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温州发展之八:为什么人才难引更难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5:55:32
十问温州发展之八:为什么人才难引更难留?

字号:[ 大 中 小 ] 日期:2010-10-26 浏览次数: 5

       

 

        从物资到投资,再到人资,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依赖的要素。当今世界,谁能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谁就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竞争中把握先机。 ——题记

  曾经的温州,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正是这些可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蜂拥至此,创业掘金。

  如今,这张标榜“温州模式”的金字招牌是否魅力依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生活成本高涨、教育资源匮乏、政策严重滞后……潮水般涌入的人才,又像潮水一般渐渐退去,温州,正面临人才难引与人才急剧流失的尴尬。

  记者从全市人才会议获悉,2004-2008年,仅温籍大学生的外流率就由26.5%上升到36.5%,4年时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今年夏季人才交流大会,因外来应聘者和应届大学生求职者急剧减少,我市首次出现“粥多僧少”状况,“招不到人”已成为企业忧心之共识。

  与此同时,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大战”早已打响,伴随“人才特区”、“人才高地”的战略性布局,无锡、东莞、苏州等一批地市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宁波、绍兴、嘉兴、台州等同省城市异军突起,多项指标领先温州。

  今天的人才稀缺,就是明天的发展落后。

  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软肋又是什么?

  人才是经济转型的第一资源。当我们沉醉于“金字招牌”的荣光,止步不前时, 别人正厉兵秣马,打造人才高地。

  “从2004年到2010年,整整6年,温州看不到实质性的引才新政。”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朱玉贵说。

  在江苏无锡,这6年,大规模的人才引进,使得这座城市实现着从传统制造到先进制造的经济转型。

  不止是在无锡,尚德总裁施正荣的“传奇”为人所津津乐道。10年前,施正荣留学回来,他要做的,是这个市各级领导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产业——光伏。而之前,他跑了国内几座大城市,都碰壁而归。

  几经洽谈,无锡市政府为尚德公司注入了600万美元的国有资金;2005年底,当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时,政府选择了国有股退出,施正荣个人财富飙升至20多亿美元。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是尚德,“帮助无锡找到了产业升级的方向”。

  2006年,无锡启动 “530”计划,拟用五年,再引30名“施正荣式”的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迄今,该市海归科技创业企业已突破900家,集聚了超过6000人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同样,在广东东莞也有一个 “5年奠定高端人才基础”的战略——2006年,该市针对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计划五年引进40万高端人才;其方圆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工业园区,以“人才与产业齐聚,科技共山水生辉”的生态化规划,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质项目、企业、人才落户于此;而上月推出的城市户籍“积分制”入户新政,让无数打拼的外来人员有了精神动力。也是上个月,温州商人在东莞投资100个亿的新闻被竞相报道。

  这个温商云集、与温州经济结构相似的年轻城市,在刚出炉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排名第195位,是跻身全球前200强唯一的中国地级市;在4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选中,东莞位列城市人才本体竞争力第九名。

  人才流动的背后,附带着资金、技术、先进制度与管理模式的流动,而人才、资金、技术、机制,正是经济腾飞最重要的要素。

  人才流向,折射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当人才逆淘汰现象逐年明显,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离温族”时,温州,你失去了什么?

  步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温州重货币资本、轻人力资本的后遗症开始凸显。

  2009年底的一个统计表明,温州的人才总量为84.33万人,每万人拥有的人才数为1044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2.08%;温州90%的民企,每万名劳动者中研发人员仅40.7名,科技人才总量明显不足;全市13.5万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只有7.77万人在民企,结构分布很不合理。

人事部门透露,人才逆淘汰现象逐年明显。少数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地流失,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断流向温州。

  科研机构少,知名高校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软肋”。

  据省科技厅统计,自2003年我省启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工作以来,目前,全省共引进780余家“大院名校”,引来1万多名国内外优秀人才。其中,杭州166家,宁波95家,金华94家,嘉兴、湖州各73家,温州66家,位居第八。

  据悉,正式入驻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的仅10家。而嘉兴,仅2003年底引进的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就孵化出35家高科技企业。

  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于2002年7月,是全省第一家留学人员创业园。“8年里,企业进进出出,总养不大。”人事局办公室主任胡正长说。

  正如一份政协提案说的那样:以温州海外留学人员资源之丰富,与引进成绩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仍存在信息不对称、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服务平台不到位等问题。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温州调研时说,你们温州人市场主体确确实实很活跃,但都活跃到外面去了。孙悟空本事很大,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飞走了,花果山没人治理。他认为温州前几年混淆了一个概念,以温州人的经济代替了温州的经济,“好在现在醒悟了,但现在回来,创业成本已经很高了”。

  温州缺高端人才,更缺一大批中层技术、管理人员。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企在本土遇到的却是“成长的烦恼”——招不到管理者、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只好外迁。

  红蜻蜓集团有限公司(温州)人力资源主管透露:大概2005年左右招了五六个博士,现在走得一个都不剩了,这些人去了北京或者上海,房价、消费水平差不多,但温州的机会却少很多,这些都是留不住人的原因。

  此外,基础性、应用性人才外流也暗潮涌动。有消息称,苍南、泰顺等地,每年有二三十名骨干教师调往杭州等地,有的学校甚至集体跳槽,以致开学时教务处没法排课。泰顺教育局人事科长蔡曙华证实了这一说法。

  今年6月,一篇《离开温州的一年半时间》网文,在温州某网站被置顶,引发了持续多时的 “离温族”话题讨论。作者系鹿城人,大学毕业回温工作3年,迫于生活压力,北上长三角地区的一家企业就任。

  和改革开放之初出去闯荡的温州人比,21世纪的“离温族”有两点不同:一是他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二是他们(男性居多)大多在当地买不起房,没有合适的发展平台。

  当年轻的“离温族”越来越多时,人们不禁要问:温州,你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社会学上有个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即迁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推力(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我们这座城市的推力是什么,拉力又是什么?

