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攻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1:32:20

刘遵义 00852 26098600

边冠男00852 63521474

香港大学内地招生面试揭秘
——内地本科招生面试官邱东晓教授首谈港大录取细则     刘遵义 00852 26098600

全国瞩目的高考成绩揭晓了,对于很多优秀的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满足于国内的大学了,有些同学把眼光看向了香港。在香港读本科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高水平的教学质量、香港国际化的视野、还有高达数十万的奖学金,都是吸引内地高中生和家长的重要原因。

  香港大学世界排名33,是亚洲学术排名最高的大学。自从它开始对内地招生以来,其报名、招生、面试的程序和标准一直都众说纷纭,似乎有些神秘的色彩。这次我有幸在香港见到了香港大学多年的内地本科招生面试官邱东晓教授,他将以他作为港大面试的经验,为广大读者揭秘港大的面试录取过程,指点其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能给各位学子以帮助和启发。

  邱教授毕业于中山大学,1993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科大商学院是全亚洲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其EMBA项目被金融时报评为全球第二。邱教授其后负责香港科技大学的经济系教学和招生工作。2007年,邱教授加入了香港大学,负责港大经济系的工作,同时在2007年和 2008年作为香港大学的内地招生负责人在内地面试了数百名高中考生。另外,邱教授还是上海财经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Kobe University)的客座教授。

   以下为我和邱教授采访的整理稿。

  1 港大的面试录取情况是怎样的?

  每年报考香港大学的学生高达一万二千多人,但是它只招收两百多人,录取率不到2%,竞争异常激烈。一个可对比的数据是,斯坦福大学每年的本科申请录取率为 7%,港大的内地学生申请录取,比斯坦福这样的学校都更加困难。每年6月底,香港大学开始在内地招生,届时一百来个面试委员会成员将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大城市进行严格的筛选,今年暂时定于6月28到30号连续三天进行面试。

  和美国一些学校不采用教授面试,而是由专门的本科录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面试的形式不同,港大面试主要由香港大学的教授团队来面试学生,面试采取全英文形式。面试的时候经常是五六个人一个小组,由两个教授给一个topic(话题)。在面试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题目,不询问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太技术性的问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反应、语言能力、和团结精神。整个面试分为两轮,第一轮为15分钟的两个教授与五六个学生的团体面试,表现好的将会进行下一轮面试。第二轮面试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提问,以使得他们更加去了解港大、选择港大。

   2、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申请香港大学?

  最终被香港大学录取取决于三个方面:综合成绩、面试和其他方面。香港大学很重视综合成绩,中高考在其中占大部分,高考必须达到它的分数线;其次面试也是重要部分;是否得奖、在中学的一些情况、学校推荐等都会被列入综合考虑。

   香港大学在划分数线上没有一个规定,主要根据报考的人数来定。而在奖项方面则是更看中学术方面的奖项,奥数比赛之类的全国性竞赛较为重要。

   3、学生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面试在港大的招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面试满分为10分,高考成绩加上面试成绩为最终的分数。在面试当中,港大不会出一个固定的题目,而是就当前大家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从各个专业各个方面去回答。这样开放的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但可以有效地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和思维方面等各方面。特别的内向或过于外向都会影响面试的部分。对于高考分数很高,但面试成绩较低的学生将会慎重考虑。

   邱教授讲到了一个去年他所在的面试团队所采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功夫发源于中国,而中国却拍不出《功夫熊猫》这样的电影?”他解释说其实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学生平时的积累和思考。

   4、大陆学生和香港大学的不同点

  大陆学生作为尖子生被选拔出来来港读书,他们的加入提升了港大整体的学生质量,而且,还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体系。他们本身的起点高,不存在学术方面的问题,但他们可能会面临语言方面的问题。大陆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较强,但缺乏有效的口语锻炼,使得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弱于香港学生。此外,大陆学生和香港学生由于缺乏充分沟通,在课堂上、做项目上相互交流、合作有待加强。而现在香港对于大陆学生的政策也放开了,原来香港的政策是不准许本科生读完之后留在香港工作的,要通过专查的形式。所以现在移民政策上,近两年才有。而且政策比较宽松,可以准许你多待一年的时间。

   5、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对内地高考和高中的教学,会有什么样的冲击?

  以前按照人们传统的观点,最好的学生要就读清华北大。但现在很多很好的学生状元,去了香港,很多大陆的学校觉得不服气,就有一种说法是说香港的大学靠高额奖学金来“抢”学生。但其实香港学费、生活费比大陆高出很多,港大虽然提供的奖学金高达几十万,但也刚好只够学生几年的学费、生活费。同时拿到全额奖学金由其高考成绩和面试的综合成绩共同决定,获得人数极其有限。因此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吸引大家的还是其教育质量和提供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港大招生使得高考成绩优异学生多了一份选择。港大来内地招生,对大陆好的学校有一定的竞争,对清华北大有冲击,但影响不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需要或将来的就业打算,决定自己在大陆就读还是去香港甚至国外就读。

   6、假如同时拿到了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offer, 该怎样选择?

  总的来说,港大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大学,就是什么专业都有,科大是比较专,它的理工科会比较强。商学院的选择,从学术上说,科大的international reputation(国际声誉)要比港大的要好。而港大毕业生的人脉关系就比较好,在找工作方面会更有帮助。

   综合来说,两个学校各有所专,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以后的就业规划,以此来选择学校

 

 

 

 

 

 

 

 

 

香港大学的面试题

香港大学进军中国内地后,带来的冲击是非同小可的。香港大学PK清华北大,不仅是争夺优质学生资源,更是两种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的比拼。这从双方招生的方法就可看出,与国内高校录取只看分数相比,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两所高校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录取以外,多所香港高校都选择了结合面试、笔试和高考成绩甚至作品和论文等方式进行。

     红网有篇文章将香港大学的面试题与内地的高考作文题比较,得出香港的面试题“无一不含苍生情”的结论。这确实是两者的差异所在,香港的面试题几乎都是与社会的具体问题结合的,很少谈那些大而空的东西。但是,只这样归纳还不足以反映二者的实质差距。香港大学的面试题代表的是一种素质教育,启发人思维的教育,而绝非内地那种填鸭式的教育。 这种方法可以考察出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而绝不是你背书的能力,它包含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与表达能力、对自身的了解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见解。它只给你题目,不要求有标准答案。下面列举几个个人认为非常好的面试题目。

    1,如果你跟胡主席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这道题目非常灵活,实在是高。你可以大谈治国之道,指点江山;你也可以谈谈民生问题,体现忧苍生的人文关怀;同样你可以了解一下胡主席的个人情况以及向胡主席介绍自己等等。这恐怕绝非背熟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就能回答好的。

    2,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青藏铁路开通的利与弊?估计这种问题会考傻不少学生,我们可只听到好处,没听说有什么坏处啊。这则问题不仅考察学生有没有广泛接触各种不同的声音,而且考察了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想。这也绝非能从书本学到的。

    3,现在很多中国女孩嫁给老外,但是娶老外的中国男孩却很少,你觉得是为什么呢?这问题真是深刻,一下子也问到中国人的痛处了。这问题虽然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答案,但学生如果没有对民族性、社会现状及审美差异等方面有所了解的话,恐怕也会瞠目结舌。

   4,老人越来越多,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中国即将面临老龄化,这问题既抽象又实际。根据记录的情况,有些学生回答得还不错,提出国际合作、老年人再学习、完善保障体系及年轻人多关注老年人等方法。但也有个学生不以为然:这是个问题吗?

     除关注社会热门话题以外,香港大学的面试题还包括对个人自身的问题。比如交男女朋友、是否婚前同居及中途退学等。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针对不同学生问题不一。比如学医的会被问及“红包问题”,数理化的会被要求演算。二,关于大学所在地的问题。比如对香港的影视业、教育业的看法。我们在这方面好像很缺乏,对自己生活读书所在地的情况往往缺乏了解。

     香港大学的面试绝非就是完善的,因为综合考察一个人的素质是难度极大的。但对于内地只重视分数的做法来说,它无疑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也许你会用招本科生殊少用面试的国际惯例来嗤之以鼻,但别忘了另一国际潮流:进行素质教

 

香港求学专家独家解读07港校面试(2007-06-29 17:37:47)

 

 

    作者: Monica 戈亚,香港尖峰国际教育集团“港校直通班”课程组高级顾问,香港大学校友

 

    昨起港大、港科大开始全国面试,今天上午我给二十多位学生打了电话一一了解了一下他们的表现;现将我认为重要的地方归纳如下,希望给后面面试的同学一些参考。

 

    和以前一样,港大和科大都采取分组面试;港大面试的程序是:先依次作一个30秒自述,然后进行开放式讨论,最后自由提问;科大一开始直接就做小组讨论,然后再转到个人相关问题的环节,最后也是自由提问。下面分别说一下这几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1.30秒自述(港大)。

 

    如我们反复提醒的,不要超时;除非有老师confirm了的特别精彩的自述稿,时间可以控制在30-45秒,但30秒后也要有明显的结尾趋向,否则会被break掉(也有少数考场例外)。不要说对面试表现没有帮助的无用信息,或者申请表上已经包含了的个人信息(如特别长的大学附属中学校名,用英语说十分占用时间,应用字母缩写)。注意突出一两个special characteristics,不要罗列品质和经历,不要过分自夸。自述当中应当有亮点(如有的同学用名字/外貌特征/外号切入,顺势带出自己的优势/个性),能让教授记住你。最后,整个自述的语言风格应是formal but friendly,注意eye contact。

 

2.开放式小组讨论(港大/科大)。


    今年科大的小组讨论环节基本没变:给出一个topic(一般是社会问题),考官一般简单引导一下,然后小组成员讨论。考官和同学是坐在同一个圈里的,讨论过程中考官可能随时对感兴趣的问题发问,让应答的同学深入下去。科大每组的size一般是3-4个人(报考人数少的系有例外,可能6、7个人一组),每人总发言时间平均可达到5、6分钟,应该有充分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每次发言时间不要过长(过长成了presentation而非discussion,容易给人造成没有team spirit的印象),分几个回合,可以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完善,听听其他人的发言也容易获得新的灵感。记住凡小组讨论问题都是没有标答的,持哪种意见并不重要,关键要有independent thinking和logical way。另外,teamwork和leadership也是被着重观察的品质;小组成员应该协力”make it a group work”,发言之前先回应一下前面一位发言的同学——“I agree with you”/”I don’t think so”,紧接着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支持观点的理由(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最后别忘了再启后一下”What do you think?”,这样可以让整个小组的讨论紧密连贯起来。当大家都还没什么成熟的想法,或者说的很乱的时候,可以说“let’s first find out the considered factors”,先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都包含哪些决定因素,再慢慢思考对策。

 

    港大今年的小组讨论在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虽然还是6人一组,围绕同一个问题作讨论,但考官有意引入了争论成分,而不让考生像从前那样经常迅速达成全组一致。如昨天下午有一组讨论“如果诺贝尔增设一个奖项,应该定哪个科类”,考官先让每位同学提出一个科类并陈述理由,然后让同学互相去challenge别人的提案,被challenge的人也要defend自己的观点。这就强化考查了申请人的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反应能力,看是否能准确领会对手的反驳点并迅速有效地应对反驳。还有一组干脆就是把6个同学分成2半,3位做正方,3位做反方,辩论“如果你是国家主席,你是否会支持克隆人”;10分钟后再交换正、反方角色,再辩论10分钟。这再次印证了小组讨论不在观点,而在supporting和reasoning。

关于topic,今年的话题普遍仍然是以环境、经济、奥运、社会问题等为主要题材,但问题较往年更加细致和具体一些,如同样奥运题材,往年会问“2008北京奥运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今年则问“为奥运修建的各种场馆和设施,在奥运过后应该怎样处理?”另外每年topic讨论都会遇到同样一个问题——生词问题。昨天一考场问有关盗版 CD/DVD的话题,由于我特别给学生训练过这一题,她知道”pirate”这个词的准确含义;而她同组的人都被这个生词给难住了,又不敢问,她只好自己先发言让同组的同学慢慢领会这个题的意思,然后大家再发言跟上,这样真正的全组讨论耽误了好一会才开始。其实,中学生词汇量不大,遇到生词是很正常的;当你听不懂或者没有听清topic的时候,可以问“do you mean …… ?”然后把自己领会的意思说一遍。如果你领会的是正确的,教授就会说”Yes”;如果不正确,他就会再解释一下。这样问比硬生生的问“Could you repeat that?”要好很多。

 

3.个人相关问题(科大)


    个人相关问题是最能有效反应一个学生是否有独特之处及值得被录取的面试方式,故被海外名校广泛采纳。但这种形式对面试人手要求较高,而港大由于面试人数太多故没有在7月的面试中采取这一形式。科大由于有较小的group size,仍然保留了这一环节。

 

    个人相关问题主要是对personality 和motivation的考查。教授一般不会直接问“What are your characteristics / valuable qualities / …”而是通过一些间接的问题来考查你的人格特性和优秀品质,如今天早上有一组问“你的未来规划是什么”,看你是否是个有长远目标的人以及是否有做计划的能力。注意”seize every chance to advertise yourself”。对于motivation问的最多的就是:你为什么选择来香港读书?你是否申请了其它学校?如果其他学校给了你offer,你会怎样选择?回答这类问题,说“我没有申请其他任何学校”是没有大用的;关键是向考官说明,自己选这所学校作为top choice是有很具体的原因的,并表明自己是在对好几所学校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之后,反复比较作出这样的决定的,而非仅仅抛出排名等人云亦云的理由。这样能让考官信服这是你独立的选择,你是真的向往来这所学校读书(而非简单顺从父母),看到你的sincerity和determination。

 

4.自由提问(港大/科大)

 

    一般面试最后几分钟,考官会让面试者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很多人以为面试就此结束了,因此开始问一些“老师你看我能不能被录取呀?”,或者“老师我会不会有奖学金?”这样的问题,甚至摆明“没有奖学金就不会前去”(我的学生说今天上午她同组就有人这样说来着)。首先不说你有多么优秀,也不说你是不是就冲着钱来的,起码能作出这样简单的推论——如果有别的学校给钱或者给更多的钱,你就会立马头也不回的直奔而去。这样一下就把刚才在motivation里辛辛苦苦建立的sincerity和determination全推翻了。

 

    提问是考官给面试者一个互动的机会,这时面试还没有结束,应该抓住每一个发言机会充分展现自己。而此时最适宜展现的正是自己对所申请院校的真诚和渴望。如何证明这一点?你的问题必需是与别不同的、是建立在对该校有一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你真正渴望去了解的问题,而非那些大而宽泛、离你在该校的的成长和发展很遥远的问题。很多人问问题是为了完成任务,之前也懒得去作一些了解,这样教授通常也会敷衍一下,并认为你并不是真正的想来这所学校学习。今早有人问到如“我申请的这个系有什么强项?”,这显然应该是你自己去了解的,而不是来问教授;或者“我将来去学会有哪些困难?”——都懒得去想想自己有哪些弱势需要提高、去香港会遇到哪些挑战,干脆直接把问题丢给教授,这些都是很不好的暗示。

 

 

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点滴

新亚书院创立于一九四九年,为已故钱穆先生及一群来自内地之学者,在极艰难穷困的环境中所创办,其目的在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

新亚书院的前身是亚洲文商专科夜校。一九四九年十月十日正式开学,当时并无固定校舍,只租用九龙伟晴街华南中学三课室在夜间上课,校长是钱穆先生。由于每晚上课只有三小时,所以课程都是一些共同必修科。计有钱先生的中国通史、唐君毅先生的哲学概论、张丕介先生的经济学,崔书琴先生的政治学等。除了伟晴街的教室外,又在附近炮台街租用一层楼作为学生宿舍,钱先生亦在这宿舍内住宿

亚洲文商专科夜校只办了半年,刘尚义先生便退出,经济失去了支持。其时幸得王岳 先生的慷慨相助,乃得于一九五年三月在教育司署立案为日校,及改名为新亚书院,租用九龙深水 桂林街六十一、六十三、六十五号三、四楼为校舍。三楼作办公室及师生宿舍、四楼作为教室。改组后钱先生仍任校长、唐君毅先生任教务长,以及张丕介先生任总务长。书院就在这贫困情况下诞生。书院初设文史、哲学教育、经济、商学、新闻社会、农学六系。农学系第一年开设后,因未能设立附属农场,中途停办。新闻社会系在第一年开设后,因校舍不敷,亦停办。文史系系主任由钱穆先生兼任,哲教系系主任由唐君毅先生兼任,经济学系系主任由张丕介先生兼任,而商学系系主任由杨汝梅先生担任。

新亚早年的教授,不乏享负盛名的学者,如曾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吴俊升先生,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的学生;教经济的杨汝梅先生早已誉满大陆金融界。书法家曾克端、历史学家左舜生、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罗香林,等诸先生皆曾在新亚任教。然而新亚教授所领的薪酬极为微薄,仅及当时香港官立小学第二级以下的薪给,而且经常领不到薪水。学生们大多为大陆流亡来港的青年,缴不出学费。除了注册生外,还有试读生及旁听生。学生有营养不良,以致患病的。当时书院也要照顾这些学生:或减免学费,以至为找医生治疗;书院不雇用工人,创行工读制,一些学生被派负责校中杂务,获少许津贴,也获在校食宿。不少学生在学校天台上露宿。学校的物质条件虽极贫乏,但各位创办人所怀抱的理想与热情却极炽盛,而「艰险奋进,困乏多情」的新亚精神也是在当时建立的,也最能表现在当年的师生身上。书院除了正规课程外,又每星期日晚举行公开文化讲座,每次讲座俱座无虚席。文化讲座持续了四、五年,共举办了一百五十五次。讲者除钱、唐、张三位创办人,其他知名的学者有董作宾、夏济安、左舜生、林仰山、饶宗颐诸教授等,也有西方著名学者莅校演讲。因此这所简陋的小书院从此声名远播,渐渐获得各方面的推崇

由一九五一年开办至一九五三年,是新亚经济最困难的阶段。开学个多月后,王岳 先生的企业受到致命打击,无法继续支持新亚,经费来源断绝。新亚当时从学生所收到的学费,只占书院总开支的百分之二十,远不足够,只好如张丕介先生所形容的,学习「武训」要有行乞办学之精神。一方面钱校长到台筹募捐助,一方面教师暂缓领薪酬,四处张罗。一九五二年冬,钱先生赴台北募款见蒋介石,得蒋答应自办公费中节省,每月支持新亚三千元。张丕介先生及唐君毅先生等,则勤于撰稿,拿稿费以补助书院,以至张丕介先生把夫人的首饰典当以支持新亚一九五二年七月七日,新亚董事会成立,大律师赵冰先生任董事长及法律顾问。同年香港政府通令全港九私立学校必须到工商署办理「有限公司」的商业登记。当时新亚同仁以新亚办学宗旨岂为牟利,咸表反对。赵冰董事长向香港政府争取豁免,经近一年的努力,终于获香港政府批准,承认新亚书院为一纯正的教育事业,为不牟利的私立学校。

自一九五二年以后,新亚的教育理想渐获社会的同情与赞助。其中赞助最有力的是美国雅礼协会。一九五三年,雅礼协会派卢鼎教授来港。他极赞同新亚的教育理想,乃于一九五四年开始与新亚合作。除美国雅礼协会外,还有美国亚洲协会、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洛克斐勒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及香港明裕文化基金会等,都曾对新亚书院的发展提供资助。新亚自获各方援助后,乃于一九五三年秋在九龙太子道成立研究所,购置图书。翌年,在九龙城嘉林边道租一校舍,学生分于嘉林边道及桂林街两处上课。一九五六年,获美国福特基金会捐建的农圃道第一期校舍落成,九月,迁入新校址,于是新亚踏入一新阶段。新亚第二期校舍于一九六

 

  我常常看到,在校园里面,另外一种人正在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爱着他们的大学。这也让我体会到了香港的大学与内地大学的不同。有人说,清华北大只是学生的跳板,很少有人想着清华北大的未来。但在中大,的确有很多人,他们关心着校园的一切。学校曾经为了扩建,砍了很多树。他们会奋起反抗,写大字报,联名上书。他们对种种负面消息予以曝光,让同学们了解真相。学生会就是他们的基地,我在那里看见过一张他们抓拍校长奇怪表情的相片,上面配上了质疑的反问,显得校长仿佛是一个邪恶的人物,当时不仅为同学们的创意所感染,也为校方给予的自由而钦佩无比。

 

  中大的宿舍生活是非常温馨的。每一栋宿舍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并且有许多奇怪又好玩的活动。比如一个叫“守护天使”的游戏,我成了一名天使,而一名异性同学被安排成了我的主人,我需要时时关心着主人,秘密地给她送小礼物,留言。与此同时,我又是另外一位异性同学的主人,也会接受来自她的秘密照顾。在这个游戏中,我不仅感受到收到神秘礼物的惊喜,也感受到自己秘密为一个人付出的幸福,而这幸福来自于对主人接受关心时的想象。

 

  我觉得,在香港读大学,除了学到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一种环境。它为我提供了一种视野,一种机会,一种自信。

 

  相关链接:

 

  香港高校——尖子生的新去处

 

  今年,香港的中文大学、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岭南大学、浸会大学和教育学院在中国内地20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其中,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根据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批录取的重点高校名单。其余6所香港高校则自主招生。

 

  据悉,香港高校一年的学费约为6万-8万港币,生活费在1万至4万港币左右。为吸引尖子生,各校都拿出了巨额奖学金。

 

  目前,香港高校基本采用全英语教学,但与留学国外不同,香港是以华人为主的环境,相同的文化底蕴,使内地学生很容易适应,有利于为将来出国深造作铺垫。此外,香港高校还能为学生提供很多去海外交流的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处处长解答2009年招生热点

1.今年在内地的招生名额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是否有变化?

