雇员跟上司要保持的是友好。而不是友谊。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关系从本质上就不是平等的,又何谈友谊?

  与上司适当地分享个人生活中的问题,会对建立一种信任感和彼此友好的气氛有所帮助,至少在你因个人问题而暂时影响到工作表现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上司的理解而不是直接的误解。但这种个人的信息一定要经过筛选,而且分享的程度和方式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曾经有个把上司当“ 哥们” 看待的朋友,非常自豪地将上司请到自己刚购置的“ 豪宅”参观,还略带炫耀地介绍着自己的买房经验,结果据说他从那之后两年都没加过薪,虽然他的上司显得有些心眼儿过小,但也忍不住要说他一句:自找!和上司做朋友的另一个弊端,是来自其他同事的猜疑和偏见。还是因为等级本质上的不平等,和上司“ 称兄道弟”的亲密,无论本意如何,看上去必然是“ 往上爬的刻意” 。在公司里,就算是在大到占据一整层的办公室,就算有格子间的挡板半遮着视线,房间里每个人都会注意到那个经常单独出入上司办公室,有时还会关门讲话的人。当你在公司的会议上,与上司谈论着只有你们俩个人了解的话题时,不是在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而是在孤立自己。在如今的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里,不管是天真纯情,还是虚伪做作地坚持自己和上司之间只是“ 纯洁的” 友谊的行为,都只会让人觉得可笑得没有必要。

  所以既然两边都是费力不讨好,“ 何必同志,你又何必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曾经一个前辈对我说 : 在同一个行业里竞争,利益冲突下,建立在那点儿基础上的友谊又算什么?” 在职场,这个你死我活的江湖里,谁又敢说自己不会“挨刀”呢?

  其实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午餐地点选择的局限和团队活动的增多,在公司里没有任何朋友基本已经成为不可能事件。和同事做朋友在很多方面会对你的事业发展会有很大帮助。他们可以在工作上对你的表现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支持。他们让你在工作中保持愉快心情,甚至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在 职场里,好的朋友圈子会给你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遇到投缘的同事时,是否要把这种默契变成更深层次的友谊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信任是考量的先决条件。
  随着友谊的加深,你自然而然地会把自己心底对工作,对上司和其他同事的真实想法倾诉出来。然后你就要希望这些想法不会被你的朋友有意无意地泄露给不该听到的人,这时需要的就是信任。
  同时,作为倾听的一方,如果也同样珍惜这份友谊,也就要保持对朋友的忠诚,因为信任只给予值得信任的人。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这种友谊的脆弱性做好心理准备。当工作关系下的友谊走错了方向时,你所付出的代价是和你投入的情感成正比的。归根结底,工作是人经济上的依赖,如果逼着某个人在自己的经济来源和友谊之间二选一,大概多数人都会选择保住工作为先吧。
  所以,当你决定在 职场里交密友时,你一定要清楚,或是为人两肋插刀,或是被人背后捅刀,反正这“刀”是挨定了。
  与客户私交的围城

  职场中另一个非常微妙的人际关系,就是和客户私交。那句“ 办事靠关系”的心诀,让很多人陷入了客户关系的围城。城外的人想尽办法拉“ 关系” 以便展开工作,城内的人面对工作被“ 关系”束缚得左右为难。如何能够保持城门大开,出入自如呢 ?

  与客户建立私交的第一条法则,就是不能强求。你可以主动地迈出第一步,发出聚会的邀请,但是不要“ 狂轰滥炸”地频繁相约,顺其自然是建立关系的起点。
  接下来,在与客户的私交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独立和客观。感情的投入很容易让人失去客观,也容易让人受制于关系,造成很多你不知如何开口,他不知如何拒绝的尴尬局面。同时过于亲密的私交还会对双方在生意场里的信任度有所损害。双方的老板、同事会或多或少的认为你们在交易时对公司利益做出了牺牲。所以,尽管与客户的私人关系可以对工作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但如果自觉无法把握其中的尺度,在我个人看来,还不如保持距离。毕竟,好的工作成果才是一切职场关系的根本。
  情感的收支平衡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中,非常形象地把 职场的人际关系比作感情账户,人与人的每一次交往被比作存款和提款。日常尽量多存些交情, 万不得已或一不留神提了款之后,也一定要尽快补回去。收支平衡的重要,对于像我这样看到过透支忘还的银行账单的人来说,都是从“血”的教训里学到的。

心理资本渐成职场竞争力

理资本”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影响越来越大。
所谓心理资本,说的是“你是谁”,也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任何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有一个心理资本,资本状况是优良还是糟糕,对工作业绩至关重要。

其实,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关注一直都有,但是直到最近,才把它作为企业或者职场上的一种资本概念提出来,并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心理资本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希望:一个没有希望、自暴自弃的人不可能创造什么价值。

乐观:乐观者把不好的事归结到暂时的原因,而把好事归结到持久的原因,比如自己的能力等。

韧性: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

主观幸福感:自己心里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情商:感觉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组织公民行为:自觉、自发地帮助组织、关心组织利益,并且维护组织效益的行为,它并非直接由正式的赏罚体系引起。

由于人的潜力巨大,所以相对于资金、市场和技术资本,心理资本的升值空间是最大的,最好的心理资本可以带来决定性的竞争优势。拥有过人的心理资本的个人,能承受挑战和变革,可以成为成功的员工、管理者和创业者,从逆境走向顺境,从顺境走向更大的成就。自信、乐观、坚韧的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因地制宜地将知识和技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成就自己也成就了所属企业。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心理资本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就具备了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很多卓越的企业敢说,你能挖走我的人,但你不能复制我的精神和文化
!
这些心理资本,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有意识地去获得、保持和提升。如果企业仍然只强调资金、市场、和技术,个人的充电仍然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那必定会落后于时代竞争的步伐。通过拓展训练等活动,认识和提升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建设企业文化,将是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