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教人做人和教人杀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26:54

  
2007-10-16 02:29:44
大中小
标签:人文/历史
  [史今的黯然谢幕与袁朗向现代敬礼]
《士兵突击》将近一半,史今被辞退伍了。从那个天天口号喊得山响,两面红旗一直举得老高的钢七连退伍了。因为史今的离开,钢七连从上到下难受得翻天地覆,许三多立即失魂落魄痛不欲生,而电视剧之外呢?更不知有多少纯情少女的眼泪如断线珍珠呢!
我当然也不能免俗,每看到此处,泪水也一样哗哗往下掉。一个如此具备传统美德、一个对他人充满善意、一个在铁血兵营里心存悲悯温情的人,突然就从一个团队里彻底消失了,谁心里能不难受能不留恋呢?
有男人看完《士兵》感叹道:这样的人现在上哪儿去找啊?有女人看过《士兵》后倍感失落:为什么我就碰不上这样一个男人呢?
但我跟249通电话时,他这样问了一句:“电视剧里看史今觉得稀罕。可生活中,史今就随时都会从身边出现和走过,又谁会发现他?会注意到他呢?”
可许三多却从在下榕树开始,就明白班长是他命中的贵人。当许三多在连队里被所有人瞧不上,钢七连大门始终对他关闭、全连人都希望他滚蛋时,史今就是豁出自己前程,也要罩着他、帮他、肯定他。剧中有好几次,史今几乎是央告高城,求他能给许三多哪怕是一次最小的承认和表扬,但他始终求不到,于是史今就只能利用一个班长的权力,强迫说服伍六一,给许三多一个班先进。
许三多从小在父亲的鞋底抽打之下长大,从小被人奚落,所以他一直就象一个奴隶那样低眉顺眼小心唯诺地活在心惊胆战当中。自从进入那个钢疙瘩七连当中,来自周围的硬刺激越多,许三多越是不知所措错事也越办越多。但此时只有史今真从心里拿他当人看,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心唤醒他,让他走出奴隶的心态,让他自己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的人的位置上。最终,史今捂着自己被砸坏的手对许三多喊:“别让你爸再叫你龟儿子!”
不再作任何人的“龟儿子”,电视剧用那一声一声的大锤叮叮当当,从此唤起了许三多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意识觉醒。而当许三多的自我意识一旦被唤醒之后,他的脑袋里就象完全变了一颗魂。从那以后,以往一向被钢七连视为命根子只为先进总分添数字的各项硬技术,对于许三多已是越来越不在话下。傻瓜一旦开了大窍,所有的聪明人也只能是站单杠旁边看着他安静地飞了!
但许三多即使成绩顶了尖,他心里对钢七连所有人整天高喊在嘴里的集体光荣,仍然还是毫无感觉。只有史今不拿他当龟儿子,所以许三多不是为钢七连、不是为老虎团、也不是为祖国;他只是为了班长能留下来而在努力奋斗着。
但当最后得知班长必须离开时,许三多终于哭着说了实话:我不愿意当尖子,当尖子太累了!我愿意当傻子……看到这里,我竟然笑了:钢七连所有的口号教育和红旗招展,居然对这个可爱的三呆子并无任何政治启发作用。这就象假装军训与假装向国旗宣誓对中国足球队一样的不起任何作用。
还有,当钢七边彻底散伙之后,高城企图跟许三多谈心,却被许三多客气而冷谈地处理。他对高城说:咱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聊。是啊!一个刚入伍时就举手投降的龟儿子,跟军长公子、军校骄子,聊什么?怎么聊?
假如没有史今在身边出现,尽管许三多也达到了身份证承认的法定年龄,但他的大脑和心灵却仍然还处在蒙昧阶段,他那时只有人形,但并不能真正自觉到自己还可以成为一个人。
但当史今启蒙了许三多自觉到他自己可以作一个并非龟儿子的独立的人、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人;然后他却被军队辞退了。于是钢七连的人痛不欲生,于是电视剧之外的观众泪如雨下。
史今的退伍,如果完全去掉部队因素而具体到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其实却很有些让古典美德从现代社会完美谢幕的意思。在史今身上,有着太多代表传统美德的意味了:他悲天悯人、他舍己为人、他推功揽过、他充满同情心、他对人呵护有加、他对人充满温情……
而今社会,传统意义的美德却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于是所有的人都在哭史今;可大家心里究竟又是在为何而哭呢?
