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心中的阳光原创][前苏联][剧情][塔可夫斯基全集计11部][rmvb/4.4G][俄语中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45:15
1.杀手们.Ubiitsy.1958
对于老塔这样的人物很少有人不熟悉,所以这部《杀手们》(Ubiitsy)想必也并非罕见之作,学生时期老塔的习作并没有特别显示他日后风格的端倪,但从编剧,场面调度上可以看得出他的电影功底是严重扎实的,每一个分镜头,每一句台词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相信不是在电影学院里天天受训的人不会使用如此的技法来拍。
影片改编自当时刚面市俄罗斯不久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The Killers》,是个没有明确结局的谋杀故事:下午5点左右,酒吧里George和Nick Adams正在闲聊,等待晚饭时间的到来,突然他们被两名分别叫Al和Max的杀手打搅了,他们先是不礼貌的要求Geroge为他们准备晚餐,又将Nick Adams和黑人厨师绑到厨房地板上,他们告诉George,他们是来等待并杀死一名叫Ole Anderson的瑞典人,要George配合,不让任何顾客进店用餐,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的George只好照做,但他也在等待时机,希望能有机会给Ole通风报信。直到第二名顾客入店,要一份三明治打包带走的时候,Gerge才趁Al不备,偷偷放走了Nick Adams。又过了很久Anderson依然没有出现,杀手们也都有些无奈了,他们离开了酒吧,而Geroge看着他们走远后才急忙让Adams通知Anderson。Anderson躺在床上吞云吐雾,当年轻的Adams告之他事情的经过他显得十分镇定,原来他一早知道发生了什么,Adams问他需要否叫警察,又问他需要否离开此地避一避风声,他全都拒绝了,只是慢慢的将头转过去,眼眶中含着无奈的泪水。Adams回到酒吧,跟George说他想离开这里,因为他无法预想Anderson的结局。
VGIK的教授们怎么也没想到挚爱本国文化的高才生Andrei Tarkovsky会有改编外国文学的想法,但他们还是批准了这个计划,由Tarkovsky,Aleksandr Gordon和Marika Beiku三个人共同导演,于是后来1956年有了这部《杀手们》。大家都清楚Tarkovsky不会随便提出这样的想法,更清楚的是Tarkovsky的编剧天才,这部电影中那场在酒吧间的重头戏自然由他来执导,当然,他完成的十分精彩。敲门急促响起,导演给了Al,Max和George三个人特写,所有人都沉浸在紧张的情绪里,似乎都被突然的声响惊吓到了一样,然后他自己却吹着轻松的美国小调“Lullaby Of Birdland”出场,毫不知情的向George要了一份三明治,George心想,救Anderson的时机来了,于是充满负担的推开操作间的门,他拿起那把刀的时候,下意识的流露出他的心虚,那个Al差一点就看出来了,但他只是掸掸烟灰,继续若无其事的看George切面包,George故意弄掉刀子,然后出其不意的切断了Adams身上的绳子,慢慢的走了出去。值得说的是场面调度和画外音的使用,酒吧间轻快的口哨对比了操作间紧张的气氛,操作间里这场戏的开始和结尾拍摄角度都选取在地板上Nick Adams眼神恰好看到的方向,而大部分采取了近景拍摄也特殊化了这场戏的气氛,十分有张力。当然,Gordon导演的Adams在Anderson屋里的戏也很精彩,尤其是最后镜头近推Anderson脸特写,Anderson眼眶中模糊的泪水颇有悲剧意味,而Anderson在布满烟头痕的墙壁上熄灭烟时手的特写也显示出人物的不安和焦躁(在此表扬本片摄影)。
如今看来影片在剪辑方面还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又或许这也是某种理念?),很明显是“手生”造成的,比起Tarkovsky日后炉火纯青的电影语言,《杀手们》仅仅是小试牛刀之作,在他的履历表中也只占据弹丸之位,但能很有意思的看出,想拍好一部电影,需要具备的基本功实在是多。
影片结尾处,Adams对George说,他想离开这个地方,因为他无法预想Anderson的结局,而George的回答则是:“那就什么都不要去想”,然后George把手上的东西放进柜子,影片嘎然而止。也许看惯笔法流畅潇洒的海明威,还有些无法习惯这么黑色的海明威,感觉此话颇有深意,有点语不惊人不休的力度。



2.今天不离去.Segodnya Uvolneniya Ne Budet.1959
IMDB编号:0053258
类型:剧情 / 短片 / 惊悚
发行年代:1959
导演:Andrei Tarkovsky / Aleksandr Gordon
编剧:Andrei Tarkovsky / Aleksandr Gordon
其他影片别名:Сегодня увольнения не будет
There Will Be No Leave Today
演员表: Leonid Kuravlyov .... (as L. Kuravlev)
Aleksei Smirnov .... (as A. Smirnov)
Oleg Borisov .... (as A. Borisov)
Stanislav Lyubshin .... (as S. Lyubshin)
Pyotr Lyubeshkin .... (as P. Lyubeshkin)
色彩:黑白
片长:45 min / Soviet Union:46 min
国家/地区:苏联
对白语言:俄语
混音:Mono
上映日期:俄罗斯:1959-04-00 / 捷克:2003-01-26
剧情:
这是老塔学生时期的短作,它和《杀手们》(Ubiitsy,1958)一样鲜为人知,不过喜欢老塔的朋友也不能错过。本片的字幕我是从网外网站提供的英文字幕转译的,译得不当之处还请见谅。影片主要讲了一支地区自卫队挖到了许多枚导弹,这些导弹可能是二战时候德国兵留下的,现在虽然藏在地下,仍有不小的隐患,如果30吨炸药全部爆炸的话,足以摧毁整个城市。影片刻画了士兵们在对待转移导弹这项艰巨的任务上各自复杂的心理活动,有的自告奋勇一马当先敢于迎接挑战,有的借口推搪。影片既有对士兵在面临危险大义凛然的颂扬,也有对情人之间彼此信任关切的微妙刻画。虽然短短的四十多分钟不足于对这些东西展开详细地描绘,但已经展现出老塔把握镜头语言和节奏的能力,总能让人感觉到一股紧张的气氛笼罩全局,并且悬念环生扣人心弦。



