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基础"作用\\中国的大学正在丧失独立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32:48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克服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教育界以及关心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对正在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心和积极参与,应该是2009年教育的最重要事情。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为什么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要举全国之力,讨论、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如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4日到北京35中学看望师生、随堂听课以后与教师座谈时所说的:当前“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成效还不够明显。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时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育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温家宝总理指出,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是分层次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的实力固然取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整个一代劳动力进行高标准的教育和训练。上个世纪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综合实力发展和竞争的历史充分证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科学技术应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而基础教育则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对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再认识、再提高。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关键是“基础”二字。所谓“基础”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基础教育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基础教育要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初、中级技术和管理、经营人才,包括数以亿计的,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他们也是战胜全球性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困难的制胜法宝。同时,基础教育通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或为各种人才打下发展进步的基础,其“间接”效益也存在于各种文化、科技、经济活动的效益之中,这种效益既是“间接”的,更是长久的。基础教育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贡献是巨大的。事实充分说明,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科技是关键,劳动者素质是保障,教育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长期以来研究不够,宣传也不全面。反映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是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十多年以前,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提出“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打下可靠的基础。这些话,要结合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实践,反复加深体会和认真落实。
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以下含义:一是教给全体人民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把消费社会物质财富的人口变成同时也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人手;二是大量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造就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但是三者是不同的智力层次,它们之间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而且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应该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三者之间是可以互通的“立交桥”,使公民既可以安于其位,努力工作,也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和钻研学习,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智力层次。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和鼓励培养专才和天才,而忽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强调培养合格的公民,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就是教育思想片面性的表现。
对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的再认识,再提高,首先是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任务。如果把基础教育的任务仅仅确定为为学生升大学服务,而不考虑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初、中级人才服务,尤其是不考虑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服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基础教育必须为受教育者打下坚实的思想、知识、能力、体质基础。同时,基础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定向、非专门、重潜力的特点。在知识方面不定向,在智力方面不专门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发展方面注重鼓励和涵养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走上社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具有较多的可选择性。把这些指导思想落实到基础教育的办学行为中,就不能不回答这样的问题: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仅仅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还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二、是让学生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三、是使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纠正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采用违反教育规律的手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即“应试教育”现象),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是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教育。素质教育在研讨和争论中推行,在推行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它的内涵。“应试教育”强调片面的智育,使德、体、美教育都处于薄弱的位置,在智育方面又忽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改变这种状况,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调适。