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10:16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多指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名称: 抗美援朝
地点: 朝鲜半岛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参战方: 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结果: 1953年7月,交战协议签字停战
参战方兵力: 志愿军共计240万
伤亡情况: 中朝军队伤亡63万余人
“联合国军”被毙伤俘约100万人
主要指挥官: 彭德怀;麦克阿瑟、李奇微等
目录
历史背景朝鲜半岛的分裂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
战争原因战争过程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及以后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未公开的第六次战役
战争特点抗美援朝总会战争意义战争伤亡中朝军队方面联合国军方面武器损失
大事记载联合国军朝鲜战争运动战初期朝鲜战争停战前历任“联合国军”司令
我部序列第一次战役序列第二、三次战役序列第四次战役序列第五次战役序列一九五二年秋季战役一九五三年夏季进攻战役主要指挥员
战斗英雄有关文献文艺作品文学作品电影纪录片现代京剧歌曲电视剧电脑游戏
抗美援朝演员表内容简介影片特色
历史背景朝鲜半岛的分裂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
战争原因
战争过程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及以后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未公开的第六次战役
战争特点
抗美援朝总会
战争意义
战争伤亡中朝军队方面联合国军方面武器损失
大事记载
联合国军朝鲜战争运动战初期
朝鲜战争停战前
历任“联合国军”司令
我部序列第一次战役序列
第二、三次战役序列
第四次战役序列
第五次战役序列
一九五二年秋季战役
一九五三年夏季进攻战役
主要指挥员
战斗英雄
有关文献
文艺作品文学作品
电影
纪录片
现代京剧
歌曲
电视剧
电脑游戏
抗美援朝演员表
内容简介
影片特色
展开
  抗美援朝纪念馆
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朝鲜半岛的分裂
1945年2月,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共同托管;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获得解放,美国和苏联随即改变计划,商定以北纬38°为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三八线)同时,苏联、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南半部,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即南朝鲜),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了以金日成为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即北朝鲜)。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韩国、南越等政权,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1月底,斯大林同意金日成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在4月10日至25日苏朝领导人三次会谈中,斯大林强调,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美国不进行干预和获得中国领导人的支持。金日成很自信,他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军队统一朝鲜,美国不会冒险发动一场大的战争。
5月13日,金日成秘访北京,通报了准备进攻南方的计划。毛泽东感到很意外,但还是建议朝鲜人民军要速战速决,对大城市要迂回而不要恋战,要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说,他曾设想等中国攻占了台湾后,朝鲜再进攻南方,那时中国就可以给予朝鲜充分的支援。毛泽东的建议,金日成没有接受。在他看来,既然莫斯科已经首肯给予援助,他此番到中国,只是奉斯大林之命而行。因此会谈刚一结束,金日成即当着毛泽东的面向苏联大使罗申宣称,所有问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在踌躇满志的金日成面前,毛泽东的尴尬是可以想象的。朝鲜对中国封锁军事情报战争在没有事先通知中国的情况下爆发了,毛泽东甚至是从外国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的。尽管中国领导人对此颇有不满,但在美国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还是表示要支持朝鲜。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韩国向美国等盟国求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动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动议以13对1(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军均归驻日的美军远东军指挥,麦克阿瑟上将为美军远东军司令。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这时的朝鲜人民军正处于节节胜利,先后发动了汉城战役、铁原战役、大田战役和洛东江战役,占领了韩国90%的地区和92%的人口,把韩、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区。8月31日,又发动了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但是此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
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为非法,中国人民坚决反对。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波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又调第9、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
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但是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简称“三八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仗,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编辑本段
战争原因
1、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2、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3、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编辑本段
战争过程