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在为正在消失的传统美哭一曲很悲情的挽歌!怜香惜玉大概也可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吧?但同情心在今天这样越来越残酷的社会中,是否也多少也显得有些廉价了呢?
249在电话里这样说:在部队里,比史今退伍更残酷的事情还多着呢!
但究竟又是谁,造成了史今的直接退伍呢?
当然就是那个死老A的袁朗了。他挥手仅仅一枪,就将史今送回了老家。
也就是在上个礼拜天,当我又一遍再仔细看完《士兵》之后,我觉得自己忽然明白了,或者说我认为自己是明白了:史今为什么要从《士兵》中途就被残酷淘汰,而且是必须要淘汰掉他。
《士兵》的前一半,是史今从心灵上启发许三多首先要成为一个真实真正的:人。
而《士兵》的后一半,或者说,当许三多开始进入老A的第一天,袁朗则在开始教许三多去“杀”人了。
在老A大队中,再也没有了钢七连那种口号连天红旗两边的氛围,除了门卫会小声提醒成才一句:注意军容,之外几乎没有谁象钢七连那样强调队列或是下楼就照镜子了。
如果没有前几遍的观看,我甚至还以为,老A大队就是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个中国分队呢!从军装到装备到袁朗某些时候的吊而郎当,我有时几乎以为自己是在观看美国的军片呢。
比钢七连不知要残酷多少倍的训练,甚至是极限性训练。这支部队里没那么多口号更没有红旗招展。行,不加分,不行,就扣分。思想教育没有了。这里也没有了史今。有的只是“屠夫”。问寒问暖在训练中也暂时彻底没有了。所有老A大队的人,不分长官士兵,一律被统称为南瓜。
但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袁朗,却一枪就把多愁善感的史今给崩了。这正是现代对传统的枪声告别——并且不管那传统能美丽成什么花环!
而在实际演习对抗之中,一向高喊革命口号打着红旗的钢七连,居然被老A一比9地消灭着,且袁朗居然对此还很不满意:“本来是想一个换25个,最好零作亡。”
这也太具有讽刺意义了。
最初两遍看《士兵》时,我心里非常讨厌袁朗这个军队头目。这是人的本能怀旧心理在作怪。但后来,我渐渐开始喜欢上这个类似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官了。尽管从直接演技上相比,我仍然认为他远不如史今和高城。
史今喜欢许三多。
但袁朗更喜欢许三多。
史今只能把许三多变成一个象他自己那样的军队活雷锋。
但袁朗却能够让已经被史今调教成人的许三多再去学会“杀”人。
249在电话里问我:作为一个剧中的理想化人物,许三多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善良幻想。但在现实当中,有可能象许三多那样去活着吗?向所有的人谦让、接受、帮助?
当今社会中活着的人,有谁不是整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哪个人不是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之累?之烦?之苦?所以无论年老年轻的,谁谁都对现实一肚子牢骚、怨气和不满意,谁谁都是怀旧向往着田园诗那样的休闲人生。
但《士兵》和袁朗却带着某种很残酷的意味告诉所有的人:这种旧时的田园诗生活从此将一去不返,甚至它们根本就没有真实存在过。
可难道在袁朗心里真的就那么冷血和毫无人情味儿了吗?
