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四十三个反射区详细介绍-足底反射区对应的脏腑研究 ff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38:50
足底四十三个反射区详细介绍-足底反射区对应的脏腑研究 添加时间:2008年10月14日 发布人:足底反射区 来源:中国养生保健网 点击数:275 回复数:0 推荐阅读 加入收藏 足底反射区(一~四十三)
腹腔神经丛
1.解剖位置
腹腔神经丛位于人体腹腔腹主动脉上段的前方,分布在腹腔脏器的四周,是腹腔内最大的植物神经丛.
2.生理功能
调节和支配腹腔内脏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镇静作用.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2—4跖骨体的中下部,呈一椭圆区域,在胃和肾反射区的附近.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摩4至5次.
5.适应症
神经性胃肠疾病,失眠,神经衰弱,虚脱,休克,高血压,头痛,以及各种病症的镇静,镇痛作用.
二,脾
1.解剖位置
位于左季肋部深部,胃底和膈之间,恰与第9至第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
2.生理功能
脾是体内重要的淋巴器官之一,主要机能是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生血和破坏血细胞,为红细胞修整结构,贮存血小板等.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第4,5跖骨体之间,离第4,5跖骨底部向远心端约一拇指宽的幅度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摩4至5次.
5.适应症
贫血,食欲不振,小儿厌食症,发热,炎症,免疫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尤其对皮肤科疾病有特殊疗效.
三,肾上腺
1.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腹膜后间隙内,左右各一,好象戴在肾脏上端的鸡冠.左侧呈月牙形;右侧呈三角形.可分为皮质和髓质.
2.生理功能
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主要是分泌3大激素,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少量性激素.这3类激素都是固醇类衍生物,故统称为类团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糖和蛋白质代谢.
盐皮质激素的功能是参与体内水盐代谢,促进肾上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
性激素主要指分泌的雄激素.
(2)肾上腺髓质的功能:主要分泌两大激素,即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的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一致.肾上腺髓质是一个应急器官,当机体受到恶性刺激时,才大量分泌,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距离第2,3跖骨头约一拇指宽的幅度,在肾反射区的远心端.或为双足底前脚掌第1跖骨与其它跖趾关节所形成"人"字形交叉点的正下方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肾脏病,风湿病,高血压,气喘,过敏,心律不齐.尤其对关节疾病的治疗,与肾上腺有极密切的关系.
四,肾
1.解剖位置
肾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椎两旁,属于腹膜外器官,右肾比左肾略低.
左肾上极平第11胸椎,下极平第2腰椎.
右肾上极平第12胸椎,下极平第3腰椎.
2.生理功能
肾是生成尿液并且分泌尿液的器官.除此之外,肾脏还有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维持血液的碱性,排出毒素和药物功能的重要作用.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距离第2,3跖骨底部约一拇指宽的幅度(向脚趾方向).或为双足底第2,3足趾之间,在跖趾关节至足跟连线的中上1/3交界处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摩4至5次.
5.适应症
高血压,风湿病,关节疾患,泌尿系炎症,结石,肾积水,动脉硬化,浮肿,湿疹等.
五,输尿管
1.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下部,左右各一,是一对细长的管道,长约20~30厘米,起自肾盂,终于膀胱.左右输尿管大致相等.输尿管全长可分为腹部,盆部和膀胱壁内部.
2.生理功能
输送尿液至膀胱的一条管道.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肾反射区斜向内后至舟骨内下方,呈一弧形的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滑按4至5次.
5.适应症
输尿管的炎症,结石,高血压,风湿病,关节疾患,动脉硬化,肾积水,过敏,湿疹等.
六,膀 胱
1.解剖位置
空虚的膀胱全部位于小骨盆内,膀胱顶一般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充满时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它是一个囊性器官.
2.生理功能 
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内侧弓上,在内踝的前下方,舟骨的下方,拇展肌的内侧缘约45处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肾,输尿管,膀胱炎症,结石,高血压,风湿病,关节疾患,过敏,哮喘,前列腺肥大,尿道综合症,尿潴留,动脉硬化等.
