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哲学六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15:17
领导哲学六题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任彦申 江苏省政协  发布时间:2009-12-29 08:10

  1、领导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政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人的成长、成才、成功都很重要,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领导”这个因素。其实,领导就是你的环境,特别是一把手是你最重要的成功环境。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形:有的人在一个领导手下工作,唯唯诺诺,无所作为,就像一条虫,活得很窝囊;而到了另一个领导手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生龙活虎,奋发有为,就像一条龙,活得很精彩。同样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某个领导主政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出人才,好像有取之不尽的人才资源;而另一个领导主政时,却举目无才,所有的人才都被镇住了、埋没了,几年也出不来一个人才。

 

  好领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如果能遇上一个英明的领导,那真是“三生有幸”,机遇难得,或许从此改变了你的命运,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平台。反之,如果遇上一个不开明的领导,你非常无奈,不仅会埋没你的才华,甚至会耽误你一生的前途。

 

  领导的责任就是为部下创造环境、创造机会、创造明天,使他们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一个好领导,首先应当给部下一种高度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在于领导者一不会嫉贤妒能,二不会“秋后算账”。当领导不能像“武大郎开店”,凡是比自己高的人一律拒之门外,总担心部下显露才能,超过自己。只有用一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减少自己的失误。领导应当襟怀坦白,随时提醒和帮助部下克服缺点,健康成长,不要脑子里装个“小本子”,把部下平时的缺点记下来,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再去算总账。领导对部下真正的关怀不是封官许愿,或施以小恩小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自立自强的本领,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在一个团队中,如果领导以部下为荣,部下以领导为荣,那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有高度战斗力的光荣团队。如果领导和部下互相抱怨、互相藐视,那必然是一个涣散无力的团队。

 

  2、团结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

 

  领导者主要不是靠自己干事情,而是团结大家合作干事情,是推动别人干事情,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他人去实现。因此,善于团结、乐于合作、易于交往,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一个不愿交往、不能团结、不会合作的人,基本上不适合当领导。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如果周围的同事对你没有好感,根本不想与你共事,他们才不在乎你有没有本事呢!人们宁愿与一个讨人喜欢的愚笨者共事,也不愿与一个令人讨厌的精明人为伍。

 

  团结才能兴事业,团结才能搞改革,团结才能闯难关。一个人只有在可望得到周围同事的支持、理解和谅解的情况下,才敢于挑重担,冒风险。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相互猜忌,相互掣肘,每个人都想看别人的笑话,那势必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没有人愿意挑头去干急难险重的事情。改革和创新都是一项风险事业,它必然会触动旧观念,冲破旧机制,调整旧的权力利益格局。一些人不理解、不满意、不满足、不平衡是常有的事,这尤其需要领导层有一种同舟共济的精神。如果一遇到阻力,遭到反对,领导层内部就互相埋怨、推诿责任,任何改革和创新都会流于失败,结果是谁改革、谁创新,谁就倒霉。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都会垮台。善于团结合作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本事,而不能团结合作说明你没有本事。搞好团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顾大局、讲原则,有修养、有气量,能服众、能宽容、能吃亏,有时还要委曲求全。而要搞不团结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精心营造的团结局面、多年积累的友谊,也许一句话就把它毁掉了。

 

  正确的沟通必须平等相见,相互倾听,学会尊重,换位思考。在沟通中需要有必要的让步、妥协、变通,“退一步,天地宽”,而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是不会成功的。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真正自尊的实现是以他尊为前提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条几何定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不适用的。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常常需要迂回,需要耐心和等待。

 

  3、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政策导向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知人善任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

 

  干部选任,尽管有组织人事部门专门去做,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程序,但一把手往往决定着干部的命运。现行干部制度的根本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规定的民主程序常常是走过场,最终还是一把手说了算。在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难捉摸的。因为思想无形、智慧无状、变化无常,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简单地以貌取人,或以辞取人,或以行取人,或以功取人,都是不适合的。如果一把手对人知之甚少,知之甚浅,仅凭着一两次工作汇报,或是道听途说留下的印象,便决定干部的选任、去留、调配、升降,那是非常危险的。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这是选拔干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很不容易。 “政者,正也。”衡量干部的政治标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但一个人的基本品行是相对稳定的,是可以看清楚的。选拔干部必须重人品,弄清楚是正还是邪,是忠还是奸,是公还是私,是真还是伪。既要知道什么人适合当干部,也要知道什么人不适合当干部,守住一条底线。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那种政治上见风使舵、喜欢追风跑的人,那种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从不肯吃亏的人,那种喜欢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人,那种心胸狭隘、报复心很强的人,那种刻薄寡情、不讲信义的人,那种小肚鸡肠、喜欢拨弄是非的人,不适合当干部,尤其是当一把手,否则,后患无穷。

