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事件:美国在东亚新政策的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1:34:13
9月7日日本民主党背弃了中日之间的君子协定,逮捕并起诉了中国渔船船长,企图在法理上造成钓鱼岛归日本的事实。在中国政府的强硬措施之下,日本最终放弃了起诉,释放了中方的船长。到目前为止,事情后续还在发酵中。

  表面看来,这次关于钓鱼岛中的冲突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这次的冲突其实标志着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新政策的开始。我们现有的报道和分析还没有看到这一点,这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这么说,这次钓鱼岛事件会把世界的整个战略冲突的重心转移到东亚。钓鱼岛只是美国新战略的一个棋子。

  2010年,中国经济在整体规模上终于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这样的转变,对世界的整个政治经济格局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而这次钓鱼岛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一个引子。

  1,日本的困境

  对日本而言,日本经济长期不振,在资源和市场上又依赖中国,已经使其失去了一流国家的地位,在战略上日本已经转到中国的阴影里面了。就像太阳升起后,月亮失去光芒一样。

  由于在地缘上的原因,日本虽然还是世界第三大国,但是在东亚,日本的地位排在最后,在国际事务中根本说不上话,地位还不如韩国 (比如,联合国秘书长就是韩国的潘基文)。一方面,韩国,朝鲜和中国都受到过日本的侵略;同时,从文化和历史上讲,至少在中日甲午海战之前,中日韩之间的关系本是一家人,但是这种关系就是被日本打破的。进一步讲,中朝之间还有意识形态和战略利益的共同之处。所以,这三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必然会一致对日,利益一致。这使得日本在东亚非常孤立无援,在地区事务中根本无权发言,是名副其实的“小日本”。这造成了日本在心理上的极度羞辱,恐惧,不安,嫉妒。

  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日本怎么对抗中国,提升地区的发言权,维护日本的战略利益,成了日本最大的问题。

  2,美国的战略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意识到他在世界的霸权必然会遇到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者。世界的战略格局必然会重新划分。可是,美国必然不会和他国分享权力。美国现在的战略利益变成了如何遏制和延迟中国的崛起。

  由于地缘的关系,美国和中国距离遥远,无法在政治,文化和军事对中国发挥直接和积极的影响。所以,美国必然会找一个在战略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钳制中国。在这个时候,日本就成了首选。

  在历史上来讲,扶植一个傀儡国家钳制另外一个国家,这一直是美国的手腕,而且百试不爽。这在美国叫“平衡战略”,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比如在1950到1980年代就扶植台湾来钳制中国大陆;1980年代初,美国就扶植伊拉克来钳制伊朗;1970到1980年代和中国示好,其目的就是为了牵制苏联。到了1990年代和21世纪初,又开始扶植印度,妄图牵制中国。

  可惜,中国崛起了,而且中国的规模又太大了。在21世纪初的10年,尤其在911之后,美国把他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无暇东顾。这给中国的崛起造成了很好的国际环境。即使,金小胖子偶尔搞点小动作,也不会坏什么大事。有时反而是在帮助中国,中国可以借机召开6方会谈,提高中国的影响。

  可惜,随着美军在伊拉克战斗任务的结束,中国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美国一回头,发现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已非当年城下阿蒙了。已经变成了世界第二经济体,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更是大显身手,提高了国际的影响力。所以,在赶紧收拾伊拉克残局,反正伊拉克已经被控制了,赶紧回头来围堵中国。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10年,美国的在世界的战略重心会转移到东亚。

  3,遏制中国

  由于美国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美国必须要依靠它的所谓的“盟友“来围堵中国。台湾在90年代以前还是可以牵制一下中国大陆,但是由于马英九政权的对大陆开放政策进一步的实施,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两岸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台湾只会更加离不开大陆。同时,台湾和大陆比较,毕竟规模太小,在杠杆上的分量远远不够遏制中国。

