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引发的思考(二)一场严峻的考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50:08
2008年初的雪灾,是一堂走向现代化必须上的一堂课,也是一场严峻的考试。而且这开始是上课一开始它也开始,考问着每一个中国人,首先是官员。
在打仗时期,干部升迁看功劳,谁大谁小比较明确,别人没话说。和平时期就有点难,工作做的好不好,短期内看不出来,大家都差不多怎么办?过去是查三代,比资历,虽然也有人不平,但具体明确,而要说谁的工作干得更好,标准也不好掌握,所以也维持了好些年。近年来变成看学历,于是文凭涨价,也就出现假的真文凭或真的假文凭;还有一条看政绩,但又出来什么面子工程,这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之是不那么靠得住。像何旭明、庞家钰都是腐败有些年头却边腐边升,新近又出来个苗元礼,副厅级的无党派人士,在公示拟任正厅级职务期间经群众举报并查实后被“拿下”,于是人们不免要问:他是怎样爬副厅级的?当年公示了吗?公示期间有举报吗?(人民时评:苗元礼公示期间被“拿下”的警示)问得有理。这里面可能有买官卖官的腐败,但也不尽然,在太平无事时要看出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和能力的大小的确不容易。常感到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的赵括式的人物今天不少,但又凭什么判断人家不行呢?
路遥知马力,但如让马儿跑了很久才能辨别出谁是千里马,不是有点晚了吗?
疾风知劲草,在危难面前你是怎样表现的,则在短时间内就能看清楚。那么雪灾正是这样一场考试。从网上的消息得知,1月31日至2月1日习近平专程赶赴灾情严重的贵州,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灾救灾工作。他在那里指出,这次自然灾害考验着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应急能力,考验 着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作风。1月31日中国新闻社发出的评论《省级换届新官直面“高雪压”》也是这个意思,评论说:“按照中组部的要求,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大换届于今日完成。近半数新任大员开门第一件事就是要“扫”门前这场大雪。”“大雪,让群众看清了庸官与好官,组织部门何不来个“雪中选官”呢?”“在应对灾害危机过程中,各位官员的能力将被放大在公众面前接受检视。安抚人心的情商,解决问题的智商,应急的权变灵活,决策的深思远虑,既顾得上眼前,又少留后遗症,雪灾成了高级公务人员考试的一道综合题。”
说得好,须知不仅领导在看,全国人民都在看。尤其是现在有上亿网民的眼睛,还有什么能不被看见的,而且他们还能通过网络在顷刻间使全世界都能看到你的所作所为。这也就难怪有人要感叹没有网络多好,或埋怨网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反过来看,那些真正实干有能力的忠贞之士就可以脱颖而出。
2月1日齐鲁晚报上晏扬写的《我们应该从雪灾中吸取什么教训》提问:“这种大范围持续降雪,在我国东北地区比较常见,在那里一般却不会成灾,为什么?就是因为东北地区的抗灾体系比较完善。”他以电煤短缺为例说:“雨雪天气才持续了半个多月,全国因‘无米下炊’而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就达 4099万千瓦,致使许多地方不得不拉闸限电。这与其说是雪灾所致,不如说是电煤管理机制出了问题。”还提到“为了应对灾害性天气,近年来各地都建立了多级应急预案,而这次雪灾也是对应急预案的一次全面检验。事实表明,有些地方的所谓应急预案不过是纸上谈兵。比如,江西九江大桥因雨雪天气被阻断后,2万余辆车绵延30公里被堵3天,而江西省只有一辆铲雪车,紧急调来后却没人会开,连除冰用的化学品,该省也没有及时购置调配——建立在这种应急预案上的抗灾能力,怎能不脆弱?”
据2月1日北京晨报报道:“根据电监会最新统计,目前全国电煤库存已降至2119万吨。这个数字不到正常存煤的一半。截至30日,全国存煤低于三天特别警戒线的电厂有 86座,涉及发电容量达到8030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1.3%。其中,安徽、湖南、江西、四川、京津塘的电煤供应形势已非常突出。而由于 “无米下锅”,目前全国范围内被迫关停的机组总数已上升至4212万千瓦。记者了解到,在国内5大发电集团中,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中电投公司均因电煤短缺,出现100多万至400万千瓦不等的关停情况。”并说“当前的电煤供应紧缺,以及由此直接导致的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并不会随着春节前后雨雪天气的中止而迅速缓解。”(中国经济网电煤短缺"雪上加霜" 全国电煤库存降至2119万吨)显然仍有人的方面的原因。
历史上南方是有过大雪,但大家都没有当社会进入现代化后遭遇大雪的体验,因经验不足而应对失措是可以想到的,重要是能上好这堂课并通过考试。
陶世龙,2008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