  战争初期敌我双方武器数量对比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第一次战役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在朝中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当时被称为“李伪军”或“南朝鲜军”、“李承晚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役。志愿军入朝后,在开进中发现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前进甚速,志愿军已来不及先敌占领预定防御地区,且“联合国军”尚未发现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以1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进行阻击,集中5个军另1个师于西线给“联合国军”以突然性打击,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000多人。第二次战役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已经发觉志愿军入朝参战,但却估计志愿军参战只不过是为保卫边界。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形势图
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地区后,立即发起反击,给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000多人。第三次战役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对依托“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汉城(现韩国首都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第三次战役共歼敌19000多人。
曾经的核威胁
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占领。
杜鲁门政府与联军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的意见产生很多冲突。杜鲁门希望避免与中国或苏联产生直接冲突,不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则以军事上的胜利为优先,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首肯,有些甚至违背了华盛顿的决策。麦克阿瑟的行为在核武时代是非常危险的。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大陆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台湾军队参战等,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李奇微将军接任。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起知悉的,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被解职以后的麦克阿瑟在全美受到数月英雄式的欢迎,但是这股热潮并未持续。第四次战役
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战役胜利后,主力转入休整。“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一线兵力不足,便迅速补充人员、物资,调整部署,于1951年1月25日恢复攻势。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防御,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展开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以一部兵力在西部战线顽强抗击,集中6个军在东部战线横城地区实施反击,但未能打破“联合国军”主要方向上的进攻。
第二阶段,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遂在全线转入运动防御,抗击消耗“联合国军”。3月14日,中朝人民军队撤出汉城。麦克阿瑟同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发生严重分歧,杜鲁门于4月11日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任命李奇微为“联合国军”总司令。4月21日,将“联合国军”扼制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第四次战役志愿军虽有较大损失,但仍歼敌7.8万多人。第五次战役及以后
  志愿军某炮兵指挥部
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以进攻粉碎“联合国军”的侧后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志愿军由于第19、第3兵团的到达和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重返前线,兵力已居优势。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指导方针,歼灭其有生力量,夺回战场主动权。发起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首先集中志愿军11个军和人民军1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再次越过“三八线”,直逼汉城;接着,志愿军又转移兵力于东线,后,中朝人民军队,向北转移,至6月10日,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8万多人。
经过7个多月的军事较量,美国政府已认识到如将主要力量长期陷于朝鲜战场,则对其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加上国内外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因此,决定转入战略防御,准备以实力为基础,同中朝方面举行谈判,谋求“光荣的停战”。6月初,美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中朝方面作出了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的表示。中朝方面,经过五次战役,也深感在技术装备上,中朝人民军队仍处于劣势。在现有武器装备条件下,要想在短时间内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是困难的。鉴于美国已表示愿意谈判,于1951年6月中旬,提出“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战争指导思想和在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据此,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变为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双管齐下”。在作战指导上,还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由打小歼灭战逐步过渡到打大歼灭战的方针。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
从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战争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反“绞杀战”示意图
1951年7月26日,停战谈判讨论军事分界线问题时,竟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朝中方面就范。8月中旬~10月下旬,“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并从8月开始,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1年8月18日至10月22日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展开,依托野战工事抗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局部进攻的作战。在此期间,中朝人民军队为配合停战谈判,还进行了战术反击作战。“联合国军”方面,于11月27日同朝中方面达成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协议。
