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win软件研发之窗:动态企业建模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12:19
Sawin 软件研发之窗
动态企业建模体系
( 本文来自www.justep.com )
传统建模体系的缺陷
传统的建模体系已经研究多年,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现成功的建模思想和建模工具。由于缺少真正基于实现的业务建模思想和工具,目前的企业管理软件在功能、开发周期和维护模式、整体成本等各个方面,离企业客户的满意还有巨大的距离。正视"IT黑洞"普遍存在的事实,反思这些建模体系的缺陷,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
 管理理论基础的缺陷
九十年,知识经济洪波涌起,全球经济和市场环境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之下,企业管理也出现了巨大的变革,企业管理的理论界甚至喊出了"管理革命"的口号,许多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受到置疑,而符合新经济时代的管理思想则开始崭露头角。
虽然业务建模思想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由于90年代后期、尤其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模式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迅猛和充满革命性,显而易见的是,许多传统的建模体系所立足的基本管理思想本身就有许多缺陷。
 模型体系的缺陷
现有的各类建模体系,大多数还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次上,即使有一些建模思想试图提供计算机建模的指导,也基本上都是面向设计而不是面向实现。 正是由于缺乏真正深层次的商品化应用软件的全面反馈、需求驱动及残酷淘汰,现有的大多数建模体系在整体上都有如下一些缺陷:
1、条件理想化
许多建模体系首先假定企业的管理水准已经达到较高的规范化程度和稳定度, 但事实上,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并不规范,此外,即使是大型的、具有较长历史的企业,由于面临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其管理模式依然处于持续不断的变革之中。
2、概念模糊
企业是一个动态的、高度复杂的有机体,企业管理实践中所涉及的要素是非常复杂的,此外,不同企业在管理上的个性化差别往往也是非常显著的。事实上,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如信息、功能、流程等,其复杂性远非现有任何一种建模体系所能描述,也远非现有任一单一软件所能体现。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现有的建模体系对企业管理中一些基本要素的描述,基本上还全部停留在非常简单、模糊的概念性描述上。
3、体系和关联混乱
正是由于对企业管理中各类要素的描述还停留在非常简单、模糊的概念性描述上,现有的建模体系根本不可能清晰地刻划出各类管理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即使现有的某些建模思想对管理要素间的关联做了一些描述, 由于上述的原因,其关联往往也是随意、错误和混乱的,比如,现有的相当多数建模体系, 往往通过对组织成员直接进行数据库表、字段和记录的的分配,来实现该组织成员的业务分工,其可笑性由此可见一斑。
4、重形式轻实效
现有的许多建模体系,往往过于注重一些符号设计和视觉表现, 而忽视了企业要素真正的内涵和内容。比如,现有的建模体系几乎都给出了令人眼花缭乱、异常繁杂的流程图符号,但是,几乎没有建模体系描述了流程时间控制、信息表现、数据权限控制、行为权限控制、协作模式、流转条件、过程监控、信息传递、信息合并、流程自动启动、流程合并、增值评估等这些重要的流程的基本属性。
 设计方式的缺陷
也许是由于大多数建模思想都不是来自于真正的商品化软件公司, 现有的几乎所有的建模思想体系,其所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大都陈旧过时,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商品化软件开发的要求。由于现代大型商品化软件面临的复杂性爆炸、开发周期缩短、软件特性全周期演变等多方面的压力和风险,许多软件设计方法论早已被软件厂商所淘汰,而现有的建模工具,却还在使用这些已经被软件开发商所抛弃的设计方法。对于企业管理这类高度复杂的、需求持续变化的应用软件,如果不采用具有革命性的现代软件开发方式,是不可能产生成功的建模软件工具和业务平台。
 实现技术的缺陷
现有的建模体系,基本上都是面向设计而不是基于实现的。由于缺乏真正的软件实现检验,现有建模体系所提出的实现技术、无论其先进还是落后、都停留在老生常谈的一些基本技术概念的层次上。长期以来在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上诸多教训已经让我们明白,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技术实现体系和技术框架,我们仍然注定会陷于应用程序维护的泥潭,制造一个又一个的"IT"黑洞。
 软件实现的缺陷
这是现有任何一种建模体系都未能成功跨越的一道巨大的鸿沟,虽然,任何一种建模思想,都认为现代的企业业务建模思想必须通过计算机软件才能实现。 但事实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成功的建模软件和业务平台出现。 不可否认,从建模理论到建模软件之间,有一段艰苦的、漫长的道路要走。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段必须要走的路, 从实用的角度看,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应用开发商,建模理论的作用都是很有限的,只有融合了科学建模思想的软件工具和应用平台,才能为企业的流程重组和高效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持,并把诸多陷于MIS泥潭的企业和软件维护人员解脱出来。
TIB动态企业建模的基本原则
动态企业建模, 必须符合企业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本质规律, 从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 尽可能地简化流程、降低业务成本、提高业务的效率和质量。而动态建模工具则是为企业建立、改造、简化、记录、分析工作流程的强有力工具。基于上述观点,TIB的建模体系遵循五个基本原则。
 持续完善原则
企业的业务是一个逐步演进的、 持续完善的过程。在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的变革、 机制的调整、市场的变化、业务的扩展和管理模式的改变等诸多原因,导致企业业务规则的频繁变化。
