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q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0:20:53
人际关系
快速索引
人际关系的天秤
契合点
冲突点
防卫半径
尊重与妥协
时间与诚心
鄙视或歧视
加分VS减分
站长的婚姻经验谈
交流成长与亲密关系的维持
整体评估
回到快速索引 人际关系的天秤: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利益 ”之上,亦即是人际关系是靠利益交换来维系的。
利益的形式可能是有形的或无形的,短期的或长期的。例如:
物质上的利益:金钱、薪资、生活费、礼物、钻石玛瑙、汽车洋房
感官上的利益:视觉的满足〈美貌身材〉、听觉的满足〈令人陶醉的声音〉、味觉的满足〈美食〉
肉体上的利益:性的满足、身体的照顾
心灵上的利益:鼓励关怀、亲情友情爱情、爱与被爱的满足
学习上的利益:求知欲的满足、专业知识技术的传授
名誉上的利益:社会地位、头衔身分
权力上的利益:指挥权、支配权、控制权、开采权、专利权、所有权
要聚集人气,就必须输出利益,让人们有利可图,才能够聚集人气。利益不输出,人气就涣散。〈请参考→利益〉
有效的利益:利益的输出以满足对方为原则。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的维持,不管是采取挽留、争取、吸引、诱骗或其它的方式,共同的前提就是要能满足对方的需求,符合对方的期望值。
利益的认定是相当主观的,因此,利益输出的原则是要“投其所好”,不能满足对方需求的利益输出就是无效的利益输出。
利益的认定会随著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例如:美貌看久了就视觉疲乏了、金钱花惯了就价值疲乏了、经常的关怀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廉价的友情、廉价的爱情、廉价的亲情、、等。
利益交换的供需关系失衡了,双方关系也会跟著失衡。
人际关系的检讨:
双方各自需要什么?
双方又给了对方什么?
双方的满意度如何?
人际关系是相对的、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也不是静态的、更不是永久不变的。它总是会随著时空及互动程度而变动。所以,经营人际关系的首要观念就是“千万不要幻想人际关系会永久不变!”
良好人际关系的长久维持是建立在“平等互惠 ”的基础上,只靠单方面的超额付出是无法持久的。因为人的大脑有个衡量比较中心,它会自动审核来往记录而斤斤计较,如果吃亏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发出 “终止往来”的命令而把关系淡化掉。这种人际关系的天秤是源自于人性的自私,而自私的原义是要保障自己的幸福。
任何关系只要违背平等互惠的原则都容易形成对立与冲突!
所谓“平等 ”是指利益往来维持在收支平衡的状态,双方没有明显的“吃亏”或“占便宜”的情形,而且也没有明显的“支配者Vs被支配者”的位阶关系。
“平等”的认定是相当主观的、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吃亏或占便宜的认定是相当主观的,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地位的平等:
平等地位的建立是有条件的、是讲求实力的。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获得平等的地位,自己就得具备相当的条件,如果未达到这些条件〈对方主观认可的标准〉,而只是一味抗议或争取平等,则所获得的平等待遇也只是表面上的应付而已。所以,想要获得持久的平等待遇,与其要求对方降低位阶,不如从根本着手,好好累积自己的实力。
所谓“互惠 ”是指双方都获得“有效的利益”。基于利益的认定会随著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互惠的情形也会随著利益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刚开始认定是“有效的利益”,时间一久却变成“无效的利益”;或是发现利益的背后竟然是暗藏祸害;或是短时间而言是利,长时间而言是弊。
只有平等而没有互惠也是无法维持长久的,因为无利可图会让人们自动转向有利可图的的地方。例如:双方都是吝啬鬼。
如何解决头脑斤斤计较的问题?任何损失只要接近头脑缺省的最大折损点时,头脑一定会提出“终止关系”的警告!若要头脑不计较,就要设法使损失远低于最大折损点。解决办法如下:
提高对方的付出:要求对方做出更多的付出,使利益往来的差距不至于太离谱。问题是:对方愿不愿意配合?
增加自己的资源: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源,自然对些微的损失不予计较。
例如:当最大折损设在40%时,如果口袋只有100元,那么损失40元就会使你翻脸。但是,如果口袋有10,000元可供应用的话,纵使损失200元,你也不会生气。问题是:如何增加可供选择的资源?
