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有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34:28

游泳是人类最好的健身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健身方式,家长们也开始热衷于带年幼的孩子去室内游泳池上游泳课或戏水玩耍。但科学家们一直担心用于泳池消毒的氯化物可能造成的健康影响。尤其在中国,过度消毒的问题由于监管的缺失也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欧洲一组新的研究证明,在含氯泳池中游泳确实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在如此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开始权衡游泳利于健康的益处和接触化学物质的风险。
中国游泳现状:含氯超标,监管宽松
目前中国的游泳池基本都是用氯气或氯化物进行消毒,人们对游泳越来越多的要求催生了更多的室内游泳池,但室内游泳池糟糕的通风环境使氯气无法消散,加重了氯化物对游泳者的影响。而没有明确的游泳池管理规定,以及宽松的监管环节,使消毒过量的安全隐患被忽视。


在很多地方,卫生局只是在游泳旺季时对游泳池进行抽查。

室内游泳池,通风条件不好,有毒的氯气很难消散出去。

随着人们对游泳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露天游泳池越来越少。但这却增加了泳客氯中毒的可能性。
氯化消毒是最常用消毒方法
目前在中国,大游泳池一般用“氯气”,小游泳池一般用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对泳池的水进行消毒灭菌。氯气是通过一个相当简单的化学反应杀死细菌的。氯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因为“次氯酸”体积小,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氯和水的作用是一种可逆的水解反应。氯溶于水后,可以生成次氯酸和盐酸;而次氯酸和盐酸作用,又会生成氯和水。因此经常在游泳池能闻到淡的消毒水味,即是挥发出的氯气。
卫生部门“抽检”成摆设,消毒过量危害被忽视
中国现在施行建设部于2007年3月8日批准发布了《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标准中规定,游离性余氧的含量应控制在0.2~1.0毫克每升,化合性余氯 ≤0.4mg/L。但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有关游泳池的通用管理规定。对于各地游泳场所平的监管,主要依靠直接管理人员自查,各地的卫生监督部门所也有不定期抽查。这种“不定期抽查”多是由各地卫生局按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并没有更高的卫生部门监督的管理。在游泳旺季,水质水样的抽查,每周应当至少两次,才能保证游泳池水质达到要求的标准。但事实在很多地方,卫生局只是在游泳旺季时对游泳池进行抽查。甚至有些地区,这种“不定期抽查”是因为接到了游泳者关于水质或工作人员健康隐患问题的举报。这样的检查根本无法起到监督作用,更不可能发现问题。
这样的监管力度,根本无法保证游泳池水中的氯含量是否达标,是否会对人们身体产生影响。有的泳池,不经常换水,以加大投入消毒剂的量来保持池水清洁;或者操作粗放,不按标准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等,造成水中次氯酸含量超标。这样,逆反应中,水中释放出的氯气就会增多。很多人关注游泳池是否消毒,细菌病毒是否超标,但却不知道,消毒水过量,也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
露天泳池迅速减少,室内游泳池通风不好氯气难消散
在游泳池,挥发的氯气聚集在水面上,很容易被游泳者吸入。若是露天游泳池,氯气会比较容易消散,但由于露天游泳池受天气影响大,运营成本高,而且,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游泳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诸如防晒、卫生、洗浴、救护等都必须考虑。露天游泳池越来越少:北京四环内的露天游泳场仅剩3家,郑州市露天的仅有7家,而杭州市区也只剩下2家。而在室内游泳池,通风条件不好,有毒的氯气很难消散出去。
近年来,各地很多室内游泳池都发生氯气泄露或是游泳者氯气中毒事件,但由于很多事件不是特别严重,并没有很大影响。2010年7月26日,南京江宁区发生游泳池氯气泄漏事故,南京约60人被送往医院检查治疗,其中一半以上是孩子。同一天在四川一游泳场,也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上千群众紧急被疏散,有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这两起事件,均为氯气泄漏造成的。
游泳池中氯及其副产品严重危害健康
科学家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用氯消毒的游泳池水中含一百多种化学副产品,其中许多有有毒并且会致癌。人们在用氯化物消毒的游泳池中游泳,呼吸水面的空气能接触到氯,同时,氯的化学副产品能够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者被皮肤吸收,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和直接咽下是一样的,甚至比直接下咽更加严重,因为无法通过肝脏进行解毒。

比利时科学家发现儿童与室内游泳池的水中或空气中的氯化物接触或许是哮喘的诱因之一。

泳池中的有毒物质一旦通过皮肤或经呼吸道由肺部吸收,致癌性比起直接摄入会更高,因为它无法通过肝脏进行解毒。
泳池氯气含量过高或引发运动型哮喘
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长期低浓度接触氯气,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一项研究也表明,如果游泳池里用于消毒的氯浓度过高,有可能给人造成运动性哮喘。当游泳池水含氯的浓度在0.5ppm(即百万分之0.5)以下时,有不到20%的人出现支气管收缩。而当氯的浓度达到1.0ppm时,发生支气管收缩的游泳者比例迅速上升到60%以上,不论原来他们呼吸系统是否健康,都可能由此而诱发运动性哮喘。
比利时科学家发现儿童与室内游泳池的水中或空气中的氯化物接触或许是哮喘的诱因之一。研究人员以欧洲21个国家13至14岁的少年儿童患哮喘病的比率,和每10万个氯气消毒泳池的目作个比较。他们发现,每增加一个室内游泳池,儿童哮喘和呼吸困难者的比例就上升2%至3%。
含氯泳池游泳40分钟:人体引发癌症的DNA损伤指标显著上升
研究人员对从公共泳池中提取的水样以及自来水样本进行了评估。通过毒性分析,所有经过消毒的泳池水样导致的DNA受损(即会导致癌症)程度,均超过自来水。发表在《环境与健康展望》的一项研究称,化学家首次分析出西班牙城市巴塞罗纳公共泳池中的确切成分。研究者确认水中有一百多种化学副产品。其中许多都有毒,而且有一些从未在泳池或经过氯处理的饮用水中发现。
这项最新研究显示,泳池中的有机物与泳池中的氯化物消毒剂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合物三氯甲烷,有致癌危险。在研究中科学家让50名健康成人环游40分钟。在进入泳池前和从泳池出来后,研究人员测试了游泳者血液、尿液和呼吸中许多物质的浓度。结果发现,短短40分钟的游泳即导致呼吸各项指标中的一项升高,这说明这些毒素渗透到肺的内部是多么容易。科学家们认为,这项指标是引发炎症的迹象,也是患哮喘变应性疾病风险更高的信号。这项研究更加惊人的结果来自着眼于癌症指标的研究部分:游了40分钟以后,人体内能引发癌症的DNA损伤指标显著上升。这一结果,可加速人的衰老,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诱发癌症。在动物研究中,人们已经把其中一些化学物质与哮喘和膀胱癌联系起来。参与研究的美国专家还指出:这项发现首次证实,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者被皮肤吸收,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和直接咽下是一样的。而且,这种有毒物质一旦通过皮肤或经呼吸道由肺部吸收,致癌性比起直接摄入会更高,因为它无法通过肝脏进行解毒。
研究表明氯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或许会超过被消灭的细菌和病毒,人们或许应该重新评估使用它的可行性。研究者柯格维纳斯说“人们不应该害怕游泳,但是,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办法为泳池消毒。”。事实上,避免泳池氯中毒最好的方法便是到大自然里去游泳,或者选择露天的泳池。如果必须选择室内游泳馆,游泳的时间不要太长,每游泳半小时要上岸休息一会儿。游泳完后一定要好好冲洗一下,也不要忘记把泳衣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