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身:“萨科奇骂”的看点在哪里(东方早报 2008-2-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0:57:36
“萨科奇骂”的看点在哪里
2008-2-27 2:38:17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杨耕身
性格一向火爆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又招惹新是非:他在法国一个农产品展销会上,不顾总统身份,和一名男子公然对骂,令人侧目。据报道,萨科齐走近群众准备握手时,一名男子因为不愿和他握手,便对他回避并说道:“噢不!不要触摸我!”萨科齐回敬道:“那么滚开吧!”该名男子也不好惹,说:“你令我反胃!”萨科齐怒斥道:“快滚!你这个该死的白痴!”这段萨科齐和民众互骂的过程被《巴黎报》拍摄下来,有关内容并被上传到网上。
这段“萨科齐骂”一时风靡全球,。尽管法国前总理、参议员拉法兰为其辩护说,“这只不过是私人之间的对话,比较男性化而已。”但公允地说,萨科齐与民众街头对骂,是有失风度的,也不应是一国之元首对待其选民的态度。大约正因如此,才惹得法国网民感叹:“我们的总统太粗俗了。可怜的法国。”
值得玩味的倒是中国的网友。点开相关报道后的网友评论,竟然大都对萨科齐与民众的街头对骂表示倾慕与喝彩。“有个性”,是大多中国网友对萨科齐的评价。更有一名网友直言不讳地提出,“什么是民主?就是总统可以和平民对骂。”简单的判断里的确也闪烁着某种真实的价值观。
中法两国网民的不同反应,无疑源于对民主的不同感受。对于法国网民来说,民主之上,自然需要一种有风度的民主,也必然更加苛求总统对于其国民的态度。至于中国一些网民由此发展出的“什么是民主”的话题,仍只是表达一种旁观者对于民主的观感。这其实是有实质性差别的。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民主其实不在于对骂中,同样不仅仅在于总统如何对待他的选民,是否有风度,更在于公民能够如何对待他们的总统。
一段“萨科齐骂”扯出一个民主命题,并不是一个让人特别意外的结果。民主并不总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件中。它无处不在,哪怕是在这样一场举世罕见的街头对骂中。民主将总统这种身份进行了祛魅化处理,使他成为有血有肉的人。既然是一个人,兼具人性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才需要通过完善相应的选举与权力制约等制度,以保证总统尽职尽责。同样也因为总统是人而非神,所以他的行为并不总是天然正确,当然无法获得每个国民的信任或支持。因此发生有人不愿与之握手,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个时候,在这位国民看来,“与总统握手”也许并不是一件那么让人感到荣耀的事情。中国媒体报道称萨科齐“不顾总统身份”,其实那位与之对骂的男子也没把总统这个吓人的身份当成一回事。正是现代西方民主保证了他可以这样对待总统。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4/userobject1ai58455.shtml
杨耕身:“萨科奇骂”的看点在哪里(东方早报 2008-2-27) 乔新生:李连玉书记的权力边界在哪里(东方早报 2009-5-22) 吴祚来:我们的“三嫂院士”在哪里(东方早报 2010-1-13) 刘洪波:社会的“原生灾害”在哪里(东方早报 2010-3-31) 杨涛:从佘祥林案到赵作海案我们的刑事诉讼进步在哪里?(东方早报 2010-5-10) 外国摄影记者眼中的平壤(东方早报 2008-2-27) 中石化系统涨薪的“看点”在哪里 东方纵横--东方纵横谈--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梅新育:“中国制造”的信誉系于国际,更在国内(东方早报 2008-9-25) 乐若鱼:声称性自由的巡警在保护谁(东方早报 2008-10-13) 石勇:政府的“信息公开意识”为何仍在酣睡(东方早报 2008-11-18) 吴祚来:中国人的脸面不是长在流失文物上面(东方早报 2009-2-13) 中国军队“战力”看点到底在哪里 张鸣:“幼儿园恐慌”是从哪里来的(东方早报 2010-3-18) 早报“三鹿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_24小时看点新闻_东方早报 杨耕身:网络新流行语里的世道人心(东方早报 2008-7-4) 潘洪其:“负面新闻”无损全民戮力救灾的主流(东方早报 2008-5-27) 王达三:不妨学学美国的“国学热”(东方早报 2009-2-27) 徐冰:平安高管的千万年薪很需要质疑(东方早报 2008-4-2) 邓聿文:股灾背后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东方早报 2008-4-2) 徐冰:平安高管的千万年薪很需要质疑(东方早报 2008-4-2) 邓聿文:股灾背后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东方早报 2008-4-2) 陈蓉霞:回归常识的本意(东方早报 2009-6-27) 熊培云:鸟巢上的名字(东方早报 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