提高最大折损点:这是头脑最难服从的命令!在总资产未增加的情形下〈例如:对方未回馈更多的利益、我方未能看到长远的利益或是隐藏的利益〉,硬要头脑提高折损点,头脑一定会严重抗议。即使是情势所逼不得不接受,头脑还是会想尽办法终止亏本的生意。
改变价值观:“损”与“益”的认知是相当主观的。例如:原来认定是“损”的部份,经深思后发现长远来看并非是“损”而是“益”。这样一来“损益表”就被改写了。
肚量:对“恶”的包容度,就是一个人的“肚量”。
计算“最大折损点”时,常常会反应出一个人的“价值观或个性”上的差异,例如:有的人总是记得对方的“好”,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对方的“坏”,因此,最后衡量的结果总是“正分”,根本不存在亏损的问题。反之,有的人则特别容易记仇,往往把对方的“好”摆一边,而让对方的“恶”一直放大比例,因此,最后衡量的结果总是“负分”,而且“负分”很快地就累积到超过个人能容忍的最大折损点。
回到快速索引
“交流成长”与“亲密关系的维持”:
同步同心:亲密关系中,如果双方携手前进的步伐与步调无法配合,那么走一段路后,双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后,“携手”就会变成“分手”。常见的错误如下:
甲方一直与外界有良好的互动关系而持续保持著学习进步的状态(与外部有交流),但是乙方却缺乏与外界的互动关系而维持原地不动。(整天待在家中,没有朋友来往,也不看书。)
甲方没有将学习的心得与乙方分享甚至限制乙方学习,常见于大男人或大女人沙文主义的家庭,其中一方严格限制另一方参加社团或交朋友。可能的原因是:
怕对方出轨。
怕对方能力比自己强,无法驾驭。
认为家里只要有一个能力强的人就足够了,另一方不需要太能干。当事人往往忘了衡量,家里如果有二个能力强的人,说不定对家庭、小孩和个人更有帮助!虽然有时候难免会有“一山不能容二虎”的争执情形发生,但是,冲突的危机也可能是一种转机,因为冲突可以塑造出险峻的情势,强迫双方去自我反省,去考量对方的立场,然后领悟出“尊重与妥协”对经营家庭的重要性。
甲方愿意分享,乙方却拒绝分享。(对甲方的讯息提不起兴趣,导致内部没有充分的交流,例如:不愿意听对方诉苦,不愿意融入对方的社交圈,无法认同对方的朋友。)
双方分居两地,无法随时做直接面对面的沟通,导致内部交流的质量因时空限制而受到影响。同时也缺乏共同生活经验作为感情的润滑剂。例如:亲子活动、抚摸安慰、性生活。
于是久而久之,双方思想与行为模式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彼此话题也越来越不投机,关系自然就越来越冷淡。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第三者出现的话,双方关系还能勉强维持住。但是,如果恰好有思想与行为模式较契合的第三者出现的话,就很容易产生新的配对。也就是,较契合的双方会互相吸引而形成新的一对。尤其是双方都与原来的伴侣处不好时,更是容易一拍即合!