  香港中文大学今年计划在内地共招收250名本科生。招生的范围仍然是去年的25个省、市、自治区。为鼓励及资助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来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本校今年将提供100个奖学金名额,分布于该等省、市、自治区。大学将向每名在学的奖学金班学生颁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年45,000港元的住宿及生活资助。

  2.香港中文大学由去年开始改为提前批,对中大收生是否有帮助?

  香港中文大学改列入提前批,受惠最大的其实是考生。由于过往香港中文大学在统招体制内属本科一批,而本校在内地的招生名额太少,考生及家长多认为填报中文大学的风险太大,很多成绩很好但担心一旦不被录”闵ナП黄渌内地重点高校录取的考生,为求保险被逼放弃填报本校,最终错失被本校录取的机会。改列入提前批之后,考生在填报香港中文大学的同时,亦可填报其他本科一批的内地重点高校,并无任何冲突。若考生于提前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得中大录取,仍有机会在本科一批录取时获其他已填报的高校考虑,基本上已没有任何风险。去年便因为考生没有了顾虑,因而更多填报了香港中文大学。

  3.听说没有参加统招的香港高校今年确定录取的时间是在统招录取之前。对那些填报了香港中文大学同时又申请了其他单独招生港校的考生,你有什么建议?

  由于在统招体制外单独招生的香港高校录取时间一般都比统招提档前,考生如果已获该等高校录取,便不可能再获参加统招的高校,包括本校的考虑。我们非常理解这些考生面对抉择的困扰,因此,届时我们将开设一个网上报分系统,并设立两条内地号码专线,为考生进行初步排名,若考生已填报了本校,可在确定是否接纳其他港校录取前先致电本校,查询录取机会,然后作出抉择。两条专线的号码分别是13068470068和13068470069,在内地拨打可免挂国际长途。

  4. 香港中文大学如何协助内地新生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

  大学每年都会为新入学的内地学生举办各类迎新活动、提供英语强化课程,以及安排注册、选课等辅导,协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大学亦为每名学生安排一位辅导老师,协助学生于第一学年选择所须修读的专业基础科目。

  大学的学生事务处专设“来港生组”,协助非本地学生适应和提供辅导;各学院内亦驻有学习辅导主任,专责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5.香港政府最近实施的人才及工作措施,对内地学生的待遇是否比以前更好?

  香港特区政府最近放宽了境外学生在香港工作的限制,容许学生在学期内在校园工作每星期不超过20小时,以及在暑期外出工作。不过,我们并不鼓励学生花太多时间进行与学业无关的工作,特别是一年级的内地学生,他们需要较多时间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并且也要尽情享受多姿多采的大学生活。

  此外,非本地毕业生的留港签证批核期,亦由原来四周缩短至两日,即使毕业生未能即时获本港机构聘用,亦可留港一年,期间也可以随意就业或转职,增加了毕业同学留港就业的弹性。

  事实上,过往在本校毕业的内地本科同学无论在就业或进修方面,均有极佳发展。当中有不少同学为跨国企业聘任,亦有同学任职内地政府机构。而大部分内地同学毕业后留港或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进修。

  2007年度中大内地毕业生的出路如下:

  在香港就业85%; 在内地就业 5%;

  在香港进修 25%;往海外进修15%。

  根据香港法例,在香港连续居留满七年便可获得永久居民身分。内地学生修习四年本科,再工作三年便可在香港取得永久居留权

 

 

 

2009年报考指南:香港中文大学热点问题答疑

1.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甚么类型的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中文大学自创办以来即不断增长,并朝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方向迈进,现设有文学、工商管理学、教育、工程学、医学、理学、社会科学和法律学8个学院,共有61个学系和62个研究院学部,开设过百项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涵盖范围极之广泛。

  2.请介绍一下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有甚么教学特色。

  中文大学自创校之初,即主张“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致力成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一所中国人的大学,并提出“双文化”、“双语言”的教学政策,期望学生兼通中英语文、了解东西方的传统,有效地履行沟通中西文化的使命。

  香港中文大学是本港以至亚洲唯一一所采用书院制的高等学府。所有全日制本科生入学时,均获分配到四所书院其中之一。书院提供“学生为本”教学,除提供学生宿舍和奖学金外,还透过非型式教育,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令学生的学习更多元,有助全人发展。现今大学的规模愈来愈大,学生人数愈来愈多,人与人之间愈来愈疏离。书院制度正好发挥其所长,学生分散于四所书院,得到更周全的照顾,物质条件有所提升。为了强化书院制及应付修改学制后增加的学生人数,中大近年更相继成立五所新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一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扩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并对主修课程以外的不同学科有更广博的认识,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观、高瞻远瞩。通识教育课程规定学生须修读若干学分,学生除依所属书院规定,修读书院设计的通识教育科目外,亦须修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亦非常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过去多年来,中文大学已与25个国家、200多所海外著名学府订有交流协议。中文大学现有1,500名非本地学生修读本科课程、研究院课程及参加学生交换计划。中文大学更提供超过2,000个外地短期交流及实习机会予学生,使国际教育成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3.香港中文大学的师资如何?

  香港中文大学的近千名教师中,超过99%拥有博士学位。现时中文大学的教师有不少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包括诺贝尔奖得奖人、各国际学术奖得奖人、文坛巨擘等,他们均在自己的研究范畴有卓越成就。如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理斯爵士、菲尔兹奖得主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植物学权威胡秀英教授、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及首位华人杜林奖得主姚期智教授等。另中文大学有多位教授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学院的院士,包括化学系麦松威教授、黄乃正教授、吴奇教授、防疫研究中心孔祥复教授、外科学系刘允怡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系辛世文教授和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徐扬生教授为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很多教师的成就均获国际肯定。

  4.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排名如何?

  中文大学发展已逾40年,不只在亚洲区内享负盛名,而且已获国际认同。根据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全球200所最佳大学排名榜,香港中文大学排名比2006年提升了12级,位列第38。是年亚洲区只有13所大学能打进前100名。在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进行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在大中华区内,与国立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及香港大学等同列前10名内。中文大学独办的EMBA课程于2001年同时获《金融时报》和《商业周刊》选为亚洲第一,并于02至05年四度荣登《金融时报》亚洲排名榜榜首;此外,该课程于2004年也获《财智杂志》颁发『最佳EMBA教育机构奖』。而Asia Inc.亦于02至04年连续三年评”拘5腗BA课程为亚太区冠军。

  5.请介绍一下中大今年在内地的招生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由2005年开始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招收内地本科生,2007年获国家教育部列入提前录取批次。本年度将于北京、重庆、上海、天津、安徽、福建、贵州、广东、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西、江苏、辽宁、陕西、山东、山西、四川、云南、浙江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二十五省、市、自治区共招收250名本科生,并提供多名全额奖学金。

  6.中大根据甚么取录?对英语有甚么具体要求?

 ”ǘ料愀壑形拇笱В考生的高考成绩须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150分为标准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以上。奖学金基“嗟某杉ㄒ求较高,英语成绩须达130分以上。

  事实上,过去两年本校内地收生成绩均相当理想。就以2007年为例,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少在所属省市都在统考中名列前茅。在已知排名或公?逊??刀蔚氖∈校??@本校??取考生位列于全省前三名的有10名,排在10名内的占30名,50名??64名,100名?鹊?96名,500名?鹊?171名。

  7.今年有多少全额奖学金的名额?怎么分配?获取奖学金要有什么条件?

  为鼓励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来香港中文大学就读,大学提供共100名奖学金予录取入“奖学金基“”的内地学生,名额分布25省、市、自治区。香港中文大学将向每名在学的奖学金班学生颁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年45,000港元的住宿及生活资助。奖学金基“嘀宦既∫韵愀壑形拇笱为第一院校志愿,并以奖学金基“辔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考生的高考实际分数(不含加分)须达到中文大学为颁授奖学金而定的提档案分数线。(以750分为标准高考满分计算,理工类考生须达630分或以上,文史类考生须达600分或以上),另英语单科须在130分或以上。若符合奖学金成绩考生超过该省/市/自治区奖学金名额,则顺序按高考成绩择优“巍

  8.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招生的专业设置是如何划分的?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文、理、工、商四个学科门类。文科类包括文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法律学院;理科类为理学院;工科类为工程学院;商科类为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在第一学年按志愿修读文科、理科、工科及商科其中一类基“啵让学生修读专业基础科目及其它通识、语文等课程,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适应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习及考试模式。学生于第二学年开始攻读选定的专业。

  9.内地学生毕业后有甚么出路?

  中文大学的毕业生一向都有理想的出路。内地同学于中文大学毕业后,在符合香港入境规定下可留港工作。事实上,过往在本校毕业的内地本科同学,无论在就业或进修方面均有极佳发展,当中有不少同学为跨国企业聘任,亦有同学任职内地政府机构,而大部分内地同学毕业后都选择留港或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进修。2007年毕业的内地本科生,有55%留在香港就业、25%留港深造、15%往海外升学、5%回内地工作。内地毕业生从事的行业主要有会计事务、金融服务及大众传播等。

  10.香港中文大学对内地学生在适应上有甚么特别措施?

  中大一向重视非本地学生的适应问题,特别加强学生关顾服务。大学每年都会为新入学的内地学生举办各类迎新活动、提供英语强化课程,以及安排注册、选课等辅导,协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大学亦为每名学生安排一位辅导老师,协助学生于第一学年选择所须修读的专业基础科目。大学的学生事务处特设立来港生组,专责帮助非本地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而各学院内亦驻有学习辅导主任,专责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

  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本科生联合会,是香港各大专院校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最为成熟且具有影响力的内地本科生团体之一。主要工作是加强本港与内地学生间的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和整体学术水平,协助内地生建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并且通过举办不同的活动,让内地学生尽快融入香港社会

香港大学09年内地计划招生250至300人

香港大学昨日公布了2009年度内地生入学计划,预计在内地招生250人至300人,包括湖南在内的内地考生现在均可申请。由此,2009年度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陆续展开。

  2009年度,香港大学预计在内地招生250人至300人,内地有招生计划的省(市、自治区)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该校的内地招生计划不同于内地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有其独立的报名程序。在录取过程中,该校会优先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和申请人在面试中的综合表现。目前,香港大学已开始接受考生报名。书面申请截止日期为2009年4月30日,网上申请截止日期为2009年6月15日。为奖励成绩优异及具有多方面特长的内地学生,该校将拨款900万元设立“入学奖学金”,颁发给录取名单中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个人奖学金最高可达港币14万元/年,共发放3年。

  此外,香港科技大学目前也确定了2009年内地生招生计划,该校明年初步计划在内地25个省(市、自治区)招收140人,比2008年多10人,详细信息将在2009年1月公布。

  目前在我省采取自己单独招生录取的香港高校还有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考生可密切关注这些学校的网站。纳入内地统招提前批的则有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学院。这些学校一般采用全英文授课。

  单独招生的香港高校一般在7月7日前确定录取名单,考生若接受了该高校的录取,不能再参加统招高校的录取,包括提前批的香港城市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读大学,学费加日常开销一年约12万港币。

  近年,我省每年都有数十人赴港读书,部分学生因不适应香港高校学习生活而退学。香港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提醒:在香港高校,老师上课不会点名,学生必须有很强的自律能力,考生报考时,应考虑这种教学及管理方式是否适合自己。

 

 

书面和网上两种方式 香港大学09年招生开始报名

香港各大高校陆续推出明年招收内地本科生计划,香港大学从即日起开始接受报名,香港科技大学预计招收140名内地生,比上学年增加10人,而港大和科大的内地生学费依然保持为每年10万港元和8万港元。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副总监黎慧霞女士介绍,2009年度内地生入学计划的内容与2008年度相近,内地各省市都不设招生名额的上限,校方会根据综合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择优录取。

  黎慧霞表示,香港大学从即日起已经接受内地生的书面和网上报名,提交书面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4月30日,网上申请就到2009年6月15日,所有申请者都需要缴交450港元的报名费,网上申请的内地生可通过信用卡划账,同时也欢迎内地生亲自到港大参观并递交报名表和交款。黎慧霞补充,逾期报名者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但申请费用需加至550元,且只接受网上报名,她强调,如果在报名期限后再递交报名申请,首先要致电港大校方,看看是否还有学位和补充申请的可能,随后再根据指引办理有关报读事宜。

  香港大学有10个学院,包括法律、经济金融、社会科学、工商管理等30多个学科,同时向香港本地学生和内地学生开放。港大还会在医学院增开药剂学学士课程,同样欢迎内地生报读。

  在奖学金机制上,香港大学明年会继续拨款900万港元设立入学奖学金,提供给入学的本科新生。黎慧霞表示,内地生的奖学金比香港本地学生要高,香港学生的奖学金每年有4万多港元,而每位内地获奖学生最高可获14万港元一年,共发放3年。

  香港科技大学则将于明年2月初开始接受网上报名,5月底截止。内地学生及学术事务处主任朱力径表示,科大明年在内地25个省市总共计划招收140人,比今年多10人。香港浸会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于明年1月开始,申请日期从11月24日2009年1月21日

 

 

 

 

香港大学2009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

二零零九年至一零年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预计招生名额为二百五十至叁百个(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根据国家教育部於二零零七年叁月一日的最新指示,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范围可扩展至二十五个省份,包括:( 按笔划序 ) 上海、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四川、吉林、安徽、江西、江苏、河北、河南、重庆、海南、浙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黑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辽宁 (招生范围如有更改,将以国家教育部之指引为准)。


录取资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应届内地高考生均可申请报读香港大学。港大的内地招生计划不同於内地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有其独立的报名程序。在录取过程中,港大会优先考虑以下因素:

申请人的高考成绩

  申请人在面试中的综合表现(如获挑选参加)

面试的日期和地点会於二零零九年六月中旬於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官方网站(http://www.hku.hk/mainland)公布,请密切留意。

截止日期及所需费用

  书面申请截止日期为二零零九年四月叁十日,申请资料须於该日期前呈交港大,并以邮戳上的日期为准。 网上申请截止日期为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五日

  所有书面申请人均须缴交港币450元正的报名费。逾期报名者或会按个案处理,申请费用为港币550元正,只接受网上报名,所有报名费一经缴交,概不退回。

  成功被录取的本科生须缴交叁万元人民币作为二零零九年至一零年度内地大学委培学习的费用,当地的住宿费及其他杂费和所在大学海外学生收费标准相约。

  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非本地生入读港大修读首个本科生课程,需付学费每年港币十万元正,住宿费和生活费另计(约每年港币五万元)。


奖学金

  为奖励成绩优异及具有多方面特长的内地学生,我校将拨款九百万元设立入学奖学金,颁发给录取名单中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每个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港币十四万元一年,共发放叁年。而委培第一年的奖学金最高可达人民币3万元。香港大学还设有约一千项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奖项供所有港大在校本科生申请,这些奖学金/奖项用以奖励在学术、体育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同学。

申请结果

  获录取的学生将於二零零九年七月初至中旬收到书面通知,学生须在指定日期内办妥入学手续,否则会被取消入学资格,所缴费用亦不会退回。

来港签证

  港大将会协助所有获录取的学生办理申请赴港通行证手续,由香港入境处负责审批签证申请。有关申请签证指引会连同录取通知书一并发出。

首年委培

  为使学生更快融入香港大学的生活,港大将安排所有新生在内地顶尖学府学习一年。

  学生在委培学校将修读与港大录取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

  经过一年在委培学校学习的内地学生,即使在毕业以後还能体会到这两种教育环境培养下,所得到的好处。

  学生可藉此体验内地大学的教育制度,建立交友网络,并作充分的自我准备,待来港之後,更好地与香港本地的学生作两地文化及研学交流。

  学生必须遵守委培大学的校规及课程安排。

  内地委培院校名单包括:(按笔划序) 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厦门大学。港大会按照同学的户籍或学籍所在地安排委培学校。对於委培学校的安排,港大保留最终决定权。详细安排可见於下表:

户籍 / 学籍所在地     委培大学安排

北京        ”本┐笱 / 清华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

其他         浙江大学

入读港大

  成功获取录的学生,将於二零一零年九月正式入读港大。为使内地学生能更快适应港大校园生活,港大会提供一系列的迎新课程和活动。

香港文化简介班

 “才疟镜毓酃馔牛介绍香港文化特色,同时举办欢迎会,集合多届内地学生作交流,分享在港的经历与感受,藉以建立友谊,互助支持。

挚友计划

 “才鸥鄞笱生在内地生来港初期提供协助,让内地生更快融入港大的生活。

文化适应调整课程

  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提供文化适应调整课程,使内地生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毕业出路

  成功完成本科生课程的学生将取得由香港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後可留港或赴海外修读研究生课程或工作。

  历年来,很多内地毕业生都选择继续深造。过去数届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同学获世界顶级大学录取,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西敏寺大学等。

  除继续深造外,亦有毕业生选择留港或到海外工作。不少同学於毕业後即被知名企业聘用,这些机构包括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微软美国总公司、网络搜索服务提供商谷歌(GOOGLE)、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荷兰银行、中国招商银行、汇丰银行、纽约人寿保险,国泰航空公司等。

 

 

 

香港浸会大学2009本科专业招收内地生简介

香港浸会大学没有参加内地统招计划,有意报读者须直接向大学递交入学申请。

申请资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户籍属以下25个省市的应届高考生(包括复读生)可申请来浸大升学:

: 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
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陕西、山东、山西、四川、云南、浙江

: 北京、重庆、上海、天津

备注 :申请者如未符合以上资格,其申请将不获受理,申请费用概不退还。

入学面试  
面试资格

   申请人必须在国家统一高考中考获以下成绩,才可获邀参加面试:
1. 高考成绩达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一本线)或以上;以及
2. 外语分数达110分。

大学将于北京、上海及广州举行面试,由于面试名额有限,各专业竞争激烈,考获一本线的合资格申请者人数众多,面试分数线将会按不同专业的情况往上调,各专业的面试分数要求将有差异。故此,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及所报读专业的报名情况两者同时决定考生是否有面试的机会。惟所报专业于6月1日后将不能更改,请申请人慎重选择拟报读的专业。此外,高考成绩只达一本线的申请人不一定获邀面试。面试安排不另收费用;惟未能获邀面试者,其已缴交申请费用概不退还。

