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書籍的翻譯問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32:22
◎更多科學好書  ◎本篇文章討論區
作者:張復
2000/9/14
透過翻譯去掌握一本書就如同透過媒體去瞭解一個人一樣。媒體不可能將一個人的全貌鉅細靡遺地透露給讀者,它頂多只能選擇性地將某個面貌一而再、再而三地呈 現到大眾的面前。這種選擇性的呈現很容易在讀者的這一邊產生兩極化的反應。如果呈現的面貌恰巧迎合了某些讀者的喜好,他們會更加喜愛被報導的人。相反的, 他們可能愈加嫌惡他(她)。很多媒體上的寵兒(像披頭四裡的藍濃、美國的雷根總統、或甚至台灣的白冰冰)遭受到出乎他們自己意料之外的打擊,也許可以從這 個面相來尋求解釋。
翻譯所帶來的問題往往也在於此。翻譯不可能把原書所有的面貌都帶到讀者的眼前。文化、習慣、語言的因素、再加 上翻譯者本身所能提供有限的準備時間(這個因素尤其會隨著報償的減少而銳減),都很容易讓書本的某些面貌喪失,而一些本來不屬於原書的面貌受到加強。其它 所造成的效果,正如媒體所帶來的一樣,常常是兩極化的。有趣的是,當負面效應產生時,在媒體方面首當其衝的往往是被報導的對象,而在翻譯的圈子裡則是翻譯 者。然而,造成這兩種人易受苛責的原因,在我看來,則是一樣的。
科學書籍的翻譯所造成的問題本來在所有的書籍中應該是最少的,然 而最近因為科學普及書籍(以下簡稱「科普」)的流行使得它成了一個問題。科普其實跟一般的科學教科書很不一樣。前者在文字的運用上遠比後者精緻,但在嚴謹 度上則往往遜於後者。這兩個特色,很不幸的,都可以在翻譯上產生負面的效應。精緻的文字很可能在翻譯時走色,而這個走失了(或打了折扣)的好處卻不能從書 本的嚴謹性得到補償,因為大多數的科普本來就缺乏這樣的東西。當然,如果科普的翻譯書在市面上根本不流行,也就不會有甚麼問題發生。偏偏科普書籍在台灣越 來越受歡迎了,於是上面所說的兩極化效應也就越來越明顯了。
科普的翻譯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呢?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可不想為那些品 質不佳的翻譯辯護。然而,我認為,這個問題在台灣的現況下恐怕不那麼容易得到完滿的解決。如果問題不易解決,那麼我們不妨去看看它到底有多嚴重。換言之, 我們不妨作一下損益分析。同時,我們也可以花時間想一想,除了翻譯以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補救之道?
不好的翻譯作品容易誤導讀者。是的,然而它能誤導到甚麼程度呢?那些完全不能閱讀的翻譯作品大概不會有人買回去看。(也許有的老師會利用自己的學生翻譯,再逼使其他的學生去買,這就另當別論。)那些因為疏忽或非專業訓練所帶來的錯誤才值得我們憂慮。
然而即使在正統的學術圈子裡,誤導或誤判也是無可避免的現實。教科書最可能犯下這樣的錯誤,指導教授也能製造巨大的禍害,期刊的評審們更能帶來意見的誤 導。科普在這方面所可能產生的禍害──即使是透過不好的翻譯──恐怕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嚴重,因為它本來就不強調嚴謹或精確的那一面。你根本不可能在科普上 學習到操弄實驗器材或者解方程式的方法。事實上,大多數科普討論的往往只是最新但仍有爭議的題目,要不然就是歷經了數十年或整個世紀還在爭吵不休的話題。 爭議性常常是科普的良伴,因為它最容易引起讀者的好奇或甚至爭奇鬥豔的心理。
面對爭議時,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必須要有自己的判 斷能力。科學研究本來就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也最可能會遊走到與既定意見相衝突的境界去。如果一個人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他(她)最好不要選擇科學作為職 業。在這方面,科普書籍所帶來的爭議恐怕正是它的優點。如果一個年輕人會因科普的誤導(即使因為翻譯)而失去了成為優秀科學家的機會,我們大可不必感到 「痛失英才」的遺憾。
當然,有人會說,如果翻譯可以弄得更好,為甚麼不把它弄好呢?然而,這就好像說,如果英文能夠寫得更好,為 甚麼不把它寫好呢?問題是在於當事者的資源是否充分,以及替代性的資源是否存在。現在很多科學工作者必須把英文寫好,以便爭取發表文章於國際期刊的機會。 不過,大多數學者的英文並沒有好到頂呱呱的程度。這是因為他們有替代性的資源可以使用。在平時,他們教導學生時可以使用中文。在投送國際期刊時,他們可以 請人幫忙修改文章。
同樣的,科普並不是通往理解科學唯一的途徑,甚至不是必要的途徑。再者,即使翻譯文字構成了理解的障礙,閱讀 原文仍然是替代的方法。科普本來就是為廣大讀者而撰寫的,其所使用的原文詞彙與造句並不見得比中文翻譯來得艱深難懂。當然,有些人可能期望,科普的翻譯可 以為我們建立起中文的學術語言來,或者起碼不要讓科普的翻譯破壞了好不容易建立的一點基礎。然而,對於科學人口正在銳減的台灣,建立一套完備的科學中文語 言(而且還是在繁體的中文上)到底有多大的成算呢?再者,當你成為一個科學家的時候,你還是要熟諳英文閱讀與英文寫作。而且,為什麼科學語言一定要多元化 呢?尤其是在科學社群並不龐大到某種程度的國家裡?
當然,科普所訴求的對象不一定是科學家或者那些立志要成為科學家的年輕學生, 而且是許多原來與科學(或某個領域)無緣的人。這恐怕是科普翻譯會暢銷於世界以及台灣的原因。在這裡,我們就面臨了一個抉擇。翻譯是把新知識、新理念介紹 給讀者最迅速的方法。然而麻煩在於,翻譯工作容易產生誤判與誤譯,其根深蒂固的原因在於東西方的語言與文化之間存在著鴻溝。這個問題恐怕不是靠著苛責那些 本意並不壞的翻譯者便可以扭轉的。
翻譯是否能夠持續進步端賴翻譯市場是否能夠持續看好。我個人認為,科普在可預見的未來裡仍然會 是多頭馬車的局面,也就是說,一些更好的翻譯會出現,一些差強人意的翻譯會持續,一些受挫的讀者會尋求原文書籍,加上一些更有心的作者會採取中文寫作來代 替翻譯。對於最後的一個可能性,我倒抱著更高的期望。不好的翻譯並不是科普裡所有的問題。翻譯者本人對知識的判斷也常常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靠著更有 能力的作者來予以解決。
另外一個不容輕忽的趨勢則是影視(video)的發展。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很好的科學導引節目,像 Discovery或Explore,已經在有線頻道播出了。對使用者而言,固定時程播出的節目不如隨時可以翻閱的書籍那麼方便。然而隨著寬頻網路以及 video on demand技術的發展,觀眾將可以透過網路隨時收看數位化的影視。當然,影視裡少不了旁白,而外語的旁白仍然少不了翻譯的功夫。然而,一幅圖畫勝過上千 個文字,而影視是由上百萬、千萬的畫面組成的。翻譯錯誤所能造成的問題在影視的環境裡也許會變得微不足道,也引不起太多的爭議了。
◎本篇文章討論區
http://scc.bookzone.com.tw/sccc/scc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