 

  4、善于欣赏是最高明的领导艺术

 

  学会欣赏,这是做人的美德,是领导的艺术,是以人为镜的学习过程,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

 

  欣赏是真诚的流露,是尊重的体现。它在把慰藉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激励。它播种的是关爱,收获的是友谊。当一个人受到领导和周围同事的欣赏时,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并会进一步去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优点。领导的艺术,就在于善于发现和调动部下的优点。所谓知人善任,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的优点,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当一个领导者身居高位时,身边总难免有一批阿谀奉承之徒,歌功颂德的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久而久之,他便飘飘然起来,以为自己真的那么英明、那么伟大,逐渐变得只会自我欣赏而不会欣赏别人了。其实那些赞美之词,有的是因为偏爱于你,有的是因为畏惧于你,有的是因为有求于你。如果只是顺着掌声的方向走,总有一天会跌进陷阱。当一个领导者再也看不到周围人的优点时,说明他的进取心已经丧失了。当他认为周围的人都不行时,正说明他自己已经不行了。

 

  过去长期以政治运动为中心形成了一种识人哲学,就是“看人先看短”,动员人们去深挖细找别人的缺点,并且把这些“问题”无限上纲,延伸夸大,然后开展“斗私批修”,发动思想改造。“文化大革命”中把它推向极端,发动群众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揭露黑暗面,并且无情斗争,残酷打击,弄得人妖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难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建设就必须把过去那种“看人先看短”的逻辑颠倒过来,转为“看人先看长”。一个领导者应当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研究和发掘别人的优点上,而不要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别人的缺点。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同优秀人才、先进群众交往上,以便随时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而不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改造个别“问题人物”的身上。

 

  有些同志的头脑仍然在过去那种陈旧的思维轨道上运行。我曾见识过这样的领导者:他非常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缺点的记忆远比对别人优点的记忆深刻得多。他习惯于用缺点去概括一个人,说到张三,他认为“政治上不坚定”;说到李四,他认为“考虑个人太多”;说到王五,他认为“做事责任感不强”;等等。他常常抓住别人的缺点加以批评、攻击,以显示自己的高明,陷别人于不义。周围的同事和他的部下,几乎没有一个人喜欢他,对他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办法,希望离他越远越好。在这种氛围下,人们怎么可能愉快工作、放手干事呢?

 

  5、助人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一心只想着自己赚钱,而从不为合作伙伴着想,甚至去算计别人,多捞好处,是没人愿意与你合作的。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一心只想着自己成功,从不关心部下和同事的成功,只是把部下和同事当作实现个人成功的工具,这是不会有人愿意为你效力的。

 

  教师最伟大最无私的品格,在于他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越成功,教师越高兴。领导者应当学习教师的这种品格和胸怀。如果你像一个太阳,源源不断地发光发热,让周围的人都沐浴在你的光芒和温暖中,那固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如果你能使周围的人都变成太阳,人人发光发热,交相辉映,自己像月亮一样,靠借光而生辉,靠反光而生活,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吗?

 

  如果一个领导者只想自己成功而从不想别人成功,甚至想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不成功的基础上,以别人的不成功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成功,那是很糟糕的。如果一个领导者的成功带动了周围一群人的成功,形成了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群体效应,那才是真正英明的领导者。一个领导者手下能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人才、输送人才,是衡量他是否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领导者怎样才能使周围的人取得成功呢?