1952年春,“联合国军”方面为扣留朝中战俘,提出所谓“自愿遣返”的原则,反对中朝方面提出的全部遣返的主张,使停战谈判陷入僵局。此时,“联合国军”接受了发动夏、秋季局部攻势受挫的教训,采取以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和空军的破坏活动,维持其防线和配合其谈判。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1年12月至1952年8月,利用战场形势相对稳定的时机,为稳固防守阵地,坚守战线,消耗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有生力量所进行的作战。志愿军为坚持持久作战,巩固已有阵地,创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体系。从由带机动性质的积极防御,转为带坚守性质的积极防御;由主要用于坚守战线、消耗敌人的阵地防御,逐渐转向以歼灭敌人为主的阵地进攻。随着阵地的不断巩固,中朝人民军队在打小歼灭战的思想指导下,袭击和伏击“联合国军”,抢占中间地带,夺取其突出的前沿阵地和支撑点,并逐渐扩大作战规模。
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2年9月18日至10月31日,在沿“三八线”附近地区的整个战线上,有选择地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营以下兵力防守阵地实施的具有战役规模的进攻作战。1952年秋,中朝人民军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线进行具有战役规模的战术反击作战,攻占了“联合国军”许多营以下阵地。接着在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上甘岭战役中,粉碎了“联合国军”发动的“金化攻势”。
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为粉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的企图而进行的备战活动。“联合国军”被迫放弃进行军事冒险计划,于4月26日同朝中方面恢复中断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
为促进停战实现,与人民军一起,发起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从5月中旬开始,先后对“联合国军”进行三次不同规模的进攻。经第一、第二次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作出妥协。在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际,韩国当局声称要“单独干”、“北进”,中朝人民军队为实现有效的停战和停战后处于更有利地位,决定给韩国军队以打击,于7月中旬发起以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次进攻作战,迫使“联合国军”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彭德怀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美国没有取胜的条约上签字的将军。
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未公开的第六次战役
目前,我军战史都有一致的结论: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过五次战役。后来有消息披露,中朝方面曾策划过第六次战役,但没有实施。
笔者认为,这个“第六次战役”实质上实施过,就是1951年夏季、秋季防御作战。
1951年夏季、秋季防御作战,从几个方面看,都应当是战役级别的交战,甚至可以认为是第五次战役后的双方第二次战略决战。
从交战地域看,战场从东到西沿三八线展开,横贯朝鲜半岛;从双方动用兵力看,联合国军动用了14个师,中朝军队动用了人民军3个军团、志愿军6个军。双方动用的兵力,非常接近第四次战役的水平。从交战的损失看,更应当是战役级别的损失。中朝方面称,联合国军损失16万人,推进了2-9公里;美国方面称,消灭共产党军队23万多人。就双方宣称的歼敌数字看,也是大大超过了前五次战役。从交战的结果看,1951年之后,双方战线基本稳定,奠定了停战谈判的基础。
如果说,上甘岭战役可以称为“战役”的话,1951年夏秋季的战斗没有理由不称为“战役”。但是我国军史没有给以“战役”的定性,我认为,由于是联合国军主动发起的全线进攻,我军基本上全线处于守势,只是在防御间隙穿插了战术反击,因此,不愿意过分渲染。
其实也完全没必要计较什么先后手。从实际效果看,1951年夏秋季的战斗无疑也中朝军队的大胜。
从美国和西方的相关资料看,1951年夏秋季之前的战斗记载的非常详细,其后就开始模糊了,1952年之后的战斗,根本就不提了。比如,李奇微的《朝鲜战争》,对于这一时期的交战只提到了“血岭”和“伤心岭”,其他书籍中的记载也是大致如此。这实际反映了自那以后,联合国军再次陷入了被动。如果说第五次战役是双方战场态势的转折点,那么,1951年夏秋季战斗可以认为的实力消长的又一个分水岭。
关于中朝方面的歼敌数字,笔者起初也是不太相信,后来看到美国人撰写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介绍,“据统计,这一时期,特别是9、10月两个月内,联合国军共有6万人伤亡,其中美国人占2.2万人以上。”我才开始相信。书中还记载了几个美国师的损失,美2师3700人,骑1师2900人,“第3师于9月28日至10月6日期间,在铁原正西三角地带的血战中也付出了死伤500多人的代价,只拿下几个小山包”,就这些伤亡数字看,要比前几次战役中美国承认的损失大的多。
可见这期间联合国军的损失的确是非常大,月平均2-3万人,4个月下来应当在10万(毙伤俘)上下是没问题的。
至于中朝方面的损失,美国方面宣称23万有点离谱,这相当于中国志愿军6、7个军!日本人撰写的《朝鲜战争》给出了美国人的计算方法。
  志愿军铁原地区阻击战
“……山上遗弃了550多具尸体和很多的弹药、粮食。美第2师估计,北朝鲜军仅在血染岭遭受的损失就在1.5万人以上。但不清楚其计算的根据,美国公开史料也注记说:‘这种估计是熟练军官推断的,可能与实际数字有相当的差别’。…….在8月18日到9月5日攻击血染岭的3周时间内,联合国军所受的损失实际是战死326人,负伤2032人,失踪414人,共计2772人。”
从朝鲜人民军战士的550多具遗体推算出1.5万人的损失!
“……北朝鲜军遭受的损失好象是极为巨大,估计北朝鲜第6师、第12师、第13师和中国第204师的损失达2.5万人(确认遗体,1473具,估计死者8389人,负伤者14204人)……”
从1473具中朝战士的遗体推算出2.5万人的损失,显然也属于“这种估计是熟练军官推断的,可能与实际数字有相当的差别”。
日本战史研究人员指出:“…..也许是从联合国军的损失倒着算出来的,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战场上遭受巨大损失的部队报告总是说给与敌人的杀伤比己方还要大的例子不是没有的,特别是多发生自己打得不好的情况之下。”
第三方的评论应该是客观的吧,尤其是亲美的第三方。
据国内有关资料介绍,在1951年夏秋战斗中,中朝军队伤亡在9万多人,损失也是非常大,但是考虑到联合国军在空军、炮兵和装甲兵上的优势,这样的战果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在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时,往往多关注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实际上在1951年夏秋,苏制装备逐步到位的中朝军队在防御战中再次彻底扭转了战局。
纠正布莱德雷有关朝鲜战争的一段话的引证错误
关于如何评价朝鲜战争,许多书刊都争相援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的一段话,说他承认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了错误的战争。”至今仍然不断有人引用这段话,但这实际上并不确切,有必要予以纠正。
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当年历史学家姚旭在参编历史教科书撰写抗美援朝运动一节时,转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的话,说他承认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了错误的战争。”后来,他找到了这个说法的出处是1951年5月15日,美国新闻处的一则电讯:布莱德雷在麦克阿瑟撤职后的辩论中,指责麦克阿瑟要把战争扩大中国,说:“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会把我们卷入一个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个错误的战争。” 由此可见,布莱德雷的话是针对把战争扩大到中国,而不是针对朝鲜战争。