任何人际关系上的冲突或不顺遂,都值得好好检讨并找出真正的原因!这样才能避免再一次的折磨!〈参考→加分Vs减分〉
回到快速索引
契合点:
人与人接触后能够成为朋友是因为彼此间有“契合点”,能够建立互利的供需关系。而构成“契合点”的条件是:必须合乎双方主观的期望值。
契合点的成份可能是彼此间有共同点,例如:有共同的思想价值观、语言、食物、嗜好、性的需求、被爱的需求、、等;也可能是彼此间有互补的相异点,例如:对方有自己梦寐以求的才艺、财富或特质。
只要有契合点,不管是多是少,都可能建立朋友关系。
契合点会随彼此互动情形而变化(磨合时期)。因此,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就必须加强契合点的比重,同时也要降低冲突点的比重。
致命的契合点:双方的契合点若是建立在无法填满的强烈欲望(渴望)上时,契合点就会很容易变成冲突点,例如:性的渴望、被爱的渴望、金钱的渴望、、等等。这些强烈的欲望是无法永远获得满足的,所以,“需求者”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向外寻求新的、更大的“供给者”来维持满足感。通常,这种扩张的行为会引起“旧供给者”的不满而发生三角冲突。(请参考→欲望三部曲)
回到快速索引
冲突点:冲突的根源在于“比较”。
冲突的四部曲是:“比较”→“落差”→“整合失败”→“全面对立”。
人与人刚开始接触时是点的接触,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会扩展成面的接触。此时就会发现前所未见的冲突点。
当对方的“某些相关特质”达不到我们心中的“期望值”时,我们可能会产生各种行为反应。例如:
放任包容:不试图改变现状,任由现实与期望值的落差继续存在。
整合:减少现实与期望值之间的落差。
改变自己: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来减少落差、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模式来迁就对方。
改变对方:要求对方改变来减少落差。改变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种:
温和渐进的方式Vs.强迫激进的方式
离开:嫌弃对方而立即离开,或整合失败后,放弃对方而离开。
注:所谓“某些相关特质”是指对方的外貌身材、才艺、思想价值观、行为模式及一些附带的价值,例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人脉关系、财富、、等等。
落差的处理方式是双方关系演变的关键!其中又以“强迫激进”的整合方式最容易升高冲突的温度!
彼此之间的相异点,如果没有以尊重、仰慕或包容的态度来看待的话,就会很容易成为冲突点,特别是牵涉到习惯的问题。由于双方都已经积习难改,所以短期内要妥协配合是非常困难的。例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食物、不同的风俗文化、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时间感、不同的空间感、不同的思想价值观、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党派、、等等。
不理性的扩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冲突点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地协调,常常会由少数冲突点蔓延成全面的战争,也就是说人性容易偏向全或无的极端而产生迁怒把原有的契合点也一并否决掉,导致良好关系全面瓦解。其实冲突点可能只占接触面的其中几个小点而已。
例如:夫妻一年364天都很恩爱,只因1天吵架就离婚。
又例如:多年的朋友因某一个观点(政治观点、、等)不同而断绝往来。
冲突点的扩散也是培养出来的,是经由双方一来一往的激怒产生恶性循环而逐渐加大范围的。
磨擦时,温度会升高。如果在到达燃点前能够及时降温就可以避免玉石俱焚、两败俱伤的悲剧,因为冲突之下没有真正的赢家。
试问当事人:人际关系的燃点在那里?燃点之前有哪些征兆?
回到快速索引
整体评估:利弊得失的评估
“冲突点”与“契合点”的比例:短视的人很容易把少数误看成多数,甚至看成全部。因为拉近距离看东西会觉得东西变大了,有时候靠太近甚至东西会占满整个视野!所以,为了避免全或无的极端,最好站远一点去看,全盘去看,这样才能看清楚“冲突点”与“契合点”的正确比例!
“冲突点”与“契合点”的比重:在评估整体形势时,除了“数量”的比较之外,我们还需考虑“质量”的问题,也就是还要看清楚“冲突点”与“契合点”的正确比重。例如:有些契合点是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一个契合点带来的好处就能抵上好几个冲突点带来的灾害。例如:对方家财万贯,能带给你十分优渥的生活环境,至于他的一些缺点,就只好忍一忍了。
存异求同:有些冲突点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整合的,甚至花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整合。因此,不如先放弃整合,完全尊重他人不同的见解与行为,也就是尊重冲突点的存在,不采取强迫同化的整合方式,如此才能使冲突点降温为相异点。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培养契合点使它远远胜过冲突点。一旦双方互利的地方远远胜过利益冲突的地方时,任何一方就不敢轻言决裂了。
虽然冲突是人际关系里无法避免的课题,但是冲突的痛苦背后也相对地藏著心智成长的甜美果实,只要您肯深入探索而不逃避的话。
回到快速索引
防卫半径:
两个原子间有基本的距离,如果硬把距离拉近超过基本距离就会产生排斥的现象。
人与人之间也有类似的距离,因为每一人的周围都有一圈自我保护层,这种保护层的厚度称之为防卫半径。如果侵入对方的防卫半径内就会引起严重的排斥反应。
保护层的形状并非均匀的圆球形而是不规则形。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议题上有不同的防卫半径。
防卫半径会随著认知的改变而改变。
只要缩短自己的防卫半径即可缩短与别人的距离,同理,拉长自己的防卫半径就会拉长与别人的距离。
距离与双手:拉近距离互相拥抱的是双手,把对方推开的也是双手,在四周筑起围墙的也是双手,拿起配剑砍伤对方的也是双手。
回到快速索引
尊重与妥协:0.5的艺术
为什么要去尊重别人?
