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史前墓葬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39:55

今天的兴隆沟是一个只有30多户农家、120多人口的自然村落,它静静地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以北9公里的一个地方。它三面环山,大牛河水环绕小村蜿蜒北上,南北的冲沟山泉叮咚,细水流长。
村庄的四边都是平整宽阔的旱地,村民年复一年地在这块土地深耕
细作,除了收获他们的小麦、豆子和玉米之外,在每年的土地翻耕时节村民们总能“收获”一批有棱有角、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的形状一直让他们疑惑,因为它们有的像刀,有的像斧,有的像锄。村民并未追寻它们的来处,而是为这些石头会绊坏他们的锄头,割破他们的手脚感到头疼不已。所以村民每筛一次土就将这些碍事的石头捡拾起来,在各家的地垄上堆砌成一条分界线。
村民们还有一个疑惑,他们弄不清楚在这一片开阔而平坦的土地上那一个个灰黑色的土圈是什么。这些灰黑色的土圈整齐地排列着,与周围的生黄土迥然不同,并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村民看它们像一口口倒扑的黑锅,就形象地称之为“锅腔子地”。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挖掘过,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大自然的造化。
后来,山外边来了一些人,他们或多或少地拿着工具,冲锅腔子地去了。他们的兴趣一点不比村民少,一会儿用皮尺测量起来,一会儿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当然,山外边来的人也引来村里人的兴趣,总在一旁兴致勃勃的观看,后来拉起防戒线不容村民靠近了。再后来,村民们从测量人的嘴里知道,这锅腔子地是很早很早的人们居住的房子。但是到底有多早,测量的人说要等挖开以后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时侯的人的“锄头”就堆在他们的地垄上。
在没有给出一个十分确定的答案之前,村民的疑惑并没得到解决。从这以后村民们开始猜测锅腔子地里到底有什么宝贝,但是最后的结论是一致的:把石头磨一磨就当锄头使的先民们还能造出什么宝贝来!
2001年6月,考古工作队正式进驻兴隆沟村。村民们腾出最好的5处房屋让考古队员居住,旗、乡公安部门还向村民们普及了文物法的有关内容。考古队的工作对村民们来说是新奇的,但很快他们也融入了工作队中去,因为考古队经常需要他们去充当民工。
探明村落规划
7月1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考古工作队刘国祥为领队的兴隆沟遗址发掘工程拉开了序幕。他们根据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遗址的发掘情况推断,兴隆沟村田野上的锅腔子地就是先民曾居住过的半地穴居址。由于居址废弃后,经过了多年的风化堆积,所以形成了灰黑色的土质。工作队考察结果进一步表明,兴隆沟村的遗址不止一块,在村东北和西南的田地中各有一片遗址,而且文化类型并不一样。
村西南约1公里的丘陵坡顶上的遗址面积比较大,东西长400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48000平方米,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保存状况较好,目前所知规模最大的一处兴隆洼文化中期聚落遗址,考古工作队将它称为第一发掘点。在第一发掘点共发现房址灰圈145座,均沿东北——西南方向成排分布,每一个灰土圈基本代表一座半地穴式房址。这次考古队发掘了其中12个房址。与此同时,第二发掘点的工作也迅速展开。它是一处成长方形状的红山文化聚落,目前在东北段和东南段已经发掘出一段深达2米,宽度1米左右的围壕,围壕内有数十座成行排列的房址灰圈,这次发掘了其中的四座房址。
当你走进这个原始村落时,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讲究规划的村子。从房址的排列顺序来看,一百多座房子不论大小,一律沿东北至西南方向成排分布。房子的出口朝向正北。村子的边沿环绕一条围壕,围壕一般在深2米宽1米左右,整个村子没有一座房址在围壕以外。
这种有规划的一致性建筑格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关系呢?
专家们通过对房址内人体骨骼的鉴定分析,大致作出这样的推断,每个房址为一个单位,构成了最基层组织,就是今天的一个家庭;每一排房址组成血缘关系,相近的几排可能是同一个家族;一个村子有很多不同的家族组成,在村落四周修建一条围壕为界定,组成了一个原始部落;几个部落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部落是这个集团的中心,干沟子河两岸有5处兴隆洼同类文化遗址,而北城子遗址正是在中心部位,它很可能是这个社会集团的中心聚落。
走访原始人家
8000年前先民的家是什么样的呢?锅腔子里能有什么重大发现?带着这些疑问,考古工作队开始对第一发掘点F5房址进行发掘。
姜士勋与刘海文小心翼翼地拨开房址的土层,突然发现一块兽骨露了头,渐渐地一个完整的野猪头出现了,接着清理下去,又发了第二只、第三只……,十二只野猪头和鹿头堆放在一块儿。更为引人注意的是,有部分野猪头头骨的正中有刻划的菱形痕印,菱形印中有用火灼烧出的洞孔。原始人为什么要在野猪头骨上灼孔?有人说是为了吸食野猪的脑液,也有学者大胆猜测与某种星相有关,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与古人的祭祀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F5房址面积达80多平方米,是目前发掘所有房址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而且它的位置处于发掘区的中部。它的形状也很奇特。从表面上看它是一个“亚”字形房屋,进一步发掘才发现房基也是方形,挖好后又在四角填堆出方形的熟土台,这四个熟土台是拿来放东西用的,还是建筑的需要?从它的建筑面积和出土兽骨来看,它会不会是聚落中心的聚会地点?另外还在房址内发现半个经钻眼而形成环形石,这又做何用途?
