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 以青蒿为例——“老子·孔子·庄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02:46
“有无相生” 以青蒿为例——“老子·孔子·庄子”时间:2010-10-23 12:43来源:和而不同博客 作者:和而不同 点击:104次华佗最初对黄痨病治疗无方,后来一个病人回家后痊愈了。经过询问,才知对方吃了一种叫青蒿的草。华佗就采来青蒿,为黄痨病人治疗,没想到毫无效果。华佗再次询问,得知那人吃的是三月的青蒿。
中医院的大厅宽敞明亮,每个廊柱上都有一幅图画,旁边是文字:或是中医名家介绍,或是中药常识典故。
 
一幅题为“三月茵陈四月蒿”的图文吸引了我,说的是华佗发现茵陈的故事。华佗最初对黄痨病(黄疸)治疗无方,后来一个病人回家后痊愈了。经过询问,才知对方吃了一种叫青蒿的草。华佗就采来青蒿,为黄痨病人治疗,没想到毫无效果。华佗再次询问,得知那人吃的是三月的青蒿。华佗明白了:春三月百草生长发芽,正是药力的峰值期。来年春天,华佗用三月青蒿治好了许多黄痨病人。
 
三月过后,青蒿又失去药效。到了第三年,华佗把青蒿的根、茎、叶分别进行实验,发现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就取名“茵陈”。他还编了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这个故事让我思索再三:人喜欢给世界的万事万物下定义,以为下了定义就意味着人对某个事物有了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现代实证科学的缺陷之一就表现在这里:当你对事物某个方面的特性有了一种绝对化的判断之后,很可能就意味着你不大可能会这个事物其它方面的特性——因为你已经将构成这一事物的“方方面面”简化为一个面,或一个点了。
 
在上面的例子里,如果你眼里出现的是茵陈,它就是有用的;如果看见的是青蒿,它就是没有价值的。可问题是茵陈与青蒿是同一个东西。而且,即使你将它看成是药物,你的认识仍然不能“绝对化”。它在你的眼里会不停的“转化”:同一种植物在三月就是药,到了四月就是草。“有效”与“无效”集于一身。
 
对这个世界或他人,你怎么能下一个绝对化的定义?
 
《道德经·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下面,我斗胆揣度一下这段话前两句的意义(与普遍译文有异):
 
“当天下的人都认为只有美才构成美的时候,这就是不美;当天下的人都认为只有善才构成善的时候,这就是不善。”当你认为青蒿只是一种草的时候,你已经错了;当你认定茵陈就是药品的时候,你又错了!原因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是可能相互转化的,事物的丰富特性的呈现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这大概就是大自然“有无相生”特性的一种显现吧?( 2010/10/23晨)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jiaoyu/jingdian/20101023/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