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请不要再用战略忽悠全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31:38
2010年10月22日 07:00:36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针对近期美元不断下滑的问题,美国财长盖特纳18日表示:“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货币贬值来繁荣经济并增加竞争力。美国不会采用这种不可行的策略。”美国官员无法改变美元的“弱势”,只能依靠言语来“强势”表达。口是心非的背后,实际是美国政府乐见“弱势”美元的走势。
联想奥巴马“无核世界”畅想后的“亚临界”核试验,“不寻求遏制中国”后的拼凑亚洲版北约围堵中国,给中国扣上“世界第二”高帽的捧杀与炒作,以及前总统小布什以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
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信,信于诚;人之相处,处于心。国与国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美国用“战略”一次又一次忽悠了全世界,结果世人有目共睹。最典型的例子是华尔街的“金融忽悠”最终在2008年搞垮美国金融,祸及世界各国,致使全球经济至今仍在谷底徘徊。

    导读:美国一步一步精心策划了这场货币战争,不仅让人民币陷入被动升值的不利境地,更让中国陷入了道义上的“不义”之地。货币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大问题,但美国却让人民币来背这个黑锅,这是不公平的。
美国精心策划货币战 穿西装的军队出现

尽管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3日表示最近多个国家对货币市场的干预不会导致全球货币战的风险,但“货币战”已经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热点。在不少学者和媒体看来,中美之间的“货币战”更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接受本报采访的国内学者认为,这场全球范围的货币战争,发起者是美国,打击对象主要就是中国。>>详细
美元贬值成祸首 货币战危害经济复苏
9月以来,美元对数种货币汇率跌至多年新低。在潜在的经济增长压力下,日元、巴西等国争相让本国货币贬值,全球外汇市场“正陷入混乱”。此间观察家指出,各国货币竞相“示弱”的最大动机是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但这无益于全球经济复苏,货币战会导致国际货币市场混乱,并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详细
谁打响了“货币战”第一枪?

近来,国际上有关“货币战”的言论甚嚣尘上,众说纷纭。但事实证明,导致当前“货币战”隐忧上升的一个重要根源,却是美元持续贬值及巨额定量宽松政策导致的贬值预期。
9月初,美联储放出风声,可能启动另一轮可能达万亿级的定量宽松计划。所谓定量宽松政策,就是美联储动用美元购买各类债券和不良资产,其实质就是开动印钞机的替代说法。因为美联储需要印钞票来购买这些国债,而钞票多了自然贬值。因此,这则消息有如重磅炸弹,美元做空压力增加,非美货币兑美元升值压力不断加大。
市场反应立竿见影。美元指数自9月中旬开始进入下行轨道,至今仍未扭转跌势。新加坡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对美元汇率纷纷创出数年来新高;巴西雷亚尔、韩元等其他货币对美元也开始较明显升值;10月8日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汇率创出15年来新低。在此背景下,日本、巴西等一批不愿坐以待毙的国家纷纷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选择单方面干预汇市。>>详细
美元贬值点燃“货币战争”

前年雷曼破产风波之后,美联储疯狂地印刷美元钞票,购买了规模达100万亿日元的问题债券。利用这价值100万亿日元的资金,美联储开始进行市场操作,购买美国国债和股票,下调利率,维持股价,促进美元贬值。日本银行终于按捺不住,落人一圈后开始小规模购买股票和不动产投资信托产品,但终究未能抑制日元升值。美国发动了以金融政策为中心的“货币战争”。
9月27日,做客美国CNBC财经电视台的英国嘉诚资本管理公司分析师爆料说:“美国政府授权的证券公司正利用美联储资金购买美国股价指数证券。”嘉诚是19世纪以来英国王室的御用证券经纪商,熟悉华尔街内幕。
对于该市场操作,这位分析师透露“是由‘预防暴跌小组’指挥”,但其正式名称却是“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该组织是在1987年10月19日股价暴跌的“黑色星期一”之后,根据第12631号总统行政令设立的  2009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当日,奥巴马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导读:2009年4月5日,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慷慨陈词,称“美国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美国将超越冷战思维,削减核武器数量,降低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性”。奥巴马因为向世人勾画的这幅无核世界的美景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美国于今年9月在内华达州试验场进行了一次亚临界核试验,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提出“无核武世界”理念后,美国进行的首次此类核试验。与其宣称的“无核武世界”完全背道而驰,无疑是狠狠地扇了自己一耳光。
美上月再搞核试验 奥巴马无核世界终成虚言

