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之二十九:泡澡堂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5:50:59

现而今,几乎家家儿都有浴室,不济的也要在厕所里安个喷头,一般很少到外边洗澡了。街面儿上除去清华池等几家老字号也没有过去意义上的浴池了,取代的是各式各样的洗浴中心和洗脚屋。而在过去一般老百姓家是没有洗澡设备的,洗澡要到外边的浴池——土话叫“澡堂子”,洗澡老北京叫“泡澡”,到浴池洗澡叫“泡澡堂子”。

据史资料上说,北京最早的浴堂,在今西四附近,堂名为“涌泉堂”,开业于顺治年间(1660年前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洗澡之所以叫“泡澡”是因为老北京人不是简单的洗(淋浴),而是洗之前要在池子里“泡”。

泡澡

过去的澡堂子分池堂和盆堂,池堂又分温池、热池和特热池,论年岁喜好在不同的池子里泡着,小孩一般温池,特热的池子是给老年人预备的。而盆堂一般是有钱人享用,单独的房间,有专门的服务员在一边儿单独服务。池堂洗澡价格是两毛六/人次,盆堂好像是五毛五。那时单位里没有浴池的一般都给职工发澡票,每月4张,每张面值0.26元,整够洗一次池塘的。浴池内配有公用的肥皂,但同时浴池小卖部里还卖各种各样的洗漱用具,如果不愿意用澡堂的肥皂,花几毛钱买一小包洗头膏或香皂,但那时没有现在的浴液。浴池里还备有供用的木拖鞋(北京土话也叫趿拉板)、丝瓜瓤子和搓脚石。北京人有句老话儿“澡堂子的拖鞋,没对儿”,这是因为澡堂子里的拖鞋全是一顺边儿——防丢。


歇息

那时到浴池洗澡还分为“快洗”和“慢洗”。慢洗会有一张床,一个带锁的衣柜。洗过之后也可以搓背、修脚,还可以买一包茶叶叫服务员给您沏上一壶,然后您就四脚八叉的尽情的瞌睡、喝茶、看报、抽烟、聊天儿、嗑瓜子儿,什么时候您腻味了穿衣服回家。当时有一句话叫做“两毛六洗个够”,形容的就是这点。而“快洗”,也叫“脱筐”,浴池为快洗的主儿提供一个竹筐,只是用来装衣服而已,进去就脱,脱完就洗,洗完就走。快洗一般是周末或节日前,因为洗澡的人多,需要排队,等不及的主儿就采用快洗。快洗也可转为慢洗,进去先“脱筐”洗浴,待有人腾出床位后再到位子上休息。

泡澡是一大享受,特别是劳累了一天之后,您往池子里一泡,泡的满身大汗、遍体通红、蒸气绕体、神经松驰、筋骨舒展,再叫个搓澡师傅给您浑身上下那么一搓,既净洗净了身体又舒了筋活了血。临了,您再一冲,等回到小床,要的茶已沏好,那叫一个滋润!到了中午再要点儿点心,睡个午觉简直悠哉游哉的入了仙境。现在没有这个景儿了,就算是高级的洗浴中心,也没有了往日的闲在和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