 

  第一,满腔热忱地对部下“传、帮、带”,为他们学习提高、充实完善提供各种必要条件。第二,敢于压担子,放手加以使用,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当一个人感到责任重大、力不从心的时候,恰恰是进取心最强、创造力最大、成长进步最快的时候。第三,在公众场合,主动介绍部下的优秀品质、特殊才能和工作业绩,表达对部下的赏识和信任,帮助他们树立群众威信,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他们。第四,在部下为流言飞语所困、受到恶意诽谤和不公正待遇时,要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他们讨回公道,即使自己受伤也在所不惜。决不能明哲保身,一看“情势不妙,拔腿就跑”,更不能落井下石。第五,抓住机会,大胆提拔。积极举荐部下中的佼佼者到更重要的岗位去锻炼提高,千万不能因为这个人使用很顺手、工作很得力而舍不得放手。只要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前途,宁可暂时工作受点影响也要舍得输送。不要怕后继无人。越是大胆输送人才,越会有其他优秀人才补充进来。

 

  6、亲和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力

 

  一个受人拥戴的领导者,应当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有情有义地交往。

 

  一个领导者,不但要有鉴别力、决断力、组织力、执行力,而且应当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一种人格魅力,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影响力和行动力。彼此有了感情,一句话能顶十句用,甚至一个暗示、一个眼神都能把事情办成。彼此没有感情,十句话也不顶一句用,对于不想听的人来说,你说得再多也不管用。一部管理机器,如果没有感情的润滑剂,运转起来将是非常艰难的。

 

  领导者要善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尽管世界很大,但你每天打交道的人就是周围这些人。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群众的一部分,同周围的人关系理顺了,小环境搞好了,天下就太平了一大片。以天下为己任,应先从身边做起。

 

  领导者的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文稿、建议和各种后勤保障,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也需要身边工作人员细心地加以维护。“善用人者,为之下。”所谓“为之下”,就是把别人高看一眼,把自己放低一些。高看别人未必降低了自己,低看别人未必抬高了自己。你地位越高,事业越大,依靠的人越多。如果高高在上,谁愿意听你使唤?如果只会处上,不会待下,对上对下两副面孔,肯定搞不好人际关系。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是一个合作团队,彼此只是分工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种凭借自己的职务、地位、权力来驱使别人为自己干事的领导是最令人讨厌的领导。领导不能把身边工作人员看作是“下人”,看作是自己的附庸,更不能把部下当成自己的“出气筒”,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批评呵斥,让部下“伴君如伴虎”,整天处在担惊受怕、战战兢兢的氛围中。你要求部下忠诚于你,为你服务,那你也应当为部下多着想一些,关心他们的妻子儿女,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工作场合,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应当上下有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者应当是一个真实本色的自我,多一点亲切平和,多一点轻松幽默,讲一点人情世故。只有让自己周围的人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前途,远处的人才会被吸引过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领导者也不例外,也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同学朋友等。每一种社会关系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都有特定的角色定位,都有一定的交往方式。不管你地位多高,名气多大,在父母面前你永远是孩子,在老师面前你永远是学生,在同学面前永远的法则是“序齿不序爵”,只论长幼,不论尊卑。一个好领导,也应当是一个好儿女、好父母、好丈夫、好妻子、好朋友、好同学,等等。如果你把官气、官腔、官架子带到日常的生活交往中,那必定会使整个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黯淡无光。

 

  在苏联解体前夕,有一篇苏联小说曾经辛辣地讥讽了一些像机器一样的官僚干部:

 

  这种官员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他的一切想法都来自上级文件,上级的想法就是他自己的想法。

 

  他们除了打官腔没有任何个人的语言。他所有的讲话都是和自己的身份相符的,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他就讲什么话。

 

  他没有任何个人的喜怒哀乐,思想情绪完全随着工作状况而波动。当工作有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高兴;当工作出现问题、受到上级批评时,就愤怒,就发火。

 

  他像自动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既不会快走半步,也不会慢走半步,小心翼翼地不同其他部件发生任何碰撞和摩擦。

 