如果双方的关系没有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彼尊我卑的不平等关系上或是带有畏惧的成分,那么所刻意表现的尊重态度就无法维持长久而会很容易变成憎恨或鄙视。
若能以平等互惠的尊重方式去与周遭人事物互动,自然会与周遭人事物产生和谐的关系。
亲密关系若不能以平等互惠的尊重方式来维系,反而更容易变成冤家。
对错之争:在对峙的状态下,双方一定各持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接著头脑会开始寻找种种的理由来把自己的言行合理化,同时,也会竭尽所能去否定对方的一切。也就是说,头脑会设法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对的一方”。这个阶段,双方渴望的其实只是对方态度的软化、温柔的哄骗或一再的道歉而已,并不是长篇大道理。此时,如果还一味搬出大道理去教训对方,双方关系只会更加恶化而已!〈虽然说“主动让步”的作法有可能会让对方更自以为是、气焰更嚣张,不过比起“苛责、惩罚、热战、冷战”、、等等作法,“主动让步”还是比较有利于早日和解。 〉
体谅与忍让来达成妥协:如果双方能够把“对”与“错”暂时摆一边,彼此互让一步,使0与1之间能够产生宝贵的0.5,完全避开全或无的陷阱,那么双方就能继续维持和谐的关系,继续共享利益,。
加倍补偿:如果我方经过全盘考量后,认为妥协和解是值得的话,那么我方就必须耐性地找出对方挂碍的地方,然后加倍补偿。
例如:如果对方认为自尊受损,我们就加倍做面子给他。如果对方认为金钱受损,我们就加倍赔钱给他。如果对方认为我们态度恶劣,我们就加倍笑脸相迎。
人际关系的合谐才能带来幸福的人生,而合谐之道不外乎沟通与妥协;一个懂得妥协的人,通常也是获得最大整体利益的人!
不需要去怨恨任何人,也不需要去责怪任何人,对方只不过脑容器里面装了跟我们不同的东西而已。如果双方愿意打开脑容器,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互相搅拌均匀再装回去,那么彼此就有共识了。这个打开的动作就是开启沟通的大门,而搅拌均匀就是达成了妥协!
尊重是对应而来的,是有条件的,而且与每个人的主观认知有关。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自己就得具备相当的条件,如果未达到这些条件〈对方主观认可的标准〉,而只是一味抗议或争取尊重,则所获得的尊重只是表面上的应付而已。所以,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其向外恳求对方赏脸,不如向内从根本着手,好好“改善自己”。
回到快速索引
时间与诚心:
缺省的时间表:人们常常对需要解决的事情设定一个“完成时间表”或“进度时间表”,然后根据这个“缺省的时间表”来对相关的人事物做出评估。
答应要做到的事,愈早完成,愈能表现出诚意;愈晚完成,诚意度愈差。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明明有及时完成,可是对方还是不领情”的情形,例如:双方言明一个月内还钱,虽然最后都有还清,但是“拖到最后一天才还清”与“提早还清”就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评价!又例如:做错时,愈快向对方道歉,对方愈能感受到我方的诚意,反之,愈慢道歉,诚意度愈差。
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最能表现出我方的诚意,虽然第一时间有时候未必是最适当的时机!例如:对方还在气头上时,愈快向对方道歉,对方有可能会马上释怀,不过也有可能会认为我方理亏而更加得理不饶人。