编辑本段
战争特点
  志愿军坚守阵地
(1)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交织进行,复杂尖锐,两军较量异常激烈。在一个幅员狭小的战场上,战争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喷气式飞机广泛使用于战场。战场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相差悬殊。美国是世界工业强国,美军具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实行现代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国经济落后,志愿军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部队作战。后虽有少量空军,也只能掩护主要交通运输线。
(3)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东西濒海、地幅狭长、山高林密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便于实施登陆作战和利用山地隐蔽军队、组织防御,但不便于发挥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效能和大兵团实施广泛机动。
(4)志愿军出国作战,就地补给或取之于敌都较困难,一切作战物资基本上靠国内供应,而且交通工具落后,加之美国空军的封锁破坏,供应困难,作战行动受到很大影响。“联合国军”依赖其现代化装备,能迅速完成补给,保障作战。这些特点,都制约着战争双方的战争指导,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编辑本段
抗美援朝总会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各行政区、省市先后成立分会或将原有的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合并改组为抗美援朝分会。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4日至11日,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全国科普协会、社会科学研究会、全国妇联、全国青联等人民团体分别发表宣言,拥护中共中央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宣言,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1月27日,全国政协与各民主党派举行联席会议,于12月1日发出《关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对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
  人民踊跃参军、支援志愿军
朝鲜人民军运动的协议的通知》。12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新年拥政爱民拥军优属运动的指示》。
1951年2月16日,全国政协发出电文,号召把抗美援朝运动“进一步地普及和深入到每一农村、每一机关、每一学校、每一工厂、每一商店、每一街道和每一民族聚居的区域。”3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实际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人都受到这个爱国教育,都能积极参加这个爱国行动。”此后,抗美援朝运动进入了更加普及和深入发展的阶段。
1951年1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并救济朝鲜难民的通知》。1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踊跃参加爱国募捐运动。到5月30日,全国人民就捐款1186亿余元,捐献慰问袋77万多个,慰问品126万多件。4月初到5月中旬,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群众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分赴朝鲜各地,慰问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及群众。
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号召全国各界同胞捐献飞机、大炮。此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青年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纷纷发表宣言、通告,号召各界同胞积极捐献。到9月25日为止,共捐献飞机2481架,捐款入库的达9970亿元。其中,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曾进行过多次义演,筹款为志愿军捐献了一架飞机。
1952年初,美军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撒布大量带有鼠疫、霍乱、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企图以所谓的“细菌战”从根本上削弱中朝军民的战斗力。2月24日,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发表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坚决声讨并制止美军撒布细菌罪行。3月8日,周恩来发表声明,抗议美国政府使用细菌武器和侵犯中国领空。为了战胜美国的细菌武器,中朝两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开展防疫卫生运动,采取种种措施,动员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药力扑灭带菌毒虫,最终粉碎了美国的企图。
编辑本段
战争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编辑本段
战争伤亡
中朝军队方面
中国官方权威统计如下:一是1953年8月15日志愿军作战处统计作战减员,阵亡115786人,战伤221264人,失踪、被俘和投降29095人,共计366145人。二是1953年9月8日军委作战部关于志愿军非作战减员统计,非作战减员共556146人。其中病亡4204人,事故亡10808人,自杀786人,处决64人,逃跑17715人,转业53135人,回乡生产20554人,清洗2473人,解雇450人,犯人3089人,其他228133人,病和非战伤入院214735人。在非作战减员556146人中有173405人归队,实际非作战减员为382741人。
  抗美援朝
此外,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全国县以上民政部门统计的在册志愿军烈士17万余人至18万余人,据看过这个名册的有关档案部门人员说,有些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出现不同职务,或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同一职务出现不同籍贯,因此肯定有一些是重复的。上述统计说明,无论作战减员还是非作战减员并非都是死亡,即便作战减员阵亡也仅占减员总数的1/3左右;这种统计是极为复杂的工作,只能是基本准确和接近准确;同一事情,不同部门统计,其结果也不相同。
中朝军队伤亡总人数约63万人。部分来自美韩及其他渠道的资料称志愿军伤亡人数在一百万以上甚至三百万以上,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据中国官方近十几年来公布的数字,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补充兵源近50万,共计240万。另外,还有东北军区60万支前民工入朝出战勤。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三百万的伤亡数字。
另外,志愿军还有2.1万人被俘,其中7100余人返回大陆(其中有440人是在中立国部队监管下,经我方解释工作后返回的),14000余人去了台湾或其它中立国。被俘人员数字不存在争议。联合国军方面