3.压路机和小提琴.Katok i Skripka.1960

中文名称:压路机与小提琴
英文名称:Katok i skripka
别名:The Skating Rink and the Violin
导 演: Andrei Tarkovsky
主 演: Marina Adzhubei Natalya Arkhangelskaya Vyacheslav Borisov Yuri Brusser M. Figner Igor Fomchenko Aleksandr Ilyin Antonina Maksimova
上 映: 1962年08月18日 ( 美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前苏联 ( 拍摄地 )
对 白: 俄语
字 幕: 中文
评 分: 6.9/10( 159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Mono
时 长: 45 分钟
类 型: 剧情 短片
剧情简介:
该片是1960年塔氏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曾获纽约学生影展首奖。导演拍摄此片时他只有28岁,影片讲述一个学小提琴的七岁男孩和一个修马路的年轻工人之间的忘年友谊。在这个儿童题材的短片里,塔尔科夫斯基第一次表达了自己崇尚艺术的理念。
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这部处女作,对于热爱艺术电影的朋友,是梦寐以求多时的珍宝。
当年28岁的塔可夫斯基于1960 年拍摄的本片是他的毕业作品,虽然只有43分钟,但对蒙太奇的娴熟运用、对色彩、音响效果的把握和时空诗意化的叙述,都在预示一位大师即将诞生。
塔尔科夫斯基最初的导演训练是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完成的,师承列宁片大师米凯尔.罗姆 (Mikhail Romm)。学院对导演系毕业作品的常规要求是20分钟的黑白短片。而他在1960年完成的毕业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是一部46分钟的彩色影片,并获得“纽约学生电影展”首奖。他在这部处女作中已经展露出电影语言方面过人的才华:对蒙太奇技术的娴熟运用,对色彩和音乐效果的敏锐把握。
延续光影波动、闪现真理的概念,镜像、水面上下的叠影一向是塔可夫斯基重要的视觉母题,不管是在早期的学生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伊凡的少年时代》,还是后期的《潜行者》、《乡愁》、《牺牲》,这种藉由镜子、水面反射主体的映像,往往让记忆?梦境?想像等心理空间与现实在画框中并置,用视觉元素直接描绘更真实的心灵状态。
而直接以之为名的《镜子》一片,从某个角度来看,甚至干脆直接运用叙事形式的多重时空重叠,呼应镜像的心理真实。像是《压路机与小提琴》小孩与工人谈心时,影像以地面水洼中波纹涟漪和天空倒影的交融,暗示两人心理的愉悦状态,片尾小孩终究不能赴约,现实的挫折与心底的渴望,则直接转化为幻想自己踏越水纹、奔向压路机的想像,水面上下,虚实相映,心理和现实的时空纷陈并置。
从摄影机运动的角度观之,摄影机经常成为另一个观视主体,与观众结合并成为导演游走影像时光记忆的流动主体。作品中常见的缓慢推轨镜头,从室外,到室内,从门外,到窗前,镜头在空间内的缓慢穿越,与其说是沿著空间的轨道游走,不如说是依循著心灵的主体观视而潜行,并在镜头的推移和深层的凝视中,纪录了时间本质最静谧的波动。




4.伊万的童年.Ivan‘s Childhood.1962

片名:伊万的童年
原名: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导演:塔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主演:Nikolai Burlyayev .... Ivan
Valentin Zubkov .... Capt. Kholin
Yevgeni Zharikov .... Lt. Galtsev (as Ye. Zharikov)
Stepan Krylov .... Cpl. Katasonych
Nikolai Grinko .... Col. Gryaznov
Dmitri Milyutenko .... Old Man (as D. Milyutenko)
Valentina Malyavina .... Masha
Irma Raush .... Ivan"s Mother
Andrei Konchalovsky .... Soldier
Ivan Savkin
Vladimir Marenkov
年代:1962
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56111/
国家:俄罗斯
类别:剧情/诗电影
颜色:黑白
语言:俄语
字幕:中文
简介:
获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战争使儿童也成了它的亲身经历者。著名电影艺术家安·塔尔柯夫斯基拍摄的《伊凡的童年》(1962)就叙述了一个备受摧残的、夭折的童年的故事。情节甚至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在战争中失去所有亲人的12岁的伊凡,成了一名侦察员并牺牲在盖世太保的魔爪下。
影片是根据弗·鲍哥莫洛夫的小说《伊凡》改编的,但安·塔尔柯夫斯基决定要在片中加上伊凡的梦,这就使影片的内涵比小说中丰富深刻得多了。在银幕上,伊凡生活在两组镜头中:一组是现实世界,在这里他是一名侦察员,执行着战斗任务;而另一组,那便是他的梦幻与回忆的世界。塔尔柯夫斯基用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写出了一首诗:描写遭受战争摧残的“伊凡的童年"的悲剧诗篇。这首诗表现出:遇到了战争之后,这童年变成了什么样,也表现出,如果没有战争,它又会是什么样。
伊凡的形象不是银幕上常见的那种穿着合身的小军装和皮靴的、被收养的“团队之子"式的小战士,而是一个面孔黝黑、浑身颤栗、背上布满伤痕、由于发抖而牙齿相击作响的小男孩。战争毁灭了伊凡这一代人的童年。伊凡饱经风霜,变得早熟和深沉,他已经失去了儿童的纯真和信念,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只有在梦境中他才恢复了对生活的光明的概念。
在梦中,伊凡是作为一个自由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他与大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的美以及整个美好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现实中,伊凡仅仅是作为一个复仇者,作为一个武器而存在着。只有当伊凡按照他自己所理解的那样报了仇之后,他的心才会平静下来。
《伊凡的童年》的激情是悲切的,伊凡的死被描绘成人类的灾难。片中,塔尔柯夫斯基本人的观点表现得极为明确而活跃。因而,《伊凡的童年》属于当时在西方兴起的“作者电影"的范例。影片无论就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来说都是一部杰作。
影片在国际影坛上引起了重视,获196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旧金山电影节大奖,并在数十个国家上映。
安·塔尔柯夫斯基是著名电影艺术家米·罗姆的学生,《伊凡的童年》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来他又拍摄了《安德烈依·鲁勃廖夫》《镜子》等影片。1983年他在意大利导演了《怀乡》。之后,在国外定居。1985年他在瑞典导演了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影片《牺牲》。1986年他在巴黎病逝。西方影坛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与费里尼、英格曼·伯格曼等齐名的大师一级的电影艺术家。伊凡的扮演者柯里亚·布尔里亚耶夫当时还是一个初中生,现在已是职业电影演员并尝试着导演影片,1983年他主演了《战地浪漫曲》。
看惯了旧模式影片的人指责《伊凡的童年》把战争表现得太残酷。但事实上,影片具有严酷的真实性,战争的现实本身就是人类的灾难。
评论:
这是他唯一一部根据别人的小说改变的电影作品。他说这部作者为柏格莫洛夫的同名小说吸引他的原因之一是,主人公伊万有着一种外表看似沉滞、内里却充满爆炸性情感的人。这是一个12岁的少年,父亲在抵抗法西斯的战斗中牺牲了,母亲和妹妹下落不明,他随父亲的朋友在一个前线部队当侦察兵,此时他已经完全被复仇的情绪抓住,一种被战争扭曲、偏离生命轴心的奇特性格在它身上发展起来,所有童年应有的无价之宝都无可挽回地从他的生命中消失。这样一种激越的性格如果放在传统戏剧框架里将会遇到很多束缚,因为他的性格不是在事件的发展中逐步显示出来的,而是一出场便伴随着炫目的、给人刺痛的光芒;接下来他的行为也无法纳入逻辑严密的情节框架,而是充满了偶然和意想不到的转折。原作是用近乎报道的冷峻语言来描述的,但这对塔尔柯夫斯基不合适,他需要参与到主人公的放射性内心中去,直接抵达这种生命本身而不是表现它。因而影片采取了一种比较松散的结构,大致有几个段落:第一次执行任务回来;拒绝被送往后方学校;执行第二次任务;战争结束后,在敌军的档案中得知他被处以绞刑。而真正的重点则放在了呈现主人公充满张力的内心世界上面,循出其深埋的情感纹路——这样一个被严重扭曲的心灵,它的起点,并不是残酷的战争环境,而是一个正在处于起跑点上的年轻生命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那样一种生命本身即是一首奔放激越的诗篇;而它越是饱满鲜亮,越是易受伤害。于是影片先后穿插了四个梦境,它们应该是主人公和平生活的记忆,也是处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对于和平生活的想象和向往。梦境中出现的事物全都闪闪发光:天空、树林、隐约的鸟叫、井、水中的星星、妈妈的声音、一车的苹果、娴静的女孩和马、雨水、玩耍的沙滩、落日,穿越这些梦境如同穿越神话世界。尤其是影片一开始的那个梦境,无忧无虑的少年的脸在树枝后面微笑着闪现,接着是一棵树从底部逐渐向上得到呈现,就像一枝富有生命的、充沛无比的爆竹,随时可能从内到外迸发出来。一张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二的马的面部特写过后,是少年在树林间穿梭奔跑,他的头发映射着鲜嫩的阳光,他在寻找着不知何处响起的鸟儿的声音;男孩在四下巡视中发现一束耀眼的阳光掉进树林;他用手遮挡着过于强烈的光线继续寻找——就在这时,他转身看见了妈妈,他向妈妈跑去,弯腰跪下去喝妈妈刚才提着的水桶里的水;在他抬头时,对妈妈说:“妈妈,有布谷鸟。”妈妈微笑着,伸出一只手擦去头上的汗珠,她的脸也被挡住了半截,旋即,梦境消失,主人公躺在一个被遗弃的小木棚里,他只身一人,处于侦察的途中,四周充满了危险。
一个比较容易的解释是:类似的梦境和所处战争环境正好形成对照,由此解释了战争的残酷。但如果真正贴近那些意味深长的画面去看,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超出了剧情所能提供的表面上的解释,而深入到我们生命中那些隐藏不露的根基,我们生命赖以形成的永恒的背景,我们情感的根源,我们精神生活的依托。包括男孩为执行任务两次穿过的那条宽大的河流,在交战的情况下,它显得沉寂、死气沉沉,但它宽阔的河面上方宽阔的天空、仍然不紧不慢流动着的河水、水中倒映着成排的树林,划拨它时发出的清脆的响声,无一不在显示着它存在的悠久、悠长,正是这样的河流、树木、天空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巨大而沉默的依托,这就是所谓世界本身。它超出了任何一种单向度的、临时的解释,径直被赋予我们,就像我们的小拇指径直被赋予我们一样。在这样的影像面前,我们感到自己精神深处的某根弦被触动了,感到不安同时也是少有的感情上的清醒、沉着,并伴随着心境柔和以及惊讶、感激的体验。这样,从影片主人公伊万的精神状态和他的世界走进去,经过一系列曲折之后,我们返回了我们自身的精神世界,刷新了和加固了它。




