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研究专家马立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8:57:11
改革攻坚不能再延误时机
——专访中国政治与社会改革研究专家马立诚
新出版的《亚洲周刊》发表江迅的这篇文章说;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失败都是因为延误时机,而变法传统产生了持久的负面效应,一直严重地影响到今天。改革三十年,容易改的都改了,攻坚改革却一拖再拖。同时,中国社会要重建妥协与和解的社会理性。当中国人刚刚走进二零零八年,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一部《历史的拐点》(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者马立诚为写作此书作了多年准备。
全书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几次大的改革:子产支持舆论监督;商鞅大变魔术记;赵武灵王改穿「西服」;唐代中叶的双星陨落;「二王八司马」的一百四十六天;王安石在哪里摔了跟头,张居正的清凉界;洋务运动的是与非;光绪帝的「罪与罚」;中国首次宪政始末记……此书就是一部中国改革史,是对当今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一种新视角思考。为了引起阅读兴趣,一次改革一个生动故事,悬念迭起,惊心动魄,细节也是枝繁叶茂,让读者在顺畅的阅读中,发现、感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月,马立诚在北京接受访问。以下是访谈摘要。
改革的历史吊诡
两年前你推出《大突破》反响至今犹存,早就听说你要写《历史的拐点》,为什麽选择这个时候推出?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都生活在历史的延长线上,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延续。今天中国的改革,与历史上中国的改革息息相关。不论是发动背景、战略选择、机会把握还是难点所在,都能从历史的比对中找出相应的影子。比如自一八六一年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宪政改革这样三个互相连接的五十年改革过程,对於今天的中国,等於提前演习一遍,很有借鉴和参考意义。为什麽有的环节进展顺利,有的环节出了问题,今后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大的混乱和悲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历史的拐点》旨在探讨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方方面面,为今天的改革提供比对座标,从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研究历史后,你觉得最重要的规律是什麽?
就是中国传统历史上有个吊诡的现象: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都失败。当然,改朝换代的努力不止这十几次,但毕竟有十几次成功。改革当然也不止这十几次,可却大都失败。也就是说,你要创新制度不成,要推翻可以。以至於有人说,中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於制度创新,这与英国、日本的情况差别很大。改革失败,有的是因为太急,有的是因为太拖,我的书里都详细谈到了。这个问题牵涉面非常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权势阶层中的某些人,眼光短浅,抱着鼻子底下的那点油水死死不放。你要裁减某些集团的利益,不行;你要接受一点新的东西,不行。等到出了大问题,民众造了反,刀子伸到面前,「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什麽利益都没有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拒绝或拖延改革屡见不鲜的悲剧。
你认为今天的改革关键是制度创新,这是面临的攻坚战?
今天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年,取得很大成功,这是历史上罕见的,我们应该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这一次改革能不能打破改革的历史宿命?这就要看我们的努力了。既要有张居正那种「入大火如入清凉界」的气魄,不怕打破枠枠罐罐,不要被某些人、某些部门、某些集团的利益绊住脚;又要有一个通盘规划,从经济到社会再到政治,一步一步都要改。目前的情况是容易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攻坚改革却一拖再拖,这与历史上某些情况很类似。
台湾土改成功经验
你说的攻坚改革指什麽?
比如农村方面的户籍制度改革、乡镇长选举、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批准农民自己组织农会等等。有的是久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的是连点影子也没有。三十年了,连点影子也没有,说不过去。无限期拖下去,改革就可能总是不到位,甚至半途而废。现在有的人就很悲观,说改革已经死了。我倒没有那样悲观。上世纪五十年代,蒋介石在台湾搞土改,成功的经验就是两条,一是耕者有其田(拥有土地产权、可以上市),二是准许农民组织农会。这样,农村才真正搞活。实施了这两条,对两蒋的统治并未造成什麽根本威胁。希望拿出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市场经济的魄力来,敢於攻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执政为民」。
历史上的改革提供的教训是什麽呢?
这本书里不少故事都写到,应该在上一阶段做的事,总是拖到下一阶段才被迫做。要命之处在於,当你在下一阶段做上一阶段应该做的事的时候,实际形势要求你做得更大更多,结果又是不情愿,总是慢一拍。
历史上的改革和今天的改革有什麽关系?
要结合今天发展的现实,重新认识历史上和今天的改革。比如影响很大的王安石改革,一直以来都是颂扬。我在这本书中讲到,王安石改革其实弊病很大,方向是错误的。他推行的青苗法使政府成了银行,均输法和市易法使政府变成采购中心、物流中心和销售中心。他偏爱政府包揽,习惯於一纸令下,用行政办法和垄断手段解决经济矛盾、经济活动不断向政府集中,限制民间进入,高度垄断,竭泽而渔。就中国发展路径的选择来说,这些变法的传统,产生了持久的负面效应,一直严重地影响到今天。为什麽今天有人说七大行业必须政府绝对控股经营?不少经济学家指出,七大行业即民航、航运、石油、石化、煤炭、电力、军工这些行业,完全可以大力吸收民间资本进入,甚至由民间经营。中国人都要到德国买机场,为什麽在本国就不许进入?这样打压民营经济,岂不导致垄断?
怎麽理解你说过的「政府经济」会导致垄断和腐败?
近年来,经济学家吴敬琏等人一直呼吁改变粗放增长方式,警惕政府主导投资过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投资一两块钱可以增加一块钱产出,中国政府投资六、七块钱才能增加一块钱产出。这样的低效率增长方式近年来却越演越烈,这正是中国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由於市场经济不成熟,政府不能不干预某些微观经济活动,但决不能把这种干预扩大开来和持续下去。因为「政府经济」会导致垄断、低效和腐败。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往往相反。近来竟还有「馒头国标」的奇特现象出现。馒头的色泽、大小以及使用的小麦粉等等,东西南北各有特色,各地馒头企业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决定生产,为什麽连这些细枝末节都要统统管起来?这样的「国标」不是在损害国家标准的严肃性吗?联系到金融机构其实还是政府附属物,资源配置还是政府指挥,而不是由市场机制进行,真令人慨叹历史的影响何其深也。
直到光绪改革,才真正要放开民营,放开的传统太少。
英勇斗争精神是误导
研究历史上的改革,有什麽主要教训?
有一个问题应引起重视,这就是在中国社会中要重建妥协与和解。这是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话题中引出的社会理性。一二一五年,英国国王约翰无节制的税收激起众怒,贵族率领民众讨伐国王。战斗到最后关头,国王身边只剩下七个骑士。按照中国人的做法,当然是杀掉这八个人再改朝换代。英国人没有这样做,而是迫使约翰签订了保护国民权利的《大宪章》,这是英国宪政制度的基石。改革者的要求是,国王徵税要经过其同意;国王的要求是,保住自己的王位。双方在维护自己最低限度利益的要求下实行妥协。我们历史上缺少这种妥协精神,信奉的是你死我活,是暴力,导致恶性轮转。
改革需要妥协,利益相关方都要让步,在此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官员和民众的关系、不同的统治势力之间以及富人和穷人的关系,其实都需要互相妥协。在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中,权势者不妥协,改革者也不妥协。慈禧对康梁不妥协,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王安石对政敌也不妥协。我们在很长一个时期里还宣扬这种不妥协的「英勇斗争精神」,这是一种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