带着种种谜团,考古工作队继续挖掘其他的房址,以探个究竟。
就如同整个村落经过有序的规划一样,每个房址的基本结构和布局也基本相同。经过考古队除去表面的积土,房址的平面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他们多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全为半地穴式建筑。所谓半地穴建筑,就是在地面下挖一定的深度的地穴,然后把所挖的土垒在四边,在每个房址的四角钻挖四个柱洞或者更多,最后在每个柱洞支撑一根柱子,这就搭建了房子的基本结构。那么先民半地穴到底往地面下挖多深呢?
从发掘的2号房址西北侧穴壁来看,现在仍存有0.75米深,大致可猜测当时从地面下挖的深度不下1米。
房址面积一般都在35-75平方米之间,地穴四壁较直,西北侧穴壁较深,东南侧渐浅,居住面大多是在原有的生土面上砸实而成,也有的经过垫土或局部抹泥。西北侧居住面普遍保存较好,平整而坚硬,这样看来西北侧很可能是卧室;东南侧硬面多已脱落,中部明显下凹,应是长期出入踩踏所致,所以它可能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厅堂了。
在看过了先民的卧室和厅堂之后,我们再来体验一下他们是怎样做饭的。在每一个房址的中心部位都有一个圆形土坑,刘国祥向记者解释,这就是先民做饭的灶头。灶头的底面平整而坚硬,灶壁较直或略内收,经过抹泥处理,而且还有明显的烧火痕迹。那么先民的锅是什么呢?从所出土的遗物来看,先民开始烧制陶器,主要以陶罐为主,陶钵和陶杯数量较少,所以陶罐之类的就是他们的做饭工具。
为了了解先民的生活环境、食物结构和食物成分,专家们从出土的各种石器、骨器以及对人体骨骼的同位素、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当时的人们还过着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每一次狩猎都是集体出动的,出动之前,部落首领势必在一个地方聚会商议,然后决议之后吹响号角表示一次出动即将开始。这时先民们带上平时或打或磨、或琢或削的各种石头,削成锋利的树枝,向着目标奔去。
从出土的动物骨骼来看,他们集体出动捕猎目标多为野猪、野鹿和各种小动物,他们还在附近的水域捕鱼和捞取水蚌。在捕获一头野猪或者野鹿时,他们就用石斧、石刀等分解劳动果实。吃完之后,骨头也不随便就扔掉,他们又把骨头磨制成骨器,从发掘的骨器来看骨锥数量最多,其次有骨匕、刀、凿、镖等,还有一定数量的角器、蚌器。在每一次出动和收获的时候,他们都会有一场祭祀神灵的活动。
探察居室墓葬
如果告诉你有这样一种墓葬风俗,人在死后埋在自己的家里,然后活着的人继续居住下去,你听后肯定会有些毛骨悚然。兴隆沟遗址就发现这种墓葬风俗,考古学上把它称为“居室墓葬”,这是兴隆洼文化独有的发现。
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刘国祥解说了墓坑挖掘的过程和特定的方位。在这次发掘过程中共发掘了8座居室墓葬,分布在5座房址内。墓穴紧依房址的一侧穴壁下挖而成,为长方形竖火土坑墓。10号房址内共发现3座居室墓葬,是已发掘过的兴隆洼文化房址中埋葬居室墓最多的一例。其中2号墓位于房址的东南部,墓口上有踩踏而成的硬面,上面摆放有陶器和石器,应是埋入墓葬后该房址被继续居住的实证;而另外两座墓分别位于房址的南部和西北部,墓口上均未见硬面,可能埋了这两座墓葬后10号房址即被废弃了。在2号房址内发现的两座居室墓葬的墓口上面均发现有下塌的硬面,可以推测在埋入墓葬后主人仍在该房子起居生活。
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呢?刘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今天我们仍然保持这种居室墓葬的变体,我们把先人的牌位或者肖像放在自己的家里作为祭拜和怀念的对象就是从居室墓葬发展过来的,而在近代仍有一些原始民族和部落保持这样的葬俗。”
从居室葬的数量上分析,不是每个房址内都埋有墓葬,只有少数房址才有,并且一个房址一个墓穴为多。这就是说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葬在室内,而绝大部分的人都不葬室内,那么为什么这少部分人要葬在室内?绝大部分的人又葬到哪里去呢?