5.安德烈·卢布廖夫.Andrei Tarkovsky.1969

更多中文片名:安德烈·卢布耶夫
安德列·卢布廖夫
更多外文片名: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
Strasti po Andreiu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aint Andrew
Strasti po Andreyu .....(Soviet Union: Russian title)
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 .....(as Andron Mikhalkov-Konchalovsky)
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主演: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 .....Andrei Rublyov
Ivan Lapikov .....Kirill
尼古莱·格陵柯 Nikolai Grinko .....Danil Chorny
Nikolai Sergeyev .....Theophanes the Greek
Irma Raush .....Idiot girl (Durochka)
Nikolai Burlyayev .....Boriska
Yuri Nazarov .....The Grand Prince/The Lesser Prince
Yuri Nikulin .....Monk Patrikey
Rolan Bykov .....The jester
Nikolai Grabbe .....Stepan
影片类型:剧情 / 战争 / 传记
片长:Soviet Union:165 min (re-edited version) / Soviet Union:186 min (re-edited version) / UK:183 min (2004 re-release) / 205 min (original length) / UK:145 min (UK version)
国家/地区:苏联
对白语言:意大利语 俄语
字幕::中文
色彩:彩色 黑白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单声道
级别:Argentina:13 Finland:K-16 Iceland:16 Sweden:15 UK:15 West Germany:12 UK:12 Hong Kong:IIA UK:AA
制作日期:1964年9月 - 1965年11月
剧情:
本片描写15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圣像画家卢布耶夫的人生选择:一个艺术家的使命究竟是参与还是记录?当社会动荡、外族入侵时,他能坐视旁观吗?影片用黑白记录了他投入农民起义的场面,但当片尾他重拾画笔、创造永恒艺术时,画面上展现出斑斓的色彩。
幕后制作:
本片堪称与爱森斯坦的历史史诗相媲美的旷世名著,全片如同一幅历史的壁画一样呈现出卢布耶夫漂泊浪荡的一生,并用史诗般的气势刻画出他与冷酷无情的时代进行抗争。在经历了炮火/鲜血的锤炼洗礼后,他重新振作并完成了三圣像。影片对中世纪俄罗斯社会对艺术的无情践踏、对人性的蔑视和压迫都有细致的描写,但叙事性并不强,拍竣后遭到官方禁映,直到1971年解禁,获得戛纳影展的国际影评人奖。
花絮:
1966年冬天,电影完成并且有选择性地在私人荧幕上放映。第一次官方正式放映,是在1969年的莫斯科,是在1969年五月的戛纳电影节放映后不久。国际上的发行开始于1973年。
在拍摄牲口被大火烧的场景时,母马的身上盖着石棉,这样就可以保护它免于被烧伤。但是拍摄过程中,马儿从楼梯上摔下来的时候,它的头部被击中了。工作人员是从一个屠宰场要来的这匹马,并且在第二天还将仍用于拍摄。于是他们决定在电影里保留这一段。
Vasili Livanov宣称是他提出该片的拍摄计划的,并且自己很想担任主演。但是Tarkovsky更希望把这个角色给一个不知名的演员。
穿帮镜头:
在Rublev说再也没有别的东西比降落在寺庙里的雪花更可怕之后,一些落在Durochka头上的雪花很明显是白色的羽毛。




