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 校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25:21
弄清台湾, 中华民国, 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这五个概念 来源:方海博的日志
',1)">
第一个概念,台湾。台湾对于大陆民众是一个省,或者说是一个地区(或者地域)概念。对于当下的台湾民众而言,台湾则是他们的祖国(或者说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他们的祖国)。蓝绿对此有不同的表述,在政权的实际运作上,台湾已经拥有一个国家的所有特质和条件,对主张废弃中华民国国号,成立“台湾国”,实现台湾D立建国的泛绿,也有很多台湾人支持。而对于泛蓝而言,台湾当下是“中华民国”这个国家的实际载体。笔者更倾向使用“中华民国流亡在台湾”的表述。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就是在荷兰和日本强占台湾的短短几十年间,世界都一致公认台湾是荷兰和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理所当然应该归还中国,应该由中国所收复(结局也是如此,分别被明朝郑成功、中华民国所收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为台湾受荷兰和日本的统治就认为台湾属于荷兰和日本,当时的台湾人也没有因为受荷兰和日本的统治就认为自己就是荷兰人或者日本人(当然象***这样的受过日本皇民化教育很深,并得到过日本好处的极个别人例外,这样的人在当时往往要被称为汉 ◎◎或者民族败类),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也正因如此,台湾南部很多本土居民更觉得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日本,荷兰,乃至对岸的大陆,对于台湾本土人来说都是“外族侵略”,而曾经的国民党在台湾戒严期间的“二二八”惨案更极大地伤害了台湾本土居民的感情。(现已经平反,执政党已经与公开场合多次道歉)对于这一部分台湾人来说,他们更期望台湾可以成为独立的国家。
需要指出的是,在台湾的绝大部分历史时期,不管是受任何一个政权管辖,不管是叫台湾省也好还是叫其他过去的古代名称也好,都是一个地区概念或者说是一个地方政府概念,但是自从中华民国废省以后,台湾省就不存在了,就成为了一个地域概念,由中华民国对台湾这一地域行使实际管治。
第二个概念中华民国,如果以实际领土管辖权看,中华民国1911年至1949年就是中国或者说代表中国政府(或者说是中国的国号,这就跟中国古代的朝代称谓一样),如果以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看,中华民国对中国的代表权可以延续到台湾1972年放弃联合国代表权为止(当然这个时间是有争议的,因为联合国的成立也只是二十世纪的事情,中华民国是其创始国之一,而非当下的五星红旗政权)。自从中华民国对中国的代表权丧失以后,中华民国作为另一个平行政权已经流亡台湾61年,尽管目前中华民国的宪法仍认为代表中国(从目前的中国民国宪法规定的领土范围包括大陆充分说明这一点),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否认中华民国仍在台湾继续存在,以及青天白日满地红依旧飘扬宝岛上空的既定事实,迫于大陆政权的打压,中华民国无法以其国号存世,国际社会转而以“台湾”代称。这也给taidu埋下了祸根。(中华民国都不存在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独立呢?)
中华民国的宪法规定其领土范围也包括大陆充分说明,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既不是两个国家也不是两个中国,而是一个国家的两个政权,只不过一个对中国行使代表权,另一个被打压,矮化。而这个曾经战败的一方国民护照可以免签通行全世界70多个国家,完善了国父所创立的五权分立制度,实施民Z制度,还政于民。
第三个概念大陆,大陆不是一个政权概念,是相对于台湾岛屿而言的一个习惯用语、地域概念,目前的大陆习惯上是指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xxx管辖的实行名为社会主义实为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地方。
第四个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自1949年夺取中国政权后代表中国的国号(或者说是国家名称),1972年取得在联合国对中国的代表权。他目前的实际管辖范围包括除台湾以外的大陆、香港和澳门。
第五个概念中国,中国首先是一个国家概念,他的原始起源是因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以后就逐渐成为国家的专称(但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国号),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建国史,而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是在20世纪才产生并先后成为中国的的国号,而这之前,中国就早已存在,这就是他们三者之间区别,所以目前中国大陆所指的所谓“一个中国原则”不是说倒底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个中国(国号),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 “一个国家原则”。但是绝大多数大陆民众自然会认为“中国”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也不遗余力地在这个概念上进行洗脑,比如“建国60年”,所谓“新中国”等提法,当然,中国跟国家的概念又不完全相同,中国既是国家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有特定的领土范围,它的领土范围既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又包括台湾(尽管分治未统一,在前面已论述),这就是中国根本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能叫中国,英国、法国也不能叫中国的原因。 而两岸“九二共识”,台湾方面的态度是一中各表,对大陆而言,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台湾,则认为中国是中华民国。台湾亦是中华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此,大陆不承认中华民国在台湾存在的既定现实,以及陈水扁当政时去“中国化”的八年,都对台湾人的中国意识起到了绝对冲击。
