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认识到资本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09:19:04
中国股市的指导方针正在发生大变化,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人,会在此次变化中被掏空钱袋后彻底出局。
管理层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迅速做大资本市场,将中西资金通过合法手段融合到一起。中国资本市场只是此次国际金融大熔炉的一部分,救市不救市不再成为调控的重中之重,只有资金的流动会成为焦点。牛熊之争还在继续,但这样的争论只是在浪费口水。
很少有人注意到管理层表态的奥妙。1月21日中国平安巨额融资,2月20日浦发银行巨额融资,再融资成为众矢之敌,监管层出面表态反对"恶意圈钱",这得到市场的鲜花和掌声,被认为救市的第一步。监管层对再融资的明确定性--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被刻意忽略。管理层这样的表态配合新基金的发行,以及平安与浦发紧锣密鼓的再融资步伐,给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市场化白皮书。
什么样的市场化?就是迅速做大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吸纳更多的境内外资金,使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投资工具。
那些看空股市的人唱了一年空城记,期盼市场急转直下,让无数投资者成为炮灰以成就他们预言家的美名。
中国股市被国际看空?别开玩笑了。看看最近发生了什么?2月18日,商务部公布1月份我国FDI高达1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10%,而去年12月的FDI已达到130多亿美元。这引起商务部的警觉,商务部官员向记者坦言,"正在对1月份甚至近一年来FDI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期待能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这种分析不再局限于FDI本身,而是对整个经济链条的系统化解析。"美元东进的目的谁都清楚,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一年20%的升幅,世界上哪能找到比美元换成人民币更好的买卖?
政府正在加紧资本项目管制,如果这个漏洞无法补上,人民币升值就是中国财富迅速外泄的同义语;与此相映,藏汇于民到海外投资,也就等同于让国内普通投资者弥补国际金融机构亏损。
当然,资本市场也不会再现急速窜升的一幕。投资者呼唤救市,招来的是市场化面纱之下的大扩容。不要说还有许多企业在排队等待上市、融资,就是创业板推出、红筹股回归、大小非减持等,所需要的资金就在上万亿元。我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金蓄水池,这一趋势无法阻挡,加上会计、税收等政策护航,其目标指向非常清晰。而急速窜升对于长期布局不利,助长货币加倍增值,这都不是有关方面乐见的事。
在这场战役中,欧美的金融机构与中国的某些金融机构一起,踩着炮灰重塑国际资本市场格局。债券市场会有大发展,国际投行已着手把资本市场与债券市场连为一体。摩根大通拔得头筹。在牵手中山期货成立期货合资公司之后,2月27日,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摩根大通)宣布已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并与财政部共同签署了国债承销主协议,成为财政部国债承销团成员,成为首家获得国债承销业务资格的美资银行。
财政部2月15日发布公告称,增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2006年至2008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乙类成员,补充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2006年至2008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
新闻背后的实质就是:中国平安的金融帝国不是自封的,而是"三生石"上注定的。美国的花旗快破产了,中国的花旗公司被拥有金融决定权的阶层簇拥着升起在金字塔顶端,用的是中国投资者的资金。
与此同时,公司债降低门槛,创业板风雨欲来,融资融券的试点让机构可以合法运用资金杠杆,这一切都意味着,普通投资者越来越难以在资本市场立足。股指涨,没你什么事儿,股市跌,则遭池鱼之殃。黄金期货市场的走势,就是前车之鉴。
A股市场的变化是颠覆性的,与目前人民币快速升值一致,政府正试图用国际视野与市场化的手段对待资本市场。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对安全第一的准确理解就是,不要与国际资金走势背离。
□ 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