七,额 窦
1.解剖位置
额窦是颅骨内的空腔,以中隔分为左右两部分,窦后壁与颅前窝相联属,下壁与眼眶,鼻腔及筛窦相邻.借额窦口开口于中鼻道.
2.生理功能
参与共鸣.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拇趾肉球的顶端以及其它8个足趾肉球部分.
4.手法
单食指钩掌法.从内向外刮按4至5次.(拇趾)
扣单拇指法.向心性刮按4至5次.(其它8个足趾)
5.适应症
脑血管病变,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神经衰弱,发热,眼,耳,鼻,口等疾病.
八,脑垂体
1.解剖位置
位于头颅颅底蝶鞍的垂体窝内,借垂体柄与丘脑下部相连.
2.生理功能
脑垂体素有"主腺"之称.因为它可分泌多种激素,并且调节及控制其它内分泌腺体活动,它分前,中,后3叶,主要介绍前,后两叶的功能.
前叶的功能:主要分泌多种激素:(1)生长激素;(2)甲状腺刺激素;(3)肾上腺皮质刺激素;(4)性腺刺激素.
后叶的功能:主要分泌催产素及增血压素.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拇趾趾腹肉球中央偏内侧一点的区域,在大脑反射区的深部.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内分泌功能失调,遗尿症,小儿发育不良等.
九,小脑,脑干
1.解剖位置
小脑:位于桥脑之后,大脑之后下方,后颅窝内.
脑干:是由中脑,桥脑,延脑组成,位于大脑半球和脊髓之间.
2.生理功能
小脑:主要是维持人体动作的协调,精确及平稳.
脑干:大脑皮质,小脑,脊髓之间要通过脑干进行联系.脑干中有许多重要神经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吞咽中枢,以及视,听和平衡等反射中枢.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拇趾第2节趾骨底部的外侧,与趾腹交界的45°处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扣指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脑血管病变,高血压,低血压,眩晕症,失眠,平衡失调,软组织损伤等. 
十,三叉神经,颞叶(太阳穴)
1.解剖位置
三叉神经为12对脑神经的第5对;有3支粗大的分支分别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2.生理功能
三叉神经是头面部重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拇趾的外侧,在拇趾肉球的侧缘上,小脑,脑干反射区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扣指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偏头痛,神经衰弱,失眠,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腮腺炎,腮部肿大,耳病,面颊部诱发的神经痛.
十一,鼻
1.解剖位置
位于颜面部中央,是呼吸器官的前哨.
2.生理功能
可使吸人的空气暖化,湿润及过滤.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拇趾第2节趾骨的内侧以及转向拇趾趾甲近心端延伸的部分,形成一个近似"L"形区域.
4.手法
单食指钩掌法.离心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急慢性鼻炎,鼻出血及其它各种鼻部疾病.
十二,大 脑
1.解剖位置
位于颅腔内,它是一个柔软组织,约占全身体重的1/50.
2.生理功能
(1)大脑皮质功能:司管人体语言,记忆,学习.
(2)视丘的功能:司管人体各种感觉(除嗅觉之外)的交换站.
(3)下视丘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的最高调节中枢;司管生殖机能,控制饮食行为,控制体温中枢的调节,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管制脑下垂体前叶,后叶激素的分泌,管制胃肠蠕动.
(4)基底神经节:修饰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引发的动作,降低肌肉紧张度.基底神经节遭受破坏会发生不随意动作.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拇趾趾腹肉球的全部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扣单拇指法.向心性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脑血管病变后遗症,脑积水,脑性麻痹,高血压,头痛,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减迟,以及其它神经性疾病.
十三,颈 项
1.解剖位置
位于头部与胸廓之间的软组织部分.
2.生理功能
协调头部的各方位运动.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拇趾第1趾关节的近心端,相当于拇趾肉球近心端的横纹处所形成的带状区域.
4.手法
捏指法.从外向内旋转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落枕,头痛,头晕,失眠,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脑供血不足,颈肩部软组织损伤等.
十四,颈 椎
1.解剖位置
位于脊椎最上端,由7节椎体构成.
2.生理功能
支持头部,并协调头部做各方位的运动.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拇趾第1趾关节的内侧,相当于拇趾肉球近心端横纹的内侧尽头处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双指钳法.定点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同颈项.