愿意在争执后的第一时间就致力于修补破裂关系的人,通常都是属于“不太计较”的人,这种人很容易做到“尽释前嫌、恩怨一笔勾销”,和解后通常不太会留下心结,双方关系还是可以完好如初。反之,拒绝在第一时间修补关系,而任由冷战形成的人,通常都是属于“记恨”的人。这种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宽恕对方,即使和解了也常常会残留心结,双方关系也因此很难再恢复以往了。
回到快速索引
鄙视或歧视:
没有人喜欢受到鄙视;如果受到鄙视就会产生对立的行为,例如抵制、排斥、报复等等。
藉由矮化他人或鄙视他人来提升自我的形象是一种自欺的游戏,久而久之会看不清自己真实的面目,对自己的能力会产生错估而遭受失败。
试问:鄙视的标准是依据什么?。
回到快速索引
加分Vs减分:
所有能增进彼此情感的行为反应都是属于“加分”的范围。
所有会伤害彼此情感的行为反应都是属于“减分”的范围。
“加分”可以增加感情的温度;“减分”则会降低感情的温度。
“加分”到某个程度后,感情就会迈入愈来愈浓烈的“良性循环”;反之,“减分”到某个程度后,感情就会掉入愈来愈冷淡的“恶性循环”。
慢慢地、一点一滴地滴入“友善的成分”,直到有一天您就会发现两人的情感已经水乳交融了,因为“痛苦的记忆”已经微不足道了,它已经被太多太多“甜蜜的记忆”稀释掉了。反之,如果您一点一滴地加入“不友善的成分”,有一天您也会发现两人已经水火不容了!
以善导善,循循善诱:人性善恶皆有,一个人的好坏就看当下他是处于善或恶的一面!人际关系若要良性循环,就要设法诱导出对方善良的一面。那么要如何诱导呢?“以善导善”的作法大家不妨试试。也就是,自己先主动释出善意,并且持之以恒,不能因对方一时的恶劣而放弃,甚至连自己也被对方同化成一样的恶劣〈以牙还牙〉。如此一来,就前功尽弃了,双方也就无法避免掉入恶性循环了!所以,善意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能诱导出对方善良的一面。
“宏观”的视野有利于看清大方向,有利于细节的调整,有利于情绪的管理!
要随时观察自己的行为反应,随时反省自己的加分方式是否恰当?是否抓到了诀窍?然后尽快做好调整,把所有的细节都对准大方向,不要让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目标背道而驰了!
例如:明明想要挽回濒临决裂的婚姻,可是偏偏就是个性作祟,关键时刻总是做出令对方反感的事,而加速把对方推出去给第三者!
例如:明明心里想要修补关系〈主动关怀、问候、道歉、破冰、等等〉,可是却碍于传统的矜持、自尊或面子而迟迟未释出善意,陷自己于矛盾当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做了一点点加分的动作,就马上要求对方有善意的回应,我们要给对方时间去调整旧习惯。所以当对方还没调整过来时,我们千万不能再随之起舞而坏了大事。情商〈EQ〉是成功的关键,小不忍则乱大谋!
大多数人在人际关系上都欠缺“主动加分”的创意,两性关系也不例外。我们总是期望对方给我们惊喜,满足我们的被爱欲,但是我们也总是忘了对方也有相同的需求,我们忘了反省自己:
我们到底付出了多少?我们又为对方做了些什么?
我们的脚步跟目标一致了吗?还是所作所为都令对方失望了?然后双方一起失望,一起掉入恶性循环!
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
主动加分吧!别让关系成为一滩死水!来点幽默!来点惊喜!来点淘气!来点创意!来点温馨!来点感动!〈是惊“喜”而非惊吓〉
三角或多角关系里面存在著“竞争”的成分,如果你无法比其它竞争对手提供更多更有利的条件,你就会被淘汰掉!所以,当你处于竞争的局面时,你必须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劣势条件有哪些?综合起来是居上风?还是居下风?接著,你必须下工夫去改善每一个环节,好让总分排名第一。
在改善的技巧上,如果卯尽全力,还是无法改善自己的致命缺点,这时候,不如弃守这些弱势的项目,把主力转攻自己擅长的项目,让自己独特的优点发挥到淋漓尽致,令对手望尘莫及!
