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大文化建设的几点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56:52
     这篇文章,同事罗义教授博客中的一篇文章。他1983年大学毕业后,就到电大工作,是个电大老人,对电大感情深厚。征得他的同意,文章转贴如下,供大家参考——江鹏

            (http://suxin.crtvu.edu.cn/bbs/viewthread.php?tid=3130&extra=page%3D1)
  

长时间电大人都有这样一种困惑:为什么我们的电大毕业生对母校没有认同感?更令电大人感到无奈的是一些颇有成就的电大毕业生,在自己的简历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回避自己在电大这段学习经历。实际上就是否认自己是电大毕业的。最近在电大开放网上(注:龙舟“从毕淑敏简介看“电大”到底是怎样一种情结”http://www.openlog.cn/noon )看到有人对北京作家毕淑敏回避电大学习的现象发出了讨论。对毕淑敏的这种现象,我想大多数电大人都会感到义愤填膺。有人批评毕淑敏连历史都不敢正视,还算得上个出息的人?不过也有几位电大网友还是很冷静的指出这种现象应该反思电大出了什么问题,而不应一概去批评学生。还有的网友则提出如果什么时候使电大学生能以电大为荣,而不是电大以学生为荣,那电大就有出路了。

  自己的学生对母校不认同,对母校没有感情,就像子女不认母亲一样痛心,难受心情可想而知。不过什么心情并不重要,关键是拥有30年历史的电大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说是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薄弱造成的,也有人认为电大质量差,社会声誉低。质量问题当然是主要原因了,毕竟在以精英教育为主的中国社会里,电大只能是补充高等教育和教育的另类而已,何况近年来社会对电大的质疑声不断,像毕淑敏这样的大作家,其身份与电大的学历是不符的,即使相符,在人们的观念里也不会认同是电大毕业的。不过再怎么说,不论是电大老兵还是新兵都知道电大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假设是其软肋,加强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基本上已成为一种共识.

  基于这样的共识,近年来各级电大开始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日益重视起来了,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研讨也日益增多,甚至还把电大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课题来研究。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虽然文化活动增多了,可具有特色的文化却没有看到,倒是各级电大对“我与电大”、“我与电大开放教育”、“我与电大共荣”这样的主体活动尤为钟爱,几乎成了电大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了电大人的一种难于取舍的文化情结。 

  开展这样的文化活动,组织者的目的显然是想借此提高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以此来加强电大的凝聚力,提高电大声誉。不过事情却没有朝电大人预想的方向发展,学生们只承认学历,而往往不认可自己是电大毕业,尤其是一些颇有作为的毕业生更是如此。在这里我们就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电大自己的文化建设问题了。

  其一,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是功利色彩太浓?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一种长期积淀在师生中的一种价值观。电大学生不认可电大,说明在他们心里已形成了这样一种对电大的观念性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电大并不是能真正获得知识的学校,而只是一个能获取文凭的场所,至于能在电大学到多少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考试能合格通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文凭毕业证则是最佳的方式。因此我们要通过少数学生写几篇对电大的颂歌式的赞美文章,其效果显然可知。在文化几乎沙漠化的电大建设校园文化,以这样一种文化方式来正凸现了电大人的急攻近利的文化心理和浮躁心态。

  其二,电大的办学体制究竟应建立怎样一种校园文化?我们常说电大是一所特殊的学校,他是一种办学系统,电大的优势是天地人网结合。是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优势,但也是电大的劣势和难于弥补的缺憾,这就是电大没有学校的感觉。有人把电大系统比作是遍布于全国各地的火车站,社会成员到这座火车站买上文凭这张火车票,下车后就各奔东,至于电大是什么样,我是不是火车站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拿到了自己到达目的地的车票。这就很清楚揭示了电大不是一所大学,而是系统,是社会成员获得文凭的地方,而不是学习的校园。既然不是一所学校又哪来校园文化?学生又怎样认同?是的我是电大的,可我又是那所电大毕业,我认同那个电大?近几年来人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电大是学校吗?”、“电大文凭认可吗?”“电大和自考有什么不同吗?”“电大是广播电视教学吗?”。这些正是我们电大的痛处所在?因此,建立电大文化,看来不能走普通高校的老路子。还须探讨适合自身体制的文化才是出路。

  其三,电大的文化建设应建立在怎样的立足点上?电大自创办至今,我们都以“4个面向”既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讲起电大的成绩时电大人颇为自豪的是,电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基层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们又把电大比作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机会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增进动力的补给站”。然而,这种办学方向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可社会却不怎么认可?对于这种现象王一兵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当我把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所有影响的开放大学排列起来,并在办学层次上比较一下,却不能不发现一个多少有点令人尴尬的事实:中国电大资格最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却最低”。(《中国远程教育》2006.第四期)号称大学,办学层次却很低。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经历总是遮遮掩掩的真正原因罢了,就像毕淑敏一样,总觉得自己的出身不好。

    这种“低层意识”,在近几年教育发展中变得日显强烈。在这种底层意识主导下,人们选择电大理由是对自己文凭的强烈渴望,至于所谓的“教育公平砝码”,平民进步的阶梯,无非是电大人的自恋情结而已。教育大众化在多数学生心理演变为获取文凭的托词。在这样的群体中要有自己的文化和怎样的文化?已走过30春秋的电大看来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