十五,降血压点
1.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拇趾根部2条横纹线间的中点所形成的区域.
2.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向心按揉4至5次.
3.适应症
高血压.
十六,甲状旁腺
1.解剖位置
甲状旁腺为棕色小体,位于甲状腺的后表面,附着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甲状腺被囊上,通常左右各一对.
2.生理功能
主要分泌副甲状腺素,血中钙离子的浓度靠此激素来维持.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破骨细胞的活动,使骨钙人血.钙质需要有适当量,并且以适当的化学形式才能活化神经肌肉组织及贮存于骨中.
副甲状腺分泌过少,血液中的钙质亦随着减低而造成血钙过少.血钙浓度低落时,肌肉过敏或产生痉挛,肌肉痉挛称手足搐搦症.
副甲状腺分泌过多,破骨细胞亦过分活动,易引起骨过度破坏及钙质不能被利用.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跖趾关节处,在足底与足内侧面交界的45°处所形成区域.
4.手法
双指钳法.定点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痉挛症,过敏症,失眠,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骨折恢复期,恶心,呕吐,皮肤疾病,妇科疾病,以及甲状旁腺分泌不足所致手足搐搦症等.
十七,甲状腺
1.解剖位置
甲状旁腺由两个侧叶,一个峡部组成.位于气管之上部,甲状软骨的两侧,相当于第5,6,7颈椎及第1胸椎之间.
2.生理功能
甲状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胺酸(T3),以及作为碘的贮存场所.
甲状腺素的功能:甲状腺能促进健全身心发育;可维持皮肤及毛囊,毛发的健康;它与神经的稳定性有关,可能控制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它支配体内氧的消耗,使细胞维持适当的氧消耗量,因此可控制新陈代谢率.
甲状腺功能异常:幼儿期分泌过少,形成呆小症;成年期分泌过多,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少,造成粘液性水肿.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跖趾关节的近心端及拇趾第1节趾骨的外侧.相当于拇球的近心端及其外侧所形成的一个"L"形的带状区域.
4.手法
拇指推掌法.沿"L"形离心推按4至5次.
5.适应症
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失眠,神经衰弱,甲亢,甲低,月经不调,闭经,痤疮,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十八,声 带
1.解剖位置
位于喉腔中部的侧壁下方,是喉粘膜覆盖声韧带和声带肌而成.
2.生理功能
气流冲击声带时,可引起发音.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2足趾之间,在甲状腺反射区所形成的"L"形带状区域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拇指推掌法.离心推按4至5次.
5.适应症
咽喉炎,声带炎,声音嘶哑,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急性喉炎等.
十九,眼
1.解剖位置
位于颜面部,视觉中枢的前哨.
2.生理功能
视觉.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2,3足趾额窦反射区的近心端至趾根部,以及双足背第2,3足趾趾蹼连接处靠第3足趾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和拇指推掌法.先点后推4至5次.
5.适应症
眼的屈光不正(近视,远视,花眼,散光等)及各种眼部疾病(结膜炎,白内障,麦粒肿,霰粒肿等).
二十,耳
1.解剖位置
位于头颅的两侧.
2.生理功能
听觉,平衡.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4,5足趾额窦反射区的近心端至第4,5足趾趾根部,以及双足背第4,5足趾趾蹼连结处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和拇指推掌法.先点后推4至5次.
5.适应症
眩晕症,耳鸣,耳部的炎症及其它耳病.
二十一,项耳肌
1.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3,4足趾之间趾根部的近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2.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二十二,斜方肌
1.解剖位置 
背部上端左右两侧的两块呈三角形的扁平阔肌.
2.生理功能
其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椎靠拢,保护胸廓及协助上肢做运动.此肌瘫痪时人体产生"塌肩".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眼,耳反射区近心端约一拇指宽的幅度,自甲状腺反射区到肩反射区之间形成的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从外向内推按4至5次.
5.适应症
落枕,颈,肩,背部软组织损伤,上肢麻木,无力等.
二十三,肺,支气管
1.解剖位置 
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右肺分3叶,左肺分2叶.