6.索拉瑞斯.Solyaris .1972

更多中文片名:飞向太空
星球疏拉利斯
梭拉丽斯
日球
星球梳拉利斯
太阳系
更多外文片名:Solyaris
Солярис .....(Soviet Union: Russian title)
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编剧:Stanislaw Lem .....(novel Solaris)
Fridrikh Gorenshtein .....(screenplay) &
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screenplay)
主演:Natalya Bondarchuk .....Hari
Donatas Banionis .....Kris Kelvin
尼古莱·格陵柯Nikolai Grinko .....Kelvin‘s Father
安纳托里·索洛尼岑Anatoli Solonitsyn .....Dr. Sartorius
影片类型:剧情 / 科幻
片长:165分钟
国家/地区:苏联
对白语言:德语 俄语
字幕:中文
色彩:彩色 黑白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单声道
剧情:
未来某年,在外太空的空间站“普罗米修斯”上驻扎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切断了空间站和地球的所有联系。心理学家克里斯·凯尔文博士受命去调查这些科学家的神秘行为。
“普罗米修斯”围绕着一个液体星球Solaris旋转进行勘察,这个星球蕴藏了神秘的能量。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科学家小组组长是凯尔文博士的好朋友吉巴里安,正是他要求凯尔文前往“普罗米修斯”帮助他们。到达空间站以后,凯尔文震惊的发现吉巴里安已经神秘的自杀了,而小组的另外两位科学家则情绪极度不稳定,经常出现妄想的症状。他的意见现在对“普罗米修斯”的前景至关重要。
这一切,似乎都与神秘的Solaris星球有关。凯尔文自己也陷入了神秘的境遇之中。Solaris让他死去多年的妻子蕾亚重新复活了,给了他第二次爱情的机会。蕾亚的死曾经使凯尔文陷入生活痛苦的裂缝中,现在他有了机会,可以修补他们之间的关系,弥补自己深深的内疚和悔恨。而复活的蕾亚则经历了一次(也许应该说若干次?)真正的重生,和重生带来的痛苦。
Solaris给人们带来的是回到过去,改变一切的机会么?还是命运早已注定,回到过去也不过是重复曾经的错误?
幕后制作:
影片有很多对白,但没有借助什么特效。关于本片的成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认为该片系科幻片的里程碑,展现了编导宏伟的远景;另一派表示,影片刚开始试图融合辩证法和诗意,但后来演变为通俗心理学,高深的外表下其实掩盖着十分肤浅的内容,而且影片非常臃肿。2002年由美国重拍,索德伯格导演,乔治·克鲁尼主演,布景出色,但人物刻画缺乏吸引力。
穿帮镜头:
在图书馆可以从镜子里看到Khari后面有一个影子(工作人员)。
当Chris在看Dr. Gibarian的信息的时候,可以在放映机的屏幕上看到一个摄影师的影子。




7.镜子.The Mirror.1975

片名:镜子
原名:The Mirror
年代:1975
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72443/
国家:俄罗斯
类别:剧情
导演:塔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对白:俄语
字幕:中文
简介:
《镜子》(ZERKALO)是塔可夫斯基1974年所拍摄的个人第四部影片,在其七部正式影片(不包括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短片《压路机与小提琴》)中恰好处在中心的位置。这不单单是指数值上的中心,也指艺术上的中心。
时间与记忆是塔尔科夫斯基作品中的核心要素,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中展开。《镜子》是一部自传性作品,讲述一个艺术家的童年体验与成长。时间始于二次大战爆发,跨越40年的岁月,完全吻合了导演自己的生平年代。塔尔科夫斯基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而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塔尔科夫斯基说,这是他第一次决定用电影自由地表达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记忆。镜子是塔可夫斯基的关于迷失的童真和情感遗弃的自传式电影,影像卓越、极富艺术启发。电影呈现为有关当代日常生活、个人记忆、历史事件胶片和梦境的步调迟缓的蒙太奇。
镜子是穿越人类的存在,希望和失落,成功和过失的内省的旅程:一段通过催眠治愈了一个年轻人的口吃的电视播报;一个被忽视的妻子迁就了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一段保留下来的未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的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忍受着他的军事指导员。试图将这些形象整合到某一连贯的结构或统一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毕竟,镜子是塔可夫斯基倍受熬煎的灵魂的反映:他关于精神性,因果关系和真理的探索通过挥之不去的映象暴露出来,这些映象不可避免地定义了我们有缺陷的生活,无论怎样的琐细和世俗。
塔可夫斯基通过使用同样的演员表现叙述者生活的两个阶段而故意模糊了时间概念:失去父亲的孩子试图接近他那精神失常的母亲,而疏远的父亲无法关心他那热衷于自己的想法的儿子。关于世界大事的、时代错乱的新闻影片散布其中,提供了环境索引和音调的转换。电影的结构通过闪回和闪前持续推进,又通过色彩转换得以彰显。这导致了影片主题的循环,反映出叙述者疏离的格调和情感的隔绝。影片中逻辑顺序的缺席激起观众的发自肺腑的反应:我们所经验到的知识确实存在于它醉人的美和决绝的渴望中…,甚至也许存在于和艺术家自身的短暂沟通中。
有些人认为本片是塔可夫斯基最出色的作品,其间充满了导演对时间、历史、乡村的个人思考。一系列的情节表现出从战前到战后的感受,并诗意地展示了对自己父母的回忆。
塔可夫斯基自己说,不要把《镜子》想象的太复杂,它不过是一条直线式的简单故事,没有比这更易读。




8.潜行者.Stalker.1979

更多外文片名:Сталкер .....(Soviet Union: Russian title)
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编剧:Arkadi Strugatsky .....(novel The Roadside Picnic) &
Boris Strugatsky .....(novel The Roadside Picnic)
Arkadi Strugatsky .....(screenplay) &
Boris Strugatsky .....(screenplay)
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screenplay) uncredited
主演:Aleksandr Kajdanovsky .....Stalker
Alisa Frejndlikh .....Stalker‘s Wife
安纳托里·索洛尼岑Anatoli Solonitsyn .....Writer
影片类型:科幻 / 悬疑
片长:163分钟
国家/地区:苏联 西德
对白语言:俄语
字幕:中文
色彩:彩色 黑白
混音:单声道
剧情:
二十年前,一颗郧星坠落到地球上的一个俄罗斯小镇,大批人罹难。村民从这奇异地区(现被称为The Zone)出走并消失了。传说那里有个叫The Room的内室,可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意愿。军队上害怕这个神秘莫测的屋子可能带来的后果,就立即用铁丝网围起那块区域,并拍全副武装的军队巡逻。然而,绝望和苦楚还是不断驱使人们叛逆,冒险进入,领头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潜行者,他能悄无声息地穿过The Zone内千变万化的陷阱和圈套。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作家,和一个科学家。一个或许为了寻求灵感和冒险刺激,一个为了探明真相,雇佣了那个潜行高手,带领他们穿越The Zone。潜行者曾受训于一个叫Porcupine的著名潜行者。而Porcupine,曾和他的兄弟进入过The Zone,腰缠万贯地孤身一人回来,并在一星期后自杀。不久有证据表明,他们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到达The Zone,而是他们最深层意愿的不确定。当他们到达The Room门口后,他们对于被允诺祈求的梦想成真的恐惧,导致了深刻的启示和自我发现。
幕后制作:
本片出自《索拉瑞斯》的制作班子,大量使用长镜头,制造了神秘的气氛。影片含有高度的隐喻和象征意味,映象具有史诗片的气质,内容却是一部有深度的科幻电影,许多场景壮观而肃穆,让观众难以咀嚼,但忠实的电影研究者却有广阔的多种联想空间。
花絮:
在警察官员帽子的徽章上面印有两个字母:AT.这是导演Andrei Tarkovsky名字的开头字母。
1957年,在苏联车里亚宾斯克附近的一个名叫玛雅卡的工厂,发生了一场核灾难,从未对外宣布过此事件。这场灾难成为导演塔科夫斯基运用到电影创作中的素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短篇小说"The Roadside Picnic"(路旁的野餐)。方圆几百里的土地都被放射物污染了。俄罗斯官方直到1992年才承认了这起事故以及该区确实存在。在《潜行者》完成的7年之后,震惊世人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看管员门把自己比作是"潜行者",被抛弃的这块地方比作是"区"。这是令人十分尴尬的巧合。
电影中提到的发生在1957年的车里亚宾斯克的核灾难,数百平方千米因为被辐射尘污染而荒废。这里于是成了当时没有任何官方说法的并且被禁止的地区。
电影最初的胶片在送到洗印厂,进行一些修正的时候,被破坏了。影片不得不根据剧本重新拍摄,同时更换了一名新的摄影师。