资料图片:美国总统奥巴马
据日本共同社10月13日消息,12日有媒体获悉,美国政府9月在内华达州进行了一次没有核爆炸的亚临界核试验。由于这是美国在奥巴马提出“无核武世界”理念后首次进行此类核试验,因此反核武器团体等纷纷批评此举与国际核裁军的努力背道而驰。>>详细
亚临界核试验不易被外界察觉 暴露美国野心

美国能源部在内华达核试验场外设立的提示牌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核安全局发言人证实,当地时间今年9月15日下午5时35分,内华达州沙漠地带地下约300米深处的试验场进行了代号为“巴克斯”的亚临界核试验。>>详细
奥巴马政府核试验令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自取其辱"
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令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去年“迫不及待”授予他证书和奖章成为了荒唐事,而唯有那笔捐出的奖金是实的了。
美国能源部本周二证实,美国于9月15日在内华达州一处试验场实施了一次亚临界核试验。这是奥巴马去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美国首次实施这类核试验。>>详细
美国核试验扇总统无核梦耳光 美变相维系核霸权
2009年的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克慷慨陈词,向人们勾画一了幅无核世界的美景,他也为次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奖一年了,实际行动来了,是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呢?10月12日,美国能源部证实,美国在今年的9月15日,在内华达州的一处试验场,实施了一次亚临界的核试验,这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第一次实施这样的核试验,引来了国际社会强烈的指责 导读:2009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日本访问时,发表亚洲政策演讲。他表示,中国快速发展不代表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美中紧密合作对两国都更加有利,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奥巴马和几位前任一样,采取了种种手段,企图压制中国的发展。拿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将国内疲软的经济复苏归咎于中国经济的繁荣,早已成为美国政客们惯用的伎俩。频频和中国周边国家联合军演,支持印度东进太平洋,力推南海问题升温等一系列举动,则证实了一些国外媒体的推测——美国企图形成多国围堵中国的态势。
奥巴马对中国青年发表演讲: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崛起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6日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前发表演讲。奥巴马表示,一国的成功不应该以另一国的牺牲为代价;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
奥巴马对到访中国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来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我感到很兴奋。” “在上海,我们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我也急切的想看到中国古老的历史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奥巴马回溯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他说,美国与中国纽带可以追溯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美国“皇后号”成功前往中国大清王朝。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两国人民打造了深厚的,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罩着他们。而40年前,中美通过乒乓球比赛解冻了两国关系。这个小小的开头带来了《上海公报》的问世,带来了美中在1979年建交。>>详细
美国拼凑亚洲版北约围堵中国?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一改美国总统上台即派国务卿首访欧洲的惯例,而是立即派国务卿希拉里出访亚洲四国。舍欧入亚,这被解读为美国外交战略转向亚太的重要信号。时至今天,美国重回亚洲战略走出了两条清晰的路线,一条是外交互动,另一条是军事交流。前者以美国东盟第二次峰会为顶峰,而后者则以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军演为代表。
从2010年初开始,美国几乎月月都在亚太地区举行各种各样的军演,甚至日程都排到了年底。这些军演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针对性强,除了反恐、搜救等科目,反潜和夺岛成为许多演习的重点;第二是规模不断扩大,比如环太平洋军演虽然是两年一次的例行演习,但今年演习时间长达一个月,又如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之一“乔治·华盛顿号”不但亮相美韩军演,近期又造访了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家。
美国如此在亚太频频“耀武”,引发外界的猜测。有专家认为,美国正沿太平洋,从东南亚至东北亚一线,对中国形成C型包围;外媒称,美国正在利用天安号事件和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围堵中国,深化在此地区的影响力。
合则共利,斗则俱伤。一个和平的太平洋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国家的利益。作为世界大国,理应多做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事,而不是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详细
频频围攻中国经济 西方谬论何时休?