不是。当许三多背负着伍六一向老A前三作出最后挣扎时,我分明看见袁朗墨镜之下的嘴角在强烈抽动着……
脱离了史今那传统美丽挽歌的唱诗意味,袁朗是在一步一步教会许三多如何面对现实并且成为一个真正活在现代中的人。
许三多自从被史今开窍之后,军队要求的任何技术指标都已经不在他的话下。但他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真正摆脱过对“第22条军规”[一本美国荒诞小说的名字]的讨厌和不解。
面对史今,他说了实话:我要回五班去。(因为那里有荒原并且可以自由呼吸,那里没有吓人的口号和红旗。)
到了老A大队,只要是假装的打仗演习,他仍然可以随时拿到第一。然而,当他第一次面对真正的贩毒团伙时,他作为军人居然一枪不发,当他面临毒贩的直接攻击而被迫出手杀人之后,他立即向袁朗要求复员回家去继续当农民。
在《士兵突击》的书里,兰小龙这样写下许三多的内心:今天我二十三岁。二十三岁时我失去了天真,一个杀死了同类的人再也不会天真,明白了死亡就没有天真。
一向那么擅长于心理分析的袁朗,这一下当时就傻了。当他那么洞若观火地彻底看透成才之后,他发现自己还是只教会了许三多军事技术,但并没有解决他内心作为人的根本困境。
兰小龙这样写:“复员,回家,回到从小就适应的地方,从此再没有挑战和离别。我始终是个差劲的兵,无法明白战斗的荣誉。”
许三多不明白的,难道你?难道我?难道所有的人,都真的明白了吗?我们真的明白了自己与事业、与生活、与爱情、与别人战斗的所谓荣誉了吗?
一直以来,我始终都在猜疑:所谓的坏人和好人,本来就是人为的划分与区别。也甭管钢七连怎么喊口号,怎么打开荣誉的红旗,但我也从来就不相信因为保卫祖国就可以去任意杀人,就象《亮剑》里的李云龙那样杀人杀到红眼睛,杀到和平年代都无法让自己的灵魂安静下来。
因此,袁朗只能让许三多彻底放假到处去转转,然后再回来解决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
可许三多再回到旧部队转了好大一圈,他内心的疑问就真正解决了吗?根本没有。他只不过就是发现,自己除了当兵之外,已经无法再适应军队之外的生活了。
我在电话里直接问249:非常感谢你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剧本,但请问,这样的人生根本疑问,你想明白了吗?
249的回答空前坦诚:我没想明白、康导也没想明白,我们只能把这样的疑问提出来留给所有的人去思索。
我的一位好友,他教会我如何去欣赏最高雅的音乐。在与他的相处中,我知道了人一旦进入音乐,即可以让自己完全封闭。就象三多把自己藏在装甲车里那样。这当然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独善其身的人生方式。
但《士兵》却让我发现了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人如何在刚刚看完甚至是经历一场“屠杀”之后,还能够马上气定神闲地再去倾听肖邦、倾听巴赫。
我的另一位好友,他教会了我如何相对有效、正确地开动自己的思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也以为,只要真正开动了理性思考,甚至可以解决一切人生难题。
但《士兵》却在提示我注意:除了这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心灵,而且是由心灵带动自己去思考。
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免会有这样的空空幻想:挣够一些钱,然后就去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象这种很田园诗的日子还有可能再回来吗?
恰恰正是从这个深度的人生意义上,我才明白了,高城为什么当许三多已经从军人战术上技达精良之后,还要恶狠狠地说:你就是把自己转成来复线,我也只认你是半个兵。
同时我也明白了,袁朗在史今之后,对于许三多的意义。他是在一点一点地开启许三多:人在极度绝境的必要情况之下,首先要懂得保护自己,这样才可能有继续救人的可能。剧中的面对毒犯和三多杀人,只不过是249将人生的矛盾设置在了一个最极端的条件之下。
但自我保护的限度究竟又在哪里?249、康洪雷都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最终的答案电视剧本身并未作出最后回答,而是留给所有观众自己去深思。
令我感到安慰的是,许三多最后居然那么威风地抄起电话向袁朗说:我要借钱,借20万!这当然是他敢于面对生活的一个直接信号了。
在《士兵突击》全书的第364页,袁朗问许三多:“钱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吗?”
许三多:“问题不会解决的,问题永远是问题。”
“我会带着问题生活……因为这就是生活。”
看了那么多国产电视剧,但迄今为止,唯有《士兵》一剧,真正将人生的根本疑问,放在了这样的哲学与信仰的高度之上。
[我似乎得开始准备采访题纲了。否则就真有点不赶趟了。据249透露:他眼下正在写那个比《士兵》更牛逼的《我们团长的团长》呢!所以我得加快点速度了。
如果哪天有闲的话,我的下一篇将要写的是:《成才:之路》]
文章引用自:
评论(276)引用阅读(20310)圈子编辑打印有奖举报
前一篇:《士兵突击》买到!
后一篇:哈哈!《士兵》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