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民族精神与民族精魂的精彩呈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04:09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长篇电视剧《闯关东》。观罢全剧,心头涌上一腔热血,脑海浮现的是:我们每人必须坚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精魂。
电视剧《闯关东》通过一户来自山东农村的普通百姓“朱氏家族”背井离乡“闯关东”求生存,历经坎坷磨难,饱受人生风雨的遭遇,抒发了闯荡江湖,漂泊关东,为生存、发展而屡创奇迹,为国家、民族而英勇抗争的崇高情怀。其中充沛着、激荡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现实中,我们长期面对并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久远不衰?权威的回答是:功在千年传承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诚如大学者张岱年先生所说,“民族精神乃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价值目标、共同理想、思维法则和文化规范的最高体现。”我们在长达52集的《闯关东》中,在叙事结构4个段落“闯荡、生存、学艺、生命”,“家园、亲事、抗争、命运”,“较量、复仇、善恶、和谐”,“动荡、裂变、大义、人生”层层递进的展开之中;在涉及到淘金、伐木、放排、采参、匪帮等闯关东的典型故事之中;在朱家父辈、故事主人公朱开山和慈爱大气、深明大义的妻子文他娘,厚道胆小而怀揣私心的长子传文,英武无畏而暴躁叛逆的老二传武,聪明乖巧而小有心计的老三传杰,以及他们身边的4个女性那文、鲜儿、秀儿、玉书,周围的善恶人群所经历的传奇生涯之中;在浸润其间的文化、智慧、心理、情感之中,体味着剧作思想主旨的“大义大勇,大诚大信,大仁大爱,大智大谋”,故事编排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人物命运的“大生大死,大悲大喜”,人物性格的“大刚大柔,大美大丑”,从而得到令人久久难忘的、鲜活而又深刻的审美感悟。在这里,剧作从小业到大业,从小人物到大担当,突出地呈现了我们民族几千年持续发展的文明传统,其中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从“有无相生”注重整体功能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注重和谐共处的文化观,到具体的审美方式,无不包含着大量可供汲取的民族智慧的精华。《闯关东》无愧地显示出作为民族精神的承袭者,自觉地担当起传递和发扬中华文化精神的历史责任。
电视剧《闯关东》赢得举国上下一致赞誉,最重要的亮点,无疑在于第一主人公朱开山的形象塑造。正如主演李幼斌所言:“它塑造了典型的中华民族男人的代表。”对于这个人物,主创者曾如此概括:“他所负载的是文化上的价值体现。”在剧中,朱开山作为灵魂人物,辗转山场、水场、金场、农场、商场、矿场,从齐鲁大地到白山黑水,率领全家一路闯荡,在风风雨雨、生生死死的历程中,“把家仇到国恨细细演绎,将农业文明到商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一一跨过”。他的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生动细腻的细节渲染,一闯山海关,二闯淘金沟,三闯开餐馆,四闯开煤矿,直到最后,在城市沦入日寇之手的危难关头,他手刃强敌,携全家离去,重新踏上闯关东之路。他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既是为了家庭的生存;也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在关键时刻,他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只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毫不含糊地彰显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尊严超越一切的自强信念。饰演者李幼斌在剧中的音容笑貌不温不火,张弛有度,达到了传统美学所推崇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不断提升的艺术功力。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亦即《闯关东》剧作反映的那个时代,鲁迅先生在他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时过70个春秋,我们在《闯关东》剧作中,依然可以明确地印证鲁迅的名言。朱开山,就是如地火般奔腾于地底下的、保证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久远不衰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就是我们民族不朽精魂的象征。
我们说,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美学纪念碑,是特定民族和特定时代的形象表达,但又因其独特的创造性,而具有既是个人的,又是民族的、时代的特质。《闯关东》剧作经过匠心构思,精心打造,以艺术的形象力量,凸显了具有中国人特殊风骨气质的民族精魂;张扬了传之千古泽被当今的、富有无限生命力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