从一个全局的角度来看,企业业务的完善是一个循环和螺旋上升的过程,而其中的完善循环则包括了规划、实施、检查、分析这四个步骤。
 整体集成原则
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是由一系列的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可以很清晰地划分出来, 但是,在企业的运行和管理中,这些要素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通过全面、整体地分析这些要素的作用过程及彼此关系,才能清楚企业业务的内在体系问题,从而对业务进行有效的改造和优化。
 动态关联原则
在企业的一个业务过程中,组成企业业务的各个要素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只有将这些要素的动态变化和关联过程描述出来,才能有效分析企业的业务过程。
 体系原则
企业业务的各个要素间的关联虽然异常复杂,但这些关联绝对不是随意和混乱的。只有对企业的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分析,抽取出科学、合理、清晰、有效的描述体系,才能为建模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现基础。
建模体系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构造企业业务管理的模型,由于企业管理的的高度复杂性,真正的建模体系需要深入、精确地描述企业业务的诸多要素及其正确关联,任何仅仅包含一些简单概念和模糊关联的所谓"建模体系",不仅不可能对企业建模提供有效的支持,反而会误导用户。
TIB认为,科学、完整、合理、清晰、有效的体系结构是企业建模体系的关键。概念模糊、关联凌乱的建模思想,最终必然导致企业模型的失败。比如,许多建模方式中,均通过程序手段对组织机构某一成员可访问的数据表、字段和记录进行分配,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业务分工,无疑,这种建模方法本身就是这一类混乱的建模思想的必然结果。
 业务优化原则
企业建模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企业优化流程,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是,许多建模思想往往将重点放在模型符号上,忽视对业务流程本质的抽取和优化。这样的建模体工具,根本不可能引导用户简化和优化流程。
同时,作为良好的动态企业建模体系,也不应该是简单的企业活动执行工具,TIB动态企业建模体系所倡导的是通过建模、执行、分析、优化、流程再造这一持续优化过程,帮助企业在业务过程中,全面记录和分析信息流的内容、优化过程流的环节、降低协作流的时滞、压缩资源流的成本,有效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改善企业业务流程。这些功能才是对建模体系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企业真正需要的管理功能。
TIB动态企业建模体系
TIB的建模思想,体现在高度全面合理的抽象企业元素,简化模型层次,提高模型的可读性和操纵控制能力。TIB动态企业建模思想的核心,是为企业提供一个管理与运行的框架结构,并保证这个结构动态适应企业的应用系统不断改进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型,保证企业的业务处理功能范围不断扩充,缩短模型适应调整调整周期。
TIB的建模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建模周期模型、业务模型、实现模型。
 TIB建模周期模型
首先,TIB认为业务建模不是一个过程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闭环系统。TIB认为企业业务建模是一个有模型规划、模型实施、记录控制、优化完善循环往复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片 1
 TIB的业务模型
TIB业务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片 2
TIB业务模型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业务要素层
TIB动态建模体系首先描述了企业各个业务要素层次,TIB将企业要素抽象为如下六个要素层次:
数据层
信息层
资源层
功能层
组织层
流程层
为了精确、全面地描述上述业务要素的本质特征,TIB引入对象属性描述法来描述上述业务属性的业务内涵。与其它建模思想的差别之一,就是TIB建模体系的属性描述法可以非常细致、精确地描述每一个业务属性的特性,比如,对于流程层中的业务环节元素,TIB使用的基本描述属性包括:
流程时间控制
数据权限控制
行为权限控制
协作模式
流转条件
过程监控模式
信息表现方式
信息传递方式
信息合并方式
流程自动启动
流程合并模式
增值评估
根据复杂度的不同,上述流程属性还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的子属性。
业务要素关联结构
在精确描述各业务要素层的基础上,TIB建模体系描述了这些业务要素层的关联结构。TIB所描述的企业业务要素层次间的关联是严密和清晰的,在TIB的建模体系中, 各个层次只能通过各自的接口与其它相关层次发生关联,TIB要求各业务层次关联必须符合要素关联的规范,禁止随意和混乱的的业务关联。
业务流程框架
TIB认为业务流程框架是企业业务的综合集成。业务流程是由一系列业务环节连接而成,而每一个业务环节都由多个相互关联、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因此,工作流是企业中数据流、信息流、过程流、协作流、资源流等各种流的综合集成。与其它建模体系所不同的是,由于TIB采用了清晰的业务要素关联结构,只要用户描述了TIB的工作流顺序,TIB模型体系就能自动产生出数据流、信息流、过程流、协作流、资源流的全面信息,使管理者可以清晰地看出该业务流程究竟“做什么”、“怎样做”,“由谁做”、“用什么做”,从而全面的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活动。
建立在TIB模型体系下的业务执行系统,将自动记录工作流过程中的数据流、数据流、信息流、过程流、协作流、资源流等信息,全面再现业务过程中每一个企业要素的关联和变化情况,实现对每一个业务流程的动态跟踪和业务元素统计,从而为工作流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
 工具模型
基于上述TIB的建模思想,TIB同时提供一个了实现上述建模思想的软件工具模型,TIB的工具模型也包含两个部分, 体系实现工具和建模实现工具, TIB的体系实现工具是为完成建模周期内所有的任务而提供的工具集,而建模实现工具则是为完成业务模型构造所提供的工具集。TIB的体系实现工具如下图所示:

图片 3
TIB的建模实现体系是由一系列建模工具构成,这些业务建模工具与业务信息层次是互相对应的,这些工具的模型依赖关系也与业务元素层次间的关联相吻合。
TIB的建模实现工具如下图所示:

图片 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