面试名单将于六月下旬于浸大招生网页内公布,请申请人密切留意网页最新消息,大学将不另函通知。

面试形式

  面试以英语进行,部分专业如中医学及生物医学、中药学等辅以普通话进行。

  面试形式包括"个人面谈"或"小组讨论",主要评核考生的英语能力、个人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批判思维、解难技巧等。

录”曜   

  大学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成绩及入学面试表现综合评估,择优录取。个别申请人如在高考中考获非常优异的成绩,或有可能获大学豁免入学面试直接录取。有关安排,大学将直接联系申请人或于网上公布。

 


  国家教育部规定,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必须在7月7日完成录取;所有已确认接受录取的同学,内地高校将不再录取。

  获浸大录取者必须于7月上旬招生网页内公布的指定日期前缴交留位费及递交确认文件,逾期缴交者将当作放弃论,所有已缴费用将不获退还。

  申请人若于2009年7月7日仍未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则可视为落选论,大学将不再另函通知。

升学费用

 


注:

1)2009/10学年全年学费为港币75,000元,该费用日后或会调整,大学将另行通告。

2) 2009/10学年全年宿费约为港币11,000元,该费用日后或会调整,大学将另行通告。
  
*3) 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住宿政策列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全日制非本地本科生,于修读期内(包括基础年),将由大学学生舍堂提供两年的宿位。虽然大学并不保证往后的住宿安排,但大学将致力提供校外住宿的资讯,并给予协助。
  
*4) 2009/10学年起,部分双人间或需改为三人间,以配合校内住宿的需求。
  
*5) 现时的校外住宿费用每月约为港币2,000元至3,000元,实际费用视乎租住单位的大小及质素而定。

奖学金计划  

   为奖励成绩优异的内地生,大学特设以下入学奖学金,以资鼓励:

一等奖学金:金额为每年港币115,000元,为期共四年。

二等奖学金:金额为每年港币57,500元,为期共四年。

三等奖学金:金额约为港币11,000元,即豁免首年宿费。

    大学于2008年颁发总额逾港币1,400万元的奖学金予40多名成绩优异的内地生。2009年,大学将以高考及面试成绩为评核基础,各学院内综合表现最优秀且外语成绩达120分或以上的学生可获颁发奖学金,同学毋须另行申请。大学向申请人发出录取通知时,将一并通知申请人是否获颁奖学金及奖学金金额。

  除入学奖学金外,大学更设立400多项奖学金供浸会大学本科生申请。过去几年,不少内地生均在学业上取得骄人成绩,更有个别表现卓越的学生在同一学年内个人独得多项奖学金,成绩令人鼓舞。

本科预备课程  

  大学采用学分制,大部分本科专业均修读三年毕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经录取后,须先修读为期一年的"本科预备课程"。

  “本科预备课程”安排于香港浸会大学上课,课程内容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广东话、认识香港、人文素质,以及与本科专业相关的科目,同学修毕后即可正式升读本科专业一年级。

2009年招生日程

 


申请方法  

递交入学申请表

申请人可选择以下其中一种方式递交入学申请表:

1. 网上申请

2. 邮寄申请

3. 委托香港亲友到浸大教务处递交入学申请表:

地址:香港九龙塘香港浸会大学方树泉图书馆六楼教务处入学组

缴交入学申请费

    入学申请费一经缴交,恕不退回。申请人可选择以下其中一种方式缴交费用:

1. 以人民币借记卡于网上缴费,费用人民币380元。缴费详情请参阅
http://www.hkbu.edu.hk/mainland/app“申请须知”部分。

2. 以国际信用卡(VISA/MASTER Card)网上缴费,费用港币400元。缴费详情请参阅
http://www.hkbu.edu.hk/mainland/app“申请须知”部分。

3. 到内地银行购买港币400元的汇票(Bank Draft),收款人请注明“香港浸会大学”或“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汇票背面须写上以下资料:

“申请人姓名”及“申请编号”(网上申请人适用);或“申请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邮寄申请人适用)

汇票原件须连同入学申请表一并寄回香港浸会大学教务处入学组。申请人宜自行复印汇票一份,以作存档。

4. 直接前往香港恒生银行缴付港币400元申请费。

香港恒生银行之“港币户口存款单”(HKD Account Deposit Form)各项资料须填写如下:

账户名称:“香港浸会大学”或"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账户号码:"283-338366-003"

转帐来自:请填上申请人姓名

支付金额:港币400 元

  于最底之空行写上"XX”究谱ㄒ的诘厣昵肴"

  缴费后须将缴费单连同入学申请表一并寄回香港浸会大学教务处入学组。申请人宜自行复印缴费单一份,以作存档。

备注:

1. 电汇缴费方式恕不接纳。

2. 每位申请人只需缴费一次。通过不同途径缴费多于一次者,多缴费用概不退还。

3. 除以人民币借记卡缴费外,其它缴费方法须以港币付款。

 

 

又是一年高考谢幕,几家欢乐几家愁。看到同学们都在为迎来“神秘”的港校面试而紧张着,我也写些文字吧,顺带回味下两年前那段属于我的面试。

  我是两年前的今天得知成绩的。之前有报名过科大的独立招生,鉴于科大上一届在河南的面试分数线高达670多分,我自知无望,没把这当回事。6月27日下午三点,我还在午睡,突然一个电话打来,说科大邀请我参加28号下午2点半在北京的面试(现改为上海)。当时我还没完全睡醒,爸爸比我还着急,赶紧跑出去买火车票。我就临阵上网恶补关于科大的信息。这里提醒大家两件事,1. 如果觉得自己有希望面试,尽早对学校和专业有所了解;2. 不在本市面试的同学,务必做好交通工具方面的准备。

  第二天,听舅妈讲(她在人事处工作),面试时着装以精神大方为主,男生的话不建议穿凉鞋,最好穿长裤。运动、休闲类打扮都行。脖子里只要不是带大串佛珠搞得像沙和尚就行。建议面试前洗个澡,精神精神。女生裙、裤都行,想化妆的话淡淡就好,不要浓妆,不要内衣外穿之类太个性的服饰。

  下午的面试,科大基本上以学系分组,每组5-6人(我那组当时8个)。首先是签到,负责面试的helper会告诉你在哪里坐下等待(当时nobuts是我们那组的helper)。几个人之间不妨相互了解下,多认识几个朋友,放松放松心情。到时间了会有人带领进入面试地点(一间屋子)。通常教授坐一排,我们坐成一个弧形,方便之后的讨论。

  教授先寒暄几句,面试正式开始。总时间大概在半个多小时左右。第一轮通常是自我介绍,时间有限,肯定不能如愿全部讲完。教授那里已经有你的资料了,所以一些不关痛痒或是常识的话就没必要再说。不如说些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让教授对你有个好印象。我当时那组没有进行这一环节,原因在于之前有的学生纯粹背稿,教授认为如此失去面试意义了,随后取消该项环节。不过大家还是要准备好的,毕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个环节中,教授抛给了我们一个话题,让学生之间进行无领导讨论。话题很随意,不好提前准备,如果平时多积累,多思考的话或许会好一些。我那组当时的话题是“独生子女政策好不好”。据说当年港大的面试题目比科大的要麻烦一些(如谈谈基因工程之类的)。面试的话题其实没有对错的,教授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哪怕你一定要把黑的说的白的,只要你能向教授解释清楚也不为过。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附和别人的立场只会让教授认为你没有主见。面试中的一些礼貌也要注意,比如不打断别人的话语、照顾到每一位参与者、讲话时的言谈举止、对时间的把握等。面试全程以英语进行。不一定有多么高的语言要求,只要能合理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就好。当然更高一级的英语能力会为自己的面试出彩。

  时间差不多时,教授会停止讨论,但不一定会发表任何评论。随后进入下一环节,学生可以向教授问问题。太显然的就不要问了,比如“我能不能适应香港啊”,如果你适应不了还面试干嘛?因为大多是一个学系/学院的教授,学生也可以问些相对专业的知识,表明自己对此方面的兴趣。莫要不懂装懂。

  之后基本上面试就结束了,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离场。我当时主动与其中一个是化学工程系的教授聊天,向他介绍自己(讨个近乎呵呵)。随后他约我又谈了一段(内地来的教授,因为是非正式的,我们讲普通话),之后问我有没有家人陪伴。我一听,觉得有戏,赶忙把楼下等待的爸爸拉了上来。随后我们之间又聊了一些,录取的事基本当时就定了。

  通常面试结果会在当天晚上以电话方式通知到学生,这样学生第二天就会回到面试处办理手续,签字,在一个截止日期前缴纳留位费,有些人会办理奖学金手续。至此,港校面试告一段落。

  当年我是以与面试分数线同分的成绩被科大录取的,没有奖学金但我依旧很开心,毕竟这是对我能力的肯定。想要对大家说的,不要因为自己的分数低而失去信心,面试的表现也能决定一个人在哪里。这里祝大家好运,希望今年九月与大家相见于香港!

2008年香港大学面试题

◆做男孩好
◆因特网对
◆谈谈你对
◆鸟巢的钢
◆网络和电
◆学术自由

还是做女孩
人际关系所
博客文化发
结构是否浪
脑技术是否
是否重要?

好?
起的作用是
展的看法。
费材料?
影响人际关
应该如何实


促进还是破坏?


系?
现?

 

◆赌博
◆如何
◆你如
◆讨论
◆中国
◆你觉

在中国内地
杜绝滥用急
何看待星巴
在动物身上
面临的最大
得那些抵制

是否应该
诊导致费
克咖啡店
做实验是
问题是什
奥运的人

推行?
用增多?
开到故宫
否应该被
么?
是出于什



内?
禁止?

么原因?

(没有正确答案,港大教授的回答是:他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许是被不同文化和个别媒体所误导。)

2008年香港科技大学面试题

◆怎样看待婚前
◆你对比尔盖茨
◆如何保护中国
◆互联网上有很
◆独生子女政策

同居?
捐献全部家产
的文化遗产?
多虚假信息,
到底好不好?


怎么看给你留下深


政府是否应该监管


刻印象的物理现象?


 

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面试题

◆你对香港金融中
◆你认为你来港后
◆你之前人生中最
◆你有问题要问我
◆读完研究生后有

心的地位有何看法
最大的挑战会是什
大的挑战是什么?
吗?
什么打算?

阿?
么?
怎么样克服的呢?
 
 

岭南大学面试题及面试经验

自我介绍:名字、学校、专业(包括具体方向),选择岭南的原因,其他有时间的话想想人家会根据你的介绍提什么问题。

面试经验及建议

§             不要给出具体答案,如果持具体答案只能成为被领导者,而若能持“各有各的优势”这一观点,则很容易当Leader。

§             最好有自己个性的回答,不要那种滴水不漏的外交辞令,貌似教授都不太喜欢。

§             我们是指定四人是for,四人是against的回答时最好多想几点理由,然后分条陈述。不要抢话,放松再放松。

§             回答关于专业的问题时要表现出自己的理想,同时要说的实际些。

 

 

 

到香港求学你准备好了吗?关于香港,我们总结了以下30条你应该知道的事情,来看看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

  1.香港本土居民日常生活中讲广东话,英语是香港的官方语言之一和高校最重要教学用语,香港居民的英语水平普遍很好(但也有一些人的英语会让人倍感失望),不少人的普通话也很不错,有些人虽然不大会讲,但是基本上可以听得明白。

  2.香港使用繁体字(正体中文),但是由于电脑系统的原因,部分地方使用的实际上是日文字体,看起来和台湾使用的繁体字是不一样的。

  3.香港的交通规则与内地不同:汽车靠左行驶。

  4.香港居民普遍有良好的排队习惯,来香港后千万不要加塞,遇到可能排队的地方先看看是否有人站在旁边排队。

  5.在香港乘扶梯,记住要靠右侧站立,左边要留给那些赶时间的行人。

  6.在拿到香港临时身份证后,一定养成出门随身携带的习惯,警察有可能查证身份,虽然很少碰上,但带身份证会免去很多麻烦。

  7.香港的插座跟内地不一样,使用内地带过去的电器需要准备转换插头。

  8.香港是个“夜行性社会”,夜间娱乐丰富,晚上2点钟是很正常的休息时间,早上八九点钟,大街上一片萧条。

  9.香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价格都比内地便宜,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此优势越加明显,可以考虑赴港购买。很多电讯运营商都会推出上台购机优惠,这时往往要签约一定的月费计划,所以实际上不一定便宜,建议多作比较再考虑购买。

  10.香港的很多大学每年都会与一家世界级的笔记本供应商合作,为学生提供配置高、价钱低(一般是香港市场价的6折左右)的学生机,2007年科大和教院是IBM学生机,学生、教师和校友均排队购买。

  11.在香港坐出租车很贵:起步两公里16元,之后每两百米1.4元,行李另收费。随着燃油价格高企,出租车正在酝酿进一步加价。

  12.香港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地铁、轻铁、大巴、小巴、渡轮、叮叮车(即有轨电车,是港岛的独特风景),应有尽有,方便又便宜(但还是比内地贵很多)。

  13.在香港,你只要拥有一张八达通卡就可以乘坐任何一种交通工具,还可以在很多连锁餐厅(肯德基、麦当劳、 大家乐等)、商店(百佳、惠康、7-11、OK便利店等)进行小额消费。

  14.使用带有学生身份的个人八达通卡,乘坐地铁可以享受近半价的优惠。

  15.香港使用港币,港币由汇丰、中银香港和渣打三家银行发行(10元纸币有特区政府发行)。人民币不断升值,香港的很多商家都欢迎使用人民币付款,但是在学校人民币基本没有用处。

  16.香港大多数地方治安很好,并没有香港警匪片印象中的黑社会和混乱的治安。但同学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切勿把个人的贵重物品或现金放于无人看管之下。

  17.香港没有大型仓储超市,但惠康超市、百佳超市、7-11便利店、ok便利店几乎随处可见,虽然面积不大,但商品一应俱全。

  18.在香港吃饭一般要20块左右,好一点的要四五十、数百块不等,所以在香港你会发现:原来肯德基和麦当劳再便宜不过。

  19.香港的高校是全部开放的,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自由出入校门。

  20.香港高校宿舍24小时供电、冷热水,免费接入宿舍宽带网络,学生也可以随时出入,但一定记得带好学生证和房卡/钥匙。

  21.香港高校宿舍男女生通常混住在一栋宿舍楼中,除夜间休息时段可以随便到异性同学宿舍造访。有些学校任何时间都可以互访~~

  22.在香港,请客是很罕见的行为,AA仔是大家一起吃饭、娱乐的潜规则。

  23.香港气候终年温和。最冷的时候长袖夹克也搞定了。因此羽绒服、毛衣、厚棉被就不用费力带过来了。

  24.香港的名牌时装、化妆品要比内地便宜不少。

  25.原来内地学生在刚到香港的时候,持有学生签证还不允许从事任何盈利性工作,但随着入境处相关条例的不断放宽,内地学生在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打工。

  26.香港的社会服务体系很健全,义工(即内地所说的志愿者)活动很多。做义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个人能力、了解香港社会的方法。

  27.在香港16岁(前提是双方家庭同意)就可以合法结婚,因此,如果你的老师问你有没有结婚不要太惊讶。

  28.香港的通讯发达且经济——各学校宿舍中都有免费的固定电话,手机资费可以低至打本港几分钱、打内地两毛左右。

  29.香港网吧比较少,但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30.香港的鸡肉很便宜(比内地稍高),蔬菜、水果相对较贵。在香港,你会经常发现肉多菜少的“奇观”。 

 

 

澳门赌场对拉动当地GDP有很大贡献,你认为中国内地如果设赌场的话,会对中国GDP有什么影响?”、“如果你是中国地方长官,你认为中国存在什么问题,怎么改进?”昨天(28日),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开始进行面试,约有400名北京高分生参加。这些尖锐、复杂的面试题让考分在650分左右的尖子生们犯了晕。

现场目击 40分钟“圆桌大讨论”

  昨天(28日),记者来到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面试现场。香港大学派出8名老师,分4个考场面试。6名学生一组,随机抽取,不分专业。面试时6名学生与两名老师围坐一桌,老师给出一个话题,学生们用英语讨论,老师则在旁边观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面试时间约40分钟。

  香港科技大学的英语面试分专业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学院、商学院、双学位各个学院专门派出老师来面试。今年港科大在内地招生约160人,有资格面试的学生有1200人左右,该校并不制定分省录取计划,而是根据学生质量决定录取情况。香港大学报名学生1.1万多人,面试4000人,招250人至300人。港科大昨天(28日)和今天两天面试,港大面试将持续3天。两校将在7月2日左右公布录取结果。

考生感受 话题尖锐多数人喊难

  “太难了!我在学校从来都没接触过这样的话题。”来自人大附中的一位男生从面试考场出来后说,“我们这一组的题目是谈谈赌场对GDP的影响,我基本上没说几句话。赌场我一点都不了解,太专业了。”

  大多数孩子都认为面试题目很难,不少人没答几句话。记者发现,今年的面试题涉及面非常广,经济、社会、文化问题包罗万象。比如“你认为独生子女政策怎么样”、“你认为互联网是否加剧了贫富差距”、“中国社会有哪些问题,该怎么改进”,如果光读书不关心社会,无疑是无法答这些问题的。港大招生负责人表示,相比往年,今年考生心理上更适应了,更为从容。“我们主要看学生的口语能力、表达能力等。由于是小组讨论,我们也看孩子的合作精神。”

放弃港校 近20人缺考

  尽管这两年港校在媒体上炒得火热,但记者昨天现场发现,多数考生还是把清华、北大作为首选,而此次面试仅仅是“有备无患”的举动,同时为了长长见识。据粗略统计,约有20名考生放弃了面试,其中多数人分数较高,“基本能考上北大、清华。”(记者代小琳)

 

 

 

今天上午,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开始进行面试工作。据了解,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在全国招收约160人,报名人数达6500多人,有资格面试的学生1200人左右。香港科大并不制定分省录取计划,根据学生质量决定录取情况。香港大学报名学生1.1万多人,面试4000人,招250人至300人。

  香港科大的面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此观察学生的应对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条理,面试成绩突出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稍差也能获得录取机会。实验中学高菲告诉记者,她们这一组话题是“在高中是否女生比男生更有优势”,4人一组进行讨论,老师在旁边观察。

  在面试现场,香港科大中国内地学生及学术事务主任朱力径博士提醒家长要考虑清楚,不要因为现在香港高校热就盲目报考。在香港上学学费、生活费比内地高很多,一年8万学费,生活费4万左右,4年时间花费在50万元左右。而且,香港科技大学奖学金比例很小。此外,香港高校“严进严出”,以往也曾有过劝退和不能毕业的内地学生。朱博士认为,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适合报考香港高校。学校将尽快将面试结果通知家长,家长在得到通知后2至3天要立即决定是否就读,如确定就读需要先交1.5万元留位费。(

 

在清华大学老留学生楼,香港大学正在面试考生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香港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在京展开面试。面试过程中,学生们要应对考官各类社会热点,还要用“全英文对白”,这对内地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记者发现,近半数考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体验香港高校的面试。

考场外:家长围追三类人

  昨天9点,当记者兵分两路来到香港大学清华大学西北门老留学生楼及香港科技大学诺富特和平宾馆的面试考场时,家长、学生已经聚集了一大堆。学生们倒是平静,而家长们则显得忙碌了许多。两家大学准备好的家长休息室利用率颇低,遭遇家长们围追的有三类人:招生老师、内地赴港的往届学生以及刚面试出来的学生。对于老师,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录取比例以及奖学金问题。对于现场接待的往届学生,家长们自然更关心去香港上大学的可适应性。对于刚面试出来的学生,家长们自然关心考题是什么以及难易等。而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考场,因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拖着行李箱的家长不少。

考场内:学生全英文应对社会热点话题

  考场外家长们忙乎着,考场内学生们则操着“全英文对白”应对着考官们抛来的话题。面试都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话题多半围绕社会热点,“中国产品如何树立国际形象”、“大气污染”、“人口问题”、“克隆技术”、“买盗版盘的人应不应该受到惩罚”等都成为面试中的话题,且每组的话题都不尽相同。一位人大附中的学生说:“话题都很大,随意性也很强。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更多地关注书本之外的知识,再加上要用英文说出来,挑战性很强!”据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介绍,面试环节考查的就是每位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面试成绩突出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稍差也能获得录取机会。