回到快速索引
专题报告:站长的婚姻生活经验谈
前提:以下的相处模式只供参考,大家还是要找出适合自己家庭的模式,切勿强迫对方一定要遵循“透明化”的原则,这种作法要看个性,有些人适合,有些人不适合。
透明化:透明化→互相了解→互信→互助
目标:夫妻之间最好能成为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生活经验”分享透明化:
我们夫妻俩无所不聊,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都会跟对方说,例如:站长每天长时间忙于工作,比较少时间与小孩相处,幸好站长夫人每天都会将小孩的点点滴滴在下班后充份分享给站长。如果你是上班族,建议你将办公室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另一半。但是,千万不要强迫对方一定要像小学生般专注地聆听,你只管轻松地说出来故事就好了。
“交友经验”分享透明化:
我们夫妻俩习惯一起从事社交活动,所以,绝大多数的朋友都是共同的朋友。只有少数朋友是个别的朋友,不过,这些个别朋友当中大多数都跟对方见过面、聊过天。
“是非八卦”分享透明化:
我们常常在探讨周遭的人、事、物,彼此交换所获得的信息,以弭补彼此情报的不足。对于“是非八卦”,我们都是采取认真探索的的态度,并非不痛不痒地、冷眼看别人的笑话而已。如果你们也能认真地看待“是非八卦”,并且用心地互相讨论研究,你们将会发现“是非八卦”是相当有用的人际关系学习教材。
我们家的八卦会议是非常频繁的,几乎是天天举行的,而举行的时间大多是在睡觉前,其次是站长下班后。告诉你一个好玩的聊天方式:站长常常下班后开车载著全家做漫无目标的兜风。站长个人非常喜欢这种聊天方式,因为车子行进间你除了待在车内,什么地方也不能去;除了闲聊外,什么也不适合做。最大的好处是:车内与世隔绝的空间会带来一份“闹中取静”的静肃感;车行的速度也会加速你的思潮,激发你的灵感!不过,站长并不鼓励你模仿,因为开车分心也是很危险的!
“金钱财产”分享透明化:
金钱是“夫妻互信程度”的重要指标之ㄧ。我们家的钱是采取共有制,权责的分配方式是:负责赚钱的是站长,负责管钱的是老婆大人。站长习惯口袋不带钱,出门消费支出都是太太打理的。站长常开玩笑说:“负责管钱的是傻瓜,因为管钱是最伤脑筋不过了。”站长从小就对金钱就兴趣缺缺,是典型的经济白痴,所以财政才会委托老婆大人管理。不过,站长夫人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她习惯大小事情都让站长知道。所以,家里重大的支出,站长一定会参与决策的。至于一些中小型的支出,站长虽然未参与决策,可是还是会被告知。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认为站长夫人很会理财,不过你若是问她:“现在你们家有多少钱?”,她一定无法给你肯定的答案!哈哈哈!她跟站长一样是轻财型的性格,我们的底线是“不要负债,存多存少不要紧,要花钱的时候有得花就好了。”
站长曾经看过很多家庭的情形是:一方严格管控金钱,每个月固定给对方一笔钱来维持家用或是充当零用钱。通常这笔钱都是勉强够用而已,因此,另一方总是省吃俭用,处心积虑地存私房钱。站长从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一方越严格管控金钱,另一方就越想要存私房钱。大概是“欠缺安全感”吧?更讽刺的是,在“金钱”与“配偶”之间,他们最后会选择“金钱”。在“子女”与“配偶”之间,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子女”。诸位朋友,您的选择呢?
