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穴、特定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3:15:23
 经外穴、特定穴

★「经外穴」

1. 四神聪 (Ex-HN1)
【取穴】 位于头顶正中,百会穴前后左右各相去一寸处,共计四穴。
【功效】 本穴能治神志失调、耳目不聪等病症。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痫症,失眠,健忘,中风,震颤麻痹,脑炎后遗症,内耳眩晕症。
【方例】 偏正头痛:百会、神聪、临泣、听会、耳尖、风池、光明、太阳,率谷。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四神聪、风池、角孙、人中;配穴:肩{4}、曲池、外关、合谷、腰阳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
内耳性眩晕:四神聪、风池、大椎、内关、神门、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震颤麻痹: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配穴:阳虚加复溜,便秘加足三里,腰酸加命门、肾俞,言语不利加聚泉、上廉泉。
眩晕:四神聪;兼肝阳上亢加合谷、太冲,痰浊内阻加丰隆、内关;肾精不足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头痛加太阳点刺出血。
【刺灸法】 向百会穴方向斜刺或平刺0.3~0.8寸。可灸。

2.当阳 (Ex-HN2 )
【取穴】 在前头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功效】 
【主治】 风眩,眼痛,鼻塞,感冒,头痛,目赤肿及其他眼疾,眩晕,卒不识人。
【方例】 鼻塞:当阳、迎香、合谷。
急性结膜炎:当阳、太阳、耳尖。
【刺灸法】 针0.2~0.3寸,得气时局部有发胀感觉。灸三壮。

3.印堂 (Ex-HN3)
【取穴】 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功效】 
【主治】 前额痛,眩晕,鼻炎,鼻衄,感冒发热,高血压,失眠,呕吐,产后血晕不语,子痫,小儿惊厥。 
【方例】 急性结膜炎:印堂、瞳子髎 。
鼻炎:印堂透山根。
精神病:印堂、百会。
内耳眩晕症:印堂、内关、安眠;听力减退加听宫、风池。
呃逆:印堂、内关,膈俞。
【刺灸法】 斜刺或横刺,向下或向左右透刺0.5~1寸,得气时局部酸胀。若透至山根穴,则鼻部有酸胀感;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4.鱼腰 (Ex-HN4 )
【取穴】 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功效】 
【主治】 结膜炎,眼睑缘炎,眼肌麻痹,眼睑下垂,目赤肿痛,面神经麻痹,近视,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眶上神经痛,眼睑{84}动,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方例】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鱼腰、攒竹、睛明、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耳尖。
面瘫:阳白透鱼腰、颧髎、透迎香、地仓透颊车、牵正、合谷、翳风、太阳、风池、太冲、足临泣等。
三叉神经痛:鱼腰、攒竹、太阳、合谷、内庭。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速:鱼腰。
【刺灸法】 横刺0.5~1寸,治疗眶上神经痛时,可沿皮向两旁刺入,透至攒竹或丝竹空穴。禁灸。

5.太阳 (Ex-HN5 )
【取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功效】 
【主治】 偏正头痛,高血压头痛,血管性头痛,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眼底出血,青光眼,青少年近视眼,麦粒肿,中心性视网膜炎,眩晕,感冒、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目疾,牙痛。 
【方例】 高血压头痛:太阳、印堂;前额痛加攒竹,额顶胀痛加百会、四神聪,项强加风池,眩晕欲仆加头维。
血管性头痛:太阳(患侧)、太冲(患侧)、合谷(健侧);配穴:风池、率谷。
急性结膜炎:太阳、风池、合谷、睛明。
电光性眼炎:太阳、攒竹、内迎香。
青少年近视眼:太阳、四白、攒行、手三里;风池、合谷、百会、承泣、球后、睛明。
麦粒肿:瞳子髎(双)、太阳(双)、印堂(双)、合谷(健侧)。
眼底出血:太阳、承泣、鱼腰、风池;肝气郁结加太冲、肝俞;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脾胃虚弱加足三里、三阴交;外伤络破加膈俞、合谷、太冲。
青光眼:太阳、风池、印堂、鱼腰;肝火盛加内关,肾虚加肾俞。中心性视网膜炎:风池、太阳、鱼腰、球后、睛明、四白、合谷。
拔牙针麻:太阳;上牙加四白,下牙加承浆,上下磨牙加颊车。
【刺灸法】 斜刺或横刺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禁灸。

