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留在生命深处的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20:41

《80后》——留在生命深处的伤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那么些不愿意再提及的故事,在现在过得还好的每一个分秒中,也许显得不那么重要。

   《80后》,我是带着一种心碎的心情去看的。从一开始突如其来的惊吓,星辰爸爸丢下刚买的菜,飞追去坐上别人汽车的妻子,经过第一个十字路口,一辆汽车经过,第二辆汽车,砰——爸爸的身体飞了出去。到几个孩子幼年时期所遭遇的家庭不幸。

    星辰,吓坏了,妈妈跟着另一个陌生男人去了国外,那天她心里记住了妈妈眼中只有爱情的眼神。而爸爸,就在妈妈离去的背影后追随,却意外地去了永远都不能再回来的地方。那一天,星辰成了孤儿,只能寄宿在舅舅家里。从此,优秀敏觉的星辰拼命地学习,舅舅家的纷争在她眼里化作一团漠然。

    明远,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却意外地发现父母走私犯罪,父亲因为太爱母亲,背了所有的惩罚。在父亲入狱不久后,母亲便因要为他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掩饰自己的罪行另嫁他人。而孩子在探望父亲时,将一把血淋淋的刀递到父亲面前。妻子再嫁的事实,促使明远的父亲第二日在牢中自杀。而明远则带着母亲走私的证据——一把手枪生活。

    陈墨,星辰舅舅的孩子。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的短暂的一生都是比较沉默的。而最后的意外,也正应证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父母吵架离异,父亲再娶,与后母的隔阂,与父亲的冷漠,与母亲的怨恨。

    陈墨后母的女儿,在年轻的后母的严厉管教下,失去自由,失去快乐。她被迫不停地练琴、听话。她以为自己出国比赛失败了就会得不到父亲的爱。那是多么可怜的天真的害怕。同样的,她年轻美丽的母亲也是悲哀的,她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压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如同将自己的痛苦和害怕压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她也不能肯定,自己的丈夫是不是会永远都爱她?有时候,悲剧就是一场连锁的效应。

    在孩子眼中的成人的世界,是非对错应该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对他们的态度。问题是孩子常常要背负成人的过错,而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埋下了太多的痛的种子。孩子的敏感,促使他们对爱的表达与寻求与成人不同,要么冷漠,要么炽热。

    他们都长大了,经历了录音机里播放张国荣、齐秦流行音乐的年代。星辰和明远一个去了北方名校,另一个留在江南杭城。是对理想的追求吗?有时候最容易忽略的是对理想的模糊。是远在天边的流云,还是近在窗台的玫瑰花?这个故事开始真正进入叙述爱情的部分。

    没有看过原著《玻璃房子》,却对影片中的那座玻璃房子记忆很深。在中国美院年建筑美术的明远为星辰做了一个玻璃房子的模型。在后面,星辰为还在服刑的明远建了一个真正的玻璃房子(茶工艺馆)。玻璃房子,它寓意了一代人的理想。是从一座房子里出来,走到另一个房子里去。星辰和明远,在生活和他们的爱情中,都有因为曾经的伤害和心结不能够放下去很好地继续眼前的生活。但他们都有努力尝试去改变,比如星辰去北京读书、为明远放弃好的工作,明远丢掉象征着母亲罪行和对他心灵造成创伤的手枪。放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唯一亲爱的弟弟在狱中为救明远死去以后,星辰才恍然,她抓住冰凉的弟弟的手,弟弟在教会她怎样放下……

    整个影片结构非常的完整,伏笔、铺垫,前后呼应都处理得很好。那个一直贯穿全片却不引人注意的司机——撞死星辰父亲的司机,带着内心的歉疚和深深的谴责继续他的生活。影片画面干净、深沉,蓝色调为主,偏冷。演员的表演比较真实,与剧情发展相扣,常常催人泪下。

    父与子之间、母与子之间,80后所经历的家庭的变故以及这个时代所共同经历的事情,如张国荣逝世、SARS、北京申奥成功等,都教会他们成长。影片也告诉我们,我们无论做了什么,都要为我们所做的埋单。这埋单的过程纵贯了一个家庭,从父母一辈到子女。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悲剧,在揭开我们成长过程中所有的隐伤。其实《80后》也不仅仅是80后青年人的故事,只是上述的几个背景所发生的时间具有典型特征。

    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凄凉的世界。爱在这个世界里,那么地容易转瞬即逝,美好的东西如同窗外的烟火。在你年轻的时候,都会有的执着和热情,在你年轻的时候,都会有等待和坚守。

    所幸,故事的结尾是好的,那些死去的亲人和离开的亲人,也在某种程度上换回来一点温暖。星辰和明远遇到,也许他们将如我们看客所预料的圆满地在一块儿。影片告诉我们,等待和坚守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是,往往,在极尽的苦难过后,也会有看到破茧的晨光。

    生命需要重新洗牌,才能看清楚那些隐留的伤疤。我们每个人都刻意地将他们藏好收好,终究有一天会被揭开。关于我们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等待,不断地的坚守,不断地调整。有时候,生活确实很沉重,它是不一个人的事情。只有那些解开了放下了的人,才可能重新踏上美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