联合国军方面,美军伤亡约14万人次。其中阵亡美军36570人,负伤10万余人次,扣除多次负伤后的负伤人数不详。韩国方面数字并未有结论,许多早前公开数字包括平民伤亡,但无论如何,以韩国人力,不可能有多达百万军队伤亡。近年根据当年人口普查资料推断,所谓伤亡失踪百万应该是军民合计数字。韩军的伤亡约在30万-40万之间。根据中国的资料统计,被中朝军队共毙、伤及俘虏“联合国军”共1093839人(其中志愿军毙伤敌671 954人,俘敌46 088人,劝降435人,共计718 477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武器损失
志愿军方面
志愿军共损失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种枪87559支(挺)。
“联合国军”方面
被中朝军队击落、击伤“联合国军”飞机累计共12224架;被击毁击伤和缴获坦克3 064辆;被击毁击伤和被缴获各种炮7695门,被击沉击伤舰艇257艘。
其中志愿军击毁击伤“联合国军”坦克2 006辆、汽车3 165辆、装甲车44辆、飞机10 629架、各种炮583门;缴获“联合国军”坦克245辆、汽车5 256辆、装甲车51辆、飞机11架、各种炮4 037门、各种枪73 262支(挺),及大量物资和装备。
编辑本段
大事记载
1950年
6月25日晚,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南进,开始内战,朝鲜战争爆发。
6月28日,朝鲜人民军攻占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
7月5日,联合国军参战。
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
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发表声明: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决不会置之不理。
9月28日,联合国军攻占汉城。
9月30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10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最后的出兵决定。
10月3日,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
10月19日,联合国军占领朝鲜首都平壤。
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
10月25日-31日,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
10月31日-11月2日,志愿军收复清川江。
11月25日-12月9日,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
12月5日,志愿军收复平壤。
12月15日,联合国军撤至三八线以南。
12月31日-1951年1月5日,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
1951年
  志愿军向阵地发起攻击
1月4日,志愿军攻占汉城。
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发动第四次战役。
3月14日,中朝军队撤出汉城。
3月15日,联合国军占领汉城。
4月11日,麦克阿瑟被免除最高司令官职务,李奇微接任。
4月22日-6月10日,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
6月23日,苏联副外长马立克建议停火。
7月10日,双方在开城开始停战谈判。
8月18日-9月18日,志愿军发动夏季攻势。
8月22日,谈判中断。
9月29日-10月22日,志愿军发动秋季攻势。
10月15日,美军再次进攻“伤心岭”。
10月25日,停战谈判恢复。
1952年
1月,美军开始使用细菌武器。
5月7日,巨济岛战俘营事件。
5月12日,李奇微离任,克拉克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10月8日,停战谈判中断。
10月14日,联合国军发动金化攻势。
10月14日-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
1953年
5月13日,志愿军发动夏季攻势。
6月8日,双方就战俘安排达成协议。
7月13日,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
7月19日,板门店双方谈判代表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协议。
7月27日,停火协定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1958年
  大军凯旋
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年内全部撤出朝鲜的联合声明。
2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决定于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首批于3月15日动身回国。
10月22日,志愿军总部官兵在司令员杨勇上将、政委王平上将等率领下启程返国。
10月26日,志愿军总部公报: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
★至今美军也没从韩国撤离。
1961年
7月11日,周恩来和金日成在北京签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个条约的核心是军事互助。条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另外该条约第四条对中朝任何一方的独立自主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双方协商与共同利益有关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
9月10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正式生效。
该条约在未经双方就修改或者终止问题达成协议以前,将一直有效。
1984年
中共中央为当年志愿军被俘人员平反,落实政策。
编辑本段
联合国军
朝鲜战争运动战初期
(1950年10月至12月)
美国
第8集团军
第1军
第24师
第9军
第2师、第25师、骑兵第1师
第10军
第3师、第7师、陆战第1师
远东海军—第7舰队(舰艇170余艘、飞机300余架)
远东空军
飞机500余架
英 国
步兵第27旅
步兵第29旅
海 军(舰艇21艘、飞机80架)
加拿大
步兵第2营
海军舰艇3艘
空军1个中队
澳大利亚
步兵第3营
海军舰艇3艘
空军1个中队(飞机35架)
法 国
步兵1个营
海军驱逐舰1艘
新西兰
炮兵第16团
海军舰艇2艘
荷 兰
步兵第16团
海军巡逻快艇1艘
泰 国
步军第21团
海军舰艇2艘
希 腊
步兵1个营
空军飞机7架
土耳其
步兵1个旅
菲律宾
步兵第10营
南非联邦
空军1个中队(飞机28架)
比利时
步兵1个营(1951年1月31日入朝)
卢森堡
步兵1个排(1951年1月31日入朝)
哥伦比亚
步兵1个营(1951年6月15日入朝)
海军舰艇1艘(1951年4月30日入朝)
埃塞俄比亚
步兵1个营(1951年5月5日入朝)
韩国国军
第1军团
第3师、首都师
第2军团
第6师、第7师、第8师
第3军团
第2师、第5师
第1师(属美第1军指挥)
第9师、第10师、第11师
海 军
舰艇46艘
空 军
飞机100架朝鲜战争停战前
(1953年7月)
美国
第8集团军
第1军
陆战第1师、第7师、第25师
炮兵7个营
第9军
第2师、第3师、
炮兵10个营
第10军
第40师、第45师
炮兵4个营
第24师
空降第187团
炮兵8个团又7个营
工兵6个营
远东海军—第7舰队(舰艇210艇、飞机383架)
远东空军
第315运输机师
飞机1440架
英 国
步兵第28旅
步兵第29旅
海军(舰艇21艘、飞机40架)
加拿大
步兵第25旅
海军舰艇3艘
空军1个中队
澳大利亚
步兵第2、第3营
海军舰艇3艘
空军1个中队(飞机35架)
法 国
步兵1个营
海军驱逐舰1艘
新西兰
炮兵第16团
海军舰艇2艘
荷 兰
步兵1个营
海军巡逻快艇1艘
泰 国
步军第21团
海军舰艇2艘
空军飞机3架
希 腊
步兵1个营
空军飞机7架
哥伦比亚
步兵1个营
海军舰艇1艘
土耳其
步兵第5旅
比利时
步兵1个营
菲律宾
步兵第14营
南非联邦
空军1个中队(飞机28架)
埃塞俄比亚
步兵1个营
卢森堡
步兵1个排
韩国国军
第1军团
第15师、第11师、第21师
第2军团
第3师、第5师、第6师、第8师
第3军团
第22师、第25师
第5军团(预备军团)
第102师、第106师、第107师、第108师
首都师(属美第9军指挥)
第1师(属美第1军指挥)
第2师(属美第9军指挥)
第7师(属美第10军指挥)