心态:一半学生只是来试试看

  记者发现,现场参加面试的考生并非抱着非香港的大学不上的“必死决心”而来的,而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据记者的统计,抱有上述心态的考生应在一半左右。这倒是与去年香港科技大学发出311份录取通知,实录160名左右的比例相吻合。“就是想来看看香港的大学怎么面试。如果没有全奖的话,我还是会上清华。”一位人大附的考生很坚决。据了解,在港科大就读一年需交学费8万元人民币,加上自身生活费4万元人民币,再加上每年往返的路费,一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大约需要50万元人民币左右。

  据了解,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在全国招收约160人,报名人数达6500多人,有资格面试的学生1200人左右,北京地区参加面试的有500多人。同时,并不制定分省录取计划,根据学生质量决定录取情况。香港大学报名学生1.1万多人,面试4000人,招250人至300人。

香港高校录取比例40:1   香港高校录取比例40:1

  昨天,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京面试工作同时启动。今年约有1.1万内地考生报名港大,计划招生250人至300人。港科大全国报名人数6500人,计划招生150人。两校的录取比例高达40:1。

  港大面试在清华留学生楼举行,来自华北的考生将在此进行为期3天的面试。港大招生负责人马纳介绍,考生面试6人一组,与考官进行面对面交流,所有交流过程全部采用英文。

  据考生回忆,面试分为自我介绍、话题讨论和自由提问三个环节。一些与社会热点有关的争议性内容频频出现,如“全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什么?”“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对生物克隆是赞成还是反对?”等。部分考生表示,试题难度非常大。

  马纳介绍,考官会综合参考考生临场表现,不会简单给予评判。录取结果预计7月2日公布。

  同一天,港科大的面试在和平宾馆启动,按照商学院、工学院和双学位三个录取方向安排考生分组面试,考官提出的面试题各有侧重。如商学院的考生就遇到了一个贷款案例分析题,而工学院的考生则要求就自己为何申请港科大等内容随机发言。

  参加面试的北京考生多来自人大附中、四中等名校,高考成绩基本都在660分以上。

去年状元现场答疑

  昨天,去年的文科状元何旋出现在港科大面试现场,她是作为志愿者来为考生进行现场引导服务的。一年前那个长发飘飘、一袭白裙的清纯小女生现在已经一头卷发、一身酷酷的装扮,何旋的变化让记者差点没认出来。

  由于是现场最好的“活教材”,家长把何旋团团围住,向她咨询在香港读书的问题,而何旋也非常有礼貌地有问必答。

  何旋说,香港求学对内地学生最大的考验就是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香港的教学模式与内地差异很大,课堂上只讲1个小时的内容,却需要在课后用几个小时去理解,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个很大的挑战。同时,香港高校里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导致大家会在同一个问题上的看法大相径庭,对于这些差异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和调剂。

港大面试 分组聊“整容” 

    记者昨日“探班”香港大学面试现场,25分钟小组讨论考察考生综合素质

  昨日,香港大学在武汉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启动在鄂面试。记者前往考场探班,揭开香港高校招生面试的神秘面纱。

  据了解,今年港大在北京、沈阳、苏州、武汉、成都、昆明等十几个城市均设立面试点。

武汉的面试对象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省的考生;面试时间从昨日起一直持续至本月30日,每日上午9:30-12:30,下午2:00—6:00;面试人数为300至400人。

面试前:考官主动与考生交流

  面试开始前,考生们在一间大教室内等待。上午9时,4位港大面试官来到等候室内,唯一的一位老外名叫John Spinks,是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现为该校内地招生面试总监,其余三位均为该校各学院的老师。

  “Relax,relax,and relax(放松)!”几位面试官走到考生中间,亲切地鼓励大家放松心情,挨个与考生攀谈起来。朗朗的笑声和友善的眼神,使原本稍显紧张的现场气氛活跃了不少。

  John对大家说,面试主要考察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他希望大家能“尽情享受这个过程。”

面试流程

  30秒自我介绍——25分钟小组讨论——围绕考官出题展开讨论——约30分钟后,接到通知方可离开

面试重点:25分钟“小组讨论”

  上午9时30分,第一组面试正式开始。在一个小房间里,6名考生围成半圆形,面向2名考官。每组面试时间为30分钟,采取“全英文”形式:首先是每人30秒的自我介绍;接着是25分钟的小组讨论,考官给出一个话题,考生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面试结束后,考生又回到等候室内,约30分钟后,待工作人员通知后方可离开。有少数考生被要求留下来进行第二轮面谈。港大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面试官对这些考生的面试分数或专业选择上还有疑问。

这样考:“整容”、“性别”纳入面试考题

  “题目很活,让人感觉有话可说。”一位刚从考场内出来的女孩有些庆幸地表示:“相比前几年的‘如何看待婚前同居’的题目,今年的话题容易多了。”今年,“你怎么看待整容”、“你如何评价男女生各自的优缺点”等话题,都成了今年的面试考题。

  武汉外校一考生表示,小组讨论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气氛十分活跃,“听别人讲时,往往一个新点子就冒出来了。”

  一考生说,内地考试一般不重视面试环节,大多是问“你是哪里人”、“你在哪里读书”等问题,比较死板;相比之下,港大的面试开放性、话题性都很强,容易调动人的交谈兴趣。

  香港大学一招生工作人员表示,面试偏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英文口语水平,而对学术性不作要求,“至于专业方面的考察,有高考就足够了。” 

特别提醒

  香港大学录取结果将于7月1日至5日在港大网站上公布,学校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书面信函等一种或几种方式通知考生。港大在面试期间开通了一条新热线:(00852)81002084,以方便考生查询面试安排。为避免延误学校的录取工作,7月1日至7日期间,港大中国事务处将不再接受任何来电查询。

最高全额奖学金每年14万元

  面试结束后,何日才能查到自己是否被录取?香港大学的学费是多少?每年奖学金有多少?在昨日的面试间隙,香港大学招生工作人员陈小姐对这些考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长江商报:刚才我们看到,港大对考生的“诚信”也提出了要求。

  陈:是的,如果考生虚报高考成绩和资料,将会被取消面试及录取资格。

  长江商报:港大每年的学费标准是多少?相比其他港校是高还是低?

  陈:大约10万元港币,四年总共约32至36万元,香港其他高校学费水平与此大致相当。另外,港大的学制是三年,为了弥补制度差异,被港校录取的学生先在内地大学委培一年,或先在香港上一年预科——委培或预科一年收费3万元左右。

  长江商报:港大的奖学金最高是多少?

  陈:最高的全额奖学金为每年14万元,这一奖学金足够学生支付学费,剩余的可支付部分生活费。当然,其他学生也有机会获得各种奖学金。

  长江商报:港大录取学生有“偏好”吗?以前录取过成绩不太好,但很有特长的学生吗?

  陈: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各个领域的领袖,所以录取的不一定是高考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要看学生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

 

 

今天上午,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在北京展开面试,挑选“高分生。”本报记者兵分两路,在面试现场,并未发现已经报考港大的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林茜的身影。

  据了解,林茜之前已在港大启动的“校长推荐计划”中提前通过了面试和笔试,当时港大就已向她承诺,高考达到一定分数后会优先录取,并将给予30分的优惠。因此,今天的集中面试并没有见到她。

  记者随后询问了20多名来港大面试的北京考生,他们大多来自人大附中、二中和师大附中等重点中学。不少考生,明天还将去香港科技大学进行面试。

港大:面试内容随时都会改

  据一位叫吴楠楠的考生透露,面试过程十分特别。6名考生分为一组进入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两位港大老师作为面试考官,一位负责提问,一位负责观察。

  面试可分为3个环节。首先,每个考生必须用英语作自我介绍,时间只30秒。

  “如果考生自我介绍超过规定时间,就会被发出提问的考官打断,进入到下一环节。”一位工作人员说。

  第二个环节就是用某一话题来陈述清楚自己的观点,每人3分钟。记者了解到,港大的考官提问多为一些社会热点,且具有极强的争论性,难度也相当大。

  刚走出考场的北京八中的张宏同学说:“问题可能随时都在改变,而且还一个比一个难。根本就不可能提前作准备。”港大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告诉记者,面试环节考查的就是每位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考生出考场都喊“难”

  一位北师大二附中的女孩说,单从讨论的话题来说,就十分具有挑战性,她的小组的话题是:“买盗版盘的人应不应该受到惩罚?”仅是“盗版盘”的英语单词“piratedCD”就把大家都难住了。

  “那位考官提问转变得特别快,后面的考生休想利用别人回答的时间准备,而且越往后问题越突然,难度越大。”另一位刚走出考场的学生说,“这种高难度的提问平时在学校里根本就遇不到!”

港科大:面试现场很轻松

  今天上午,数百名北京今年的高考生及家长来到香港科技大学招生面试现场进行面试。

  据一位刚刚参加完面试的学生介绍,面试现场就像一个聊天沙龙,老师也不问什么专业问题,也没有刻意设计问题,而就是问一些平时生活中常用的聊天话,和你为什么要报考该学校等问题。学生反映,考试很轻松,像聊家常,但不同批面试的内容可能不一样。

  据校方介绍,面试除了看重高考分数外,更重要的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费用算账

  在港科大就读一年需交学费8万元人民币,加上自身生活费4万元人民币,再加上每年往返的路费,一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大约需要50万元人民币左右

 

 

随着高考成绩发布,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昨天启动上海地区考生面试。记者注意到,尽管前来参加面试的学生绝大部分有参加过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高校的面试经历,但面对迥然不同的港校面试模式,仍有不少学生感到不适应。

50%上海申请学生获面试机会

  从昨天开始,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汇大学将相继在上海进行招生面试。由于教育部今年规定,香港高校必须在7月7日前完成招生录取,从时间上错开了和内地高校的生源竞争,加上港校间几乎同时启动面试,使其更像是港校之间的生源争夺战。
  港大上海办事处崔吉佳告诉记者,选拔考生参加面试的依据主要是申请人的高考成绩、英语单科成绩和考生背景评估。此次,上海地区有近450名考生获得了面试机会,其覆盖面约是申请学生总数的50%。而港科大也将面试分数线牢牢绑定在535分以上,希望优中选优。

全英文面试让学生不适应

  与内地高校面试时出动上百名教授不同,港大此次只派出4名教授来上海面试学生。那么港校的面试方式和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方式有何不同呢?
  记者注意到,来参加港大面试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面试”的经历,但在港校的全英文面试之前,不少学生还是产生了不适应感。
  据了解,港大和港科大这次均采取“全英文加小组讨论”的面试方式。如港大面试时,由两名教授一组同时面试5至6名学生。面试时,教授会先让学生用英语作简短的个人简介,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相当于同时和好几个人用英语进行互相辩论。有时候当你还在为一个单词苦苦思索时,旁边的人早就接上话题。我一直以为自己英语学得不错,但面试后,觉得真不怎么样。”参加完港大面试的交大附中小吴说。

面试内容聚焦民生话题

  根据学生所述,讨论的话题有“成功人士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你怎么看待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你认为因特网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什么?”此外环保等民生话题等也都有涉及。
  港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因为港大和港科大都采用全英文教学,平时上课时需要学生参与讨论的场合非常多,面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通过“小组讨论”环节就能基本了解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表达和反应能力、领导力潜质、心理素质、知识面等情况。
  据悉,港大录取结果将于7月1日至5日在其学校网站上公布,同时,该校会以书面形式及电话通知被录取的学生。而港科大工学院的录取结果,将会于当日所有面试结束后公布。

 

一般来说,港校的面试是分组进行的。4-6个考生一组,由1-2名老师面试,分别打分。每组的时间大约一刻钟,那么平均每个同学有大约3分钟的时间。这意味着同学的表演时间只有短短的3分钟。 
 
面试老师通常先和同学们打个招呼,让同学们放松一下,然后聊两句闲天,不知不觉就会过渡到主题上。面试考题一般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答案,同学应该自由发挥去说。归类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

自我介绍

这个同学应该在赴试之前就准备好。自我介绍的时间控制在2分钟之内,介绍的内容不要记流水账一样从小说到大,捡1、2个重点说出来就可以了。说的时间长了,可能会被面试老师打断,因为要影响后面的同学或者还有其他问题要问。控制时间也是说话的技巧之一。

与自我介绍类似的问题还包括,你的兴趣是什么?爱好是什么?说说你的同学、你的家人、你生活中的趣事等等。同学们不妨事先准备一下此类问题。

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与此类似的问题还包括: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香港?为什么不选择其他专业?为什么不选择内地的高校?这类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因为老师通常不是在真正地问你原因,不需要你说服他。他们只是想看看你的理由是否有逻辑,表达是否清晰。所以,捡1、2个要点阐述出来就可以了。不要说多了,说多了反而容易混乱。

你有什么计划

与此类似的问题还有: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你怎样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这类问题回答起来应该不难。

谈谈你的看法

通常面试老师会就某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设问,问你的看法,问你支持哪方?比如,你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看法是什么?是否该在公共场合禁烟?这类问题可能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同学们事先很难准备。回答这类问题有几点要注意:

不要当骑墙派

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支持或反对,说明。模棱两可,或者两边观点都同意是回答问题的大忌。有的同学甚至表示不关心或不知道,基本直接出局。其实你赞成还是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这是面试老师最看重的。

论据不要太多

3个足矣。论证要有逻辑。123地讲出来,论点鲜明,逻辑清晰,就会给面试老师留下高印象分了。说多了容易拖长时间,也容易产生混乱。至于说的是否对错,不用太在意,2-3分钟的时间,谁能把类似伊拉克这么大问题说得滴水不漏呢?

礼貌问题

进门打招呼,问声好,不光跟老师问,也和一起面试的同学问个好。面试结束后,和老师说再见,也和一起面试的同学说再见。面试的中间,保持微笑。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人家,做到有风度,有理有节地讨论问题。也不要轻易地反对人家,对人家妄作评价。

自始至终要用英语。万一哪个单词忘了,也不要慌,想想有没有替换的说法,实在不行就跟人家问:Please tell me “xx”in English。或者How to say “xx” in English?人家告诉你以后,说声thank you,然后继续自己的阐述。

总之,面试的目的是要筛掉书呆子。闷葫芦、说话嗫嚅、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观点的基本都是属于要out的。

        -------------

王海天毕业于济南外国语学校,高考成绩620分,她报考了5所香港大学,最终被香港岭南大学视觉艺术专业录取。

  尽管此前参加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面试,但香港的大学面试,还是让王海天有“晕”的感觉。她说,面试时有两个外教,每组8个学生同时面试,面试考官的英语语速很快,“我觉得他们比较注重考生是不是勇于表现自己、措词、反应能力等。面试是录取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环。”

  带着眼镜、高个子的董季舟,高考成绩632分,是省实验中学的“状元”。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他被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但最终他选择了香港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

  董季舟对于香港大学面试也印象深刻。他将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大学的面试进行了比较:人大是3个考官对1个考生;香港大学的面试是4—6名考生小组讨论,考官不参与,只提出话题,在旁边听、看,注重考生的团队协作和英文表达能力。

  担当考官的香港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刘俏认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快就能比较出考生的素质水平。如果对一个话题不了解,也可以说“我不是很了解,可不可以换个话题”。刘俏说:“我们不在乎答案正确与否,而在乎学生如何表达他的答案。”“培养学生不光要看能考多少分,而是今后能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合格的人。”

而这一点,恰恰说到一些家长的心窝里——内地高等教育的弊端之一,便是很多学生缺少创造性思维,只知道标准答案。

香港大学的面试,有这样一些话题:

§             老人越来越多,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             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的利与弊?

§             对婚前同居的看法?

§             对香港电影事业和唱片事业的看法?

§             香港电影为什么短期内会发展得如此繁荣?

§             如果给你300亿,你如何改进中国状况?

§             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             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建了微软,你认为中途退学对个人的成功好不好?

§             有无必要在上海建迪士尼乐园?

§             在公共场合吸烟应不应该被罚款?

§             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不如好莱坞的?

§             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你认为国际型人才的要求是什么?

 

面试小帖士:给想读港校的考生

转载说明:本帖士转载网络,有编辑,仅供参考。

1.      记住面试老师名字(桌子上有个小牌,可以看到教授是谁);

2.      之前在网站了解一些学校的特点,在面试时有机会用上会是得分的亮点;

3.      开场问候语:**、**老师好!很高兴**大学给我这次面试机会;

4.      让我稍想一下可以吗?(在遇到难题或需要稳定一下情绪或要整理一下思路时用)

5.      某个问题我刚才回答的不完善,请允许我做一点补充或修正,可以吗?(在需要进一步说明或发现哪个问题自己回答的有问题需要补充或修正时用)

6.      我有点紧张,我想老师您是可以理解的,请允许我说慢一点;(在需要整理一下思路或讲自己觉得比较复杂或较难的问题时)

7.      以往我们缺少面试这种经历我有些紧张,我的表现没有发挥出我的正常水平。但我想如果我可以进入贵校学习,一定会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回答完问题时可以考虑是否用)

需要的人士可将此帖士拿回去,但请注意不可生搬硬套。

 

 “给问懵了!”“无法准备!”“考砸了!”还记得去年走出香港大学面试考场的学生们纷纷抱怨。英文对话加上袭击式的提问令广大本土考生对香港高校面试难以适应。2006年,香港高校再度来京面试,本报记者专访了香港科技大学国际与中国内地学生及学术事务处处长朱力径老师,朱老师向内地考生提出一些建议。

英语面试考综合

朱老师首先申明的是,英语面试不是英语口试。不少考生和家长有一种错觉,认为香港的英语面试就是考查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谁的英语口语好就能得高分。其实不然,朱老师说英语面试的目标是以英语为工具,考官观察考生心理素质、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考生对事务的兴趣、看法、见解。老师自然不会提问数学、语文、英语问题,而是就一些普遍问题征求考生观点。比如,商学院的老师可能问考生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看法,台湾对陈水扁的罢免案的看法。这种问题的答案没有对与错。如果考生回答不知道则表明他对这些事情没注意没兴趣;如果他知道但认为无话可说,则表明他对此无认识,没有思考。

集体面试分小组

香港高校几乎不采取一对一面试方式,而是经常采取集体面试的形式。朱老师介绍,香港科技大学这次在北京的面试将是一场小组讨论,每组有2—3位老师、4—5位考生组成。一开始,会有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更主要的是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共同发表观点,一组面试时间会持续30—40分钟。考生发言有可能与老师观点相左,但只要考生回答让人觉得有道理,推论很有说服力,老师也会给他好分数。

不用准备不要背

由于不知道老师会就什么问题提问,因此考生无需准备也没法准备。在这种面试中,寄希望于大段大段的背诵是大错特错的。因为老师不看考生发音如何标准,口语多么地道。如果发现考生所说是他事先准备好的,即使很流利很标准,老师也不会给他高分。有的考生英语不算很棒,但是观点新颖,言之有物,也可能被录取。每年都有考生觉得自己考“砸了”,英语比别人逊色很多,但是最后被录取,说明英语面试不是考查英语的对话。

了解专业有见解

朱老师讲了近年一个考生的故事,某地区考生高考分数很高,英语不错,面试表现也颇得考官赞赏,但是当考官问他为什么报这个专业时,他竟然说:“我不知道,是我妈妈帮我报的名。”令考官大为恼火,虽然给他一个不错的分数,但考官当场用英语狠狠地训斥了他。面试中,考官一定会问考生对报考的学校、院系、主修专业的认识以及原因。争取发现考生做选择是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对专业选择有见解的考生定会获得考官垂青。

团队意识要强化

在面试中,重要的是考生要听清楚老师说什么,根据提问即兴发挥。往往会有考生没注意考官的话,加上考试一激动,说半天却跑题了。朱老师说,如果没听清,就跟考官说:“我没听懂,请您再讲一遍!”