6.耳尖 (Ex-HN6)
【取穴】 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功效】 
【主治】 眼生翳膜,疔疮,眼红肿,麦粒肿,喉痹,偏正头痛,流行性腮腺炎,失眠,急性腰扭伤。 
【方例】 流行性腮腺炎:耳尖(点刺出血)、关冲(点刺出血)、合谷、颊车、翳风;发热加大椎、曲池,腮腺部疼痛加外关,咽痛咳嗽加列缺、少商,恶心呕吐加内关,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加曲泉、三阴交、大敦。
麦粒肿:耳尖(点刺出血)、肝俞。
失眠:耳尖(点刺出血),根据兼症加耳穴压丸:阴虚火旺加神门;心慌心跳加神门、心、十二指肠;肝气不和加胆、肝、皮质下;脾胃失调加脾、胃、十二指肠。
急性腰扭伤:耳尖(1%盐酸普鲁卡因2毫升穴位注射)。
【刺灸法】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7.球后 (Ex-HN7)
【取穴】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取穴时患者正坐仰靠,轻轻闭眼。
【功效】 
【主治】 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近视,青光眼,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色觉异常。
【方例】 视神经萎缩:球后、翳明。
近视眼:球后(巨刺法)。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球后、臂{3}、睛明、太阳。
视网膜色素变性:睛明、球后、太阳、光明、太溪。
视网膜静脉阻塞:球后、肾俞、肝俞;配穴:睛明、新明、光明。
【刺灸法】 沿眶下缘进针,从外下向内上,朝视神经孔方向缓慢直刺1.5~2寸。当深刺遇阻力时,应稍退几分,改换方向再刺,以免引起出务或眼球损伤,得所气时眼部有酸胀感或者有眼球突出感。禁灸。
 
8.上迎香 (Ex-HN8 )

【取穴】 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功效】 
【主治】 鼻炎鼻塞,鼻部疖疮,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
【方例】 慢性鼻炎:上迎香、迎香、印堂;配穴:前额及眉棱骨痛加阳白、攒竹。
过敏性鼻炎:上迎香、合谷、迎香、少商。
【刺灸法】 向内上方斜刺0.3~0.6寸。

9.内迎香 (Ex-HN9)

【取穴】 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界的粘膜处。 
【功效】 
【主治】 中恶,目热暴痛,卒死,喉闭,鼻疾。
【方例】 心血上炎之眼红:内迎香、合谷。
【刺灸法】 三棱针刺出血,但素有出血体质的人禁用。不灸。

10.聚泉 (Ex-HN10 )

【取穴】 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
【功效】 
【主治】 哮喘,消渴,舌肌麻痹,吐舌,中风舌强不语。
【方例】 尿崩症:海泉、涌泉、聚泉、水泉。
中枢性失语:聚泉(向舌根方向深刺)天柱、风池。
舌强难言及生白苔:外关、关冲、中冲、承浆、聚泉。
【刺灸法】 向舌根方向斜刺0.2~0.5寸,捻转行针;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11.海泉 (Ex-HN11)

【取穴】 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
【功效】 
【主治】 消渴,呃逆,热极难言,重舌肿胀。
【方例】 尿崩症:海泉、涌泉、聚泉、水泉。
癫狂: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曲池、海泉。
重舌肿胀,热极难言:十宣十穴,海泉一穴在舌理中,金津一穴在舌下左边,玉液一穴在舌下右边。
【刺灸法】 直刺0.2~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12+13.金津玉液 (金津 Ex-HN12 )(玉液 Ex-HN13)

【取穴】 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右两侧的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功效】 
【主治】 重舌肿胀,难言,黄疸,消渴,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口腔溃疡,急腹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呕吐。
【方例】 重舌肿胀,热极难言:十宣十穴,海泉一穴在舌理中,金津一穴在舌下左边,玉液一穴在舌下右边。
双蛾风,喉闭不通:少商、金津玉液、十宣。
口内生疮,臭秽不可近:十宣、人中、金津玉液、承浆、合谷。
三焦热极,口舌生疮:关冲、外关、人中、迎香、金津玉液、地仓。
口气冲人,臭不可近:少冲、通里、人中、十宣、金津玉液。
消渴:水沟、承浆、金津玉液、曲池、劳宫、太冲、行间、商丘、然谷、隐白。
中风语蹇:金津玉液(点刺出血)、聚泉或廉泉(深刺至舌根)、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太冲等。
糖尿病所致口渴:金津玉液(点刺出血)、内关、少府、鱼际、足三里、中脘、气海、命门、身柱、背俞等穴,分组隔姜艾炷灸。
慢性口腔溃疡:金津玉液(点刺出血)、三阴交、足三里(平补平泻)、溃疡周围(点刺)。
急腹痛:金津、玉液。  
【刺灸法】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14.翳明 (Ex-HN14 )