9.雕刻时光.Tempo Di Viaggio.1983

中文名称: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英文名称:Tempo di viaggio
发行时间:1988年
电影导演:Andrei Tarkovsky
Tonino Guerra
电影演员:Andrei Tarkovsky
Tonino Guerra
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俄语
字幕:中文
简介:
意大利国宝级编剧托尼诺·乔艾拉(Tonino Guerra),迄今为止,乔艾拉共创作了超过90个剧本,其中包括影迷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他与安哲罗普洛斯共同合作了6部作品,如《永恒的一天》、《尤里西斯的凝视》、《雾中风景》、《鹳之踟蹰》等,与安东尼奥尼合作过9部作品,如《红色沙漠》、《奇遇》、《放大》、《云上的日子》等,这份沉甸甸的合作者名单上还包括费里尼、德西卡、塔可夫斯基、托纳托雷等。
在与塔可夫斯基合作完成《乡愁》之后,共同拍摄了这部反映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历程与观念的记录片,与其著作同名并互为补充,这就是《雕刻时光》。




10.乡愁.Nostalghia.1984

片名:乡愁
原名:Nostalghia
导演:Andrei Tarkovsky
演员:Delia Boccardo .... Moglie di Domenico
Alberto Canepa .... Farmer (uncredited)
Laura De Marchi .... Cameriera
Raffaele Di Mario ....
Sergio Fiorentini .... Domenico (voice)
Rate Furlan ....
Livio Galassi ....
Domiziana Giordano .... Eugenia
Erland Josephson .... Domenico
Elena Magoia ....
Lia Tanzi .... Eugenia (voice)
Patrizia Terreno .... Moglie di Andrei
Piero Vida ....
Milena Vukotic .... Fattore
Oleg Yankovsky .... Andrei Gortchakov
上映:1984年01月20日
地区:前苏联
对白:意大利语 俄语
字幕:中文
颜色:黑白
时长:125 分钟
类型:剧情
分级:英国:15 阿根廷:13 瑞典:11 芬兰:K-12 匈牙利:14
剧情简介:
198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如果说维多里奥·德·西卡和费多里格·费里尼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探索了个人原始心灵的经验主义本质,那么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就是精神心灵的诗意表达。一位俄罗斯作家Andrei Gortchakov(Oleg Yankovsky),与他美丽的女翻译Eugenia〔Domiziana Giordano〕去往意大利进行语言研究,他们在路上的经历:一个乡村教堂,女人们在圣母玛利亚像前祈祷;一个天然温泉,村民每天沐浴其中,以求恢复青春;一个名叫Domenico〔Erland Josephson〕的古怪老人在一次天启式的错觉下将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Domenico被村民认为精神失常,曾试图擎一支点燃的蜡烛渡过温泉,作为赎罪计划的一部分,但无法完成,他请求Andrei替他完成这一项表面上无害的任务,Andrei非常不情愿答应他这不合逻辑的请求,但被支离破碎的前兆激起了兴趣,因此没有拒绝他。他拒绝了性感的Eugenia,她不可避免地离开了他。他使自己沉浸于超越现实的孤独和模糊的会话中。在青葱的意大利风景和俄罗斯乡下沉默色调间的色彩转换,揭示了他的乡愁,揭示了他对一直躲避他的精神之光的普遍深入的渴念。他与家人分离,远离祖国,如今孤身一人,开始执行这一存在主义的任务。
《乡愁》高度思想化,美仑美奂,充满晦涩的象征,是精神渴求者的电影化抽象。实际上,Andrei意义模糊的旅程,教堂的祈求者,Domenico最后不可思议的行动,都传达了这一天生的渴念。在最后一幕,Andrei掀起外套,护住飘摇的烛火。这是灵魂的象征性揭示,与熄灭精神之火的斗争最终成全了他。但结尾却是不吉的,喑哑的色彩充满了意大利的街道,用那耗尽他的相同的忧郁思念感染了那里的人。塔可夫斯基在流放中拍摄了《乡愁》,并将这部电影献给母亲,作为对母亲的怀念。这是痛悼不可挽回的过去和不可预知的将来的哀歌式电影。
评论:
《乡愁》(NOSTALGHIA,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塔可夫斯基不用多介绍,他被誉为“自爱森斯坦后最重要的苏联导演”,可惜86年就去世了。
本片讲述了是前苏联诗人来到意大利寻找俄国作曲家索佐夫斯基的生平素材为他做传。在寻找的过程中,他和美丽的女导游、村里的“疯子”多米尼克之间发生了一些事,这些和他对祖国的记忆以及想象交织在一起。
前半小时影片的光线都很暗,有的时候甚至看不清面画内容,这也与诗人彷徨、迷茫的心态相似。但有一点很有意思,大多数很多场景都有一个主光源(或最亮的光源),是处于画面背景的正中央。大部分是形态各异的窗户,或者是灯,或是从建筑空间里透出的光,这种处理具有着强烈的暗示和象征性质,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另外有不少场景和道具,导演会人为地给物体加光,从暗到亮,突出强调或削弱某方面的的特点,如在回忆家乡的景物时,昏暗的天空突然会有一轮太阳出现,在镜头里看来却十分自然。
镜头的运用是缓慢的横移,精致到有点无可挑剔的构图,而且被摄对象的运动轨迹更是别具一格。如开场从画面纵深的中部驶到前景的汽车,在镜头横移的过程中出现在画面前景特写位置的人物突然出场。另外演员的调度经常越轴出现,也许在塔可夫斯基的摄像机里没有任何的局限。经常是人物从左出画后,摄像机跟着左摇,但该人物已经不见了,随后又可能从右边入画,这在表现诗人幻想的时候用得尤其多。就连人物也会发生变换,镜中人和镜旁人不是同一人的画面在导演的镜头里表现得自然流畅,这种藉由镜子、水面反射主体的映像,可以让记忆、梦境、幻想等心理空间与现实在画面中并存。
另外,在表现时空转换、幻想与现实互化的时候,处理得不留痕迹,极具大师风范,与费里尼八部半中对梦境展示的手法各有千秋。在幻想里,导演不是用夸张的表演和人物性格来表现,而是不动声色的场面调度和色调,如每当想念家乡的时候,便是讲究的静止的黑白构图。
本片对白很少,很多场景是镜头慢慢向后移动,留大段的空白给观众。本片镜头运动方向基本是横移和向后,这样更产生距离感,更冷静,也符合本片的意境。片中两段贝多芬的音乐是无以伦比的,尤其是多米尼克自杀后响起的不时变调的欢乐颂,惊心动魄。而片中很多具有的东方风味的音乐更是传递了一种“呼唤”“回归”的氛围。画外声音的表现也有独到之处,当诗人思乡的时候都会有水流或雨水声做铺垫,或是出现有关水的画面,通过水的展示把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
塔可夫斯基作品中最为人称颂的影像诗学,正源自于他对时间的描摩。缓慢优雅的长镜头用得十分准确,摄像机移动的速度都称得上美妙。如本片最后部分一个长达九分多钟的长镜头,浅浅看来会有沉闷的感觉。这个镜头表现诗人从池的右岸点燃蜡烛并拿着它走到池水的左岸,池长也就一百来米,但诗人却来回走了三遍(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这也与诗人第一次找多米尼克运用的镜头相似),因为前两遍蜡烛灭了。导演不厌其烦地表现点燃、走、熄灭、再点燃、再走这个过程(细心的观众还可以看到前两遍屏幕上的烛火与演员的遮挡位置在最后一遍是有明显不同的)。九分多钟的镜头左移、右移,直到诗人终于把燃烧着的蜡烛放到了左岸,像完成了人生里最重要的一种信仰后,诗人终于因心脏病发而溘然去世。这个长镜头从开始的近景,到全景然后是中景,最后表现蜡烛点燃的特写,正是这近十分钟的一整段时空的完全再现,让观众能用前所未有的态度来贴近感受片中的诗意,也完成了本片最后的升华。
在我的观影经验里,很少有影片在第二次观看时与第一次有这么强的反差,能比第一遍产生那么多的震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无疑是最能触动灵魂的最美丽的电影之一。
“电影影像本质上即是穿越时光的一种现象的观察,这也是电影中诗意的关键。”——塔可夫斯基。