  如果干部都变成这个样子,苏联能不亡党亡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见到这种官僚化的领导。他被“官本位”意识支配了所有的生活空间,整天板着面孔,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公事公办的模样,除了“官交”没有“私交”,除了工作没有爱好,除了打官腔不会说别的语言。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变得紧张起来,这种领导当然不会受到群众拥戴,只会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1、领导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政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人的成长、成才、成功都很重要,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领导”这个因素。其实,领导就是你的环境,特别是一把手是你最重要的成功环境。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形:有的人在一个领导手下工作,唯唯诺诺,无所作为,就像一条虫,活得很窝囊;而到了另一个领导手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生龙活虎,奋发有为,就像一条龙,活得很精彩。同样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某个领导主政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出人才,好像有取之不尽的人才资源;而另一个领导主政时,却举目无才,所有的人才都被镇住了、埋没了,几年也出不来一个人才。

 

  好领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如果能遇上一个英明的领导,那真是“三生有幸”,机遇难得,或许从此改变了你的命运,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平台。反之,如果遇上一个不开明的领导,你非常无奈,不仅会埋没你的才华,甚至会耽误你一生的前途。

 

  领导的责任就是为部下创造环境、创造机会、创造明天,使他们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一个好领导,首先应当给部下一种高度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在于领导者一不会嫉贤妒能,二不会“秋后算账”。当领导不能像“武大郎开店”,凡是比自己高的人一律拒之门外,总担心部下显露才能,超过自己。只有用一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减少自己的失误。领导应当襟怀坦白,随时提醒和帮助部下克服缺点,健康成长,不要脑子里装个“小本子”,把部下平时的缺点记下来,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再去算总账。领导对部下真正的关怀不是封官许愿,或施以小恩小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自立自强的本领,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在一个团队中,如果领导以部下为荣,部下以领导为荣,那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有高度战斗力的光荣团队。如果领导和部下互相抱怨、互相藐视,那必然是一个涣散无力的团队。

 

  2、团结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

 

  领导者主要不是靠自己干事情,而是团结大家合作干事情,是推动别人干事情,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他人去实现。因此,善于团结、乐于合作、易于交往,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一个不愿交往、不能团结、不会合作的人,基本上不适合当领导。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如果周围的同事对你没有好感,根本不想与你共事,他们才不在乎你有没有本事呢!人们宁愿与一个讨人喜欢的愚笨者共事,也不愿与一个令人讨厌的精明人为伍。

 

  团结才能兴事业,团结才能搞改革,团结才能闯难关。一个人只有在可望得到周围同事的支持、理解和谅解的情况下,才敢于挑重担,冒风险。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相互猜忌,相互掣肘,每个人都想看别人的笑话,那势必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没有人愿意挑头去干急难险重的事情。改革和创新都是一项风险事业,它必然会触动旧观念,冲破旧机制,调整旧的权力利益格局。一些人不理解、不满意、不满足、不平衡是常有的事,这尤其需要领导层有一种同舟共济的精神。如果一遇到阻力,遭到反对,领导层内部就互相埋怨、推诿责任,任何改革和创新都会流于失败,结果是谁改革、谁创新,谁就倒霉。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都会垮台。善于团结合作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本事,而不能团结合作说明你没有本事。搞好团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顾大局、讲原则,有修养、有气量,能服众、能宽容、能吃亏,有时还要委曲求全。而要搞不团结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精心营造的团结局面、多年积累的友谊,也许一句话就把它毁掉了。

 

  正确的沟通必须平等相见,相互倾听,学会尊重,换位思考。在沟通中需要有必要的让步、妥协、变通,“退一步,天地宽”,而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是不会成功的。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真正自尊的实现是以他尊为前提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条几何定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不适用的。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常常需要迂回,需要耐心和等待。

 

  3、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政策导向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知人善任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

 

  干部选任,尽管有组织人事部门专门去做,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程序,但一把手往往决定着干部的命运。现行干部制度的根本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规定的民主程序常常是走过场,最终还是一把手说了算。在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难捉摸的。因为思想无形、智慧无状、变化无常,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简单地以貌取人,或以辞取人,或以行取人,或以功取人,都是不适合的。如果一把手对人知之甚少,知之甚浅,仅凭着一两次工作汇报,或是道听途说留下的印象,便决定干部的选任、去留、调配、升降,那是非常危险的。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这是选拔干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很不容易。 “政者,正也。”衡量干部的政治标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但一个人的基本品行是相对稳定的,是可以看清楚的。选拔干部必须重人品,弄清楚是正还是邪,是忠还是奸,是公还是私,是真还是伪。既要知道什么人适合当干部,也要知道什么人不适合当干部,守住一条底线。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那种政治上见风使舵、喜欢追风跑的人,那种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从不肯吃亏的人,那种喜欢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人,那种心胸狭隘、报复心很强的人,那种刻薄寡情、不讲信义的人,那种小肚鸡肠、喜欢拨弄是非的人,不适合当干部,尤其是当一把手,否则,后患无穷。