【取穴】 在项部,当翳风后1 寸。
【功效】 
【主治】 近视,远视,早期白内障,夜盲,色盲,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耳鸣,眩晕,头痛,失眠,腮腺炎,精神分裂症。
【方例】 屈光不正:翳明、睛明。
色盲:翳明、风池、攒竹、太阳。
视神经萎缩:球后、翳明;配穴:内睛明、瞳子髎 、光明、三阴交。
中心性视网膜炎:风池、翳明、合谷、三阴交及眼眶内诸穴(如承泣等);肝热型加太冲、行间(泻法),肾虚型加复溜、太溪(补法)。
【刺灸法】 直刺或向鼻尖方向刺1~1.5寸。

15.颈百劳 (Ex-HN15)

【取穴】 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 寸,后正中线旁开1 寸。
【功效】 
【主治】 瘰疬,落枕,咳嗽,气喘,百日咳,项背风湿疼痛,骨蒸潮热,盗汗,失眠,鼻衄,过敏性鼻炎。
【方例】 失眠:百劳(双)。
鼻衄:百劳(双)。
过敏性鼻炎:三伏天药物贴敷法,初伏贴百劳、肺俞、膏肓俞;中伏贴大椎、风门、脾俞;末伏贴大杼、肺俞、肾俞。
瘰疬联珠疮:颈百劳(灸)、肘尖(灸)、初出核上(先针后灸)。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寸。可灸。
其它: 奇穴。百劳穴首见于宋《针灸资生经》,但无定位;明《针灸大全》云:“即大椎穴”。近代将大椎旁一寸也叫百劳,一名下百劳,与本穴合称为“百劳四穴”。

16.牵正 (Ex-HN16)  新穴

【取穴】 在耳垂前方0.5 寸。
【功效】 
【主治】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腮腺炎,口腔溃疡,下牙痛。
【方例】 面神经麻痹:牵正、翳风;不能皱眉加阳白,不能闭眼加攒竹透鱼腰,不能耸鼻加四白,口角向下歪斜加地仓透颧髎,人中沟歪斜加兑端透地仓。
面神经麻痹:牵正、地仓、合谷、劳宫。
【刺灸法】 向鼻翼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17.侠承浆 (Ex-HN17)

【取穴】 位于承浆穴旁开约一寸处,当下颌骨之颏孔中,仰面取之。
【功效】 
【主治】 三叉神经痛,牙痛,面颊浮肿,齿龈溃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黄疸。
【方例】 三叉神经第三支痛:下关、侠承浆。
下牙痛:合谷、下关、颊车、侠承浆。
【刺灸法】 直刺0.1~0.2寸。

18.正光 (Ex-HN18) 新穴

【取穴】 位于眶上缘之下方,有二点,当攒竹与鱼腰穴之间中点为正光1;当丝竹空与鱼腰穴之中点为正光2。
【功效】 
【主治】 屈光不正,斜视,呃逆。
【方例】 青少年近视:正光(梅花针叩刺)、风池、内关、大椎。
远视:正光、风池;肾虚加肾俞、大椎、肝俞、腰部;肝血不足加肝俞 、胆俞、内关、百会;脾气虚弱加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心血不足加内关或神门、心俞、胸椎5~8两侧、腰部。
共同性斜视:正光、风池;肝血不足加肝俞、胆俞、内关、百会;脾气虚弱加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肾虚加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
呃逆:正光(点按法)、鱼腰。
【刺灸法】 用梅花针叩刺。

19.上明 (Ex-HN19) 新穴

【取穴】 位于眶上缘下方,从眉弓中点划一垂直线与上缘之交点的下方。左右计二穴。
【功效】 
【主治】 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色盲,视神经萎缩。
【方例】 玻璃体混浊:睛明、四白透睛明、上明。
外展神经麻痹:上明;配合谷、曲池、内关透外关。
【刺灸法】 沿眶上缘向眶尖刺1 ~1.5寸。

20.外明 (Ex-HN20) 新穴

【取穴】 位于眼外眦角上三分,眶上缘内方。
【功效】 
【主治】 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
【方例】 青少年近视:外明、球后、光明。
视神经萎缩:外明、睛明、翳明、光明。
【刺灸法】 固定眼球,从眶上缘沿眶外侧壁向内后方刺一至一寸五分。

21.上廉泉 (Ex-HN21) 新穴

【取穴】 在廉泉上一寸,当下颌下缘与任脉廉泉穴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 
【主治】 舌强,失语,流涎,咽喉疼痛,口腔溃疡。
【方例】 口腔溃疡:上廉泉、劳宫、溃疡面局部。
中风失语:上廉泉、百会、风池。 
癔病性失语:上廉泉、人中、合谷、涌泉。
【刺灸法】 向舌根方向斜刺0.5~0.8寸。