  人才如“候鸟”,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居”与“乐业”,哪里气候适宜,就飞往哪里。

  土地资源稀缺,成本高涨是大企业外迁、产业低、小、散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房价高企不下的“瓶颈”之一。

  “温州目前的产业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民企为主,尚不足以支撑大量高端人才的‘空降’。”温大城市学院副院长叶育登如是说。他还认为,财政投入严重不足。2010年,市本级人才专项工作资金为2787万元,杭州为1.6个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家企业,以30万元年薪从上海引进了两名高级技术人员,其上海的年薪仅15万元。可呆不到1个月就走了。“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平台。自己的专业技术如果一直处在‘放电’状态,总有一天会被淘汰的。”管委会副主任陈叶挺分析说。

  而温州的大学少、研究机构数量少,难以获得学术上研究上的支持,容易被淘汰等因素,也被视为对吸引人才不利的因素之一。

  “安居”是引才、留才的基础条件。一些引进人才反映,当初允诺的“住房”等政策,迟迟难兑现,叫人难安心。

2009年,温州市委组织部在市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外来人才住房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来人才在温州市区无房的比例高达92.1%。

  同年,温州市区新房每平方米均价攀升到26703元,直逼上海内环内均价,跃居全国首位,唱了一出比《三枪拍案惊奇》更让人拍案的“惊奇”来。

  “拿着三线城市的工资,负担超出一线城市的房价,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逗留?”80后同事向前因此无奈地回到了家乡安徽。

  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认为,知识分子要过的是“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瞿佳“四顾茅庐”引进的、我市唯一一位特聘“长江学者”李校堃的科研团队,同样经历着“安居”的烦恼:这个25人的专家团队,有15名博士,5名硕士,23名外地人,均租住在医学院大学生公寓六七十平米的房子里。

  据记者了解,我市已建、在建的人才公寓加起来也不超过1800套,实在是“杯水车薪”,而杭州每年建设7000套的人才保障性住房。

  叶育登还认为,人到中年的中高端人才,还会考虑子女的教育。而温州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全市无一家国际学校,名校寥寥,校网分布不均,绝大部分人才子女只能接受就近入学或“统筹安排”。

  此外,逼仄的城市、拥堵的交通、缺乏配套的工业区、开发区,也都成为人才迁移的“推力”。北大副校长海闻甚至认为,温州的对外包容性依然缺乏,这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还有文化理念上。

  温州,注定要经过一次涅槃,能不能在涅槃后重生,最终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真正财富——人

  在朱玉贵眼里,市委市政府于今年8月推出的《温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瓯江民营企业人才计划》、《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等五大人才新政,正是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中长期规划、具体奖励性引才政策等都是前所未有的。

  “没有新的优势,温州先发优势肯定难续”,朱玉贵说。

  有识之士认为,政府有一个职能目前没有得到发挥,这就是“规划和协调”。

  “人才是吸附在经济之轮上的”,市人事局纪检组长张利军认为,只有把引才同项目、资金乃至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考虑,才是解决人才问题的路径。

  更有网友尖锐指出,破解人才难题需要“一盘棋”的思考模式。重庆下的“三步棋”值得借鉴:即未来3年建设4千万平方米的公租屋(约50万套);从明年开始陆续引入300万农民工进城给予重庆户口,条件是放弃宅基地复耕农地,腾出大片土地;加强建设IT产业集群,引入高端人才和品牌企业。

  今年6月12日,随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公共租赁住房已被上升至国家战略。

  一名政协委员认为,温州不少企业在用人上存在急功近利观念,但政府不能急功近利。上海杨浦区的知识创新核心区域被中央命名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那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推出了“创业失利风险补偿”,享受重点扶持的创业企业,如创业失利,按创业项目所有人在企业注册资本金中第一次实际出资额的30%、最高1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偿。这其实代表了一种创业文化:容忍失利。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难得”,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胡建顺说:“温州不缺钱,不缺项目,其实也不缺人才,缺的是平台。”他呼吁政府部门出面,成立科技项目评估专家委员会,对接资金和人才;尽快推出创业引导基金。

  “引进外来人才,还要用好本土人才,用好海内外温州人资源,切忌将人才变庸才、当奴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刘女士提议:建立人事破格机制,让那些被条条框框卡在门外的实用型人才脱颖而出。

  温州正处在投资驱动为主并向创业驱动迈进的转型期。从物资到投资,再到人资,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依赖的要素 。

       人事改革必定触及体制问题;温州,注定要经过一次涅槃。能不能在涅槃后重生,最终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真正财富——人。(温州日报 记者 祖欣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