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之殇:论北大博士生不如台湾初中生原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00:08

体制之殇,论北大博士生不如台湾初中生原由!

自上世纪90年起,我国的高校走向产业化。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因就业困难,除大部份人乃在待业,纵使找到工作的,亦非对口专业的,并不满意。 更有近几年的大学生保姆、大学生洗脚工、硕士生卖猪肉等等,已屡见报端。引发了大多数人,批判现行的教育体制,浪费了资源,贱踏了人才。

现实的确很残酷,国家付出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老百姓举债耗巨资,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大学生,原指望能跳出农门,光耀门庭的。其结果是,事非人愿,学无所用,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找到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比如:洗脚工、卖猪肉等行业,这等粗活,以高学历者从之,不浪费资源吗?若早知这结果,何必读那么多书?初中生、小学生、甚至于文盲,还不是照样干得好好的吗?

国家为了减轻财政负担,以摔包袱的方式,把教育部门(九年义务教育除外)推向市场。除了减轻了中央财政负担,又一味的追求高学历普及率,其结果就是:“恶花结恶果”。在满大街上,闭着眼睛随手抓,都能抓到一把本科生。抓到一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虚名的大学生。

说句实在话,现在的大学生,其所学到的综合知识、综合技能,实在是不敢恭维。甚至于比不上80年代以前的高中生、初中生。现在大学生,其在学校,为了学分,除了看教科书,专业书之外,其余一概不知。比如:经、史(包括中国与及世界3000年历史)、子、集;哲学(宗教)、古典文学、文化、民俗、尚书、四大名著、世界名著等,有几人全都看过?

更有甚者,2007年媒体报道:北大两位中博士生,试做了台湾初中生的语文考卷。其两个的得分:一个是56分;另一个是47分。也就是说,两位中国最高学府的中博士生,做台湾初中生的语文试卷,全都不及格。这究竟是丢了谁的脸?是博生生本人的问题呢?还是大陆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这答案,傻瓜都知道!

被官方尊称为“文坛六岳”之一的,巴金老先生。他写的所有书,在90年代以前,是不能进台湾的。因为台湾文人界,普遍认为:巴金老先生的文章太烂了,若进入台湾,将会害了下一代的读书人。详见《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许子东所言.

而我国的官方、学界、民间、乃至于媒体等,把他老人家捧上天,只差一步,就要尊他为大师、泰斗了。

为何在海峡两岸,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下,作为同祖、同宗、同文的本国同胞,面对同一个人的文章,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判结果?是台湾文学进步了,还是大陆文学退步了?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很显然,台湾才是正宗的承接人(民国接了清朝,清朝接了明朝,依次往前推)。所以,在文学方面,确实是大陆退步了。

大陆的文学退步,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大陆的重量级文人,在49年后,大部分都追随蒋老先生去台湾了。
第二:49年后,留在大陆的重量级文人,在老毛的多次政治运动中,被消灭了。比如:国学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就死于文革。文革三个月后,北大就有24位重量级教授在太平湖自杀。

第三:没有死于文革的重量级人物,比如;前北大校长马寅初,著名学者梁漱溟等人亦遭到重重打压,抬不了头。

第四:改革开放后,老一辈文人的去世,新一代人,在新中国教育下培养出的老师,一代不如以代。也就是青黄不接,断层了。

第五:在教育产业化之后的学生,面对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影响下,专心好学的不多了。

第六: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是扼杀人才的体制。不管你是人才还是偏才、怪才,实行全国一刀切,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有一个答案。对学生只求分数,不求质量。 作为学生,根本就没时间看教科书之外的书。

以上的多种因素,促成了大陆文学不如台湾,是很正常的。而北大两位中博士,不如台湾初中生,也是很自然的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甲子快要过去了,大陆教育出不了大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出不了重量级文人。而当年的国民党统治大陆才30多年,出了那么多的大师、诺贝尔奖、与及重量级文人、学者。两者相比较,这充分证明了,大陆的60年教育体制,是走进了死胡同。

可想而知,只要现行教育体制不改,中华民族的崛起大任,靠什么?唯钞票吗?试想:我们所面对的现行教育体制之困,“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