素质教育既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指导、帮助,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在考试方面,着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彻底改变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唯一标准的教育评价制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主动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谐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内容都纳入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素质教育的含义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经过二十余年的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的观念和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基础教育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以情境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受到广泛好评,大面积推广。学生负担减轻,获得了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已写进有关法律和党的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会议的文件中,素质教育已成为法律规定和国家意志。正在全国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中考、高考制度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区域推进的进展都为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以及体制、机制的影响,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升学还是办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分数、升学率还是评价学生、老师、学校最重要的指标。违反教育规律的“应试倾向”,远未根除。在一些地方,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现象。有些地甚至出现了“应试教育”大规模回潮的现象。

基础教育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对广大家长,对全社会进行教育、引导,使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应试教育”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为中、小学的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中,就明确指出:“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江泽民同志还指出,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且要求在全社会好好宣传这个观点。对“应试教育”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的教育引导,一方面要进行利益引导,一方面要进行评价引导,而且要把这两种引导正确地结合起来。不讲利益引导是不现实的,如果不调整工资、奖励制度,不改变职务评审、晋级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贡献的偏向,不改变招工、招干的“准入门坎”,不调整这些制度,使之更趋合理,不能全面地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如果不广开就业渠道,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就不能正确地调整人们的追求目标和社会心理。同时,要把利益引导与评价引导正确地结合起来。对于各种职业及其贡献要有一个准确、科学的社会评价。在合理地调整各行业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对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对基层第一线的广大员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不怕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给予肯定的评价和表彰、倡导,这样才能正确地、科学地调整人们的行为,把人们的追求目标和社会心理导向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会使全社会对基础教育有一个科学的要求和合理的期望,使学校和家长、社会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配合。
科学地定位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困难是很多的,压力是巨大的。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劳动就业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才能彻底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将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实现通过基础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瑞雪兆丰年。2010年元旦,我国北方普降大雪,预示着今年农业将有一个更好收成。我们也期盼,在2010年,汇聚教育界以及全国人民心愿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迎来我国基础教育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蔡晓东:不能把教育功利化 要着眼孩子一生的成长
·浙江将循环经济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
·陕西省西安市推进基础教育专网建设
·转变?创新?提升--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30年
·从高招会上看基础教育的缺失
·教育硕士培养:基础教育的“充电器”
蔡晓东:不能把教育功利化 要着眼孩子一生的成长
2010年02月05日 14:45:47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2010年2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做客新华网,谈好学生是“理”不是管出来的等话题。这是新华网对话中小学校长系列访谈的第二场。图为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新华网 陈杰摄
进入访谈 文字实录 现场图片 访谈摘要
访谈嘉宾蔡晓东精彩语录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 新华网对话中小学校长系列访谈今天下午进行第二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作为嘉宾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蔡晓东在访谈中指出,一定要着眼于孩子未来一生的成长,而不能把教育过于功利化。
蔡晓东说,我觉得作为一个校长要正确理解中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基础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教育。这个基础教育强调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另外,它也一定要着眼于孩子未来一生的成长,而不能把教育过于功利化。这一点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而且应该坚定不移地按照这样一种认识来实施我们的中学教育。用现在说得比较多的一个概念那就是要抓好素质教育。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的中学教育,我们学校提出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这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蔡晓东说,在育人理念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追求卓越。所谓“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就是一定要充分考虑人的发展需求,一定要充分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不能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要兼顾到人的成长规律,要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培养出来的人是不是能适应社会,能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能不能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发挥他的作用,这肯定是作为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要考虑到的。所以在这样一种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下,我们学校强调要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要考虑孩子一生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这些理念和目标落实到课程这个载体里去,根据校情、师情来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