一直以来,“人民币被低估”、“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等论调总是不绝于耳,从未停歇。近日,更是到了一个敏感的关口,美众院汇率改革法案使汇率之争再度升级,美财长表现出罕有强硬态度,媒体们的鼓噪几近沸腾,恶炒高烧不退。在极度政治化和情绪化的氛围下,中国成为美国用于转移国内矛盾的“替罪羊”。
“汇率问题”也只是众多“成长烦恼”中的一个,对于走上经济快车道的中国来说,烦恼不仅来得快,种类也繁多:“人民币升值才能解决美贸易逆差”“中国很快超美成世界第一”、“中国对资源饥渴榨干世界”、“中国大量持美国债可要挟华盛顿”、“中国增长靠剥削廉价劳动力”等等。西方频频围攻,用各种谬论抹黑中国经济,故意忽视中国在“拯救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去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在欧债危机时,中国坚定许诺购买希腊国债,“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定了欧洲信心。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率先企稳回升,“走出去”投资,成世界经济恢复的引擎。“中国的担当”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西方在同一条船上,祸福相惜,需要的是同舟共济,而不是同舟共“挤”;需要利人利己,绝非损人利己。>>详细
1年4次军演 美韩同盟到底要演给谁看

7月25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下)和9200吨级的宙斯顿驱逐舰“麦克·坎贝尔”号(上)离开韩国釜山港前往韩国东部海域参加联合军演
进入2010年,韩美两国继7月底在东部海域(日本海)举行名为“不屈意志”的大规模联合军演后,8月16日又举行名为“乙支自由卫士”的联合军演。从9月27日开始,两国在韩国西部海域(黄海)再次举行反潜联合军事演习。
李明博政府执政后,对美外交始终是韩国外交核心与关键。“韩美60年同盟真的让人很踏实”,李明博在韩美“2+2”会谈的一番言论,算是韩国政府对“天安”号事件后,韩美同盟“升格”备感兴奋的最高级别表白。对于韩国来说,频频与美国联合举行军演,不仅能增加自身安全感,也可以向周围国家证明,美韩同盟正变得空前紧密。>>
导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这个词,频频成为西方媒体热捧的对象。特别是最近,西方还给中国扣上“世界第二”的高帽。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惨遭美国“捧杀”的日本。美国一边热炒着“日本经济奇迹”,一边制造着“日本威胁论”,软硬兼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和今天对待崛起的中国的手法如出一辙。
美国的霸权从来不想与人分享。奥巴马在今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突出强调“我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也就是说,绝不容忍中国有超越美国的任何可能。于是乎,美国的舆论界片面夸大中国的实力和能力,让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替西方分忧解难。应该说,在过去七八年的西方的“中国热”报道中,这种心态可见一斑。

中国正不经意间走向大国是是非非的风口浪尖
 美媒:中国二季度GDP超过日成世界第二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令人炫目的发展之后,在今年的第二季度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早在意料之中,但成为现实后还是让人们感受到震动,世界将重新打量中国并适应以一种新的方式与这个经济超级大国打交道。
日本官方证实了这一消息。日本第二季度的GDP总值为1.2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二季度GDP为1.33万亿美元。鉴于日本的季度GDP增长率仅为0.4%,且全年的增长率预计更低,中国全年GDP超过日本应该没有悬念。<<<详细
 中国警惕“世界第二”高帽
日本政府公布第二季度GDP数字,单季度向中国让出了它坚持了40多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次。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但同时警告中国“经济实力并不总是赢得朋友”。中国官方的最初回应十分谨慎,相关部门昨天都拒绝置评。此前的5年中,中国GDP总量接连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位次的变化显然给中国招来不少妒忌和防范。
中国文化信奉低调,反对追求虚名,而“第二大经济体”怎么看怎么像外界忽悠中国的高帽。实际上,这个“里程碑”让全世界都有点晕眩,没有人真正清楚它对中国、对世界政治究竟意味着什么。很有可能它真的就是“一个数字”,天灾将继续侵袭中国,美国的军舰和国会继续咄咄逼人,就像很多西方媒体昨天也都提到:中国仍是穷国。但中国注定站在了舞台上,捂着脸也是站在台上。瑞典学者安德斯·鲍威尔16日对《环球时报》说,中国现在最需要做也最难做的就是“自然”。 <<<详细