22.安眠 (Ex-HN22) 新穴

【取穴】 位于耳后,在翳风与风池穴联线的中点。当项部肌肉隆起外缘的凹陷,与胸锁乳肌停止部乳突下凹陷连线之中点取穴。
【功效】 
【主治】 失眠,烦躁不安,心悸,精神分裂症,头痛,癫痫,眼病,耳聋,夜游症,脑性瘫痪。
【方例】 内耳性眩晕:印堂、内关、安眠;配穴:听宫、风池。
美尼尔氏综合征:安眠、听宫;肝火上犯加合谷、太冲、肝俞(泻法);痰浊上扰加丰隆、内关(泻法);肾阴亏虚加肾俞、内关(补法)。
小儿夜惊:安眠、内关、神门;夜游加大椎、百会、足三里、太冲。
小儿呼吸节律异常:安眠、膻中、合谷、天突。
神经衰弱:安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头晕加印堂、风池;心慌气短加间使。
精神分裂症:风府、哑门、大椎、风池、安眠;狂躁加定神、涌泉、神庭;失眠加百会、大陵(神门);拒食加足三里;头痛加头维或风池;手颤抖加曲池、合谷。
【刺灸法】 直刺0.5~2寸,针感抽、麻至肩。灸3~5壮。

23.新明 (Ex-HN23)

【取穴】 新明1 :位于耳廓之后下方,耳垂后皮肤皱襞之中点,或颞骨乳突与下颌支后缘间之凹陷前上五分处。左右计二穴。新明2 :位于眉梢上一寸,外开五分处。
【功效】 
【主治】 结合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斑翳,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出血、混浊,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剥离,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屈光不正。 
【方例】 青少年近视眼:新明、睛明、光明。
视网膜炎:新明、晴明、翳风、球后;肾虚肝旺加合谷、太冲、太溪、肾俞;肝肾阴虚加肾俞、肝俞、照海;脾肾阳虚加脾俞、肾俞、关元;气血两虚加足三里、大椎、三阴交、绝骨。
视神经萎缩:新明、球后、翳明、光明。
视网膜静脉阻塞:新明、球后、肾俞、肝俞;配穴睛明、光明。
【刺灸法】 新明1 :针体与皮肤成60°角,向前上方快速进针,针尖达耳屏间切迹后,将耳垂略向前外方牵引,针体与身体纵轴成45°角向前上方徐徐刺入,当针体达下颌骨髁状突浅面,深度约1 ~1.5 寸时可获得针感;若针感不明显时,可再向前上方刺入五分;若针感仍不明显,可稍改变针尖刺入方向,耐心寻找至获得满意针感,使针感传导至眼区。新明2 :针尖向额部成水平位刺入,缓慢进针五至八分。
其它: 新穴

24.新设 (EX-HN24)

【取穴】 位于第三、四颈椎之间,旁开正中线1.5 寸。取穴时,患者正坐或俯伏,“风池”穴直下,项后发际下1.5 寸。
【功效】 
【主治】 头项痛,角弓反张,咽喉疼痛,肩背酸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
【方例】 颈椎病:新设、大椎、肩外俞、百劳、大杼;肩周炎加肩三针,病程较长加膈俞,头痛加风池,肝肾不足加肾俞。
落枕:新设、养老、肩中俞(拔火罐)、肩外俞(拔火罐)。
颈肌炎:新设、风池、天柱、肩井;配穴:中渚、足三里、太冲、膻中、阿是穴。
【刺灸法】 直刺0.3~1寸。
其它: 新穴
 
25.扁桃体穴 (Ex-HN25)

【取穴】 位于颈部,下颌角直下五分处。
【功效】 
【主治】 急、慢性喉炎,咽炎,扁桃体炎,声音嘶哑。
【方例】 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穴、鱼际;发热加大椎、曲池、合谷;阴虚加太溪。
扁桃体摘除术之针麻:扁桃体穴、合谷。
扁桃体摘除术后咽痛:扁桃体穴、天柱。
【刺灸法】 针尖向上斜刺1~2寸,使针感至喉部或颈部。
其它: 新穴
 
26.颈臂 (Ex-HN26)