“身体感觉”透明化:
良好的性生活对夫妻之间的融合非常有帮助,但是它也是要靠互相配合才能办到的。通常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觉是直接而清楚的,但是要感觉到别人身体的变化就比较困难。为了弭弥这种差异,夫妻双方一定要将自己身体的感觉委婉诚恳地告诉对方,让彼此充分了解对方身体的特质。也就是,自己要先当向导,带领对方一起来探索自己的身体。经由不断地接触练习,彼此才能提高“触觉敏感度”,也才能掌握到对方身体的微细变化。但是,千万要有耐性,要认知到“学习能力是因人而异”的道理。如果一切学习没有爱心当基础的话,就很容易带给对方压力、挫折感,甚至恼羞成怒也说不定。
如果您对另一半的性配合度不是很满意,因为对方总是无法满足您的性需求,那么您可能会想要向外寻找满足的对象。不过在出轨之前,您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法律责任的问题。
性病的风险。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有可能您找到的对象只能满足您的性需求而已,其它方面有可能会让您更失望也说不定。
性欲是无底洞,您可能要不断地换对象来保持新鲜感与刺激感。
如果有子女的话,最好不要让父母之间的不协调影响到子女的“性价值观”。
除了上述情形外,您也有义务将身体的病痛告诉对方,让对方参与医疗的过程。任何一方病倒了,彼此都有责任。
“思想感情”透明化:
内心真正的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越明确越好。不过,表达的时机倒是要看对方的情绪是否处于安稳的状态。如果对方情绪不够安稳,你的真情流露可能不会百分之一百被听进去。如果对方是处于易被激怒的发飙状态,你所说的任何话反而可能被扭曲误解。有时候甚至稍微一点点的刺激就会引爆冲突。为什么一定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呢?因为别人不可能百分之一百猜到我们内心的想法或百分之一百感受到我们的心情变化。
如果彼此不把思想感情明确地表露出来,双方的互动就可能一直都建立在误会上面。﹝也就是一直都建立在不正确的猜测上﹞这种认知上的差距最容易差枪走火了!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不透明化,就很难得到外界的批评指教,而可能养成“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封闭心态。也就是,虽然表面上不跟对方争辩,心理上始终还是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一方,对方是无理的;自己是有修养的人,只是不愿意跟对方争辩而已!”,搞不好心里还一直暗骂对方欠缺修养!这种情形最常见于传统的妇女。
总之,思想感情透明化可以提升彼此的了解程度,进而调整彼此的互动方式,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幼稚、错误获得别人纠正的机会,对双方心智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休闲活动”户外化:敞开心胸、纾解压力
压力常常是夫妻关系的杀手,它很容易让人们失去基本的耐性,所以,往往一件小事就可能成为压力发泄的管道。如果双方都能了解“压力”才是导致争吵的真正源头,而非所争吵的那件小事,那么,双方的焦点才会拉回到“如何帮对方减压”的问题上,否则,双方会很容易被一些莫名奇妙的小问题牵著鼻子走而形成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压力→失去耐性→任何小事都可能被激怒或借题发挥而引爆新的冲突→新的冲突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带来新的困扰、新的压力→旧压力+新压力,让人心情更紧绷,更加没耐性→更容易被激怒→更容易产生新的冲突→新的冲突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冲突更频繁、更严重。
大多数家庭的共同休闲活动是“一起看电视”,这种活动有个缺点是“坐太久、吃太多”。特别是老人家,一坐就几个小时,动都不想动,连广告时间都懒得起身活动筋骨。这样子对血液循环非常不好,如果再随手抓零食来吃,看电视就变成一种健康的杀手!
根据科学报导,老鼠关在拥挤的空间里会产生暴力倾向,站长认为“人”可能也是如此,换句话说,一群人如果长期待在四周都是墙壁的狭小空间里,行为也会暴力化,例如:斤斤计较、争吵、打架、、等等。所以,站长一下班常常跟家人去散步或开车兜兜风,碰到休假日也尽可能安排全家出外旅游。
认识“协商谈判”:
要诀:
EQ决定对谈的质量﹝心平气和﹞。
放下“谴责”→心平气和→友善的对谈气氛→妥协
对谈气氛越友善,双方透明化的程度越高。
越能塑造友善气氛的人,越能把人际关系经营好。亦即是,EQ越高,人际关系越好。
一个小家庭就好像一个国家,同样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例如:财政经济、内政外交、教育、、等等。通常新婚的夫妻在许多生活状况都还没摸出一套适当的因应模式,也就是彼此的默契会稍嫌不足。特别是在处理“不同意见”方面,常常会爆发激烈的口角,甚至肢体冲突也可能上演。
错误的处理模式往往跟一个人的成长背景有密切的关连,所以,双方第一个要先建立的观念是“每个人都是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短时间内还继续沿用过去的模式是正常的现象,不应过度苛责。”,否则你就必须连对方的祖宗八代、九族亲友都要一起骂进去才算公平,单单骂对方一个人是不公平的。例如,大男人主义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如果要谴责大男人主义,就必须谴责整个社会好几代的人。
一般而言,“协商改善”的时机应该选在事情发生后,双方冷却下来时才开始。如果其中一方生气还没消下来,另一方可以考虑先让步,也就是先主动释出善意,向对方道歉。﹝这是手段而已,无关“谁对或谁错”,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双赢的和解。所以,不一定每一次都必须是真诚的道歉,有时候对方实在是很无理取闹,我们还是可以考虑做出虚假委婉的道歉。﹞如果对方生气比较长,一时还消不下来,那么不妨考虑暂缓对谈。最好还是等到气消了,气氛变友善了,对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一切的忍耐和等待还是要有“爱”当基础才办得到。
有时候冷战期会持续很久,尤其是当你踩到对方的最痛点时,更是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对方的谅解。不过,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心要和解,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不断地释出善意,迟早还是可以破冰的!