11.牺牲.Offret.1986

片名:牺牲
原名:Offret
导演:安德里·塔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编剧:安德里·塔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演员: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Susan Fleetwood
亚伦·艾得渥 Allan Edwall
Guerún Gísladóttir
Sven Wollter
Valérie Mairesse
Filippa Franzén
Tommy Kjellqvist
Per K?llman
Tommy Nordahl
年代:1986
地区:前苏联
片长:143 min
类型:剧情
色彩:彩色
评级:芬兰:K-12 / 美国G / 瑞典:11
简介:
1986 年戛纳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特別評審團大獎,1987 年英國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塔可夫斯基拍完《懷鄉》就宣佈離國流亡,而拍《犧牲》時,病情已經惡化,拍攝期間更經常在片場與醫院間穿梭。時不我與,但淑世之心更烈,《犧牲》明顯是在重覆《懷鄉》的話題,再一次把心跡表白,再一次準備給人目為瘋子都無所謂。自由到虛無年代,最緊要自己相信,才可以自渡渡人。所以片名乾脆叫《犧牲》,一開場就拍兩父子在植樹,都可算為人類前程盡心盡力至死不渝。電影完後不久就辭世,《犧牲》就成為他最後的奉獻。
故事讲述一个富裕的瑞典的家庭正在开庆祝生日的派对,人们的狂欢被电台新闻打断: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人类可能在数小时内灭绝。客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Alexander最与众不同,他向上帝发誓,如果战争能够避免,他愿放弃他心爱的一切,包括他最疼爱的六岁大的儿子。他们被迫来到一个遥远的岛屿上,开始了一场恶梦般的生活……
这是部对爱,人性和信念进行强有力的再肯定的电影。影片最后燃烧的房屋不仅是塔可夫斯基最后一部电影的高潮,也是他的生命和创作的顶点。