支气管为气管叉与肺之间的管道,左右各一.
2.生理功能
肺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为气体交换的器官.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斜方肌反射区的近心端约一拇指宽的幅度,自甲状腺反射区至肩反射区之间的带状区域.
支气管反射区是肺反射区向第3足趾的延伸所形成的带状区域.
4.手法
扣单拇指法.离心地推按4至5次.
5.适应症
肺部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上感,胸闷,气急等.
二十四,心脏
1.解剖位置
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在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的后方,第5—8胸椎前方.约2/3居身体正中平面左侧,1/3在其右侧.介于胸腔和两肺之间.
2.生理功能
心血管的枢纽,主要作用是"泵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第4—5颅骨体之间,距离第4,5跖骨头一拇指宽近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扣单拇指法.离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衰,心梗恢复期,冠心病,心神经官能症,失眠,神经衰弱等.
二十五,肝脏
1.解剖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小部分在左季肋部.除位于腹上部的部分外,其余均被肋骨和肋缘遮盖.
肝分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
肝上界为第5肋间,下界为肋缘.
2.生理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成人的肝脏约1500克.
(1)分泌胆汁,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
(2)将门静脉人肝的单糖转变成肝糖元,贮存在肝细胞内,需要时肝细胞又将其变成葡萄糖放出至血液.
(3)肝有解毒作用,将吸收入体内的和体内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加以分解或直接由胆汁排出,以保护机体维持正常机能.
(4)肝内星状细胞具有防御机能.
(5)在胚胎时期有造血机能.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底第4,5跖骨体之间,距离第4,5跖骨头一拇指宽的幅度的近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扣单拇指法.离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肝炎和肝功能不正常,肝硬化合并腹水(早期),肝肿大,厌食症,消化不良,眼部疾病等.
二十六,胆囊
1.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胆囊底的体表投影是对着右侧锁骨中线与第9肋或第10肋软骨交界处.
2.生理功能
胆囊储存肝分泌的胆汁.
当食物及消化液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和俄狄氏括约肌的收缩,于是胆汁由胆囊经胆囊管,胆总管排人十二指肠.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底第3,4跖骨体之间,距离第3,4跖骨底部一拇指宽幅度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摩4至5次.
5.适应症
胆囊炎,胆石症,厌食症,消化不良,高脂血症,胃肠功能紊乱,黄疽病等.
二十七,胃
1.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左上部分,小部分位于腹上部.
2.生理功能
收纳食物,调和食物和分泌胃液的功能.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跖趾关节近心端约一拇指宽的幅度,在甲状腺反射区的近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胃酸过多,厌食症,消化不良等.
二十八,胰
1.解剖位置
位于上腹部,胃的后方,相当于第1,2腰椎的高度.呈细长型,横位于腹后壁.
2.生理功能
胰脏除有消化功能之外(外分泌功能分泌的胰液).它的内分泌功能分泌与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有关的胰岛素及升糖素.
胰脏之朗格罕氏小岛受损或机能性缺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增加,而致糖尿病.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在第1跗跖关节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糖尿病,胰腺炎症,胰腺囊肿,消化不良,厌食症等.
二十九,十二指肠
1.解剖位置
位于上腹部偏右,在第12胸椎至第3腰椎的水平面上,上端续于胃的幽门,下端在升部续于空肠,长度相当于本人12个手指的指幅(约25-30厘米),因此得名十二指肠.全长呈"C"形,包绕胰头.
2.生理功能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胃反射区的近心端,在第1跗跖关节处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十二指肠炎症,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厌食症,腹胀,糖尿病等.
三十,小 肠
1.解剖位置
上端续于十二指肠,下端与盲肠相接,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5-7米,盘曲于腹腔中,下部.
2.生理功能
(1)由于小肠的蠕动,分节运动和摆动,可使其内容物向前推动.
(2)小肠分泌物为肠液,起进一步消化作用.
(3)小肠有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可以消灭微生物.
(4)小肠能吸收养分,供机体能量的需要.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入区域,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包围.