集体面试考生的团队意识也表现得一览无余。虽说是考大学的头等大事,但是也要以平常心来看待,展现自己优势时也要懂得尊重其他考生,给别人发挥的机会与空间。一个人说个没完,总抢话头的考生会显得不懂得尊重人。

 

港校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一般首先会向学生问一些比较普通的问题,例如:自我介绍或者兴趣爱好之类的问题,然后再切入到讨论性题目的问答。在面试过程中,这些普通的问题看似普通,但是由于容易给考官以“第一印象”,所以实际上非常重要。而且,对于面试官而言,这些普通问题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猫腻”,直接影响考官对学生的判断。本文对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给出相应的回答思路和参考答案。学生无需过分关注分析的细节,关键是要从这些分析中“悟”出面试的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达到“活学活用”。

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

1.      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      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      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      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5.      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      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

1.      况对于了解学生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      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

3.      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      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      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      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      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

1.      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      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

3.      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

4.      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学生性格孤僻。

5.      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你最崇拜谁?

思路:

1.      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      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

3.      不宜说崇拜自己。

4.      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      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

6.      所崇拜的人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

7.      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

1.      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      不宜说那些容易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

3.      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4.      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

5.      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

6.      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谈谈你的缺点

思路:

1.      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      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      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报考学校的缺点。

4.      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      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报考学校“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学习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思路:

1.      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      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      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报考的失败经历,

4.      所谈经历的结果应是失败的。

5.      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6.      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7.      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思路:

1.      面试官试图从中了解你报考的动机、愿望以及对学校的态度。

2.      建议从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福州女生香港求学 谈求学香港纪实

【专题】2007年香港高校黑龙江地区招生
   今年可谓香港高校在内地的第一次“扩招”,其中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4所高校,招走内地900名优秀学子,其中20个各省市或大学联招各科的状元。
去香港读大学,为什么突然如此时髦?40多万元港币的奖学金并不是人人可得,而且金额奖学金也并非人人有份,除了金钱的诱惑,他们看中了香港的什么?
福州女生吴潇去年考入香港教育学院,回福州过暑假的她,通过本报与大家分享在香港高校的生活和学习心得。
弃澳门大学,入读香港教育学院
吴潇,刚在香港教育学院读完大一回来福州过暑假。父亲是某杂志社副社长,母亲是某中学校长。
我原先在黎明中学读初中,后来以706分考入福州三中。我去年高考的分数是502分,在理科本二批。报香港的大学,除了高考分数外,额外的面试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很看重综合能力,交往能力和知识面是很重要的。因为原来就打算出去念书,前期作了一些准备,后来到广州面试,面试时讲的是英语,我的面试成绩很高。当时,我也被澳门大学录取了。我们也实地去看了学校,最后还是选了香港教育学院。
一年10万读港校,文化多元生活多彩
到香港读书,最开始是妈妈提出来的。我妈妈觉得这个选择不错,至少除了国内的学校,我们还可以多一个选择。
我读的香港教育学院,虽说在香港8所高校里不是太突出,但是经过这一年的学习生活,我很喜欢。它是香港高校中唯一一所培育师资的大学,就像我们的师大一样。我家里人都很赞成,虽然费用比较高,但是觉得回报也是一样的,而且对个人素质、人生经历都有很大好处。费用大体是:学费6万,生活费大约3万,住宿费1万,一年总费用大概10万,这个也是香港各大学开出的价格。
香港的学校,国际生不是很多,主要还是香港本地学生。我们没有以班级为单位,不像内地学校的分法。如果以72人为例,大约8个是内地生。但是我们学校的内地生算比较少的,有些大学大概有20%是内地生。
因为都是英语授课,所以语言环境比较好。而且香港的英语水平本身就比内地高。我用英文写日志也是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课程不算紧,有很丰富的课余生活,比如学校会有许多工作坊,让我们在除了学习以外的范畴有更多认识,在生活上也更自主。除专业课,也有一些比如书法、法语、戏剧的选修内容等。另外,还有许多party,特别是在圣诞前后,有很多晚宴,大家盛装在大酒店出席

 

求学香港博客圈核心成员 Woody

  作者:宋晖

  2006年无疑是香港高校大热的一年,高额的奖学金、国际化的城市环境、宽阔的就业前景……这些诱人的条件,使得大批内地的尖子生心动“港校”。

  2006年9月,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踏上了求学香港的道路,在网上,他们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圈子:“求学香港博客圈”(q.blog.sina.com.cn/studyinhk),他们用博客记录了精彩纷呈的生活,求学见闻的点滴,也为内地想要报考港校的学生了解香港文化开了一扇窗户。

  博客圈里的60多名求学香港的内地学子来自于香港的八所高校。据新浪考试频道负责人介绍,到目前,该博客圈(包含了60多名成员的个人博客)点击数超过100万,今年11月份又将与湖南电视台联合策划创作出版“求学香港”的书籍,“港校”的热度至今不减。

  曾有报道称,一名内地尖子生因为不适应香港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而最终选择放弃,回到内地复读重新高考。本报记者采访了“求学香港”博客圈的发起人、圈主“黑色了望”(blog.sina.com.cn/reddevil)、博客圈的核心成员Woody(blog.sina.com.cn/woodypolyu)以及厦门一中毕业的林时蔚,揭开了“港校”学习生活的面纱。

  “黑色了望”原名王小龙,毕业于河北沧州一中,2006年高考成绩565分,以超本一线88分、天津市第170名的成绩录取于香港理工大学全球供应链专业。

  条件一 积极、乐观、有野心

  王小龙承认报名“港校”确实是受到了外界舆论大气候的影响,但之所以报考和最终选择香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个人理想。“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香港优越的环境对我来说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

  初到香港学习,王小龙最大的感受是“学在课外”、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关。

  “第一印象就是自由,在香港读书,没有任何限制,几乎绝对自由。上不上课、回不回宿舍都不会有人管。除了课内的基本课业,学到更多的是专业之外的东西。在国际化的香港社会,我们有很多宝贵的机遇,我们可以经常性地参加一些义工活动、社团活动、学术经济论坛以及讲座,对个人的能力是一种提升。”王小龙说,“与内地高校不同,香港的高校没有班级的概念,只有同专业、同院系的概念。在课程方面,香港高校学习的知识较广较新,而内地的课程较专较深,各有优劣。”

  “语言关”是每个内地学生都需要克服的,英语是一个关,粤语是另一个关。

  在香港所有的高校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使用英语,刚入学,就有成堆的英文表格(学籍卡、注册表、选课单等等)要你填写,这就被吓住了,一些教授的发音有口音,还有一些新开的课程里的专业性词汇也是重书面轻口语,这和内地学校一贯的做法完全不同。

  “对于北方学生,粤语真的比英语难得多,出现了一种很尴尬的场景:一个香港人,一个内地人,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却要用第三种语言英文去交流,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对于即将报考港校的内地学生,王小龙的评价是:香港既不是天堂,又不是地狱,只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入口。

  “我的性格较乐观,属于极外向型,乐于与人交往,乐于迎接挑战,性格上的因素使我比较容易适应香港高度宽松高度开放的求学环境。我想提醒想求学香港的考生的是,一定要对香港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只有你认同了香港的文化、香港的价值观以及整个香港的社会,你才能够融入其中,才能尽可能多地吸纳学习。既然选择了香港求学,就要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当作一个香港居民,完全投入港式的生活,不要刻意把自己划分成‘内地人’,如果连自己都把自己排斥在香港社会之外,又怎能奢求香港社会不排斥你呢?至于什么样的人适应香港社会,在我看来,可以一言以蔽之———有梦想、有抱负、有追求、有野心的人。”

  

 

再谈香港的大学生活

刚才登陆SINA博客,看到了几篇有关内地生到香港的生活的文章。实在深有同感。但是没看到有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发的博客。也许我能填补这个空白,好让大家多了解香港的教育,多了解香港的大学,多了解香港中文大学。(因为在来这之前,总有人问我,说我来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来香港学的是中文系。就是让香港中文大学的名字给闹的。有必要消除这种误解了。)

    8月21日来的香港。在罗湖过的关。走出罗湖关的内地部分,我踏入了香港。第一眼就是穿着白色警服的关口工作人员。他们在我的通行证上盖了一个大大的学生章。香港生活从此开始。

接下来就是坐上火车,九广东铁。罗湖是始发站。在这里,我得到了香港传递给我的第一感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即使在罗湖,这样一个人头攒动的“结合部”,列车留给乘客上车的时间不超过2分钟(前两个星期去了趟深圳,坐了深圳地铁,在列车上坐了4分钟左右才开车)。5站,20分钟后到达了大学。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校园。然后就是MUA(内地本科生联合会)的HELPERS。虽说学生须知上说MUA不负责代提行李,但是这些热情的学长还是将我们的大包小包帮我们放上了行李车。

校巴绕校园走了一遭,真漂亮。最终到达了O’CAMP(迎新营)的总部——逸夫书院。一下车就看见了更多的HELPERS在等待着我们。办完了入住手续,领取了一些材料,住进了国楙楼(宿舍名)。2人间,一人一张2*1的床,一个写字台,一个书架,一个大衣柜,还有吊扇,空调,还有宽带接口。果然和内地大学不同。

晚上有个内地本科生迎新营开营式。之后是ice-breaking time(就是流行的破冰时间)。在上午我们250多个内地生已经被分成了6个大组,30个小组。各位新生就跟着负责的HELPERS学长学姐(这时候已改称组爸组妈)活动。我们的组爸组妈(应组爸要求,告诉大家他的名字,叫熊欣)想出各位坏点子帮助我们打消之间的陌生感,让我们融入这个大家庭。玩得很高兴。

这之后的10天时间属于O’CAMP。MUA带着我们逛校园,游香港。活动有香港一日游,团体游戏,O’NIGHT,篮球赛等等。顺带地介绍了大学事务处和大学政策(印象最深的就是特别强调的ACADEMIC HONESTY(学术诚信)政策)。还有重要的选课程序也在这几天内完成。最后几天是20多个小时的英语课,由ELTU(英语教学单位)提供。在这几天的ELT课程中,我们这些从来没有在这样充斥英语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们受到了初步的训练。我们20多人一个班,TALKING,还学习一些大学学习的技巧,如如何看英语报纸,如何听演讲,做笔记之类。很有用处。还有我在ELT课中生平第一次用英语做了几分钟的PRESENTATION(我来自一个英语教育不发达的地方),第一次用英语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实在是美好的体验。在这里学英语真是为了实用,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TOEFL,GRE,GMAT,IELTS,更不用说内地将重点FOCUS ON四六级考试。虽然在香港中文大学IELTS雅思在毕业前也是要求的

31号搬家。入住自己书院的宿舍。我被分在了新亚书院,住在知行楼,据说是“中大第一名宿”,虽然这个称号还有争议。但事实证明其他宿舍的同学大都羡慕我们住在知行的人。我住在中大为数不多的3人间。室友一个是香港人,YEAR3了,还有一个是来自CANADA的交换生。在知行G楼大厅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看香港夜景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1号有个入学典礼,重要人物都穿着博士服出席。真是一种好好学习的激励。9月4号(星期一)开学。12点半上第一堂,是大学通识教育。我今年选上的是CRIMINAL JUSTICE SYSTEM(刑事司法制度)。教这门课的是法学院院长(英国人)和来自美国的客座教授。老外风趣的谈话让人由衷发笑。不过有些不知是遗憾还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整个班都是香港生除了我一个内地生。

体育课。选上的是壁球。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这次是自己真正开打。挺有挑战性。香港的PE教学是这样,只是选一个特定的运动项目(不知道内地的大学是怎样的情况)。如果你想从事体能锻炼,体育场向你开放。还有健身也是,只要有一张健身卡,10块钱,就可以用尽所有的健身设备,事前BOOK一下就可以了。还有网球场,游泳池……应有尽有(除了冰雪运动和极限运动)。

其他课就不一一介绍了。反正我选上的课都是英语教学。即使碰到来自内地然后到美国深造回来的教授,即使他面对的是95%内地生,英语依然。课本,和课堂的POWERPOINT还是英语……终于后悔没在暑假多学点英语。

对了,想起来了。还有专门的广东话课。在前面的博客文章里说过,一周6节。不知不觉有了长进。

香港的文明。香港无疑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地方(在电影中看到的黑帮天天打架完全是误导)。香港学生的礼貌也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不小心稍微碰了你一下,不管他有没有过错,他总会说一句SORRY。要人家让个道都会说EXCUSE ME。排队不管在哪都执行地很好。THANK YOU总在耳边晃荡。让我一个原来不太拘于这些小节的人都不自觉地EXCUSE ME起来。本段以下文字摘自http://blog.sina.com.cn/u/4ad8af17010006qm(发表于 19/09/2006):“是的,我们不再是孩子,不需要什么班会课跟我们进行道德教育。这里没有这种教育,但是,我们却都受到了潜移默化。人多的地方不会拥挤----因为大家都在排队,带着钱包可以很放心的做想做的事----因为不用担心被偷掉。这是一个人人信任的环境,当大家都在排队,你会好意思插队吗;当地上一尘不染的时候,你好意思乱扔垃圾吗;当别人信任你的时候,你好意思去怀疑别人抑或是欺骗别人吗?不会的,相比这些,再多的道德说教,再多的口号都显得苍白无力,我觉得道德素质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想内地的教育在这上面是需要深思的。”

还有大家关注的物价问题。说实话,如果在大学里面吃饭,真不像想像中的那么贵。一餐16块就能吃个挺饱的。如果你追求享受的话,有各式各样的、各种档次的饭菜供你选择。有一点不同,这里的饭堂供应的一般都是套餐,而且喜欢在白米饭上浇番茄汁或是咖喱之类的,口味刚开始时怪不适应。现在都习惯了。

有位同学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4ad8af17010006qm(发表于19/09/2006))中提到电脑问题。的确,在香港上大学离开电脑基本上是无法生存的。每天来自学校和学生组织的各种邮件将近10封。教授的教学网站,课程的讨论区,给教授提交问题,学校的名人演讲的广告…全部在网络上。连教会计的教授都说,你们要学会如何用电脑做财务报表……当然还有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电脑啊电脑,想不用它都不行。那们同学在博客中提了个问题说是为什么内地大学担心大学生迷恋电脑影响学习而香港大学却鼓励?我觉得答案可能在于生活的环境和内容了。

本来想对学弟学妹们嘱咐几句,细想一下,还是等我更深刻感受大学生活之后再说吧。今天就是这些内容。到这里吧,就到这里了(为了好好实践ACADEMIC HONESTY,既然在此引用了别人的话,就要注明。《第一时间》,马斌)

 

 

来香港后的语言问题

我想在这里说说我这两个半月来香港的感受,同一些对于来香港的大学学习的意见,希望对我们的学弟学妹和叔叔阿姨们有用。

由于我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对其他学校的详细情况不太了解。我只能在这里介绍香港求学基于中文大学的背景,如果您想查看其他学校的情况,欢迎您访问留学香港博客圈的其他博客的内容,谢谢。

我会采用连载的方式来介绍香港大学的和香港的生活。先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说起。

 

1.语言问题

1.1生活语言

香港的生活语言主要是广东话。

香港的社会,在回归之后,很多人的普通话水平有些提高。至少他们能听懂基本的普通话。至于英语,香港也不是人人都会讲英语。除了女人街等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那些人会说一些英语之外,其他的商店的员工的英语都不是太好。

虽然多走几家店,总会找到一家会听懂普通话的商店,但是在香港不会听和讲广东话实在是不方便。

不过,这种问题不用太担心。香港中文大学会给内地生每个星期上6*45分钟时间的广东话课。而且还可以在线收看新闻(对听力很有帮助的,有中文字幕)。在如我在上几篇文章提到的那样,其实我来到1个半月后听一些广东话演讲就能听懂80%以上(演讲者在深入解释一个问题时,具体内容可能听得不太清楚,但是要点都能听到),现在是基本上全部都能听懂了。所以广东话不是一个大问题,只要愿意学,能多听,多去练习,一切都能搞定。

至于英语,在生活中就不是太常用。当然你愿意同他们用英语交流,他们也非常配合。但是香港的大部分学生的英语的语音有很浓重的香港味,如果你想练习语音的话,就不能只靠和他们聊天了(可以上由外国老师开的专门提高发音和口语水平的课程)。

1.2教学语言

香港中文大学采用的是双语教学的方式。很多课程都会开设广东话班和英语班,有些甚至有普通话,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近年来,由于我们非本地生的大量涌入,主修课程逐渐过渡为全英语教学。像今年,我所修的课全部都是英语的,连数学都是。上课用的POWERPOINT是英文的,professor用来讲课的语言也是英文,作业的题目和回答都要是英文。

所以,我们香港中文大学并不是只有用中文教学的大学,也不是只有中文系的学校,而是一个国际性的综合性大学。

 

 

 

学习方面的介绍

2 学习问题

    其实,不管在哪里上大学,都存在着一个真理:是成是败由自己决定。来香港其实更是这样。《北京人在纽约》的那句经典台词在这能用得上:如果你爱他,你就送他去香港上学;如果你恨他,你也送他到香港上学。

 

2.1 上课

    香港的大学教育制度有内地大学有所不同。必修的课程你可以选择你的老师,其他选修的课程就随自己喜好。体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除非和其他课程时间冲突),还有些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

    这样的结果就是不像内地的大学有固定的班的概念,例如“06电子一班”,“05机械工程二班”等等。也就是说,你不同的科目都会面对着不同的同学。同时,也就没有班主任来管理学生工作,也没有所谓的“班长”之类的“官职”。

    上课是按照自己在选课时给自己排定的课表上,到时间了就去相应的课室。没有像高中那样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表(现在内地大学很多也是这样)。

    在上课前,教授将准备好上课用的POWERPOINT或是讲义通过学校的网上教学系统发给学生,学生可以下载打印。上课时候,教授(给我们香港中文大学上课的老师一般都是教授或博士)非常平易近人,如果有问题可以立刻提问。上课方式分很多类型,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上课模式:LECTURE(教授演讲,其实相当于老师站在上面上课) TUTO(针对课程的辅导课) CLASSROOM TALK(小组讨论的课,重点在于要发表意见,说出自己的看法)还有的就是实验课。

    上课之后有些功课,数量不多。还可以在网上提交。

    下课后可以预约教授请教问题,或者发EMAIL。

 

2.2 考试

    香港的大学考试实践的是“考试在平时”,而不是只看重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一些科目记出席情况,一些科目记平时的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有的科目还有若干次的不事前通知的QUIZ测验。还都可能在最后的成绩评算中占很大比例。详细情况,请参考:http://blog.sina.com.cn/u/3e4504dc010006fn (这是理工大学同学的博客,基本上和中大类似)

 

 

Next:

2.3图书馆

 

2.4体育课情况

 

2.5关于本文开头的话的解释

2.3 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其实也不用多介绍,就是一个很有学习气氛的地方。沐浴在书的怀抱中,感觉挺好。

    特别要提的是,我们的图书馆不仅有书,还有很多DVD。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图书馆是存放这类电子音像制品的,而且包罗万象,最多的就是最新的电影和一些科普方面的片子。在周末的时候来看各式各样的碟片来放松一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要说的一个是附属于图书馆的一个教学辅助机构:语文自学中心。这里有很多学习语言的材料,英语居多,然后是普通话和广东话。TOEFL iBT,IELTS,GMAT,CRE等等各种语言考试的最新的辅导材料都有,如果你愿意学的话,这里的资料是很有用的。还有它每天都会有各式各样不同主题的workshop,专题讲一些英语考试,或求职英语等等方面的内容,比如说TOEFL iBT Speaking, E-learning, Resume Writing, Interview skill...一切资源都摆在你面前,任你选择了。

 

2.4 体育课

    大一上下学期各要选一门体育课,每个1学分。可以在若干个专项中选择,举几个例子:田径,体能锻炼,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手球,排球,壁球,游泳……

    还有专门的健身房,只要申请和交10块钱后,只要你在香港中文大学,你就可以随便使用所有的健身器材。

    还有各类运动场,大多免费开放,除了壁球场和游泳池会收少量费用。

    (怎么好像说着说着不像学习的问题了。。。没事,就这么继续下去吧)