蔡晓东介绍,在校本课程里北师大实验中学有这样几块,一块是自由选修课,涉及到人文社科等方面,有科技类的,有艺术类的,还有语言类的。如果分得细一点大概有五、六十门自由选修课,这些课程都跟高考没关系,就是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他的兴趣,让他能够通过这些课程来引发他们对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兴趣,也正好能跟他的一些特长对应得上。一块是专修课程,这就更针对于孩子特长的发挥。比如说你可能喜欢体育,我可能就特别喜欢数学,他可能就特别喜欢艺术,对于这样的一些孩子我们提供专修课程。甚至如果有的孩子现在就很喜欢经济类的课程,我们也引进了一些比如美国的GA经济教育课程。另外,在专修课程里还开设了体育专修课程,这个体育专修课程到现在开了有十六、七年了,每周孩子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的三个课时以外,还必须要修两节的体育专修,这个体育专修比如男孩子可以打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女孩子像艺术体操、瑜珈,男孩子可以有武术、剑术等等,这样的课程学生都可以去选,但要求学生必须选一个。
访谈要点
蔡晓东:基础教育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
蔡晓东:学校开设选修和专修课是很益智的课程
蔡晓东校长寄语中学生:先做人、再成才
蔡晓东: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是民主治校的重要形式
“我们是这样在学校营造小环境吸引优秀老师的”
蔡晓东:做教育不能太功利 教育国际化是大趋势
蔡晓东:不应该是工业化的“一刀切”的育人
访谈嘉宾蔡晓东精彩语录
作为一个校长,要正确理解中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基础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教育。这个基础教育强调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另外,它也一定要着眼于孩子未来一生的成长,而不能把教育过于功利化。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进行差异教育,而不应该是工业化的一刀切的育人。我们要多元化、个性化育人。不面对差异,不提供差异性的教育就没有按教育规律办事。怎样实现差异教育呢?关键还是课程。课程一定要具有多元性,不能单打一。现在我国在推进高中的课程改革,就正在向着课程的多元性方面去努力。
有一批孩子很想出国,那我们就不一定非得把他们捆绑在高考的战车上。想出国的孩子挺多,能拿上奖学金的也不少。我仍然强调,作为教育人,不能太功利。学校应该定位在给孩子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是否有利于孩子自身的成长,是否有利于将来他进入社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要太担心是不是太多学生放弃国内高考。
关于教师评价体系,我们提出了一个持续改进的理念。这种持续改进的理念,也是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很当下都在用的时髦东西。所以我们学校坚持这么做已经十多有余。一个学年两次,我们向全校三千多名学生发放问卷,有可观题选择题,也有主观题直接陈述意见的。学生可以不署名,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包括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这是学校进行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我们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很重视客户对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
中学离不开名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吸引真正钻研业务的教师呢?社会的大环境我改变不了,但我可以在学校里面营造小环境来吸引老师,来留住他们的心,让老师把主要的精力留在学校留在学校里。营造这个小环境我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就是要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浙江将循环经济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
·陕西省西安市推进基础教育专网建设
·转变?创新?提升--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30年
·从高招会上看基础教育的缺失
·教育硕士培养:基础教育的“充电器”
·年终盘点:06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
严肃的思考者在评判事物时会设立自己的坐标,对当下中国的大学的批判也不例外。当整个社会开始感到我们的大学处于危机之中,为这种危机勾勒一幅清晰的图景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
无论是将当下中国的大学放入历史序列中进行纵向考量,还是放眼世界将它作横向比较,结果都是沮丧的。我们自己曾经有过辉煌的大学精神,但如今失去了它;我们可以洞察国外优秀大学的精良和完善,却仍然无法企及。
用这两把标尺,轻易就可丈量出我们今日大学之颓丧。前者以蔡元培、胡适等教育家为标志,曾为当时乃至今日之中国构建出气度、风骨以及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使大学获得声誉,并在一个政治和军事上略显灰暗的年代融入几代人的精神血脉,规束民众道德,催生出文化繁华;后者则标示着大学的构制之善和风气之谨严。
在这个坐标之内评判中国今日之大学,不难发现,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改革,我们已经失去如此之多,距离好大学却仍然遥远。《向中国大学说“不”》所提供的,是关于这些危机的繁杂细节。这些细节直接指向一句逆耳忠言: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功能上,中国大学都面临着巨大危机。
我们的大学失去了独立精神。历史上,这种独立,部分靠行政系统对大学和知识分子的敬重,部分靠大学校长的骨气乃至勇气获得;在某些更优越的教育系统中,这种独立则更多依赖于精心设计的教育体制来获得。但如今,大学正日益成为附庸,校长们对官员而不是对学生负责──他们自己也更像官员而不是教育家。
我们的教授正丢失风骨,他们更多的是唯唯诺诺而不是据理力争,他们为职称和经费奔忙,而不是致力于传承知识和人格。那些希望传承旧日传统的教授陷入困境,他们要么不得不随波逐流,要么被边缘化。教授会议形同虚设──事实上,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不再有这样一个组织,就在不久前,一所学校“教授治校”的构想,甚至引起巨大的轰动。
大学曾经引以为傲的严谨风气和多元思潮,也在慢慢凋零。吊诡的是,一方面,我们正在放弃学术的标准,以抄袭为代表的学术体系崩坏已经损害了整个国家的名誉;另一方面,大学却正在有意或无意地用僵硬的价值观捆缚学生,使曾经多元和宽容的大学文化几乎荡然无存!有一个嘲讽意味十足的例子就发生在不久前:有一所大学,禁止男生和女生在校园里拉手。
作为社会价值标准和文化血脉传承者的大学,已经逐渐消失了,《向中国大学说“不”》所记录下的,只是这个令人悲哀的过程中极小的一部分。如果你愿意,可以在任何大学里轻易找到这样的故事。
我们并非不知道好大学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回溯历史,发现自己曾经处于何等高度;也可以环顾世界,思慕他人的优秀质地,并在这个基础上,深刻地洞察今日大学之失。
如今,对大学的批判正日益成为一种潮流,对大学的结构和风气进行全面反省,也成为一种广泛的呼声,这时候,将今日的中国大学置于横向和纵向的坐标中考量是必要的。
这既可使我们找到底气,也为我们提供方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