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31:03
刘义忠
时下,南方这场覆盖面很广、来势凶猛的漫天大雪,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不过,按理说这场大雪比起北方来并不算大,零下4度比起北方零下一二十度来简直不值一提,应该说大雪不算灾害。为什么闹成了灾害呢?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场雪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又何尝不是对领导干部的一次考试呢?毛泽东同志进京时说是赶考,其实考试随时都在进行,有的人合格,有的人败下阵来。
首先大雪之时干部在干什么?正当跑官时,忙换届。有好些一把手不在家,而在换届的会议宾馆里。机关无首,大可自由,习惯推磨的干部,有的实际已经放假迟到早退无所谓,有的在温暖的办公室里休闲,有的照常双休。按照革命惯例,大雪来临,干部都会在大街上扫雪清路,为百姓排忧解难,这次却很少看到干部的踪影。这场雪灾,考验了我们各级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和智慧,同时也检验了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实绩。温总理来到雪灾一线,表现出坚决与灾害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无不让我们感到欣慰,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有时,真正体现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往往表现在应对复杂局势和紧急事件。灾害天气突然来临,各政府部门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各部门协调合作,采取紧急有效措施,缓解因雪灾带来的各种民生难题,这无不体现了各级政府部门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即所谓的高风亮节,风口浪尖现英雄。我党的许多领导干部都是在风口浪尖锻炼出来的。
其次大雪中最忙最累的是交警和交通部门的职工、水电部门的职工等。天要下雨,娘要改嫁,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知祸福,客观地自然规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灾害的直接原因在天,而间接原因却是人祸。比如电塔断裂和水表破裂等都是因为质量问题。再说,劳动力为何大量流动?反映出我国劳务市场的不规范。我多次提出,要通过教育招生和企业招工来解决农村多余劳动力的问题,规范有序的进行。让农民工成为城里正式工人,计酬晋级,成家立业,同时也保证建设新农村的农民基本队伍。这种大流动带来的是不安定。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流动起来可不是好玩的。解放以来,虽说我们处于和平建设时期,但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跟自然灾害的斗争。我们国家地域大,自然灾害年年有,南面没有北面有,此起彼伏,比如60困难时期、唐山大地震、98抗洪等等,这些年来,我们接触更多的往往是诸如全球气候变暖、寒冬已远离我们等信息,日常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更多是考虑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预防因气候变暖造成的损失。这场暴风雪的到来,却告诉我们,全球变暖虽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反复无常的天气未尝不可能出现。这也就告诫我们,随时要有忧患意识,要更全面、客观认识大自然,做好全面的预防应对措施,以成功应对各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有备无患。
第三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我们虽说在不断地跟破环生存环境的现象作斗争,但是乱砍乱伐的现象依然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违背自然客观规律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我们讲究科学发展,在经济建设中,都要考虑顺其自然,破坏自然规律的后果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是自然给人类的一次报复。这次大雪是老天爷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来了个措手不及,在我们酣睡中来一场大雪,早晨起来白皑皑的铺天盖地。
第四我们的发展的确缺乏科学,地域的严重不平衡,造成内地劳动力向两广和沿海大流动,发达地区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更加富裕,而落后地区更加落后;贫富的极端悬殊,贫穷的人们跑往富裕的城市或富人区打工,穷人包围富人。学校布局也是大多集中在大城市,而西部和农村正需要教育却办不起学校。这样造成城市人口密集,吃住都成问题,生活垃圾污水都排放不出去,连上厕所都成问题。