  这样,东亚的次大国-日本就成为了美国遏制中国的不二选择。

  在二战的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一直以来对日本都不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在日本变为正常国家的道路上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但是面对遏制中国崛起这个共同的战略利益的时候,他们找到了共同点。美国必须放弃对日本的猜疑,必须全心全意扶持日本,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这就促成了所谓“美国霸权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新结合。

  最近日本频频采取异常的战略措施,这些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比如,日本宣布未来会在西南诸岛增兵1.8万,这明显是针对中国的。美国在日本的驻军是除伊拉克以外最多的,日美的军事同盟也意味着日本的行动就是美国的行动。

  另外的一个证明钓鱼岛事件是美国遏制中国新战略的证明就是在日方逮捕中国船长之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指出,钓鱼岛是被美日军事同盟覆盖的区域。中方外交部虽然对此做出了抗议,不知道有没有领会这背后的战略含义。

  表面上看来,这次事件是有日本鹰派的“愣头青”外相前原诚司一手导演的。这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日本的首相菅直人是一个对中国非常友好的“鸽派”,他怎么会让一个鹰派前原诚司来担任对中国的政策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美国的战略安排。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件或许也可以佐证我这个猜测。日本的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在解释释放中国船长的所谓“屈辱”外交的时候说漏了一句“这样的‘屈辱’又不是这一次”。估计日本在美国那里受到了更多的“屈辱“。可惜在美国老大哥之前“屈辱”都不敢讲。

  接下来,我可以以小人之心揣度一下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在钓鱼岛事件之后,他会继续制造中日之间的摩擦,使得日本人对中国的敌意进一步加深。然后借口修改和平宪法的第9条,使得日本变成一个正常军事国家,可以出兵海外。这也是为什么鹰派前原诚司在钓鱼台事件上继续火上浇油,不让其落幕的原因。

  4,中国的策略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钓鱼岛这件事情上面的回应还是得当的。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一个长远的战略来对待这样新的战略格局和美国在东亚的新战略:借助日本来遏制中国,也就是“美国霸权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新结合。

  我个人觉得“远交近攻”才是比较合适的策略。由于历史和地缘原因,中国和日美之间绝对不可能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而且战略对抗还在所难免。

  中国在东亚地区可以联合和日本存在战略分歧的,俄罗斯,韩国和朝鲜来对抗日本和其背后的美国。日本和韩国以及俄罗斯之间也存在领土纠纷;韩国与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历史恩怨也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如果日本解决了他和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这也必然会解决和中国的历史恩怨。因为,俄罗斯现在处于美国的遏制下,从原来的美苏对抗时代的世界一极变为了一个二流国家,现在一直处于守势,在对抗美国的遏制这一点上,中俄有共同的战略利益。

  中国正在加紧发展和非洲及南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也使得美国在专注对东亚,遏制对抗中国的时候,有时也要看看他的后院。更重要的,中国要发展对欧盟的关系,尤其是和法德的关系。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虽然和美国有文化上的共同属性,但是法德在战略上一直处于中立。尤其随着民众的人权意识的提高,使得这些国家的政权和美国的霸权主义之间存在一些距离。比如,法德没有支持美国入侵伊拉克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我觉得中国可以不断的提升人权的水准,增加和法德等欧盟大陆国家的对话,取得互信,这必然为瓦解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在世界上找到更多的朋友,贡献力量。

  5,结语

  一个大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风风雨雨,我们虽然期盼和平崛起,但是,这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梦想。因为这牵涉到世界和地区战略利益的重新分配。17世纪西班牙的崛起是在荷兰的战争之后;18-19世纪英国的崛起是和西班牙的战争之后;20世界,美国的崛起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中国的崛起的时候,世界和地区的战略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所难免。在东亚地区来看,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日本的沉沦;从世界格局来看,中国的崛起意味着美国的霸权受到挑战。

  这个时候,日本和美国的紧密结合,遏制中国,就成了一个必然结果。

  迎接挑战,中国才能崛起。

  德国 哥廷根大学 助理教授 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