 

  4、善于欣赏是最高明的领导艺术

 

  学会欣赏,这是做人的美德,是领导的艺术,是以人为镜的学习过程,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

 

  欣赏是真诚的流露,是尊重的体现。它在把慰藉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激励。它播种的是关爱,收获的是友谊。当一个人受到领导和周围同事的欣赏时,他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并会进一步去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优点。领导的艺术,就在于善于发现和调动部下的优点。所谓知人善任,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的优点,善于发挥别人的长处。当一个领导者身居高位时,身边总难免有一批阿谀奉承之徒,歌功颂德的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久而久之,他便飘飘然起来,以为自己真的那么英明、那么伟大,逐渐变得只会自我欣赏而不会欣赏别人了。其实那些赞美之词,有的是因为偏爱于你,有的是因为畏惧于你,有的是因为有求于你。如果只是顺着掌声的方向走,总有一天会跌进陷阱。当一个领导者再也看不到周围人的优点时,说明他的进取心已经丧失了。当他认为周围的人都不行时,正说明他自己已经不行了。

 

  过去长期以政治运动为中心形成了一种识人哲学,就是“看人先看短”,动员人们去深挖细找别人的缺点,并且把这些“问题”无限上纲,延伸夸大,然后开展“斗私批修”,发动思想改造。“文化大革命”中把它推向极端,发动群众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揭露黑暗面,并且无情斗争,残酷打击,弄得人妖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难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建设就必须把过去那种“看人先看短”的逻辑颠倒过来,转为“看人先看长”。一个领导者应当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研究和发掘别人的优点上,而不要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别人的缺点。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同优秀人才、先进群众交往上,以便随时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而不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改造个别“问题人物”的身上。

 

  有些同志的头脑仍然在过去那种陈旧的思维轨道上运行。我曾见识过这样的领导者:他非常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缺点的记忆远比对别人优点的记忆深刻得多。他习惯于用缺点去概括一个人,说到张三,他认为“政治上不坚定”;说到李四,他认为“考虑个人太多”;说到王五,他认为“做事责任感不强”;等等。他常常抓住别人的缺点加以批评、攻击,以显示自己的高明,陷别人于不义。周围的同事和他的部下,几乎没有一个人喜欢他,对他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办法,希望离他越远越好。在这种氛围下,人们怎么可能愉快工作、放手干事呢?

 

  5、助人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一心只想着自己赚钱,而从不为合作伙伴着想,甚至去算计别人,多捞好处,是没人愿意与你合作的。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一心只想着自己成功,从不关心部下和同事的成功,只是把部下和同事当作实现个人成功的工具,这是不会有人愿意为你效力的。

 

  教师最伟大最无私的品格,在于他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越成功,教师越高兴。领导者应当学习教师的这种品格和胸怀。如果你像一个太阳,源源不断地发光发热,让周围的人都沐浴在你的光芒和温暖中,那固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如果你能使周围的人都变成太阳,人人发光发热,交相辉映,自己像月亮一样,靠借光而生辉,靠反光而生活,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吗?

 

  如果一个领导者只想自己成功而从不想别人成功,甚至想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不成功的基础上,以别人的不成功为代价来换取自己的成功,那是很糟糕的。如果一个领导者的成功带动了周围一群人的成功,形成了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群体效应,那才是真正英明的领导者。一个领导者手下能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人才、输送人才,是衡量他是否真正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领导者怎样才能使周围的人取得成功呢?