第五就是浪费能源问题相当严重,我们的能源被谁消耗了,我们每年生产的大量的煤炭被谁吃光了。电力为什么不够?要百姓随时关灯节约用电,而超市、宾馆、办公楼等仅仅是二三楼就要用电梯,不耗电呀?爬一下就累死啦?我们随时都应该想到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好了。这就不多说了。
我们相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我们一定会战胜这场突然其来的大雪天气,让民众过一个祥和安定的春节。同时希望领导干部写一篇上课后的心得体会,冷静反思一下。
不必都关掉:南方雪灾高速公路能否变低速公路使用
云淡水暖
此次雪灾给国家、民生、救援造成极大困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交通问题。铁路交通的阻断,据报道,其直接因素是电力,但凡有关京广线的报道,无不提到湖南电网的崩溃或者不稳定。这里可能给今后的铁路装备布局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电力机车的优势很明显,其软肋也很突出,就是完全依赖地方电网的支撑,一旦遇到极端气候,比如今年的雪灾冻害、比如洪水灾害对地方电力输送网造成损害,铁路就“瘫痪”了。
1998年,湖南境内下暴雪,也引起过京广线的阻断,也是数十万人被迫在火车站广场顶风冒雨长达一周,但据报道那一次是冰雪太厚直接阻断的。今年的情况比较遗憾,铁路的通行没有大问题,却“死”在电力供应上。但铁路的机车有好几种,比如内燃机车、甚至比如一些钢铁厂、矿山还在使用的蒸汽机车等,如果有一个完备的应急预案,有可能动员、调配足够的非电力机车投入救灾,担负起受灾区域的列车牵引任务,那可能解决问题的路子就宽了一些,今年据报道也调配了一批内燃机车投入使用,可能是数量无法完全保证。
但是,公路方面的情况似乎更为严重,高速公路基本采取“封路”,常常见到这样的消息,某高速公路因为下雪、冰冻而关闭了。公路运输据说已经成为春运的主力之一,铁路一断,高速公路再一关闭,人员滞留、物资滞留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更严重的还有被“关闭”在路上的车辆,看到新闻报道,一些春运的大客车被阻断在湖南境内的公路上数日,车上全部是到广东探父母的安徽“留守儿童”,几个带小孩的老太太急得直哭,小孩扛不住冻饿,开始生病。后来得到地方相关部门的救助。
草民注意到,高速公路关闭了,但各省的省道、普通公路还在继续被使用,比如新华社报道过,安徽省受新一轮降雪影响,绝大多数高速公路路面积雪、湿滑,影响车辆安全行驶。开始全线封闭,车辆不能通行,受高速公路封闭的影响,大量车辆向普通公路集中,安徽境内多条国道、省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车辆堵塞、积压情况。
道理是对的,因为积雪、路滑,高速行驶不安全,所以要关闭。但是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不能高速行驶,低速行驶行不行,如果能够低速行驶,一是已经上了高速的车能够慢驶起来,总比一动不动地被封在那里要强;二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准高,通行能力强,坡度比普通公路小,弯道比普通公路平缓,在大家都采取相同的速度下,没有理由比普通公路还危险。多一条路就又多了一个疏通人流、物资的通道。
其实南方很多地方冬天的气候也是很冷的,特别是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带,早些年气候尚未变暖到如此程度的时候,冬天经常下大雪、下冻雨,那种把道路路面冻得如镜子般光滑的情况,草民也亲历过。那个时候没有高速路,而一些不通铁路的地区的运输完全靠公路,到了极端寒冷的季节,公路上的车都在轮子上挂上一种铁链,称为“防滑链”,汽车跑起来的时候发出很大的金属声音,车速也跑不太快。记得在最危险的山区陡峭路段,政府出动一辆履带式拖拉机开路,再有一辆车在拖拉机后面、其它车的前面撒沙,后面的车队全部挂上防滑链鱼贯跟行。当年的公路条件比如今有不少的差距,更加无法项背高速公路,但人们用智慧和技术保证了必要的交通运输。
在南方遭受雪灾冻害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采用高速公路低速用的策略,一是高速公路在非常情况下不再收费,二是在冰冻比较严重的路段,用重型履带式施工机械车在最前方开路碾压,三是设计一种自动撒沙增加摩擦力或者撒盐融雪的车在履带式机械车后面撒沙或者撒盐,四是凡是上路的车必须购买防滑链挂在轮胎上,五是采取潮水式放行制度,组成一个一个车队,为成本计,车队必须保证相当数量的车辆参加。由于带头的是履带式机械车(如果非严重冰冻路段可用交管部门的车带队限速),每一个车队的速度受到限制,还有防滑链也起到了限速作用。据报道现在还设计了能够铲除路面冰块的机械,也可以大派用场。如果组成车队开行,被盐融掉或者碾压碎的路面结冰,在一辆接一辆的车的轮子、防滑链的碾压下,会有一种碎裂、软化的状态。如果一个车队足够大,比如数百辆车组成,那每天通过10个这样的车队就是数千辆车,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极端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在路上能够走起来,就比趴窝要强,所以如果高速公路也采取非常措施应对,创造慢速安全通行的条件,是不必完全关闭的。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是明显的,一是要大大增加服务力量,沿途为车队服务、保障,二是履带和防滑链对路面造成破坏,需要评估维修成本。但在交通面临中断、瘫痪的情况下,可以权衡救灾与维修之间的轻重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