导演介绍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四月四日生于伏尔加河畔的札弗洛塞镇。他的双亲都出身莫斯科文学院。母亲玛丽亚·伊万诺芙娜是一位出色的演员,曾在他的电影里演出;父亲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是位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其诗作屡屡被引用于他的电影中。塔可夫斯基诞生的村落已然不复存在,附近兴建的水坝早已使得整个村庄淹没水里。不过塔可夫斯基幼年生活的环境和影像仍深深烙印在他脑海里,对他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九三五年,塔可夫斯基举家迁居莫斯科附近,他双亲的关系开始紧张、恶化,终致仳离,父亲弃他们而去。安德烈和他妹妹便在母亲和祖母的照料下成长。一九三九年,塔可夫斯基在莫斯科念小学,未几,因二次世界大战撤避到伏尔加河畔乡间的亲戚家里。安德烈的父亲于战时志愿从军,并断了条腿。他们一家于一九四三年搬回莫斯科,塔可夫斯基的母亲在一家印刷厂当校对。战争对童年的塔可夫斯基有着两层意义:存活的问题和父亲自前线返乡;只是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并未回归这个家庭。
塔可夫斯基的母亲一直希望他朝艺术方面发展。因于她对艺术的信仰,塔可夫斯基曾先后就读于音乐学校和美术学校;我们很难想像,如果不曾接受音乐、美术方面的训练,塔可夫斯基导演的电影会是什么模样。一九五一年,塔可夫斯基又进了东方语文学院,后来却因运动伤害而辍学,乃随一个地理研究小组远征西伯利亚。在那近一年期间,塔可夫斯基画了一系列素描和速写。一九五四年自西伯利亚返回,申请进入苏联电影学院,师事米哈伊尔·罗姆。
一九六〇年,塔可夫斯基自电影学院毕业,他和同学孔恰洛夫斯基合导的毕业作《压路机与小提琴》一举赢得纽约学生影展的首奖。一九六二年,他和摄影师尤索夫开始长期合作的第一部作品《伊万的童年》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本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前线担任俄军侦哨的孤儿少年,剧情不脱传统模式,但在表现的形式上,对于战争的恐怖,已然有了超现实的、前卫的取向。
塔可夫斯基的第二部剧情长片,系由孔恰洛夫斯基编剧的《安德烈·卢布廖夫》,刻画十五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卢布廖夫的一生。他以不甚连贯的段落,构筑出画家所遭逢的外在折磨与内在挣扎,以象征俄罗斯野蛮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冲突。苏联当局认为本片对中世纪俄罗斯历史作了不实的呈现而将之禁映多年;尽管如此,本片经过修剪后的版本仍获得一九六九年戛纳影展的国际影评人奖。
改编自波兰科幻小说家列姆的《索拉里斯》是塔可夫斯基的第三部剧情长片。这部形而上的科幻电影被誉为“苏联的《二〇〇一年太空漫游》”,并获一九七二年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这部片子在苏联国内并未遭受波折,但塔可夫斯基自己则对之十分不满意,甚至不太愿意多谈。接下来一九七四年的自传电影《镜子》,却因为错综复杂的结构和寓意深远的风格,在国内饱受抨击,延宕到一九八〇年才得以发行海外。一九七六年,塔可夫斯基导演了舞台剧《哈姆雷特》,极受肯定。一九七九年完成的《潜行者》摄于爱沙尼亚,许多欧洲影评人将这部复杂的寓言电影诠释为导演对苏联政府压制思想自由的控诉。至此,塔可夫斯基已奠立了他在国际影坛的地位,论者均认为他是苏联最不墨守成规的导演,同时他也成为当局核准赴国外拍片的少数苏联导演之一。
一九八二年,塔可夫斯基赴意大利拍摄由意、法、俄三国合资的电影《乡愁》。《乡愁》的编剧是常与安东尼奥尼、弗朗切斯科·罗西合作的东尼诺·盖拉,叙述一位俄国教授在意大利与美丽的女通译、癫狂的多梅尼科间微妙的关系,以及置身异国他乡时的记忆、梦幻和心理交战。《乡愁》可能是塔可夫斯基最神秘、难懂的电影,获一九八三年戛纳影展国际影评人奖,并与布雷松的《钱》同获最佳导演奖。一九八三年,他在伦敦执导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塔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电影《牺牲》,于一九八六年摄制完成,由世界顶尖的摄影师斯文·尼克维斯特掌镜。本片藉由生活在波罗的海一孤岛上的一群人,呈现人类面对毁灭性的威胁时的恐惧和希望、牺牲和救赎。本片获奖无数,仅在戛纳影展即获五个奖项。
塔可夫斯基在拍摄《牺牲》时,已知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在《牺牲》片中,他透过亚历山大告诉我们:“没有死亡,只有对死亡的恐惧。”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风格:
受到父母的影响和教育,塔氏的电影有深厚的文学和艺术底子,往往充满喋喋不休的诗句和优雅的巴哈音乐,他在画面构图和视觉效果方面的钻研也是无人能及,并以其梦样的诗意影象 (haunting images) 驰名于世。他的电影常常沉思和探索生命的意义,悲天悯人的胸襟表露无遗。
他的电影全部以童年、信仰、爱、牺牲和救赎作为母题,有时还隐含哲学思考和政治寓言。梦幻、镜子、圣经和圣像、水、声音和大自然都是他恋恋不忘的表达手法,为其电影带来极为优美动人的意境。
一篇评论:
塔尔科夫斯基:末世拯救与诗性叙事(刘擎)
1986年岁末,俄罗斯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巴黎病逝。54年的生命,26年的导演生涯,他只留下8部电影作品,却以其博大深邃的精神气质与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开创出崭新的艺术典范,奠定了他在世界电影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地位。
生命的最后一年里,身患肺癌的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在病痛中完成了电影《牺牲》。这部绝响之作是献给现代文明的一首挽歌:陷入歧途的时代,无穷扩张的物欲,人类精神世界濒临崩溃,巨大的灾难行将来临,主人公毅然以自己的牺牲来寻求拯救……。
烈火与浓烟升腾弥漫,燃烧的房屋终于坍塌,瓦砾横陈。而废墟的近旁,那棵枯树静默依旧。树下的男孩正专注地浇灌着,在他纯真而持久的凝望之中,死树似乎奇迹般地开始复活。巴赫的清唱剧渐渐奏响,影片结束于一行献词:"给我的儿子安德列,怀着希望与信心"。15年后的今天,当纽约的上空弥漫着"撒旦现形"般的烟雾,当恐怖与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着世界,这部寓言作品又一次呈现出启示录般的震撼力量。
塔可夫斯基具有强烈的宗教气质。末世与拯救,精神的迷失与文明的危机,是他贯穿一生的创作母题。在他流亡之后创作的影片《乡愁》之中,启示录的声音以尼采式的魇语再度喧响。罗马广场,"疯老头"多米尼克站在大理石塑像上,向人群大声疾呼:"我们必须返回我们误入歧途的转折点!我们必须回到生命的根基!"。癫狂的多米尼克,此刻却像一位独醒的先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竟然要一个疯子来告诉你们该为自己而羞耻!"。贝多芬的《欢乐颂》在广场上回旋,他将整桶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当众自焚。
此时,多米尼克唯一的朋友、俄罗斯流亡诗人安德列正点燃蜡烛,穿越圣·凯瑟琳温泉。这是多米尼克对他最后的嘱托:一个拯救世界的秘密巫术,而拯救的希望如风中的烛火摇曳飘渺。安德列手中的蜡烛一次次熄灭,又一次次点燃,坚持着漫长的跋涉……
也许在整个电影史上,没有一位电影导演像塔可夫斯基那样对人类精神抱有如此执着而深切的关怀。他曾经坦言,心中最深的忧虑是"我们文化中精神空间的贫瘠。我们拓展了物质财富的领域,却剥夺了人的精神维度,对其威胁置之不顾。"然而他深信,"一个人能够重建他与自己灵魂源泉的盟约,以此恢复他与生命意义的关系。而重新获得道德完整性的途径是在牺牲中奉献自己。"
塔可夫斯基执着于一种古老的信念:艺术家应当承担近似上帝的使命,艺术创造不是自我表达或自我实现,而是以自我牺牲创生另一种现实、一种精神性存在。影片《安德烈·鲁勃廖夫》蕴含了将艺术家与殉道者类比的主题。这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史诗作品,以章节结构刻画了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鲁勃廖夫的一生和他经历的时代动荡。鲁勃廖夫对社会完全丧失了信心,在探寻信仰的旅程中历尽迷茫、坎坷与创痛。数十年沉默不语,直到最终他目睹为纪念东正教先驱圣·乔治所铸造的大钟落成。在轰鸣的钟声里,他领悟到神与艺术的和谐,获得了信念的再生。
时间与记忆是塔可夫斯基作品中的核心要素,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中展开。《镜子》是一部自传性作品,讲述一个艺术家的童年体验与成长。时间始于二次大战爆发,跨越40年的岁月,完全吻合了导演自己的生平年代。塔可夫斯基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而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塔可夫斯基说,这是他第一次决定用电影自由地表达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记忆。