 

2.5 关于前一文开头话的解释

再重新发一遍:如果你爱他,你就送他去香港上学;如果你恨他,你也送他到香港上学。

 

    香港的确是一个相当自由的社会,外面的世界是相当的精彩。在学校里面同样如此。各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你的一切事务都必须由你自己解决。在学校的规则范围内,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生活方式。香港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学习环境,有一流的资源,还有从各地请来的学术精英担任教授,还有一个内地大学所没有的很浓重的商业环境(对于商学院的学生而言,要穿着西装去参加很多不同的活动,比如说一个商业比赛,去参加高桌晚宴,甚至连去上课都可能是很平常的事)。

    一切的一切对于大家都是平等的。香港的大学带给你的好处多少取决于学生自己。有的人在香港收获颇丰,而有些人在香港简直是在浪费自己的时光。

    有的人充分利用资源,不断充实自己;有的人整天陶醉于“精彩”的课外生活中,走堂,不交作业成了家常便饭。

    有的人敢于能够应付香港激烈的竞争环境;有的人却始终无法适应香港的生活。。。

 

    一切的一切对于个人又是相当的不同,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

  

    在香港这样一个社会,一个大学生要想成功,他会很成功;要想失败,他会失败得一塌糊涂。

 

 

 

 

生活方面的介绍

3 生活方面

3.1 宿舍

    香港中文大学宿舍一般是两人间,也少数有三人间。基本上每个宿舍都有海景,只有一两个宿舍例外。宿舍的花费为7,000~8,000元每年。

    房间里面的基本设施有:每人一张大约是2米*1米的床,一张写字台(其实就是电脑桌),1~2个书架,一个大衣橱。还有些两人或三人的公用设施:一吊扇,一空调,还有日光灯,网络接口,电话线接口。整座宿舍还有很多其他的公用设施:比如洗衣房,厨房,电视房,学习室,公用电脑室,会议室,还有些体育活动设施,比如说台球桌,乒乓球桌。

    有些重点介绍一下。

    空调:寝室里面的其他东西都是免费的,但是只有空调要收费,不过不太高,1个小时仅收1元。

    洗手间:洗手间不是每个房一个,而是每层楼一至两个。洗手间很干净,每天早上定时都有人清理。洗澡等等都很方便。随时提供热水,可以尽情冲凉。一切都是免费,可以洗到你感到舒服为止。

    洗衣房:中文大学的洗衣房的花费比较便宜,洗衣机一次为4元,脱水机一分钟1元(一般没用),还有干衣机五分钟1元。一般洗一次衣服七八块钱就能搞定。如果不想用干衣机,宿舍提供专门区域作为公共晾衣场。洗衣房内还有很多电熨斗,随你使用。

    厨房:厨房里有电磁炉,开水炉,微波炉,还有饮水机,电冰箱。免费使用。经常有人在那弄点吃的,还有些同学在那开party。但是厨具要自带了。

    电视房,会议室,宿舍网络,宿舍电话(仅限于拨打本地电话及手机)及宿舍体育设施全部免费。

    基本上内地的新生都会分配到一个香港本地学生或是其他外国学生作为室友,两个内地学生住在同一个寝室的极少。宿舍中的室友都很好,有的学生的普通话很不错,但是有些就不行了。但是,虽然普通话不行,但其实交流不是问题。当我们学习两个月的广东话后,基本上就能用广东话进行会话了。当然有一种极端的方法,就是讲英文...

3.2 吃饭

    大学饭堂的饭基本上是广东风味的和西餐。也有些会提供其他风味的,比如说马来咖喱,和风美食,还有些扬州炒饭等等。价位其实不算太贵,与其他地方的价格比较一下。一般一天如果三餐都吃的话,开销大约是13+17+20=50元。饭堂的食物,有些比较好吃,但是有些就不尽如人意,需要做出选择。吃饱是没问题,因为可以随时加饭。但是饮料的价格比较贵。比如说一杯平常的冻咖啡的价格就要5元左右。

    偶尔也会出去吃东西。不过会比较贵。最便宜的可能就属于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东西了。价格和内地的差不多。

 

 

 

 

 

 

 

 

 

 

我——在香港的内地生的典型一日生活时间表(2007-01-23 01:52:57)

:前几日在圈友的博客上看到以下一条评论,摘抄如下:

[匿名] 家长之声

2007-01-09 23:42:56
香港东西确实太贵,说是奖学金几十万,其实真不富余,我们觉得钱挺多,实际真不如北京的生活,甚至差太远,学生根本不敢买黄瓜,西红柿,香蕉等,苹果最便宜,几块钱1个,学校永远是盖浇饭,根本没有米饭,炒菜.
香港学校早晨10点半甚至11点半才开始上第一节课,并且很松,造成学生晚上凌晨3,4点才睡觉(进行糖水会等),早晨不起.本来很优秀的孩子变得松松散散. 

觉得有必要写一个系列的文章做一下回应。今天就从上述的最后一段开始。

 

我的典型一日生活时间表

(日期选取:星期四)

9:35 起床

9:38~9:45 穿衣、洗漱、开电脑

9:45~9:50 浏览一遍早新闻,查一遍邮件

9:55~10:15 到饭堂吃早餐

10:18 搭校巴去上课

10:30~12:15 上课(市场管理,也可以翻译成营销管理)

12:18 搭校巴回宿舍

12:30 开电脑,查最新邮件,仔细阅读新闻

1:00~1:30(可能会推迟到1:45) 午饭时间

1:30~2:15 稍做修整,自由活动时间

2:18 搭校巴去上课

2:30~4:15 上课(管理会计)

4:18 赶校巴,到下一个地点上课

4:30~5:15 上课(宏观经济学)

5:18 搭校巴回宿舍

5:30~6:30 看看香港和内地股票市场今天的收盘情况,以及相关的评论

6:30~7:45 晚饭时间(晚饭持续如此长时间是因为晚饭通常是看电视和人际交往的时间)

8:00 准备开始温习功课,到图书馆打印讲义及其他需要的材料,与家人,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聊天的时间,浏览网页

大约9:00 温习功课开始,期间会与同学一起交流些问题

0:30~0:50 做些宵夜

1:00 可能是休闲时间,也可能是继续工作

一般2:00 准备睡觉

有时遇到晚上活动,时间相应调整,例如本周四

下午5:30~5:50 看看香港和内地股票市场今天的收盘情况,以及相关的评论

5:50~6:30 吃晚饭

6:30~9:00 Professional Presentation Skills Seminar 2 关于专业演讲技巧的研讨会

9:20 回到宿舍

9:20~10:00 准备开始温习功课,到图书馆打印讲义及其他需要的材料,与家人,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聊天的时间,浏览网页

10:00~11:00 宿舍活动(好不容易才有一次宿舍的大活动)

11:00~ 温习功课

 

  由以上一天的时间表,可以看到,其实我们一天的时间是安排很满的。香港的大学生,每人都会为自己准备一份备忘录,或是手写,或是记在OUTLOOK里,里面记载着每日要参与的活动等等内容。每个人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会了时间管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懒懒散散的情况。我们将生活叫做LIFE ON THE GO,香港社会就是一个在匆匆忙忙情况下走过的社会。

  当然,我并不是说像上面提到的松松散散的人没有,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大数目,而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比例。

 

内地学子香港寻梦 报读商科开拓视野

他们来自内地不同地方,经过重重严格选拔,怀着梦想和憧憬,选择香港作为学习生涯中重要的一站——他们是一群来港求学的内地大学生。


近几年,本港大学以优良教学环境、高额奖学金吸引了愈来愈多内地优秀学生的目光。特别是今年,在内地更掀起了空前的赴港求学热潮。本港大学有何魅力?为何这么多内地「状元」选择本港?他们如何融入新的环境?他们会面对哪些困难和挑战?他们是否已规划好人生蓝图,学成后又有何打算?笔者最近寻访了一些在港学习的内地生,聚焦于这些优秀学生的求学之路、校园生活、课余逸事。


过桥实现求学梦国际化、商业化、多元化是内地生对香港普遍的评价,他们认为这「东方之珠」有高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自由宽阔的市场空间,是中西多元文化的聚集地。他们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早有规划,他们带着最初不同的梦想,来到香港寻求各自心中的「宝藏」。


在今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学生迎新会上,笔者结识了刚到港一个多星期的福建学生李力,他以全省前60强的优异成绩获得中大全额奖学金,第一年将就读商科基础班。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商科教育一定很强,读商科课程我会首选香港,在得知考入中大后,我就通过网站了解大量关于学校的信息和香港的生活方式。我坐着火车通过罗湖桥时,就被香港的氛围吸引。如果有机会,我会考虑留港发展。」


学习平台更宽广


经李力介绍,笔者认识了中大内地本科生联合会会长、历史系二年级学生刘步驰。刘步驰刚进中大时,选读了热门的经济系,一年后却突然转到历史系。


「香港的文化十分多元,让我能同时接触到中外文化。对于金融和历史,我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在听取教授给我的很多建议后,转入自己最大的兴趣应该为时不晚。」刘步驰还表示,他之后可能会到美国继续深造,多元文化的香港为他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开拓视野是他最大的收获。


很多本科生期待毕业后留港发展,寻找工作;也有人攻读硕士课程,继续钻研学术问。在中大攻读传播学硕士的研究生韩乐,在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完成本科学习后,有了一年内地媒体的工作经历。
韩乐告诉笔者,早在本科四年级时,已申请到美国修读传播学硕士,但因为竞争激烈很难获得录取,在师兄师姊的建议下,觉得来港深造是个不错的选择。


「香港教育系统和英美一样,而其华语环境能让内地学生很快适应。在内地媒体工作时我特地选择了英语节目,为来港深造作好充分准备。」


从陌生到熟悉


韩乐还聊起一些香港和内地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内地比较,香港的学术要求更严格,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及综合能力。上课时,教授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大家发表意见。」


「内地教学注重学生的基本功,比如一道数学题,老师会把公式的推导演变、解答过程详细地告诉我们,并注重做大量习题,使我们的基础知识更扎实。但在香港,较注重实用性,通常会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解决问题,刚来港的内地生的应用能力可能没有香港学生强。」香港城市大学经济金融系三年级学生张璐告诉笔者。


「来港两年,可以和其它地方学生沟通,取长补短。我已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环境。」张璐还笑着告诉笔者一个好消息,除了拥有提供给内地优秀学生的全额奖学金,她还取得校内最大金额的奖学金,让她倍感自豪。


对于内地学生在生活上的适应过程,笔者也颇感兴趣。张璐说:「我的家乡在上海,总感觉上海和香港并无太大分别,刚来的时候又有师兄师姐做向导,所以很快就能适应,唯一的问题只是广东话。」「平时上课都用英语,与老师交流没太大问题,但日常生活的沟通,我就感到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有些同学来之前会看些港产片学习广东话,但我刚来时却一窍不通。」


「我起初尝试多听,然后再慢慢学着讲,香港学生很乐意学普通话,我们便能互相纠正,实在不明白的,最多用英语啦!」「不过我还遇到过坐小巴下错站的经历。香港的地铁很方便,但巴士和小巴报站不清晰,所以乘搭时候总要『高度集中』。如今虽然很熟悉啦,但有时我宁愿绕路搭地铁,方便嘛。」


课余活动多姿多彩


学习之余,丰富的校园生活让这些内地学生没有太多的思乡情绪。张璐更是「社团积极分子」,她与本地学生一起,从全校200多个学生中经过层层竞选,顺利成为20名城大学生大使之一,平时参加不少大学活动,如筹组每年一度的「大学生领导才能研讨会」,负责选题及制作书籍。她又加入学校辩论队,曾在香港六所高校联办的大学生辩论赛和香港电台合办的辩论赛中取得一、二名的好成绩。她还是宿舍学生组织的总干事,负责组织整栋楼的糖水会和其它活动,增进同学间的沟通。


另外,她曾到本港一间美国理财公司实习,所以还有一年便毕业的她,希望将来可以到投资银行工作。「实习时,我能接触到本地社会,学到了很多实用经验,了解本地公司的运作模式。来香港最大的收获,除了有机会应用课堂中的理论,还使自己更独立自主,并交到了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好友。」


相对于张璐「多方位」的课余生活,刘步驰就较「专一」。他是内地本科生联合会(MUA)会长,所以花了很多课余时间在MUA事务上。他和其它会员一同组织协助为内地生举办的各项活动,包括迎新会、迎新营、内地学生篮球赛、年度K歌比赛等。


「现时正计划下届K歌比赛,这次我们想改变风格,邀请香港学生比赛唱普通话歌曲,为两地学生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刚升入二年级的他,已深知两地学生文化沟通的重要性。
除了来港求学,这群内地学生还积极尝试融入香港社会,探索新鲜事物,更努力搭起一座两地互通互动的文化桥梁。

 

 

 

 

 

学长对新生的叮嘱(来港前的心理准备)(

我不是一个很会写那种“美丽”语句的人,请允许我以最平常最朴素的语言完成今天和明天的这两篇每日一博。也许因为篇幅过长而看得有些烦,不过还是请你看下去,我认为我所说的都是大实话。

 

  首先要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祝贺你成为我们这样一群“特殊群体”的一员。今天题目叫“叮嘱”似乎有些严肃,也似乎有些倚老卖老的嫌疑。没错,今天我就倚老卖老一次,我们就要从严肃的问题开始我们的讨论。

 

叮嘱一: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彻底研究你的选择的优劣利弊

 

  请问大家一句,你为什么来香港?请从毕业之后的角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请看以下的选项:

A. 以香港为跳板,毕业以后出国深造,为了那张“引以为傲”的绿卡而来。

B. 为所谓“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而来(这点即留指在香港工作生活)。

C. 只是为了比内地大学更好的教育而来,不在乎今后在香港还是在内地工作。

D. 阴差阳错来到香港。(今年选D项的新生应该不会很多)

 

  请先摸清自己心中的愿望,因为选择以上不同的选项,在大学中奋斗方向(指短期)就会相差很大。现在我就以上的几个选择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也包含一些叮嘱。

 

  在报考的时候接受一些同学的咨询,他们很明确告诉我,“我是想要出国的”。但是,我发现,他们却对“美好”的国外生活了解不深。注意,我在这里并没有任何的指向,也没有一点道德谴责的意思。对于这种观点,我只想说的是:请你们多去查一些资料,多去向知情人问问,最重要的是在大学中有机会多出去走走,例如参加“Work and travel in USA”,或是像你们一些学长学姐一样,选择到北美的大学上一上暑期课程,或是积极争取交换生机会,像今年你们要做的研究项目一样,将优劣利弊研究个清清楚楚,对“绿卡”意味着什么有一个真正的预期,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而且,在大学中一定要抓紧练好英语(听说读写),增加词汇量,要不然,今后在外国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的生活,日常生活用语只要900个单词就足够了)很可能举步维艰。理工科的同学读北美著名研究院可能还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对商科同学来说,毕业以后马上出国读MBA有些不太现实。有句非常俗的话就是,要想读好的MBA,一要工作经验,二要钱。学费高自不必说,至于工作经验,现在征途网络,曾经的脑白金董事长史玉柱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赢在中国》中说过,如果没有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不仅要有工作经验),是学不到MBA的真谛的(大意如此)。而且,在MBA的竞争当中,我们不占太大的优势。(昨天给别人审核的时候,人家叫我在这里多说一些,比如人们为什么要把香港作为跳板,国外哪些是真正的优势,哪些只是幻觉;而我不想在这里多说,而想让各位后来者自己探索,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最深刻的体会)

 

  也许更多同学会选择B项。香港的确有很多机会,但是香港也面临着众多挑战。想当年的亚洲四小龙,如今真正在亚洲十分强势的还剩谁?而新兴的亚洲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得越来越好。就拿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作为例子。的确,香港曾经是亚洲金融中心,现在也算是。但是,其显而易见的竞争者——上海和新加坡正在逐步崛起。近几年中国股市的动静比较大,不知道大家以前是否关注股市。曾经中国的大型国企将上市首先放在香港,如中国石化,而前两年,当股权分置改革问题逐渐解决之后,这些大型企业的回归步伐加快,如中国银行等超级大盘股的大量回归,至工商银行直接以A+H上市,再到现在有报道称,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能将成为一些未上市企业的首选...这才仅仅是上海,伦敦、纽约等证券交易所也有挖墙脚的企图。而且,金融市场中,香港惟一发展的较好的是股票市场,而外汇、期货等似乎还不如新加坡(似乎是这样,有待继续查证)。靠金融业维持生计的香港前景似乎不是太明朗,看看近几年有些什么动作才能进行下一步判断。至于找工作本身,内地学生如果能掌握好两文三语,又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找工作会相对容易一些。如果不能较本港学生突出很多,由于工作签证需要4~6周的时间,对于雇主时间就是金钱,所以他们更乐意雇佣本港学生。生活方面,内地毕业生无法在香港租廉价的公屋(廉租房),即使住进公屋也是很小的面积,更无法购买居屋(经济适用房),只能去租房,或单租或合租,刚毕业那几年生活可能会过得痛苦(或许换一个词,拮据)一些,生活水平总体来说还不如内地的一些大城市。需要在这里加一点资讯:如果要领取香港永久性居民就必须注销内地居民身份。

 

  至于C项和D项,就要提示你在大学阶段,多接收来自各方面的讯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归宿。

 

  另外,转一位学姐的话:对自己学习的方向要提早有一个规划,尤其是副修方面,如果想副修的话,就早一点做好准备,否则会发现自己修了太多一时兴起感兴趣但是没用的课程。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来香港之前,要明白自己希望的是什么,对自己的未来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做一个“informed decision”。

 

 

叮嘱二:千万不要抱着“来香港之后自然会学好英语和粤语”的想法,同样,也不要一直担心“英文教学”不适应的问题

 

  香港并不是某些同学们想像当中有着良好英文环境的地方。相反,平常生活中用到中文的时候更多些。即使将来在香港工作,同事之间的口头交流仍然是混合中英文(混合中英文指整句话大意用中文,但是其中的个别词语用英文表述),一般只有在文字上用英文,但是自回归之后,中文在文字上的地位有很大提升。如果你不会粤语,在生活中,香港本地人也更愿意用蹩脚的普通话与你交流。在学校内,两个中国人(广义的中国人)之间,除了上课或是专门练习英语口语时才会用英文之外(其实上课也不尽然,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仍然基本上用混合中英文(我所遇到的情况都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有些学长学姐感叹,好像英文只在专业词汇上有些进步,其他的都没进步,反而有可能倒退。

 

  是否意味着英文教学不容易适应?适应能力人人不同,本无定论。如果不幸成为适应能力较弱的人群,我的建议是在开学之前或学期前期,用大量英语材料(包括听力和阅读)进行轰炸,坚持下去,每天听多一些,看多一些,这样就会慢慢适应过来。不用为自己在高中时候的“不好”的英文水平担心,坚持学习和练习才是在大学中胜利的法宝。

 

  那这种环境是不是利于学好粤语?也不一定。有些同学四年之后仍然无法与人用粤语交流,更不用说字字正音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在香港会说普通话已经基本上能保证生活质量了,虽然可能稍微不方便一些。

 

  所以,来港之后英语和粤语并不是自然学成,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多去修一些英语口语交流的课程(虽然有可能拉低总成绩),或是多多光顾类似于中文大学语文自学中心(ILC)、理大语言自学中心(CILL),城大的英语学习中心(ELC),利用里面的资源,或是参加他们举办的一些免费的英语培训班。平常多听听CNN、BBC(一般可以通过宿舍的有线电视看到,中大的同学也可以在校内网络在线收看)。粤语的问题,特别是来自北方的同学问题比较严重,就应该多向香港本地的朋友或同房,或是来自广东、广西等地以粤语为母语的朋友,最不济就向那些学粤语学得比较好的朋友请教。

 

  附加一句其他学长的叮嘱:虽然市场将英文看高过我们的母语,但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底色,保持良好的中文修养。要冷静并为自己加码,不要成为时代转折的牺牲品。

 

  还是用那句老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总结:Practice makes perfect.