台湾的部分少数民族,比如像台湾族、亚美族,在近代也还仍然保持居室葬的习俗,但是台湾族和亚美族是绝大部分都葬在室内,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亲人的尸骨被野兽叼走。而在兴隆沟不同,它明显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根据出土的墓葬分析,埋在室内的都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在当时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至于他们的墓葬地却没有找到。
在这次发掘中就出土了这样一个墓葬,墓穴的主人拥有两件利用人头盖骨制作而成的骨牌牌饰,其中一件放置在墓主人胸部,加工成人面形状,中部有两道弧形镂空,边缘有双道阴刻线纹;另一件圆形牌饰放置在墓主人右手腕部,边缘呈连弧状,并钻有一周细密的小孔。这样经过雕琢的骨牌显然不是普通人所能佩带和随葬的。专家经过对墓葬主人进行骨骼分析和鉴定,表示该墓主人是一个身高一米七五,年龄在25岁左右的青年男子。专家猜测,这很有可能是部落首领级的人物。
居室墓葬不仅有男子也有女子,有成年人也有孩童。4号墓的主人就是一个只有六七岁左右的孩童。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孩童的身体经过支解,从出土的尸骨来看是零散的,而且他的头是直立的。这引起了考古专家对这个孩童的死因分析。
后来考古队在墓穴的填土内发现了一件环形玉器,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最早的玉器。当时的玉器都是作为装饰品而存在的,一般佩带在耳朵上为多,所以如果在耳部周围发现玉器并不奇怪,而奇怪的是它是从填土内找到的。考古队员于是试图从填土里找到另一块玉器,可是另一块却不知所踪。那么另一块玉器到哪里去了呢?刘国祥坚信,玉器都是成双出现的,有一件肯定有两件。结果他掰开头颅一看,原来另一件嵌在墓主人右眼眶内。这就更加引起考古队的兴趣了。
经过专家分析,这个孩童在死之前身体被支解,头部被割,所以埋葬时头是直立的,而眼眶里的环形玉器应该是死后被有意嵌进去的,专家进一步推测,很有可能这个孩童生前一只眼睛有疾,故把环形玉器嵌到眼眶中以起到以玉明目的作用。
时间过去3000年后
兴隆沟遗址第一发掘点是距今约8000年之前先民居住过的村落,它坐落于村西南的丘陵坡上。在村东北不远的田地中考古队又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一个聚落遗址。时间过去了3000年了,聚落的遗址从兴隆沟村的西南山坡搬到了东北的平地。3000年过去了,期间发生了什么呢?
刘国祥解释了村落迁移的原因,为了牢固起见,半地穴的建筑不可能在原有的土地一直累积建筑。所以长年的人口居住使得村西南那一片土地变得不再适合人们修建房子。为了寻求一个更加舒适的地方,他们选在村东北的那片平地。时间已经过去了3000年,这块遗址今天我们称它为红山文化遗址,与第一地点相比它已经有了很多的进步。
由于受到中原仰韶文化的很大影响,农业生产已较发达。相对丰足的食物已使一部分人可脱离农业生产,而去从事玉器雕刻、泥塑和大型建筑等非农工作。8000年前兴隆洼文化时期,那时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狩猎需要集体行动,所以那时的房屋较大,有35~80平方米,而且成排聚居。发展到红山文化时期,家庭成了农业生产单位,经济形态不同了,房屋也变得小多了,每个房址十几平方米。
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彩陶。在第二地点的发掘中,出现了大量的彩陶片,而且有的绘有图案。陶器的工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种类有了明显的增加,比如出现了平底小钵、高领双耳罐、三足小盅、桥形钮器盖等等。
在红山文化的21号灰坑内发现一件三个裸体女人蹲坐相拥、手臂交叉相搂的红泥陶塑,这是我国目前所发现年代最早的女子动态的群雕像,其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刘国祥领队解释这件艺术品的价值说,这反映了当时存在女性崇拜的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发展状况。
在17号灰坑内发现296枚蚶类,是出土海贝类最多的一个地点。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经过钻孔的,这些钻孔的贝壳会不会是串成项链使用呢?而敖汉这个地方是不可能有这种海域出产的贝壳,这会不会是红山文化时期与外界长距离的文化交流的结果?答案只能期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了。(文/中国国家地理网 雷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