田园般的平静被大战的枪炮打碎,父亲出征前线。对战争死亡的恐惧与对父亲归来的焦灼期待,黯淡了艺术家的童年岁月。终于从前线返回的父亲,却再度离开了他和母亲,投身于另一段恋情。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情感、对父亲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结影响了他一生的成长。而后来长大成人的艺术家,却重演了父亲情变的故事……。这一切都是塔尔科夫斯基自己生平的写照。影片中穿插了许多新闻记录片,构成历史事件的时代坐标,又将个人的过去与现在、梦境与现实自由组接,创造出新的时空意义。塔可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捕获与再造时间。时间是不可逆转的,而记忆使生命得以重访过去。在他看来,"过去"比"此刻"更为真实也更为久远,"此刻"稍纵即逝,如砂砾一般从指间滑落。而只有通过记忆,时间才获得了"物质性的重量"
塔可夫斯基对电影语言的杰出贡献具有公认的典范意义。他开创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风格,使博大深邃的精神主题在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中展开,获得完美的表达。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Ingmar Bergman)曾经予以这样的赞誉:"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蓦然间,我感到自己伫立于房门前,却从未获得开门的钥匙。那是我一直渴望进入的房间,而他却能在其中自由漫步。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终于有人展现了我长久以来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体现的境界。对我来说,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
那么,什么是塔可夫斯基的"钥匙"?塔可夫斯基最初的导演训练是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完成的。学院对导演系毕业作品的常规要求是20分钟的黑白短片。而他在1960年完成的毕业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是一部46分钟的彩色影片,并获得"纽约学生电影展"首奖。他在这部处女作中已经展露出电影语言方面过人的才华:对蒙太奇技术的娴熟运用,对色彩和音乐效果的敏锐把握。
然而,塔可夫斯基后来对传统的电影语言,对蒙太奇、色彩和音乐效果的功能持有越来越明显的怀疑与批判。他认为使用"彩色"只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对于电影本身是一个错误,因为黑白"更具有表现力,也更为真实"。虽然这与他自己的实践并不完全一致(他对黑白和彩色技术的运用处理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他在许多影片中使用黑白与彩色的混合技术,以及反差极小的、接近黑白的色彩,但总的来说他更为重视黑白对电影艺术的价值。在晚期作品中,他越来越少使用背景音乐,直到最后完全放弃。影片《牺牲》中的所有背景声音都来自现场声源,只有在影片首尾的字幕部分使用了巴赫的音乐。
塔可夫斯基常常被誉为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以来最伟大的俄罗斯导演,但他本人却明确地批判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其快节奏剪接技术。他在《雕塑时光》(Sculpting in Time)一书中写到:"蒙太奇电影的理念,即以剪接手段将两个概念连接起来造成新的第三个概念,在我看来是违背电影本性的。艺术绝不能将概念之间的互动作为终极目的。形象是具体的物件,但却沿着神秘的途径延伸到超越精神的地带……"。
蒙太奇手法无疑是当代电影主导性的叙事方式。一部好莱坞的主流影片,90分钟片长中一般有500到1000个各种机位与景别的镜头,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间长度只有5到10秒钟,以快速剪接切换形成眼花缭乱的视觉刺激。而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尤其是他最后三部作品,很少使用快速剪接,每部作品大约只有100多个镜头,平均时间长度在1分钟以上。大量的长镜头以及缓慢的推拉和轨道车运动,在他晚期作品中格外突出。《乡愁》中安德列举着蜡烛一次次走过温泉的镜头持续了8分45秒,而《牺牲》的开场镜头竟然长达9分26秒。
表面上看,这种对快节奏蒙太奇的拒绝是一种"返祖现象",似乎返回到格里菲斯(D. W. Griffith)甚至卢米尔兄弟(Lumière brothers)时代的原始电影技术。这对于习惯接受主流电影的观众造成了相当的"观赏障碍",对塔尔科夫斯基作品的"沉闷"与"缺乏娱乐性"深感畏惧。但这种敬而远之的心态很可能是来自于商业化电影所引导和造就的偏狭观赏习惯。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语言并不是走向简约主义,而是为传达超越性的精神境界所开创的独特的诗性叙事,在电影美学上有其充分的依据。低频率剪接和难以察觉的镜头运动避免了无节制的"干扰性刺激",放弃了对观众的强制性操纵,同时调动观众在观赏绘画和阅读诗歌中积淀的审美经验,构成新型的叙事与感受模式。它试图改变商业电影中导演与观众的"施虐-受虐"关系,转向另一种启发和参与性思考的互动。
塔可夫斯基的诗性叙事不只是长镜头的运用,同时也配合了丰富多样的电影手段:别致优美的构图中唤起象征意味的景观与物件(地平线,田园,河流,沙岸,树木,房屋,门窗,墙壁,镜子,食物,动物,雾气与火焰等等),场景变换与剪接所造成的奇异时空效果,人物调度、背景物体对比和运动以及光线的微妙变化所产生的流动韵律……。摆脱了应接不暇的视觉刺激之后,画面本身的意味和诗性品格反而清澈起来,引领观众进入一种凝视与冥想的状态,在沉静之中抵达超越性的想象、思考与诗性体验。
如果我们尝试着改变既有的观赏定势,就会感受塔可夫斯基的诗性叙事绝不沉闷和乏味,相反,它具有丰富饱满的内在张力与激情。在《乡愁》那段著名的长镜头中,主人公安德列缓缓移动的孤寂身影,闪烁的烛火与潮湿的绿墙,寂静的风与水滴,安德列抵达终点时令人窒息的呼吸,形成了一种充满存在意味的生命时刻,蕴含着"大音稀声"的力量。
"怀着希望与信心",这是流亡他乡的塔可夫斯基告别世界的遗言。
作品目录
1956年
《今天不离去》(there will be no leave today;segodnya uvolneniya ne budet)
塔氏在电影学院时的短片习作。
1960年
《压路机与小提琴》(the steamroller and the violin;katok i skripka)
塔氏在电影学院时的毕业作品,曾获纽约学生影展首奖。片长46分钟。
1962年
《伊凡的童年》(ivan’s childhood;lvanovo destvo)
1961—1962年摄制,1962年发行,又名《我的名字叫伊凡》(my name is ivan)。曾获1962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片长95分钟。
1966—1971年
《安德烈·卢布廖夫》(andrey rublyov)
1964—1966年摄制,1966年首映,1971年发行。曾获1969年戛纳影展国际影评人奖。原片长185分钟,亦剪成146分钟发行。1988年在莫斯科纪念塔氏所放映的版本,据悉片长超过245分钟。
1972年
《索拉里斯》(solaris)
1969—1972年摄制,1972年发行。曾获1972年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片长165分钟(亦曾以144分钟拷贝发行)。
1974年
《镜子》(mirror;zerkalo)
1973—1974年摄制,1974年发行。片长106分钟。
1979年
《潜行者》(stalker)
1979年发行,片长161分钟。
1983年
《乡愁》(nostalgia;nostalghia)
1981—1983年摄制,1983年发行。曾与布雷松的《钱》(l’argent)同获1983年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亦得国际影评人奖。片长126分钟。
1986年
《牺牲》(the sacrifice;offret)
曾获1986年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最佳艺术贡献奖、国际影评人奖和教会评审团奖等。片长149分钟。
以上许多内容引自mtime,verycd,d9fy等论坛,还有网络,特此声明
这次制作老塔全集,花了我很多功夫,全集一共收了他11部片子,包括他早期学生时代的两部习作,还有一部纪录片,希望喜欢他的朋友不要错过。我这个全集会做种很长时间,一直拖了那么长的时间,还望各位会员多多包涵。
附件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torrent (105.09 KB)
2008-1-20 21:32, 下载次数: 1083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rainsoundwy 威望 +75 精品文章果冻辛苦了 2008-1-21 00:05siutomwong 威望 +75 原创内容 2008-1-20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