九二共识纲领内容如下:1992年8月1日,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对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全文如下:
一、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
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以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方面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
二、民国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起,中国处于暂时分裂之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乃为客观之事实,任何谋求统一之主张,不能忽视此一事实之存在。
三、中华民国政府为求民族之发展、国家之富强与人民之福祉,已订定“国家统一纲领”,积极谋取共识;深盼双方均以务实的态度捐弃成见,共同合作,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个中国而贡献智慧与力量。
笔者曾身居台湾四次,在台湾,不管泛滥和泛绿,如果有人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的,则肯定会被认为缺少常识的脑残。如前文所述,在国际上因为大陆的打压,台湾无法以“中华民国”国号存世,所以更多的台湾年轻一代,即便对政治毫无关心的,也会认为我是“台湾人”,或者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而青天白日红就是台湾国旗。台湾人在台湾之外也绝不会称自己为Chinese,他们更喜欢称自己Taiwanese。大陆民众对此英文称呼往往难以接受,其实换个角度来想,广东人在英文中也可以不使用Chinese,而自称自己为Cantonese,这是由其历史因素在英文中的“特权”。对涵盖两岸三地以及全球侨界来说,“华人”是要比“中国人”更容易被全部炎黄子孙接受,不会产生争议的用词。几乎在中国大陆之外的所有非外交官方英文表述中,China大都专指中国大陆,与Hong Kong, Macau, Taiwan区分开来。这点在浏览包括国外大学在内的各种境外网站,填写资料“Country”一栏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有些网站则是用country and region来规避争议,但这样的境外网站非常非常少。
弄清上以上五个概念,我们就应该明白,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如果99年的青天白日满地红都不是中国,那又何谈建政61年的呢?至于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公民生活的幸福,骄傲,自豪,有尊严,有字由。
关于两岸统一,大陆的主张是“一国两制”,台湾的主张是“一国良制”,因为大陆尚未进入公民社会和宪政时期,有关台湾真实的声音大都被屏蔽。包括所谓诸多“精英”阶层的大陆民众,依然也会认为对台湾Mz的了解仅仅限于“立法院打架”,这大可以理解。对于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人来说,全世界最难以自由人身份亲眼亲身经历的地方,就是台湾。但相信随着两岸交流的日趋频繁,待有一日台湾完全开放大陆自由行(非团队游)的话,相信每一个去过台湾,感受过台湾的大陆民众,都会带回真实的感受。都会明白何谓“中华道统”。而对于两岸统一的两种主张,孰重孰轻,孰优孰劣,相信亦自有辨别。
袁腾飞认为两岸统一可效仿法兰西历史,中华民国为中华第一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第二共和国,统一之后为中华第三共和国,或简称中华共和国,英文依然译成Repubic of China。
由国父中山先生开创的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及当初设想的五权分立,权力相互制约,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所渴望的民Z与科学,这些大都已经由流亡台湾的中华民国在台澎金马地区实现,而悲哀的是,100多年前,祖辈抛头颅洒热血追求的东西,如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地区除外)大都变成了名感词。属于全体中国人的统一的宪政国家和公民社会的诞生,依然任重而道远。
有关中华民国的更多信息 可参考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AD%E8%8F%AF%E6%B0%91%E5%9C%8B
一点笔者自己的观点,不要求赞同:
红色政权在60年来对中华民国历史的篡改,污蔑和侮辱常常令人倍感心寒,尤其是对抗日战争国军领导作用的贬损,以及文革中对有国军背景的同胞的迫害,令人发指。随着两岸交流和网络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大陆较以前已经有些改观,但用客观中立的史观进行描述仍有改进的空间。
青天白日满地红伴随着我们的祖辈,推翻帝制,北伐平乱,围剿赤匪,抗日卫国战争,接受日降,与美英等共创联合国,历尽艰辛万苦,依然还在宝岛上空飘扬,围绕这面旗帜的先烈们热血燃尽,那不屈的历史,在一遍又一遍篡改之下,還有多少国人记得呢。。尊重这面曾经抵御外侮,驱逐日寇,令人热血沸腾,承载中华民族骄傲和荣耀的旗帜,亦是尊重我们的祖辈,尊重我们自己。
时间仓促,很粗糙。
补:我看了一些评论,发现颇有趣的现象。当有人说道:“这个鸡蛋好臭啊,是不是应该扔掉换个新的,或者看看为什么会发臭呢?”我们的回答不是首先承认这个鸡蛋是臭的,不去想想是否要扔掉,是否要找一找那么臭的原因。我们更喜欢绕过问题的焦点,答非所问:“那谁谁家的鸡蛋不也臭啊,谁家的鸡蛋不臭你上谁家吃去!我就不相信那谁家就没有臭鸡蛋了!你凭什么说这个鸡蛋是臭的?这个鸡蛋那么臭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搞臭的。鸡蛋臭了,是鸡的问题,反正我们的蛋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云云。。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