等到气氛变友善时,双方就可以逐一检讨彼此过去的习惯模式,一起来分析整个“纷争事件”的利弊得失〈请参考→对错Vs得失〉。如果对方还能够接受进一步批评的话,你不妨将你对他的反应模式所带来的困扰告诉他。就这样在友善气氛下,彼此一一退去虚伪包装的外衣,慢慢达到彼此透明化的境界。叮咛您,记得要给对方留点颜面和隐私,让对方心甘情愿说出来,不要强迫,切忌操之过急!
建立“危机处理模式”:
步骤:摸清底线→妥协→建立预警机制
懂得塑造良好的对谈气氛后,才可能进一步共同讨论建立双方最敏感的“危机处理模式”。首先,双方要先说出自己的“底线”,也就是要先说出会严重影响彼此关系,甚至会造成决裂的“最痛点”。接著再谈判:“底线”可不可以“互不侵犯”?
如果同意互不侵犯对方的底线,那么就可以直接跳到“建立预警机制”的阶段。如果无法接受对方的“底线”,那么你就必须重新评估这个底线影响的层面到底有多大?如果影响的层面很小就无所谓;如果影响的层面大到让你感觉有如芒刺在背、生不如死,那么你就可能要面临“聚或散”的抉择。也就是,你要认真地评估对方到底值不值得你跟他继续生活下去了?
“聚或散”的评估方式因人而异,站长的建议是:
尽可能把评估的时间拉长:除非人命关天,否则最好慢一点下结论。
尽可能把评估的范围加大:也就是把所有想得到的优点、缺点一一摊开来看,不要只集中在缺点上面而已。否则,极可能对方少数的缺点会覆盖过其它多数的优点。换句话说,一时的恨意很有可能全面地瓦解过去长期建立的感情基础。套句站长的专有名词:
要全面评估彼此的“契合点”是否远大于“冲突点”?
对方的“可爱处”是否远胜过于“可恨处”?
如果对方的“可爱处”远胜过于“可恨处”,那么你就必须做适当的让步﹝委曲→求全﹞,而且心里要有最坏的准备,因为凡人不可能一夕之间就变成圣人,类似的冲突可能还会再上演一阵子。
通常相处久了,优点总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需要特别强调,但是缺点就不一样了。它会经由每一次的争吵而慢慢地被放大,最后缺点会被放大到占满了整个视野,让当事人只看到对方的缺点而看不到任何优点。这个时候当事人就会慢慢失去耐性与包容性,双方关系也会跟著逐渐濒临决裂的边缘!反之,只要能够看到全盘,当事人就比较会有足够的动机去忍耐对方的缺点。
建立“预警机制”:
双方在合谐的气氛下,共同回顾一下:
找出导火线:哪些因素常常引起剧烈冲突?例如:某些特定的人、事、物、措词、行为、习惯常常会使对方失去理性。
剧烈冲突前都会出现哪些征兆?例如:说话的分贝加大、音调尖锐化、脸红脖子粗、出现某些特定用词、、等。
找出及时的解药:有哪些解药可以马上降温?例如:说到某个人、事、物、听到某句话、幽默一下、、等等。
以上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大略轮廓,实际情形会比上述的例子复杂百万倍,站长无法ㄧㄧ详细说明,必需靠有心人自己去观察、整理与应。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只要当事人把对谈气氛控制好,任何难题大致上都可以迎刃而解!
回到快速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