【取穴】 在锁骨上窝中央至锁骨内侧端之中点。取穴时,患者仰卧头转向对侧,胸锁乳突肌之锁骨头外缘,当锁骨上一寸取穴。 
【功效】 
【主治】 颈椎病,肩臂风湿麻木,臂丛神经痛,尺桡神经麻痹,肩周炎,肋间神经痛。
【方例】 臂丛神经痛:颈臂、极泉、少海、风池、内关、合谷透后溪;外侧痛配肩髃、外臂臑 、曲池。
桡神经麻痹:颈臂、极泉、手三里、曲池、合谷透后溪。
颈椎病:颈臂、颈夹脊、大杼、天柱、风池、后溪、肩外俞;臂麻无力加曲池、合谷、八邪,颈部僵直,转动不利加大椎、崇骨。
【刺灸法】 直刺0.3~0.8寸,以酸麻及触电样感应由臂放散至手指为准。进针方向宜平直,可稍向后偏,切忌向下斜刺,也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肺尖。
其它: 新穴。又据杨兆钢编《芒针疗法》,颈臂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下三分之一处,约锁骨上二寸,位置略有出入。

崇27.骨 (Ex-HN27)

【取穴】 在颈部后正中线上,第六、第七颈椎棘突之间。
【功效】 
【主治】 癫痫,感冒,咳嗽,疟疾,呃逆,颈椎病。
【方例】 颈椎病:崇骨、肩井;大椎、附分。
呃逆:崇骨、膈俞、胃俞。
【刺灸法】 直刺三分至一寸;可灸。
其它: 奇穴

28.唇里 (Ex-HN28)

【取穴】 在口腔前庭部,下唇粘膜上,与齿龈接近之唇沟中取穴。
【功效】 
【主治】 口臭,面颊肿,黄疸,肝病,齿龈炎,口腔炎,眩晕。
【方例】 眩晕:唇里。
口疮:唇里、合谷、阿是穴(口疮病灶区)。  
【刺灸法】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其它: 奇穴

29.颊里 (Ex-HN29)

【取穴】 正坐正靠,张口,于口角向后一寸的口腔内颊粘膜上取穴,与口角平。
【功效】 
【主治】 齿龋溃烂,口疳,口眼歪斜,黄疸。
【方例】 面瘫:颊里、地仓、四白、阳白、翳风、合谷。
【刺灸法】 向后斜刺三至五分,针感为局部胀痛;或点刺出血。
其它: 奇穴

30.阳维 (Ex-HN30)

【取穴】 位于颞部耳壳内侧面根部,前与耳屏间切迹相平。将耳廓牵引向前,耳廓根部出现弦筋是穴。
【功效】 
【主治】 小儿惊痫,耳聋,耳鸣,中耳炎。
【方例】 小儿惊风:阳维、百会、人中。
耳鸣:阳维、听宫、会宗。
【刺灸法】 针2分,局部胀痛。可灸。
其它: 奇穴
 
31.发际 (Ex-HN31)

【取穴】 位于头额部,前发际直对眼外眦处,或前发际正中点两侧各三寸处取之,左右各一穴。
【功效】 
【主治】 头晕,目眩,偏头痛,头风,颧骨疔,鼻衄。
【方例】 眩晕:发际、太阳、风池。
偏头痛:发际、率谷、翳明,合谷。鼻衄:发际、内迎香。  
【刺灸法】 平刺三至五分,得气时局部胀痛。可灸。
其它: 奇穴

32.血压点 (Ex-HN32)

【取穴】 在第六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
【功效】 具有调整血压的作用。
【主治】 高血压、低血压。
【方例】 高血压:血压点、曲池、足三里。 
【刺灸法】 直刺0.4~0.8寸。
其它: 新穴

33.山根 (Ex-HN33)

【取穴】 位于鼻骨最高处微上陷中,在两目内眦连线之中点取穴。
【功效】 
【主治】 癫疾,角弓反张,面如虫行,多睡,健忘,口禁,黄疸。
【方例】 癫痫:山根、人中、丰隆、腰奇。
鼻炎:山根、迎香。
【刺灸法】 沿皮刺0.3~0.5寸;可灸。
其它: 奇穴

34.悬命 (Ex-HN34)

【取穴】 位于口腔前庭,上唇之内侧,上唇系带中央,将上唇翻起取之。
【功效】 
【主治】 小儿惊痫,癫狂,神识错乱,妄言妄语,卒中风。
【方例】 小儿惊风:悬命、人中、十宣。
精神分裂症:悬命、人中、哑门、丰隆。  
【刺灸法】 1、针0.1~0.2寸。2、视其弦上有青息肉,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可灸。
其它: 奇穴

35.上腭穴 (Ex-NH35)

【取穴】 位于上腭,缝际前端,当齿龈上缘中点处,开口取之。
【功效】 
【主治】 黄疸等。
【方例】 黄疸:上腭、脾俞、至阳。
【刺灸法】 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其它: 奇穴