第9师(属美第9军指挥)
第12师(属美第10军指挥)
第20师(属美第10军指挥)
第101师(劳务部队)
第103师(劳务部队)
第105师(劳务部队)
海 军
第1舰队
第2舰队
第3舰队
陆战队
空 军
飞机146架历任“联合国军”司令
麦克阿瑟(1950.6.27——1951.4.11)
李奇微(1951.4——1952.4.28)
克拉克(1952.5——1953.7.27)
编辑本段
我部序列
第一次战役序列
(1950年10月19日——11月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1、2、8师及高炮第1团)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团)
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分部)
第13兵团
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
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
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
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
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
第66军(辖第196、197、198师)第二、三次战役序列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第三次占役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炮兵司令部(辖炮第1、2、8师)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5、6、8团)
铁道兵(辖铁道兵第1师及两个直属团)
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3、4分部)
直属军
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
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
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
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
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
第66军(辖第196、197、198师)
第9兵团
第20军(辖第58、59、60、89师)
第26军(辖第76、77、78、88师)
第27军(辖第79、80、81、94师)第四次战役序列
(1951年1月27日——4月21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炮兵指挥所(辖炮兵第1、2、8、21、31师,高炮第61、62、63、64师)
  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图片
装甲兵指挥所(辖担克第1、2、3、53团)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3、4、5、6、8、10、18、22团)
铁道兵指挥所(辖铁道兵第1、2、3师)
空军联合司令部(辖空军第3、4、5、6、7、8、9师)
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3、4、5、6、7分部)
直属军
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
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
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
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
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
第66军(辖第196、197、198师)
第47军(辖第139、140、141师)第3兵团
第12军(辖第31、34、35师)
第15军(辖第29、44、45师)
第60军(辖第179、180、181师)
第19兵团
第63军(辖第187、188、189师)
第64军(辖第190、191、192师)
第65军(辖第193、194、195师)
第9兵团
第20军(辖第58、59、60师)
第26军(辖第76、77、78师)
第27军(辖第79、80、81师)第五次战役序列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炮兵指挥所(辖炮兵第1、2、7、8、21、31、32师,高炮第61、62、63、64师)
装甲兵指挥所(辖担克第1、2、3团,独立第6团)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3、7、10、14、15、16、17、18、22团)
铁道兵指挥所(辖铁道兵第1、2、3师及两个直属团)
空军联合司令部(辖空军第3、4、5、6、7、8、9、15师)
后方勤务司令部(辖第1、2、3、4、5、7分部)
直属军
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
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
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
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
第47军(辖第139、140、141师)
第3兵团
第12军(辖第31、34、35师)
第15军(辖第29、44、45师)
第60军(辖第179、180、181师)
第9兵团
第20军(辖第58、59、60师)
第26军(辖第76、77、78师)
第27军(辖第79、80、81师)
第19兵团
第63军(辖第187、188、189师)
第64军(辖第190、191、192师)
第65军(辖第193、194、195师)一九五二年秋季战役
(1952年9月18日——11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炮兵主任办公室(辖炮兵第1、2、7、8、21、31师,高炮第61、62、63、64师)
装甲兵指挥所(辖工兵第3、4、6、7、9、10、14、16、17、18、21、22团)
空军第2军
空军第3军(辖空军第5、8、9师)
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
军管局(辖高原分局、平壤分局、新成川分局、定州分局、熙川分局)
抢修指挥局(辖铁道兵第1、2、3、4师)
高炮指挥所(指挥高炮第62、63、64师)
后方勤务司令部(辖第1、2、3、4、5分部,公安第18师)
直属军
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
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
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
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
第46军(辖第133、136、137师)
第47军(辖第139、140、141师)
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
第3兵团
第12军(辖第31、34、35师)
第15军(辖第29、44、45师)
第60军(辖第179、180、181师)
西海岸防御指挥所(指挥第42、50、64军及人民军第4军团)
第9兵团(兼东海岸防卸指挥所)
第20军(辖第58、59、60师)
第23军(辖第67、69、73师)
第24军(辖第70、72、74师)
第27军(辖第79、80、81师)
第64军(辖第190、191、192师)
第65军(辖第193、194、195师)
第20兵团
第67军(辖第199、200、201师)
第68军(辖第202、203、204师)一九五三年夏季进攻战役
(1953年5月13日——7月27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炮兵指挥所(辖炮兵第1、2、3、7、8、21、22、33师,高炮第61师)
装甲兵第一指挥所(辖坦克第4、5、6团,坦克独立第2团)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3、4、6、7、9、10、12、14、18、22团)
