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聚网——查看文章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8:43:14
1篇回复什么样的Web2.0网站会成功

现在Web2.0的网站太多了,多得让人感到眼花缭乱。不过,目前还基本上是在IT圈儿里一头热,概念的炒作相对于用户的理解越走越远,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用户不会去买web2.0概念的帐,他们只会去上他们觉得有价值,用起来舒服的网站。互联网行业有它的特殊性,但并非可以超越经济规律而存在的,最终的检验标准还是会落实在财务报表上。路遥知马力,经过时间的检验,笼罩在web2.0之上的泡沫褪去之后,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商业模式才会显露出来。
国内的互联网圈子,基本可以分为"玩钱的"和"做事的"两群人,懂得运作资本是一个优势,在网站初创阶段,资本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如果在资本面前丧失方向,被资本所驾驭则是失败的前兆。而想做事的却又未必能够做好,无论是模式选择的失误,还是做事的方法不正确,创业者总会为此而付出代价。大浪淘沙,剩下的一拨儿创业者,有够用的资金基础,选定了正确的方向,又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他们往往会成为最终的成功者。
从运营的角度,成功的web2.0网站要具备这样的条件:
1)完整而不是残缺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的web2.0企业,有太多是从国外复制过来的商业模式。而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发展阶段、人文和社会环境都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许多商业模式在中国的推行具有先天的不足。商业模式中的每个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禁得起推敲的。作为创业者,应该清醒地知道市场有多大,自己有多少资源,能做多大的事儿,将来如何盈利。topim的关闭算是给众多的web2.0先驱们一个警示。
2)拥有强大、可扩展的技术平台
经常有人说,做网站是很简单,技术不是门槛儿。我对此不能认同。也许是因为亲身的经历,看到了太多轻视技术而付出代价的例子。网站的建设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一开始就要进行深谋远虑,否则楼盖起来了才发现地基不稳,付出的代价将会是致命的。friendster经历了起始阶段的迅速发展之后,花了半年的时间用于平台转换(从java到php),正是在此期间被后来者myspace.com所超越。最近发现了Qunar.com这个旅游网站,是原鲨威的技术高手庄辰超负责架构的,将搜索与旅游相结合,从技术架构到实现方式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回想起99到2000年时自己在“绿色通道”的经历,颇多感慨,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3)追求极至的用户体验
这方面,flickr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展现。当初Yahoo!进入中国时,我曾经对他们说,一定要做到本地化,考虑中国用户的使用体验,但实际上,他们照搬了美国的做法和技术架构,最终的结果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ebay在美国的成功,是因为他们从心眼里重视用户的利益,到了中国,他们忘了本,于是被taobao所超越。
我常常见到一些中文网站会忽视一些最普通的细节,比如登陆错误没有提示或出现英文,浏览器兼容性差等。一些国内网站动不动就号称自己“2.0”了,应用了如何多的时髦ajax技术,可web2.0不是说出来的,ajax应该是为用户体验服务的。flickr从没有强调自己是web2.0的网站,也没有技术的炫耀,而是将技术、视觉平滑的整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极佳的用户体验。另外,我也一直坚持认为中文网站应该尽量避免对用户说提blog,rss,trackback,tags这些晦涩的英文名词。
4)创造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互联网中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是口碑式营销,但真的不需要传统的营销手段了吗?Google在推广Gmail时给很多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他们先是和用户开了个愚人节玩笑,制造出超大空间的卖点,然后利用用户的心理创造稀缺的资源,继而又进一步把空间提升到了2G。他们像武林高手一样,把各种营销武器运用到了无形,让用户对他们的产品和文化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当然,优秀的团队也同样重要,但因为经常被提及,我就不赘述了。
那么哪些Web2.0公司有机会成功呢?方刚说出了他看好的未上市网站,而在我看来,走向上市并非是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Keso所推崇的Craigslist就没有选择上市,而至少到目前这是一家成功的网站;另一方面,成功上市也只是证明了资本对其以往成绩的认可,如果没有良好的根基,在互联网层出不叠的创新面前,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
一个朋友要创业了,我问他创业的目的是什么,他说是为了赚钱。我并非清高,也没有成功的把握,但却认为抱着改变现状和赚钱目的的创业者一定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我把以下方面作为网站成功的标准,也作为自己创业的激励:
1)拥有清晰的盈利能力,忠实的用户群和长久的生命力
2)创业者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理想
3)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带来价值和便利
4)能够在互联网的发展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5)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不违背社会道德的底线
也许过于苛刻,也许过于理想,但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中,符合这样标准的寥寥无几,过于急功近利使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的积累非常单薄。我期望在新一轮web2.0的大潮中,能够出现一两家像google这样值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至于自己,也是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