36.燕口 (EX-HN36)

【取穴】 位于面部口角之外方赤白肉际处,皮肤与口粘膜移行部,近地仓穴。
【功效】 
【主治】 狂乱骂詈,小儿痉摩,小儿大小便不通,豢诹阎罴。
【方例】 面神经麻痹:燕口透颊车、下关、阳白、翳风、合谷。
三叉神经痛;燕口透扶承浆、四白、攒竹。
【刺灸法】 针1~3分,得气时局部有痛麻感觉。可灸。
其它: 奇穴

37.鱼尾 (Ex-HN37)

【取穴】 在眼外眦处方约1分处取之,左右共计2穴。
【功效】 
【主治】 一切目疾,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齿龈炎,头旋,偏正头痛。
【方例】 偏头痛:鱼尾、太阳、风池。
急性结膜炎: 鱼尾、睛明、合谷。
【刺灸法】 针2~5分。得气时局部有酸胀感。宜浅针不灸。
其它: 奇穴

38.地合 (Ex-HN38)

【取穴】 在下颌部,颏之正中向前突出之高点处取穴。 
【功效】 
【主治】 面部诸疔,牙痛,下齿痛。
【方例】 牙痛:地合、颊车、合谷。
【刺灸法】 直刺2分。局部有酸胀感。
其它: 奇穴

39.下翳风 (Ex-HN39)

【取穴】 耳垂后,下颌骨与乳突之间凹陷下0.2寸。 
【功效】 
【主治】 牙痛,扁桃体炎。
【方例】 全喉摘除针麻:下翳风、合谷。
肺切除手术针麻:下翳风、三阳络透郄门。
【刺灸法】 斜刺0.3~0.5寸。
其它: 新穴

二、
1.子宫 (Ex-CA1)

【取穴】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 寸,中极旁开3 寸。
【功效】 
【主治】 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肠疝痛。
【方例】 盆腔炎:子宫、八髎、肾俞、中、气海、关元、三阴交。
血崩不止:子宫、中极。
不孕症:子宫、中极、归来、三阴交、肾俞。
子宫脱垂:维道、气海、百会、三阴交、子宫、曲泉、太冲、照海。 
【刺灸法】 直刺或向耻骨联合处横刺1.5~2.5寸。
其它: 奇穴

2.提胃 (Ex-CA2)

【取穴】 位于脐上四寸,再旁开四寸,肋弓下缘。即中脘穴旁开四寸处。
【功效】 升提阳气之功能。
【主治】 胃下垂,消化不良。
【方例】 胃下垂:提胃、中脘、足三里、关地、脾俞、胃俞。
【刺灸法】 向脐旁二寸处斜刺3~4寸。
其它: 新穴

3.血门 (Ex-CA3)

【取穴】 仰卧,于腹上部正中线,脐上四寸,旁开三寸。即中脘穴左右各旁开三寸取穴。   
【功效】 益气活血之功能。
【主治】 妇人腹中血块,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急性胃炎,胃痉挛。
【方例】 消化不良:血门、中脘、上脘、胃俞、脾俞。
盆腔炎:血门、带脉、气海、行间、阳陵泉、足三里、次髎。
【刺灸法】 直刺0.5~0.7寸,局部有沉胀感。可灸五壮。
其它: 奇穴
 
4.胃上 (Ex-CA4)

【取穴】 位于脐上二寸(下脘穴)旁开四寸,仰卧取之。
【功效】 
【主治】 胃下垂,胃胀,胃痛。
【方例】 胃下垂:胃上、中脘、足三里。
胃下垂:胃上、大横、髂前上。  
【刺灸法】 向脐中或天枢穴方向斜刺2~3寸。可灸。
其它: 新穴

5.疝气穴 (Ex-CA5)

【取穴】 以患者两口角之长度,作三折成一等边三角形,以一角按脐心,两角在脐下两旁尽处点记。
【功效】 
【主治】 疝气,绕脐腹痛,奔豚气。
【方例】 奔豚气绕脐上冲、两丸蹇塞:疝气穴(左取右,右取左)、气冲。
老年性嵌顿疝:疝气穴(回旋灸法)、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归来、气海、百会。
不孕症:疝气穴(艾条灸)、头针生殖区。
疝气:疝气穴、关元、三阴交、大敦、太冲、气门、行间。  
【刺灸法】 一般用灸法,艾炷灸三至五壮,或悬灸五至十分钟,使穴位局部潮红。
其它: 奇穴

 
6.利尿穴 (Ex-CA6)