空军联合司令部(指挥空军第3、4、6、12、14、15、16、17师及朝鲜人民军空军第1、2、3、4、5师)
空军前方指挥所(空军第3军兼)
空军第2军(负责指挥空军二线部队)
安东防空司令部(辖高炮第62、63、64、65、102师及防前指)
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
军管局(辖第1、2、3、4、5分局)
抢修指挥局(辖铁道兵第1、2、3、4师)
新建铁路指挥局(辖铁道兵第5、6、7、9、10、11师)
后方勤务司令部(辖第1、2、3、4、5分部,公安第1师)
西海岸防御指挥部
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
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
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
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
装甲兵第二指挥所
第3兵团(兼东海岸防御指挥部)
独立第33师
第12军(辖第31、34、35师)
第15军(辖第29、44、45师)
第9兵团
第16军(辖第32、46、47师)
第23军(辖第67、69、73师)
第24军(辖第70、72、74师)
第47军(辖第139、140、141师)
第19兵团
第1军(辖第1、2、7师)
第46军(辖第133、136、137师)
第63军(辖第187、188、189师)
第64军(辖第190、191、192师)
第65军(辖第193、194、195师)
第20兵团
第21军(辖第61、62、63师)
第54军(辖第130、134、135师)
第60军(辖第179、180、181师)
第67军(辖第199、200、201师)
第68军(辖第202、203、204师)主要指挥员
  志愿军后勤部署图
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司令部)正、副司令员名单:
司令员:彭德怀(1950.10.8——1954.9.11)
邓华(代:1952.12.20——1954.9.6;1954.9.6——1954.10.30)
杨得志(1954.10.31——1955.7)
杨勇(1955.7——1958.10)
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陈赓、宋时轮
政治委员:彭德怀、邓华、王平
政治部主任:杜平、李志民、甘泗琪
参谋长:解方、李达
后勤司令部司令员:洪学智(兼)
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张明远、吴先恩
空军司令部司令员:刘震、聂凤智
空军司令部副司令员:常乾坤、段苏权、成钧
炮兵指挥所司令员:万毅、高存信、匡裕民
炮兵指挥所副司令员:成钧(兼)
铁道司令员:贺晋年、刘居英
铁道副司令员:李寿轩、叶林
防空兵司令:成钧
13兵团司令员:邓华
13兵团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
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王建安
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王必成
3兵团司令员:陈赓、许世友
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曾绍山
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韩先楚、黄永胜
19兵团副司令员:葛晏春、郑维山、曾思玉
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杨勇
20兵团副司令员:王平
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
23兵团副司令员:边章伍、姚喆
编辑本段
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有关照片(13张)
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多名。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在志愿军中,共有12人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2人,一级战斗英雄50人,二级战斗英雄286人,一级模范4人。
编辑本段
有关文献
《朝鲜战争》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
《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徐焰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
《朝鲜战争内幕》 [美]I-F-斯通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朝鲜战场1000天》吴信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三十八军在朝鲜》江拥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板门店谈判》柴成文、赵勇田 著,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
《为了和平》杨得志著,长征出版社1987年出版。
《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报告》(1953年9月12日)彭德怀,收入《彭德怀军事文选》。
《抗美援朝开始后财经工作的方针》(一九五O年十一月十五日、二十七日)陈云,收入《陈云文集》。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中央档案馆原件存档。
《关于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声明》(一九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周恩来,收入《周恩来外交文选》。
《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1950年10月8日) 毛泽东,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节选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关于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问题给金日成的电报》(1950年10月8日) 毛泽东,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
《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年10月14日)毛泽东,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
《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 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1958年10月30日)杨勇,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常委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扩大的联席会议听取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做全面总结。
编辑本段
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魏巍长篇小说 《东方》
魏巍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和谷岩 长篇小说 《三八线上的凯歌》
巴金 小说《团圆》
王树增 长篇纪实文学 《朝鲜战争》
魏巍 散文 《再见了,亲人》电影
《飞虎》《上甘岭》《长空比翼》《友谊》《三八线上》《烽火列车》《奇袭》《英雄坦克手》《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碧海红波》《激战无名川》《长空雄鹰》《心弦》《心灵深处》《战地之星》《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神龙车队》《铁血大动脉》《北纬三十八度》《三八线上的女兵》等。