 

  第一,满腔热忱地对部下“传、帮、带”,为他们学习提高、充实完善提供各种必要条件。第二,敢于压担子,放手加以使用,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当一个人感到责任重大、力不从心的时候,恰恰是进取心最强、创造力最大、成长进步最快的时候。第三,在公众场合,主动介绍部下的优秀品质、特殊才能和工作业绩,表达对部下的赏识和信任,帮助他们树立群众威信,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他们。第四,在部下为流言飞语所困、受到恶意诽谤和不公正待遇时,要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他们讨回公道,即使自己受伤也在所不惜。决不能明哲保身,一看“情势不妙,拔腿就跑”,更不能落井下石。第五,抓住机会,大胆提拔。积极举荐部下中的佼佼者到更重要的岗位去锻炼提高,千万不能因为这个人使用很顺手、工作很得力而舍不得放手。只要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前途,宁可暂时工作受点影响也要舍得输送。不要怕后继无人。越是大胆输送人才,越会有其他优秀人才补充进来。

 

  6、亲和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力

 

  一个受人拥戴的领导者,应当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有情有义地交往。

 

  一个领导者,不但要有鉴别力、决断力、组织力、执行力,而且应当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一种人格魅力,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影响力和行动力。彼此有了感情,一句话能顶十句用,甚至一个暗示、一个眼神都能把事情办成。彼此没有感情,十句话也不顶一句用,对于不想听的人来说,你说得再多也不管用。一部管理机器,如果没有感情的润滑剂,运转起来将是非常艰难的。

 

  领导者要善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尽管世界很大,但你每天打交道的人就是周围这些人。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群众的一部分,同周围的人关系理顺了,小环境搞好了,天下就太平了一大片。以天下为己任,应先从身边做起。

 

  领导者的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边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文稿、建议和各种后勤保障,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也需要身边工作人员细心地加以维护。“善用人者,为之下。”所谓“为之下”,就是把别人高看一眼,把自己放低一些。高看别人未必降低了自己,低看别人未必抬高了自己。你地位越高,事业越大,依靠的人越多。如果高高在上,谁愿意听你使唤?如果只会处上,不会待下,对上对下两副面孔,肯定搞不好人际关系。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是一个合作团队,彼此只是分工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种凭借自己的职务、地位、权力来驱使别人为自己干事的领导是最令人讨厌的领导。领导不能把身边工作人员看作是“下人”,看作是自己的附庸,更不能把部下当成自己的“出气筒”,喜怒无常,动不动就批评呵斥,让部下“伴君如伴虎”,整天处在担惊受怕、战战兢兢的氛围中。你要求部下忠诚于你,为你服务,那你也应当为部下多着想一些,关心他们的妻子儿女,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工作场合,领导者和身边工作人员应当上下有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者应当是一个真实本色的自我,多一点亲切平和,多一点轻松幽默,讲一点人情世故。只有让自己周围的人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前途,远处的人才会被吸引过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领导者也不例外,也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同学朋友等。每一种社会关系都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都有特定的角色定位,都有一定的交往方式。不管你地位多高,名气多大,在父母面前你永远是孩子,在老师面前你永远是学生,在同学面前永远的法则是“序齿不序爵”,只论长幼,不论尊卑。一个好领导,也应当是一个好儿女、好父母、好丈夫、好妻子、好朋友、好同学,等等。如果你把官气、官腔、官架子带到日常的生活交往中,那必定会使整个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黯淡无光。

 

  在苏联解体前夕,有一篇苏联小说曾经辛辣地讥讽了一些像机器一样的官僚干部:

 

  这种官员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他的一切想法都来自上级文件,上级的想法就是他自己的想法。

 

  他们除了打官腔没有任何个人的语言。他所有的讲话都是和自己的身份相符的,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他就讲什么话。

 

  他没有任何个人的喜怒哀乐,思想情绪完全随着工作状况而波动。当工作有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高兴;当工作出现问题、受到上级批评时,就愤怒,就发火。

 

  他像自动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既不会快走半步,也不会慢走半步,小心翼翼地不同其他部件发生任何碰撞和摩擦。

 

  如果干部都变成这个样子,苏联能不亡党亡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见到这种官僚化的领导。他被“官本位”意识支配了所有的生活空间,整天板着面孔,装腔作势,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公事公办的模样,除了“官交”没有“私交”,除了工作没有爱好,除了打官腔不会说别的语言。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变得紧张起来,这种领导当然不会受到群众拥戴,只会损害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