2010年8月17日 浙江1至7月外贸出口破千亿美元 8月17日,工人在浙江义乌一家民营出口服饰企业整理待包装的出口衬衫。近日,杭州海关公布统计数据,2010年1至7月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4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9.9%。其中出口1002.5亿美元,同比增长40.6%;进口4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8.3%。进出口规模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冷静看待“第一出口大国”
仿佛是给岁末经济答卷再添亮色,一条来自商务部的新消息令人愉悦:今年中国外贸份额占全球比重将升至9%以上,出口有望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
如果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对外贸易无疑为难中之难。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最深、冲击最大的是开放型经济,外贸首当其冲。一面是世界经贸全线滑坡,外需一蹶不振,一面是贸易保护主义呼啸而至,对华摩擦有增无减。这种夹击挑战着中国外贸底线,使延续多年的高增长曲线首次下行。所幸,国家一系列稳外需政策力度空前,及时扭转了外贸大滑势头,不仅做到“保市场、保份额”,出口“坐二望一”眼看也好梦成真。
“第一出口大国”是什么概念?60年前、30年前、甚至中国尚未加入世贸的10年前,“第一”的排名我们根本不去想,因为太遥远。历史总在不知不觉中变移乾坤,经过近些年的大进大出,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已定格。尽管当前处于非常时期,尽管外贸份额的每个百分点都来之不易,但“Made in China”一路栉风沐雨,站到全球贸易王国的最前列。换个角度看,这也在给贸易伙伴们释放利好、增强信心。 导读:美国《滚石》杂志曾披露出五角大楼花费巨资、秘密雇用美国媒体公司编造假情报、操纵舆论、促成美国发动伊战的最新内幕。其实,美国军方及情报部门为迎合政府需要、故意制造情报谎言、进而发动战争的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媒体称美应吸取伊战失败教训勿再寻找假想敌

美国媒体8月18日晚报道,最后一批驻伊美军战斗部队已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的边境,美国完成了在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的计划。 新华社/美联
日前美军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港台及海外华文媒体对此予以关注。有评论称,历时7年的美伊战争,美国终以失败收场。战争不但致使美国深陷战争泥潭,而且还留给伊拉克深重的战争创伤,正如当年越战的翻版。若美国不吸取伊战失败的教训,必将重蹈伊战失败的覆辙。
香港《文汇报》2日刊出社评说,历时7年的美伊战争,不仅使美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命伤亡,导致美国严重的国内政治对立和国际形象损害,终以失败收场,而且留给伊拉克深重的战争创伤。美国黯然撤出伊拉克战场,既为撇除沉重包袱,更为重新调整全球战略。但美国若不吸取伊战失败的教训,企图继续寻找新的“假想敌”,推行霸权主义,必将重蹈伊战失败的覆辙。>>详细
“奥巴马伊战反思”,依然是美国利益至上

8月3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美军正式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奥巴马特意选择在7年前布什宣布打响伊战的同一地点作出这一“历史性”的宣布,含有象征性的“纠偏”意思,而其长篇讲话也带有某种“反思”味道。
作为一个曾公开反对伊战的人,奥巴马反思和检讨这场战争既是人之常情,亦是政治需要。他在讲话中承认,伊战分裂了美国,让美国外交一度陷入困境,美国耗费1万亿美元用于战争甚至不惜“借钱打仗”……
正如许多媒体所指出,这番话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是顺应美国“厌战”的民意,为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拉票。不过,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反思终究是必要的。>>详细
伊战回望:犹如一部黑色大片

美驻伊士兵(资料配图)
《钱江晚报》文章:2010年8月31日,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终于要离开伊拉克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作战部队的离开意味着这场战争“结束”,伊拉克将自己“做主”。
回望美军回程车轮卷起的滚滚尘土,回望时间长河里的投影,你看到了什么?如果把伊战看作是一场盛大的战争兼政治大片,这本大片里并不俊美的主角们把这场战争一次次推向高潮,而他们也被剧情带着不断走向不可挽回的失败。>>详细
伊战点评:美国“霸权” 久赌必输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8月31日晚正式宣布美军在伊拉克作战任务结束。在军事层面,这场历时近7年半的不对称战争画上终止符。
这场战争,美国付出4400名军人生命、近万亿美元军费开支。奥巴马讲话中,把伊战死亡军人与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等历次大战战死者相提并论。
但他同时不得不委婉表示,伊拉克战争出现在“一个没有投降仪式的时代”。言外之意,美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赢家。
与美国以往参与的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的显著不同在于:没有明确敌手,没有明晰战果,无从明辨输赢。“胜利喜悦”更是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