4.手法
双指扣拳法.向心性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腹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三十一,盲 肠
1.解剖位置
位于右髂窝内,它是大肠的起始端,也是大肠中最短的一段,长约6—8厘米,盲肠与迥肠末端相连,向上续于升结肠.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跟骨结节的前方,足底的外侧,第4,5足趾之间的垂直线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腹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阑尾炎及其切除术所致腹痛.
三十二,迥盲瓣
1.解剖位置
迥盲瓣位于迥肠与盲肠交界处,在右髂窝内,盲肠与结肠交接的下缘有两个迥盲瓣,由迥肠开口向着盲肠的内侧面.
2.生理功能
当大肠发生逆蠕动时,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还可控制食糜不致过快流人大肠,以使食糜在小肠内得到充分消化和吸收.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底跟骨前方靠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腹胀,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促进迥盲瓣的控制食糜的功能.
三十三,升结肠
1.解剖位置
从盲肠上端开始,沿腰方肌及右肾前方至肝右叶下方折向左前下方,移行为横结肠,移行处形成的弯曲叫肝曲或结肠右曲.长约15厘米.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迥盲瓣反射区的远心端至第5跖骨底部所形成的带状区域,或者位于小肠反射区的外侧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离心性推按4至5次.
5.适应症
便秘,腹痛,腹胀.
三十四,横结肠
1.解剖位置
在右季肋部起自结肠右曲,先向左下前方,再向左上后方形成了一个弓形弯曲后,于左季肋部在脾的下端,再从后向前下弯曲形成脾曲(结肠左曲),而续于降结肠.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5跖骨底部与第1-3楔骨,骰骨交界处所形成的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右足按摩方向:从外向内刮按4至5次.左足按摩方向:从内向外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便秘,腹胀,腹痛.
三十五,降结肠
1.解剖位置
在脾门处起于结肠左曲,沿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面,降至左髂嵴处移行为乙状结肠,长约20厘米.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第5跖骨底部,经骰骨外侧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摩4至5次.
5.适应症
便秘,腹胀,腹泻.
三十六,直肠
1.解剖位置
位于盆腔内,为消化管的末段,全长约12-15厘米,上端在第3骶椎处接乙状结肠,沿骶骨与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而终于肛门.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带状区域.其中含乙状结肠反射区.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从外向左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直肠炎症,痔疮,便秘等.
三十七,肛门
1.解剖位置
位于盆腔内,直肠的终末端.
2.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产物向体外排泄的通道.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的末端,在拇展肌的外侧缘所形成的区域.在右足相对称的位置,也是肛门的反射区.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直肠炎症,肛裂,痔疮,便秘,痔疮出血,肛周湿疹等.
三十八,生殖腺(卵巢,睾丸)
1.解剖位置
睾丸:位于男性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睾丸比右侧睾丸低约1厘米.
卵巢: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盆腔骼内,外动脉所夹的卵巢窝内.
2.生理功能
睾丸:它分泌与制造男性特征的发育及维持有关的性激素.
卵巢:它分泌与制造女性特征的发育及维持月经周期,妊娠
及泌乳有关的性激素.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跟骨正中央部位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痛经,月经不调,经前紧张综合症,性功能减退,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睾丸炎,附睾炎.
三十九,失眠点
1.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跟骨前缘第2,3足趾之间的垂直线上,在生殖腺反射区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2.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向心性按揉4至5次.
3.适应症
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心脑血管病变.
四十,手(上肢)
1.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5跖骨的外侧,后肩与肘反射区之间所形成的带状区域.
2.手法
扣单拇指法.向心性刮按4至5次.
3.适应症
上肢麻木,无力,肩,肘关节软组织损伤.
四十一,脚(下肢)
1.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升结肠,降结肠反射区的外侧带,肘与膝反射区之间形成的带状区域.
2.手法
扣单拇指法.向心刮按4至5次.
3.适应症
下肢麻木,酸痛,无力,下肢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等.
四十二,臀
1.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足跟的外侧缘,膝反射区的近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2.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揉4至5次.
3.适应症
臀部软组织损伤,梨状肌综合症,坐骨神经痛,下肢软弱无力等.
四十三,坐骨神经
1.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跟骨的内侧缘向后侧缘延伸而形成的半月形区域.
2.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刮按4至5次.
3.适应症
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