【取穴】 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2.5 寸。
【功效】 有利尿治癃闭作用。
【主治】 癃闭,淋沥,血尿,少腹胀痛,泄泻,痢疾。
【方例】 癃闭:利尿穴、中极。
泻痢:止泻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中脘、气海、肾俞。
【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其它: 新穴
 
7.脐中四边 (Ex-CA7)

【取穴】 位于腹中部,在脐中(神阙)及脐中上下左右各相去一寸,共计五处,仰卧取之。 
【功效】 
【主治】 肠鸣泄泻、脐腹痛、水肿、小儿惊痫、角弓反张。
【方例】 小儿暴痫:中脘、脐中四边。
小儿泄泻:主穴:脐中四边;配穴:湿邪偏盛加脾俞、阴陵泉;脾虚不固加命、脾俞;风热偏盛加合谷、大肠俞;暑热偏盛加外关、内庭、合谷。
【刺灸法】 直刺0.3~0.8寸,神阙不刺;灸三至七壮。
其它: 奇穴

8.气门 (Ex-CA8)

【取穴】 在脐下三寸,再外开三寸处。即关元穴旁三寸。
【功效】 
【主治】 小便不利,子宫出血,不孕,漏胎下血,少腹痛。
【方例】 妇女产后恶露不止:气门(灸)、气海、三阴交、脾俞、肝俞、交信。
【刺灸法】 直刺0.5 ~1 寸,可灸。
其它: 奇穴

9.提托 (Ex-CA9)

【取穴】 在脐下三寸,再外开四寸。即关元穴旁开四寸。
【功效】 
【主治】 子宫脱垂,下腹痛,疝气,痛经,腹胀。
【方例】 子宫脱垂:提托、关元、曲泉、太冲、照海、然谷。
下腹痛:提托、气海、三阴交。
【刺灸法】 直刺1 ~1.5 寸。
其它: 新穴

10.胸通谷 (Ex-CA10)

【取穴】 位于胸部,在左右乳头直下二寸处取穴。
【功效】 
【主治】 心痛,胁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乳腺炎。
【方例】 乳腺炎:胸通谷、肩井、膻中、曲池、足三里。
肋间神经痛:胸通谷、行间、支沟。
【刺灸法】 灸五十壮。
其它: 奇穴
 
11.梅花 (Ex-CA11)

【取穴】 位于腹部,在前正中线胸骨下缘与脐之连线中点处一穴;中线向两侧旁开五分之线上,胸骨下缘下三寸五分处二穴;脐上三寸五分处二穴,共计五穴。 
【功效】 
【主治】 胸痛,胃脘痛,食欲不振,胃扩张,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方例】 急慢性胃炎:梅花、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
【刺灸法】 针刺0.3~0.5寸。
其它: 新穴

12.肓募 (Ex-CA12)

【取穴】 取一绳,从乳头量至脐中点,截去一半,绳端置乳头上,一端向下直量,尽处是穴,仰卧取之,左右计二穴。
【功效】 
【主治】 腹中积块疼痛,萎黄病,病后极度衰弱。
【方例】 腹中痞块:肓募、痞根。
病后衰弱:肓募、脾俞、胃俞、膏肓俞、中脘、足三里、上巨虚。
【刺灸法】 一般用灸法,可灸3~7壮,或随年壮。 
其它: 奇穴

13.气中 (Ex-CA13)

【取穴】 在腹部,脐下1.5 寸,左右旁开1.5 寸,即气海旁一寸半。 
【功效】 
【主治】 妇人血弱气喘,腹痛肠鸣。
【方例】 腹痛:气中、气海、天枢。
【刺灸法】 直刺2.5 寸,局部沉胀。可灸50壮。
其它: 奇穴

14.长谷 (Ex-CA14)

【取穴】 仰卧,在腹中部,平脐,左右旁开各2.5 寸处取之,计2 穴。
【功效】 助消化,增食欲之功。
【主治】 不嗜食,水肿,下痢,肾炎,慢性肠胃病。
【方例】 不嗜食:长谷、足三里。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沉胀感。艾灸3~50 壮。
其它: 奇穴。《千金》卷29云:天枢,一名长溪,去肓输一寸半,直脐旁二寸。脾脏卷云:名长谷,侠脐相去五寸,一名循际。卷15热痢第七云:泄痢不嗜食,食不消,灸长谷五十壮,三报,穴在侠脐相去五寸,一名循际。

15.断户 (Ex-CA15)