 

 

叮嘱三:成绩是重要的,但是不是惟一的;成绩虽不是惟一的,但是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香港的大学生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极端,一种是成绩非常之好,但是社会活动空白的学生;另一种是社会活动超级丰富,但是成绩却少得可怜之人(前任中大学生会的一个会长就因为成绩过低而遭学校开除)。而一些同学甚至情境更为惨淡——不仅成绩不好,社会活动也少。而真正受雇主欢迎的是双方面都强的学生。

 

  相信大家对叮嘱三的前一半已经有很好的认识,这点在叮嘱四中还会有进一步的说明。这里主要阐述一下后一半内容。在学校中,GPA无疑对于报名参加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有很大影响。如前面提到的Work and Study in USA,还有各种的实习机会,报名参加某些高级进修班,甚至转系转专业,GPA都可能成为拦住你“美好前程”的第一道屏障。一般最低要求是3,一些是3.3,如果报名人数众多的话,GPA要求相应就会水涨船高。毕业之后找工作同样如此。当毕业时,学院学系会根据你主修成绩的GPA拉正态分布曲线,评给你一个相应的“毕业学位等级”,而一些香港大企业只有看到“乙等一级”以上的荣誉学位等级才给面试机会。

 

  用曾经一位学姐对我说过的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总结:只要成绩能保持在学系前10%之内就可以了,不用死命想争第一,多花一些时间丰富自己的人生。

 

叮嘱四:不要整天窝在宿舍“颓”,多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不要只是顾着娱乐休闲

 

  来到一个几乎陌生的世界,想要躲在某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宿舍,不想出去,这种心理都是很正常的。在宿舍里打游戏、写写博客,或者睡觉、看书、看电影电视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完全可以打发掉一天、一周,甚至大学四年的空余时间。但是,这是你想要的大学生活吗?我想大多数同学应该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是!”。可是,照前几年的经验来看,当你真正到了大学,也许这样豪壮的誓言就有可能失效,两个星期没出校门的人好像还挺多。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可能是出门不方便,或是没有出去的必要,或是以粤语不灵光、交流有困难为借口。

 

  毕业之后我们终究要走入社会。而我们对社会现实真正又有多少了解。在中学时,我们可能天天被限制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区域,再加上无暇去思考这些“无关问题”,对社会了解不深。而大家作为真正走入社会之前的演练阶段(对于在香港读大学的大学生们就更是如此),就要起到一种过渡和缓冲的作用。香港社会总体来说还不算复杂,但是由在学校享受各种支援的状态,马上走入孤身一人奋斗的情境,还是会有些冲击。

 

  第四条和第三条紧密相关。现在回到上面第三条叮嘱中留下来的问题。在学习之外我们又可以做到的哪些事情呢?

 

  上庄是其中一个手段。在香港的大学中,学生社团被称为“庄”,成为学生社团的管理层的一员,叫做“上庄”,而管理层叫“庄员”。注意,这里我并不是指仅仅加入社团,而是指要成为他的管理层之一(虽然加入社团,参加其举办的一些活动对于丰富生活也有帮助)。上庄决非只有学生会一个选择。各种兴趣团体,如天文学会、棋牌学会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只要不是加入一个“颓庄”(即一年到头不举办活动的庄),那你一定会在其中有所收获。学会全面考虑活动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学会与外界打交道(如拉赞助,或是为活动进行“营销”宣传时与大众的交流),与其他庄员成为好朋友,粤语提升...

 

  或者可以加入义工组织。不仅校内有,校外也有。我们享受了由香港纳税人提供的资源,自然要回馈香港(不要认为我们每年缴纳的学费是被香港政府、被学校“侵吞”了,香港大学生每人每年的培养成本高达20万,香港政府每年仅因一个大学生就要动用10万左右的税款)。同时,参加义工活动,对了解香港社会现实也很有帮助。本博客圈圈主黑色了望就为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详情请看http://blog.sina.com.cn/u/3e4504dc01000ada。

 

  其他方面,短途旅行,出field trip(香港的大学中一常用语,中文译为“实地考察旅行”)都是很好的课外生活。身心可得到放松,缓解压力,欣赏美景,很不错的事。不过想要提醒各位,如果仅是为了sightseeing,我们的旅行未免有些对不起自己花的钱。何不趁此机会,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同学,走出所谓风景区的光环,看看当地土生土长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仅是举例,可以趁机扩大知识的范围很多)?对于商科的同学,也可以看看本地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商铺的营销技术(包括陈设、广告等等)等等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归结一句话,时时 “keep an eye on what you are learning and concerned about”。

 

  不过,要注意这些活动与学业之间的平衡。现请你再读一遍第三条结尾的那句话。

 

  第四条总结,让自己走出宿舍,走出校门,走入社会。

先补充一下昨天遗留下来的问题。下面想转一位已经毕业的学姐给大家的关于人生规划的建议(摘自香港中文大学《来港学生指南针》):

 

第一年:以适应环境为主,广泛地接触不同事物,结交朋友。尽量把自己完全沉浸到校园及社会文化中;

 

第二年:既专心读书,也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一方面要多阅读,多思考,多与教授和同学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两项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校园里有许多选择:义工队、天文学会、投资管理学会等,各适其适,从中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三年:初步开始确定自己毕业后的方向。想往欧美升学的同学,应该着手准备GRE、IELTS、GMAT、TOEFL等考试,也可以找教授寻求一些意见;而希望毕业后工作的同学就争取多些实习培训(Internship)的经验,世界500强的公司是很好的选择。

 

第四年:勇往直前,全力投入冲刺。我个人的体会是:找工作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喜好、强项及限制,避免渔翁撒网的心态。然后在面试中累积经验。而要到外地升学的同学更要稳扎稳打地把重要的考试都把握住。

 

 

下面我们继续,今天改变要一下昨天的沉重风格,希望我那么多的废话不至于搞到令大家厌烦,不过今天写的确实没有昨天好。

 

叮嘱五:不要忽视了“人脉资源”。

 

不是说香港做事不靠“关系”,都是拼真本事吗,那人脉有什么重要??就香港与内地相比较,就处理公事上,“关系”是不太重要,不管是谁,只要是他所负责掌管的部分,他就要平等对待。这里的“人脉资源”并不是指利用职务之便为你开后门。举例说明我想表达的意思。

 

第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学长,上学期修了本校财务学著名教授郎咸平的一门课,他的课要求做一个比如大型的project(研究计划),我的这位学长在和郎教授反复商讨,被“发回重审”五六次之后,终于做出一个让郎教授满意的出来。最新得到消息说郎咸平教授已将他的最后论文推荐到某本知名杂志上发表(这一举动用处有多大,大家想一想应该会了解)。

 

第二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说有一个已经毕业的学长,到某家公司应聘时,以某种方式提到说与郎咸平交情不错(对不起,又是郎咸平,本人还是对中大商学院的比较熟悉一些);应聘公司说,如果你能请到郎教授出来和我们共进晚餐,我这份工作一定给你。结果回去,郎教授答应了这个请求。后来故事发展就顺理成章了。(这个例子是听我的一位学姐说的,她又说是郎教授亲口说的)

 

第三个例子,今年4月底,我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在内地的短期工,要求是会说普通话的商科学生,然后她就问我愿不愿意做。这份工是一个为内地某个公司做的全体员工培训计划,而我只要做一下助教就可以了。全程的食宿交通费都不用自己出钱(食宿都相当之好),而且还得到了12天5,500元的报酬。

 

希望我表达出了我的意思,人脉资源通过正常的渠道也能发挥其作用。对教授或长者来说,他们的经验是我们无穷的财富(这也就是香港的大学一般都开设有学长计划的原因),而他们对我们的赏识(如果有),他的一封推荐信,就为我们铺平今后的道路。对朋友来说(恋人除外),一定要培养好感情,是那种真诚、纯洁的感情,不仅有求必应(当然是指正常的要求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不必向他要求,他就会在背后默默助你一臂之力(我自己就遇到这样的事,现在就不向外公布了)

 

香港,又处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人情中热情和冷漠的成分同时存在,人情就更为需要悉心的呵护。

 

说完了重要性,再聊聊建立和维持人脉资源的方法。对教授长者,保持联系是最好的维持方式(教授的一项工作义务就是和学生交流,所以不用担心教授不理睬你)。而交朋友,除了传统的方式之外,在现代网络社会,交朋友又多了一种方式,而且是主要方式——网络交流,比如QQ、MSN、Email、论坛、博客等。就本人来说,在香港校外认识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在求学香港博客圈上认识的。本来命运不太可能发生交集的我和其他几位,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相信很多新生都通过以上的某些方式在来港之前与学长学姐和同届新生进行过交流,在交流之中,也能大概看出哪些是值得交往的,不仅指同校的,也包括外校的。请把握好这一层关系,不要将这个已经建好的关系就白白荒废。

 

另外,昨天说的“上庄”也是建立人脉资源的好方式。

 

总结:发展人脉不等于“拉关系”“走后门”,人脉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叮嘱六:认识自己,看清他人。

 

港校一年热过一年,随之而来的就是录取分数的水涨船高。今年有不少新生的在全省的名次都是两位数,还有些是一位数;很多学生都是拿着五位数六位数的入学奖学金来港上大学;而有些人却由于自己是“非奖学金班”(这里特别指中大,因为接受了太多这样的咨询)的学生是否会遭到不同的待遇而忧心忡忡。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到在学校之后,除了发钱单位知道你有没有奖学金,其他所有的学校部门都不知道。所以,每个人进到学校之后享受的都是平等的待遇。申请奖学金(那些要求有经济需要的除外),申请参加学校的活动,申请出国交换,所有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请你摆正心态,虽然你在高考中考得很好(或是不如人家)。到了大学之后,你高中的出身,你的高考成绩基本上起到的作用为零,人人都要从头再来。

 

其次,要学会全面剖析自己。性格的弱点、兴趣爱好、长处短处,认识清楚这些对学习对将来择业都有帮助。这一点许多书都讲烂了,不详细阐述。不过。认识自己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慢慢来。

 

再就是扯远一点的东西。文化上的差异,或多或少会造成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看着人家发达的社会,对自己的认同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偏差(尤其对来自一些发展不是太好的地方来的同学而言),还可能在埋怨,我们自己的社会怎么那么差,什么都不如人家。我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心理情况,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本身我自己就是来自一个很小县城,也差不多算是来自大山中的孩子(福建自古以来就是群山环绕的“蛮夷之地”,我所在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当落后,一年前一个中学一级老师的工资才1200多),不像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见识多而且家庭比较宽裕,如果没有奖学金,我是不可能在香港见到你们。在来香港之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才是福建的东山岛(还是学校派出参加的一个夏令营),从来没有走出过福建省。在来香港的第一年的某段时间,也许是两种身份反差太大,在面对香港同学的时候,虽然可以听到我的广东话带有口音,但是不到迫不得已,我不会主动表明自己福建**人的身份(倒不是因为说怕被人歧视,况且也我也没遇上有谁歧视我,只是自己心理上出现偏差,身份认同感出现问题罢了)。当你真正长大,明白什么是身份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消失。(看来我的确扯远了)

 

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要看清他人。香港1100多万平方公里,却挤了700多万人。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需要你擦亮眼去仔细看。举例,有人认为朋友在自己危难时会两肋插刀,有人却把朋友拿来利用,拿来出卖。这不想在这里说太多,大家自己把握。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叮嘱七:在对金钱观、价值观重塑过程中,不要矫枉过正。

 

来到香港,终于摆脱了家长的束缚,获全奖的同学更是摆脱了金钱的依赖。由之前基本上不需要自己花钱,到处处都要自己花钱,这个转变是相当之大(有一部分中学就是住校的同学除外)。加之物价水平发生了突然的变化,许多东西的价值要在脑中发生重塑。有一句玩笑话说,在内地上中学时,在外吃一顿麦当劳算是比较奢侈了(平时花钱就大手大脚的同学除外),而来到香港,你会发现,在外吃一顿麦当劳算是比较便宜的了。相信有一部分同学,在初到香港时,在学校饭堂点餐时,会专挑最便宜的东西吃,比如说10块钱的“时菜蛋饭”、“火腿蛋饭”“盅头饭”等(我拿着奖学金本来衣食无忧还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背负了50万沉重压力的同学们,我见到的有些自费的研究生到现在还是挑很便宜的饭吃,说实话对身体真的不是很好)。久而久之,觉得吃这种便宜货有些对不住自己,也渐渐适应了香港的高物价,消费水平开始上升。但是某些同学消费水平上升有些过了头了。(不再说吃的了,吃的质量提高些毕竟对身体有好处)动辄跑旺角、尖沙咀、铜锣湾等地买些“潮流”的东西(并不是反对逛潮店,在后面的几天中,会发布一个“潮店”的名单,况且反对了对香港的旅游业没好处),衣帽鞋袜裤裙、各种“超人气新品”样样具备,因此每月的生活费会花至3000~5000,甚至更高(内地大学的一些时髦大学生现在都能花到每月一两千,何况我们在香港?)。虽然像这样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还是要打一打预防针。

 

在花钱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正方观点,花多点钱没事,大不了几年之后挣回来;反方观点,保持一个正常生活水平就够了,奢侈一两次也足矣,以后挣来的钱做资本不是更好吗?个人较为倾向于反方。

 

第七条总结:对于金钱量力而行。

 

 

下面的内容有些超乎心理准备的范畴,是其他一些叮嘱。

 

叮嘱八:电脑是好东西,但请好好用电脑。

 

21世纪,没了电脑,基本上什么都免谈。特别是港校学生,如果一天没碰电脑可能就会有些不自在,两天没碰就有些心神不安,一周没碰可能什么大事都错过了。电脑很重要,做功课,查资料,查邮件,准备presentation,写report,交project,都离不开电脑。

 

但是电脑这样有用的东西,不免会被沦落为高级娱乐工具,相信今后看电影或打游戏打到晚上两三点的新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真正知道怎样用电脑为自己创造价值(广义)的人却不是很多。例如,中大有一个学生资讯能力测试,就是考核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的,考试很简单,但是还是很多人不及格,再考...听说最多的考了五六次才通过,此其一。其二是电脑毕竟还是机器,况且我们大部分用的都是本本,它还是比较脆弱的,受不了24*7这样的运作。而且坐在前边的人也更受不了这样长时间的“折磨”。

 

这里想插一个《电脑使用坐姿小贴士》,供大家参考,资料来源香港中文大学2005~2006年内地本科新生手册。

 

姿势:坐正时,最好和电脑屏幕保持约一只手臂的距离。眼睛的水平应该比屏幕最上方高一些,与屏幕成直角,这样既可以避免眼睛疲劳,也可以避免因抬头而增加颈部的负荷;平放前臂,与上臂成90度,手腕和前臂保持同一水平位置,经常挺直,腰靠椅背;大腿和成水平线,小腿与大腿大约成90度角,脚前整个平放在地上

 

灯光照明:光线要充足柔和。电脑屏幕最好与窗户和光源成直角,避免放在灯光的正前方下面,以名产生眩光,令双眼疲劳

 

另外建议大家可以多去学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比如说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

 

 

叮嘱九:充分利用大学及网络给你提供的巨大资源。

 

既然选择来到香港,考虑因素其中之一自然是这里很不错的硬件条件。既然这样,就更不能浪费大学能够提供的资源了。同样,网络中蕴含的资源也是数不胜数,但是要注意其真实性。

 

为了节省篇幅,在这里先介绍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资源,给大家作一些参考(欢迎其他朋友补充)。

 

大学图书馆系统HKALL服务:香港的大学生可以免费随意调用香港八所大学的图书馆资源

香港各社区公共图书馆:只要用香港智能身份证就可以借到书了

语文自学中心提供的各种英语培训班

一些学系实验室提供的软件,比如说BA Lab中会提供很多一些为商科学生设计的软件(我搜索过,在网上没有地方可以下载)

 

Google News http://news.google.com.hk/news?ned=hk

Yahoo!(HK) News  http://hk.news.yahoo.com/

CNN  http://www.cnn.com

BBC  http://www.bbc.com

Wisenews(汇集全港报刊精华,强烈推荐,网址应该可以从各校的图书馆网页找到,中大的同学可点击 http://easyaccess.lib.cuhk.edu.hk/login?url=http://libwisenews.wisers.net/?gid=CULIB&user=ipaccess&pwd=ipaccess  在校外点击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Wikipedia 网络百科全书 http://www.wikipedia.org

问卷调查网(可自创网络问卷) http://www.my3q.com/

万方论文库 http://hk.wanfangdata.com/ (需要学校的IP方可进入)

TVB电视新闻在线收看(练习粤语听力的好机会) http://news.tvb.com/tvnews/index.html

全港最大的工作信息站  www.jijis.org.hk

网络计算器,可解决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问题  http://wims.unice.fr/

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权威的粤语字典)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CU Net-TV(在中大校园内收看)  http://cunettv.cuhk.edu.hk/itsc/cunettv/

全香港详尽电子地图——中原地图  http://www.centamap.com/gc/home.aspx

好易做(供自己做饭的同学使用)  http://www.bonbonkitchen.com/kitchen/page-2.htm

开饭喇(全港餐馆信息)  http://www.openrice.com

 

 

看看字数,也写得太多了,看了都烦了,就此停笔。不过在最后还要送上一些东西,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忠告,一共80多条,我选了下面30条送给大家。

 

1. 如果你的家庭一般的话,那么记得你在大学有很多意外用钱的地方。比如出去交换和将来要考的各种考试。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永远别乱花钱。

2. 朋友,你大学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你将来事业的一部分。他们会帮助你。但是你也应该让自己有帮助他们的实力,所以,你要努力,你和你的朋友会一起在将来打造一个可能很辉煌的事业。很好听是吗?但是记住,你们都要努力。

3. 别为你自己和别人下定论,无比重要。你所看到听到的可能只是一面,为这个失去可能的朋友,很不值。

4. 别说脏话,你应该知道习惯的力量。找工作或者和别人接触时,你随便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会让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5. 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谢谢,没有通知你,不要责怪,因为那些事你其实应该自己弄清楚。

6. 你可以有喝醉的时候,但是你要明白和真正的朋友一醉才能让伤心事方休,否则,你只会是别人的谈资和笑柄。

7. 如果你四年内很少去图书馆的话,你就等于自己浪费了一大笔一大笔财富。所以,长去那里,随意翻翻,都有收获。

8. 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在大学里还把容貌当作重要的东西而过分重视的话,可能不会吃亏,但是早晚会吃亏。可能,很可能。

9. 找工作面试时很多可能会问你,你会做什么。或许你会做什么就会被写在你的简历上。也许你现在其实就可以记得这个问题,这样可能以后会好好答。

10. 别迷恋网络游戏。

11. 大学,因为你呆的地方是大学,所以你有空间承受失败和打击,因此,你应该,真的应该找找自信和自傲的区别,可以用一辈子的。

12. 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13. 大学是亚社会。所以,当你上了高年级后,要让自己有大人的形象,大一的孩子看到你,你要能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学长。你很成熟。

14. 别怕丢人,如果你实在不行就别怕丢人,行的话,建议你们去追求丢人,那是一种成功的尝试,至于为此笑话你的人,你可以把他们从你将来人生对手的名单中排除了,所以你也不要笑话那些上台丢人的人。

15. 你的确要学的有心计,但是记住,永远记住,在社会上要胜利的唯一的方法永远只是一个,那就是实力,永远不用怀疑。

16. 在大学里就开始训练自己的冷静力,这是一种能力的,有大事时,能安静并能快速想出办法的人,很厉害。

17. 大了,成熟了,稳重了,但是这和激情不矛盾,一种对工作和学习的冲击力及持久力会让你有特殊的魅力和个人实力。

18. 你可以看不惯一些东西,但是你应该学会接受——如果你没法改变那一切的话。

19. 每个星期一定要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的。好处多多。

20. 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别不接受你看不惯的方法。

21. 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以全新的形象出现。

22. 虽然没有班级的概念,但是也别忘记,你的同学你的朋友。

23. 如果你不抽烟的话,你的精力将比抽烟的时候好的多,这是绝对的。

24. 莫过于梗直,莫过于圆滑。外圆内方即可。

25. 永远别渴望做个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然后自己做出决定是精彩的人生。

26.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27.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8. 多笑笑,会慢慢让自己真的快乐起来。