此外,还有反映抗美援朝时期反特及其他题材的电影:《斩断魔爪》《徐秋影案件》《前方来信》《铁道卫士》《慧眼丹心》等。《黄水谣》《为了和平》等电影也涉及到了有关抗美援朝的内容。纪录片
《较量》《半个世纪的回响》《鸭绿江边的记忆》《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等。现代京剧
《奇袭白虎团》歌曲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全世界人民团结紧》《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电视剧
目前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很少,《欧阳兰》《中国战俘》《硝烟散后》《壮志凌云》《毛岸英》等电视剧中部分涉及有关内容,《勋章》《高地》《军礼》《历史的天空》《相伴》《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电视剧涉及到了一点抗美援朝的内容。2000年时,中央电视台有一部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剧《抗美援朝》,但是因某些原因没有播出过。电脑游戏
《决战朝鲜》
编辑本段
抗美援朝
导 演:李前宽、肖桂云
主演:古月、孔祥玉、丁笑宜、贺强、王伍福、郭连文、洪学敏演员表
  抗美援朝海报
丁笑宜饰彭德怀
古月饰毛泽东
孔祥玉饰周恩来
田甬饰林彪
杨宝龙饰邓华
姚居德饰韩先楚
车晓彤饰洪学智
杨邵林饰陈赓
李钟林(朝鲜)饰金日成
扎卡里阿泽(俄罗斯)饰斯大林
崔勇浩(韩国)饰白善烨
马修·代蒙特(美国)饰艾森豪威尔
乔·威尔(美国)饰麦克阿瑟
赵凯饰南日大将内容简介
30集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是个多学科的大制作,政治的、军事的、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是大框架大基调的国家行为,是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抗美援朝战争,是本世纪中叶的重要事件,是一场对世界格局起着重要作用的局部战争,是中国近百年与外敌交手时首次迫使对手坐下来谈判并以相对公平的和约结束的一场战争,在国际战争史和国际军事史上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揭露了美帝国主义主宰世界、称霸全球的侵略本质,戳穿了它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表明了新中国是不可战胜的。影片特色
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著名导演李前宽在海口透露,中央电视台全额投资3300万元拍摄的长篇战争题材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即将于近期全部完成,2001年元旦期间将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年开篇剧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抗美援朝》由著名编剧张笑天编剧,李前宽、肖桂云夫妇联合执导。为筹备中国电影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李前宽专程从北京来到海口。笔者在李前宽下榻的酒店专门采访了他。
李前宽说,拍摄《抗美援朝》动用了美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演员和部队10多万人次,采取大规模、大制作、集团化作战方式,历时一年多才完成。30集的电视剧中,有许多是首次披露的历史真相,有许多是过去从来没有披露过的历史事实,而且,全剧在高度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全面再现了当年风云国际政治军事界的风云人物,比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斯大林、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等,是一部全方位展现历史的可看性强的战争题材大戏。
李前宽介绍,参加该片演出的国内著名演员有古月(饰毛泽东)、丁笑宜(饰彭德怀)、孔祥玉(饰周恩来)等,而在广大观众熟悉的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开篇中扮演老瑞恩的美国演员也出演了艾森豪威尔一角。此外,俄罗斯演员、非洲演员等多人都联合在李前宽旗下,对该片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前宽透露,他近来正忙着为《抗美援朝》做最后的合成,在海口开完会后他就立即要赶回北京,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合成全剧,然后送给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领导小组审查。送审通过后,中央电视台将安排在元旦期间作为重头戏播出。
但是,这部电视剧因某些原因限制至今也没有在任何一个电视台播出过。
扩展阅读: 1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935.htm
2 新华网
3http://bbs.tiexue.net/post_1437635_1.html
开放分类:中国历史,战争,历史,抗美援朝,中国现代史
我来完善 “抗美援朝”相关词条:
抗日战争辽沈战役解放战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日战争辽沈战役解放战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人民志愿军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4204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半月沙川 ,西羊圈 ,xxhhak ,百科老狼 ,4sjs4 ,山中的宝贝 ,cnzjs ,艧溰曐閾 ,jxtf6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您的词条动态
等待您来编辑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
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级
您目前的经验值是点
您还需点经验值即可升为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707047次
编辑次数:39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昨天
创建者:如水的月光
最新动态
百科核心用户体系即将启动:

百科消息:
百科分类管理员主页
百度课件专区让您的课堂更精彩
大学生调查获奖名单
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
百度百科2010年诺贝尔奖专题
百度百科权威合作
品味生活--八方美食大盘点
沪上风情--新上海浪漫之旅
古都新貌--老北京新感受文化专题
百度百科红楼梦专题

© 2010 Baidu权利声明

历史背景
朝鲜半岛的分裂
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
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
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
战争原因
战争过程
第一次战役
第二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及以后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
未公开的第六次战役
战争特点
抗美援朝总会
战争意义
战争伤亡
中朝军队方面
联合国军方面
武器损失
大事记载
联合国军
朝鲜战争运动战初期
朝鲜战争停战前
历任“联合国军”司令
我部序列
第一次战役序列
第二、三次战役序列
第四次战役序列
第五次战役序列
一九五二年秋季战役
一九五三年夏季进攻战役
主要指挥员
战斗英雄
有关文献
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电影
纪录片
现代京剧
歌曲
电视剧
电脑游戏
抗美援朝
演员表
内容简介
影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