【取穴】 在腹下部正中线上,脐下2.3 寸处。
【功效】 
【主治】 此穴可以绝孕,并可治疗小儿深秋冷痢不止。
【方例】 冷痢不止:断户、神阙、命门。
【刺灸法】 灸3~49 壮。
其它: 奇穴。本穴位置与任脉经穴石关接近(相距仅三分),主治与石关相同故当视为石关穴。穴名“断户”,乃因其功能而名之。

16.肠遗 (Ex-CA16)
【取穴】 在中极旁开2.5 寸处取之,左右计2 穴。 
【功效】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茎痛,便秘,睾丸炎,卵巢炎。
【方例】 便秘:肠遗、支沟、上巨虚、足三里。
月经不调:肠遗、中极、足临泣、三阴交。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沉胀感,并可向前阴部传导。
其它: 奇穴

17.经中 (Ex-CA17)
【取穴】 位于小腹部,脐下1.5 寸,左右旁开各3 寸,即气海穴两旁各开三寸处。
【功效】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五淋,大小便不通,腹膜炎,肠炎。
【方例】 赤白带下:经中、中极、白环俞、肾俞。
肾结石:经中、肾俞、膀胱俞、中极。
【刺灸法】 直刺0.5~0.7寸,局部有沉胀感,可向下放散。可灸3~5壮。
其它: 奇穴

18.泉阴 (Ex-CA18)
【取穴】 位于腹股沟部,耻骨联合上缘旁开三寸,即曲骨穴旁开三寸。
【功效】 
【主治】 偏坠,睾丸炎等。
【方例】 疝气:泉阴、大敦、三阴交、太冲。
【刺灸法】 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 5~10分钟。
其它: 奇穴

19.肋罅 (Ex-CA19)
【取穴】 位于胸侧部,从左右乳头处侧旁开四寸之肋骨间是穴,与乳头相平,上臂后伸取之。左右计二穴。
【功效】 
【主治】 腹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方例】 肋间神经痛:肋罅、支沟、太冲。
【刺灸法】 男左女右灸 3~14壮。
其它: 奇穴

20.转谷 (Ex-CA20)
【取穴】 在胸侧部,腋前皱襞直下第三、四肋骨间,举臂取之,左右计二穴。
【功效】 有转运水谷之功能。
【主治】 完谷不化,恶心呕吐,胸膜炎,胸肌痉挛、肌间神经痛。
【方例】 完谷不化:转谷、上脘、中脘、气海、膻中。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灸3 壮。 
其它: 奇穴

21.腋门 (Ex-CA21)
【取穴】 在腋中线上,腋窝下1 寸处。
【功效】 
【主治】 腋下狐臭,噫哕,胸闷,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方例】 胸闷:腋门、膻中、内关。
【刺灸法】 直刺0.3 寸。
其它: 奇穴

22.胁堂 (Ex-CA22)
【取穴】 在腋中线上,腋窝下2 寸处,举臂取之。
【功效】 
【主治】 胸胁支满,噫哕,喘逆,目黄等。
【方例】 胸胁支满:胁堂、膻中、内关。
【刺灸法】 斜刺0.3~0.4寸。灸三壮。
其它: 奇穴

23.提胃 (Ex-CA23)
【取穴】 脐上4 寸,肋弓下缘。
【功效】 
【主治】 胃下垂,消化不良。
【方例】 胃下垂:提胃、中脘、下脘、。
消化不良:提胃、脾俞、足三里。
【刺灸法】 针斜向脐旁2 寸处,斜刺3~4寸。
其它: 新穴

24.腹肌松 (Ex-CA24)
【取穴】 位于侧部脐平线与腋中线交点处。
【功效】 
【主治】 腹肌紧张。
【方例】 剖腹术及卵巢囊肿摘除术:腹肌松、外麻点、三阴交。
阑尾炎手术针麻方:阑尾、足三里、腹肌松。
胃切除手术针麻:上巨虚、下巨虚、腹肌松。
【刺灸法】 斜刺向上方,沿肋弓下缘进针2~3寸。
其它: 新穴

25.腋平穴 (Ex-CA25)
【取穴】 患者平卧,上肢外展30度,于腋前皮肤与躯干平行之主横纹顶端。
【功效】 
【主治】 上肢疼痛。
【方例】 上肢手术针麻:腋平穴、天鼎、极泉。
【刺灸法】 直刺1.5~3寸,针感麻窜,到手术或手部,使全臂酸胀、麻、沉重为好。
其它: 新穴

★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1.五输穴
 
    十二经脉中的每一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将“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分别冠之于五个特定穴,即组成了五输穴。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经气初出。“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输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2.原穴、络穴
 
    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2.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4.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俞”,有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十二个。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十二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5.下合穴
 
    六脏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六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5.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7.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8.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