29. 人生有很多次如果,但是没有一次但是。

30. 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按照原来的计划,今天本不应该还是这个话题。但是接到一些同学的建议,决定补充一下。

 

1. 关于上篇开头我问的问题有人表示反对。说现在我们只有对大学生活有发言权,而对毕业后的情况没有发言权。我想说,第一,我们是有发言权的。第二,其实我也不想多提毕业后的情况,形势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是今年接受新生咨询时,有人态度非常明确,“我来香港的目的是为了出国”“我就想留港发展”等等,而且不是仅有的几个(并不是我捏造的,是事实)。我的目的只不过是想给他们这样的热情降降火,踏踏实实地看这几条路的前途究竟怎样;而我在这里做的,就是通过我看到的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评论,再加上一些自己的分析,将一些大致情况写出来,抛砖引玉,让新生们自己去获得想要的答案。

 

 

2. 关于为什么来香港,有同学建议补充:E. 自己不想来而只是遵循父母的意愿而来。

 

忽略了这样一个选项。也许对这些同学提下面的建议最好:我相信你们中的大部分不想再回去复读。复读既使身心俱疲而且有些浪费青春。不到迫不得已不要走复读之路。尝试着去生活,尝试着去深入了解你所在的地方,最后再做你认为最正确的价值判断。我去年是最后一刻才报了香港中文大学,详细情况可以看我在6月份写的一篇回忆文章(http://blog.sina.com.cn/u/489b04d301000axm)。我在报志愿之前也是对香港一无所知,也是冒了大险才最终来到香港。对我来说,之前对香港都没有多大的了解。然而,在一年的生活之后,而当你真正踏在这块土地上,与这块土地上的人一起生活,做着关于它的研究,你对它的态度会慢慢改观。我曾经在不经意之中,将回到宿舍称作“回家”。我热爱现在我有的一切,我的大学,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朋友。

 

 

3. 一位学姐想要送给你们的话:希望新生来到香港以后,无论以后的目标是哪里,都应该尽量利用在香港的四年多点关心了解香港,不应该只认为香港是个中转站或者跳板,就对香港的一切持冷淡态度,既然大家都来到了香港,而且要在这里呆四年,那么就应该热爱这里,这样的话,在香港的生活可能会更快乐一点。

 

 

4. 在说香港和新加坡的时候,我提到:“似乎是这样,有待继续查证”。有人说我这样说有些不太负责任。这句话,我是听一个对香港经济研究比较深入的学长说的。结论应该不会有太大错误。有待继续查证的意思是,我下学期自己要对香港的经济发展重新做一个研究(自己大一做的那个太粗糙,现在看来简直不是东西...希望这么说,我的同组朋友们不要介意。)

 

 

5. 我的一位朋友提出:“关于讲香港的机会,举金融市场为例似乎只是对商科的同学有些指导意义...可不可以再讲些理工类毕业生在港的就业情况?”在常人的眼光里看来,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理工类毕业生在香港的用武之地可能不是很大。特别是一些工科的专业,被人称作是“颓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香港本地学生和内地学生一样,中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很多都跑到“实用”性很强的商科专业去了,只有一些真正对理工科感兴趣的会选择理工科。比如,香港中文大学一年招收了3000个新生,就商学院就占了1/4还要多(中大一共有7个学院)而理工科毕竟要收新生,于是一些“成绩相对不是太好”的学生就被招收进来。我想如果内地顶尖大学只是招收一些水平中等的学生,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业绩。其二,这里不好意思要点评一下其他的同学,或许有些冒犯,请原谅。因为有些人抱怨就业情况不好,我却想问大学四年你真真正正付出了吗?在电脑上面花去很多时间(甚至通宵),为什么不会将这些时间真正分配到应该用的地方?也许所有都和人有关。我们现在面对的就业市场,不是像内地的一些企业“学校出身决定一切”筛选方法(至少在面试人选的选择上大部分用的是这个方法,前不久不是还有“第一学历”风波吗);况且对于香港的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学校出身没有问题。说白了,雇主最想要的是能够通过各种能力为他赚钱的人,而各种能力中,最容易证明“我是有用的”就是专业素质。说来说去又说回原点——叮嘱三。想补充一些信息,香港现在正在建立科技园,如果香港本地就有符合要求,能够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香港何必花那么大力气去内地或整个国际挖人呢!

 

 

6. 关于价值观的问题有人提醒了我一下:对外界信息的价值取向。的确,香港算是个言论自由的社会。《中大学生报》事件如果没有人故意在旁边煽风点火也可能根本就不会引起关注。在香港,你可以不在防火墙的过滤下浏览所有你想看到的信息,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可真可假)有可能挑战到你以前在脑中牢牢树立的“真理”或是你的道德底线。请记住,不要一切接受,也不要一切反对,判断之后再做决定。或许,也可以像一位同学说的那样,“天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相生而不相害”。然而,在目前的条件下,在你这种复杂的身份下,在公开场合谈论这些问题对任何一方都不利。

 

 

虽然这个系列我写的是够长了,已经超13,000字了,但是如果还要其他问题,补遗篇还将继续。真正希望大家能够讨论起来,发表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对我们在香港的内地学生,对香港梦寐以求的中学生,对香港求学的态度还有一些浮躁的社会大众,对香港本身,对整个中国都有帮助。衷心希望明天更美好。

 

 

 

 

 

 

 

香港的大学业余生活

  王一骏(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大一)

  2006年8月28日,我来到了香港,2006年9月3日,我加入了城大的三个社团,从此之后,整个Foundation(基础年)都知道有一个疯子扬言要参加所有社团,无疑,那人是我。

  香港的课余生活比起内地大学丰富得多,就拿内地数一数二也是可以与港校相抗衡的五所名校——清华、北大、浙大、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复旦、交大来说,就我现在所了解,几乎无一可比。在香港,学生有更多自由、更多空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同时学校也会给予大力支持。

  一

  我在第一学期参加的是:合唱团、旅行学会以及壁球社。就拿合唱团而言,城大的就与普通大陆高校的很不同。首先,每位成员都要?过严格的挑选,在挑选的同时会进行测声,即每个测声的同学跟着钢琴哼唱,然后由高到低,由此得出各位同学最适合唱的部分。就男生而言,分为Tenor 1,Tenor 2,Bass 1,Bass 2,整个过程都很专业。除此之外,合唱团每个学期都会有自己的表演以及和一些内地大学的交流,比如去年和天津大学合唱队就曾有切磋。

  城大合唱队每年年末还会有一次正式的音乐会,我们会来到香港数一数二的中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2006年底,当我第一次站在国际名家曾站立的舞台上时,真是感慨万千!

  合唱团的活动极其丰富,所以也吸引了不少大陆学子。我曾?和他们讨论过为什么这么喜欢城大合唱团,得到的答案是在城大的合唱团除了合唱还可以得到更多:乐观、力量、友谊、感动??这是一种学会的精神,会内的所有人都被它感染,被它带动,在歌唱时,音乐就像是自己的朋友,有什么烦恼都会抛之脑后。

  二

  城大的旅行学会也非常之有意思,学会经常组织一些短期港内Trip,一般1—2天,其奥妙之处就在于旅行学会所设计的Trip和一般的不同,他们的设计独具匠心:比如在万圣节之际,他们组织过一次荒野恐怖之旅,夜间行走墓地,惊险刺激,很多同学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他们组织活动的时间也非常体贴,很多都在考试之后,或者临近考试但又刚好离考试还有段时间。这样的时段,既可以让大家有精力尽情出游,也可以让疲惫的心轻松一下,同时还可以让大家认识更多的朋友,促进友谊。

  记得有一次野外荒岛露营我印象很深。在一个孤岛上,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当然互相帮助更是必不可少,大家一起搭建帐篷,一起挖土,一起找柴(干木),一起生火,一起烧烤……虽然当晚被海风吹着,几乎没有睡着,但尽管如此,那次旅行还是给我的香港求学之旅增添了一段很美妙的回忆。

  后半学期我开始自己筹划组织学会,创立了CSSA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网球学会。由于策划得不错, 同时大家也很有学习网球的激情,学会一开始便招收了45名会员,包括一位外籍研究生以及3名Doctor。从此之后,我便开始教授大家网球,每周一次,不见不散。同时,学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喜欢网球的同学认识新的球友,互相学习,球技上可以进步得更快。年末,我们还组织了一个40人的大型BBQ活动,把城大的四块BBQ场都包了下来,当时场面热闹之极。

  在城大,除了参加已有的学会,你同样可以自己筹办学会,大学绝对会给予大力支持,这是大陆绝对所少见的。暑假期间,我开始筹划组建一个Metal乐队,自任Bass手,同时一边向学校申请训练场地和演出机会。

  三

  学校还有很多的设施供大家使用,比如每个Hall(香港的寝室叫Hall,一般就 是一幢楼)都会有自己的独立琴房,免费使用,可以在休闲的午后放上一杯浓郁的香茗 ,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平时有空还可以到一层一间的Common Room(公共休息室)亲自下厨,或者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做一些好吃的菜肴。学校还有一个廉价而高档的游泳池,炎热的夏天4元就可以畅游清爽一下午,美妙之极。

  香港还有很多基督教的组织,里面会有一些普通话团体,里面的兄弟姐妹都非常的热心,会请人来教授广东话,有时也会组织一些有教会资助的活动,比如行山、划船、踩单车等等。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参加学校的义工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的人,比如可以到敬老院看看老人,也可以去教教香港的一些贫苦小孩。帮助人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得到很多平时所得不到的东西。

  我讲述的只是我就读的城大,其实香港其他大学的业余生活也差不多都是这样。

 

 

 

 

 

 

 

 

 

2006年无疑是香港高校大热的一年,高额的奖学金、国际化的城市环境、宽阔的就业前景……这些诱人的条件,使得大批内地的尖子生心动“港校”。

 

  2006年9月,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踏上了求学香港的道路,在网上,他们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圈子:“求学香港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studyinhk),他们用博客记录了精彩纷呈的生活,求学见闻的点滴,也为内地想要报考港校的学生了解香港文化开了一扇窗户。

 

 

 

  博客圈里的60多名求学香港的内地学子来自于香港的八所高校。据新浪考试频道负责人介绍,到目前,该博客圈(包含了60多名成员的个人博客)点击数超过100万,今年11月份又将与湖南电视台联合策划创作出版“求学香港”的书籍,“港校”的热度至今不减。

 

 

曾有报道称,一名内地尖子生因为不适应香港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而最终选择放弃,回到内地复读重新高考。本报记者采访了“求学香港”博客圈的发起人、圈主“黑色了望”(http://blog.sina.com.cn/reddevil)、博客圈的核心成员Woody(http://blog.sina.com.cn/woodypolyu)以及厦门一中毕业的林时蔚,揭开了“港校”学习生活的面纱。

黑色了望”原名王小龙,毕业于河北沧州一中,2006年高考成绩565分,以超本一线88分、天津市第170名的成绩录取于香港理工大学全球供应链专业。

 

 

  条件一 积极、乐观、有野心

 

  王小龙承认报名“港校”确实是受到了外界舆论大气候的影响,但之所以报考和最终选择香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个人理想。“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香港优越的环境对我来说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

 

  初到香港学习,王小龙最大的感受是“学在课外”、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关。

 

  “第一印象就是自由,在香港读书,没有任何限制,几乎绝对自由。上不上课、回不回宿舍都不会有人管。除了课内的基本课业,学到更多的是专业之外的东西。在国际化的香港社会,我们有很多宝贵的机遇,我们可以经常性地参加一些义工活动、社团活动、学术经济论坛以及讲座,对个人的能力是一种提升。”王小龙说,“与内地高校不同,香港的高校没有班级的概念,只有同专业、同院系的概念。在课程方面,香港高校学习的知识较广较新,而内地的课程较专较深,各有优劣。”

 “语言关”是每个内地学生都需要克服的,英语是一个关,粤语是另一个关。

 

  在香港所有的高校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使用英语,刚入学,就有成堆的英文表格(学籍卡、注册表、选课单等等)要你填写,这就被吓住了,一些教授的发音有口音,还有一些新开的课程里的专业性词汇也是重书面轻口语,这和内地学校一贯的做法完全不同。

 

  “对于北方学生,粤语真的比英语难得多,出现了一种很尴尬的场景:一个香港人,一个内地人,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却要用第三种语言英文去交流,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对于即将报考港校的内地学生,王小龙的评价是:香港既不是天堂,又不是地狱,只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入口。

 

  “我的性格较乐观,属于极外向型,乐于与人交往,乐于迎接挑战,性格上的因素使我比较容易适应香港高度宽松高度开放的求学环境。我想提醒想求学香港的考生的是,一定要对香港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只有你认同了香港的文化、香港的价值观以及整个香港的社会,你才能够融入其中,才能尽可能多地吸纳学习。既然选择了香港求学,就要发自内心地把自己当作一个香港居民,完全投入港式的生活,不要刻意把自己划分成‘内地人’,如果连自己都把自己排斥在香港社会之外,又怎能奢求香港社会不排斥你呢?至于什么样的人适应香港社会,在我看来,可以一言以蔽之———有梦想、有抱负、有追求、有野心的人。”

 

 

  Woody毕业于北京交大附中,2006年成绩为659分。现在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全球供应链管理专业。

 条件二 要有足够的耐力

 

  Woody报考港校的原因是“大多数港校不占高考志愿”。在他看来,看重的是香港高校的教学模式,尤其欣赏注重实际能力和应用这一点。“录取的专业是我填报的第一专业———物流,物流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强项,另外从整个商科来讲,又是‘港校’的强项。”

 

  香港给Woody的第一印象是热、人多、东西贵、爆炸式的信息……

 

  “想象中的香港必定是高楼林立、随处的摩天大厦、生活得奢华,但真实的香港其实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里也有贫民区,在天水围,你能想象有多破就有多破,那里也有真正的危房,他们那边有8层没有电梯的楼,曾看见过一个住在7楼的80岁老奶奶,真不知道她每天是怎么上上下下的,那个楼梯基本上两个人是不可能过去的,只有一人宽,条件很差。”

 

  信息的“爆炸”程度也是Woody意料之外的。“每天在学校邮箱里,有二三十封邮件,你每天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检查邮件上面,哪些该看,哪些不该看,初去的时候会真的不习惯,你一定要学会从大量资料中摘出重点、筛选真正对你有用的资料的本事;还要耐下性子来,因为是全英文的,一点一点看,慢慢就会习惯。”

 

  一年的学习让Woody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是全方位的。比如英语课学的写作方法,在别的科目的报告写作中马上就可以用到;比如交流的能力,“交流圈子除了内地生以外,还有香港本地生(他们大多不会讲普通话)、外国学生……我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队,每周都要训练,因为场地不够,我们要去红磡街市定场地,去港岛给一些队友选拍子,每次完了之后‘撮’一顿,增进了友谊,也学到了很多香港的文化”。

另外还有独立的能力、自觉的能力,还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能力。

 

  “平时比较依赖父母的同学不适合到香港发展,我初中的时候,父母在除基本生活之外的很多方面,已经不怎么插手管我了。要耐得住寂寞,要善于交新朋友,表现得大方得体。要不怕困难,不论是学习上的(比如全英文教学),还是生活上的,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我认为,那些抱怨‘不适应’的人,都是托词,根本原因就是自己耐力不够。”

 

  对于今年高考的同学,Woody想说,香港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它是开放的,可能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就不适合。还有就是理工科类专业,香港就不是很有优势,与内地高校相比它的实验手段、技术条件都有限,而商科却是有优势。“选择香港,就是选择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这条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一般来讲困难会比在内地上大学大得多,但是也更锻炼人,不是让环境适应你,而是你主动去融合它,挺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林时蔚,毕业于厦门一中,2006年高考成绩603分(文科),不算高分。现在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全球商业系统管理专业。

 

条件三 会“玩”

 

  林时蔚之所以报考“港校”,一是出于想“考出去”的念头;二是考“港校”还算经济。父亲一直坚持让她出去,因为家境不算特别富裕,父亲认为与其大学4年读完后再去外国留学,不如直接去香港读,花的钱更少。

 学校生活的最大的感受是自由和快乐。“一周只有15小时的课,可以自己安排着上。学校很多科目都很有意思,像我这学期就选了‘英语与电影’,上课就是在看电影,还选了西班牙语,这也是我喜欢的。这次放假去厦大呆了几天,他们要早自习,还有熄灯拉电,真的受不了。去听他们的管理课也是很无聊,还要上什么军事理论什么的。”

 

  在香港高校的作业也很特别,很多作业都不是书面的,有presentation“展示”,有拍video,写文章还要去亲身体验,就是比较注重实践和应用。“我参加了2次的high table dinner(高桌晚宴),大家都要穿礼服或者晚装,很正式的,请一些社会上比较出名的人来和大家做分享。这种社交场合其实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一些参加正式场合的礼仪和知识,扩大交际,这在以后步入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在城市大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香港的学生比较“疯”,特别是在宣传自己社团拉票的时候,也很能玩,常常让我们这些内地生侧目。

 

  “我参加的活动挺多,都是和伙伴们一起来组织,以前总觉得搞活动简单,到了真正做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事无巨细,爸爸妈妈都说我成熟了很多,而且频繁的presentation和面试也让我变得勇敢了,不会怯场。”

 

  林时蔚说,到香港一定要会“玩”,这里的“玩”当然也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我是一个能玩的人,也挺好相处的,我认识的一些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同学,腼腆得既不愿参加活动,交往的圈子也只是内地人,有的为了省钱,整天窝在宿舍里自己煮饭,也不和别人出去玩,甚至不想离开香港去国外交流。也有整天读书、泡图书馆的,那你去香港干什么,还不如在内地读书更省钱!”

 林时蔚认为,如果内向的、只爱读书不爱参加活动、不爱与人交往的内地生最好别去,当然家庭经济不允许的话也不要去了,毕竟是一个开销不小的城市。去了就应该多多参加活动,最好能交几个香港朋友或者外国朋友,提高自己的交际圈,尽快融入他们的生活,他们也能给你们指导。当然学习也不能丢下,有一个学长去了3年,因为不读书,尽瞎玩游戏,最后被退学,真是很浪费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警醒世人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省下无数钱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积小利,成巨富(英国)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

 

●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汗珠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成物不可损坏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省下无数钱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积小利,成巨富(英国)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

 

●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汗珠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成物不可损坏

 

 

勉励人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孔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每走一步都走向一个终于要达到的目标,这并不够,应该每下就是一个目标,每一步都自有价值(歌德

 

 

 

名 人 名 言,经典名言,经反复整理,多方收集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

2.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捷克/米兰·昆德拉)

3.一切罪恶在事先已被原谅,一切也就卑鄙地许可了!   (捷克/米兰·昆德拉)

4.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鲁迅)

5.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上面布满了虱子。                     (张爱玲)

  生活永远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糟。 (莫泊桑)

6.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冰心)

7.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冰心)

8.生活在别处 (法/兰波)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人,诗意地栖居。(德∕海德格尔)

9.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钱钟书)

10.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钱钟书)

11. 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法/帕斯卡)

12.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13.秋天的落叶,似舞倦了的蝴蝶。    (三毛) 

1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1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

1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17.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18、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

19、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20、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2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22、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林则徐)

23、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25、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26、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

2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28、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29、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人看见的时候干些什么。(孟德斯鸠)

30、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   (贝多芬)

3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32、如果说我比别人看更多话题作文优秀范文、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实录、备课资料、同步试卷、美文、高考模拟试卷、文学欣赏尽在语文轩网站/得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3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3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35、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36、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37、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38、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     (康德)

 39、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             (泰戈尔)

40、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泰戈尔)

4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42、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43、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列夫·托尔斯泰)

44、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45、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绝不接受放。                      (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