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含之:至爱华章,一生含之 (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13:49

章含之近影
沿着胡同的青瓦灰墙走,51号,朱漆大门,章含之的家。
“章老师在化妆呢。”开门后秘书说。
前院紫藤花开得热闹,百平方米见方的后院却是树影斑驳。除却围廊上挂着的红灯笼,只剩了干净。
章含之从北屋迎出来时微笑着:约1.7米的身板,腰挺直;红色上衣,黑裤黑鞋,略施粉黛;银灰色的白发微卷,米色的珍珠耳钉,婚戒还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最后一本书——写自己
步入大而敞亮的客厅,一张张她和乔冠华、和女儿、和不同国际友人的合影,便把一段段过往塞入我的眼帘,窗口泻入一地阳光。
和摆着洋酒的铁艺小推车相伴的,是北欧风格的红沙发;东墙却立着一橱《二十四史》,旁悬刘海粟画笔下的松;书橱前是红木长椅,中式抱枕一字排开。
“现在这客厅是女儿布置的。”章含之说:“这些年来,摆设一直在变。父亲在时,古老的沙发,古旧的大多宝阁,满墙字画;乔冠华搬进来,来了缅甸使馆替换的绿尼龙绒面沙发等;洪晃从美国回来,又全称了她的心。”
章含之笑言:“这房里摆设,经过了三代人,唯独跳过了我。”她说自己“一辈子一事无成”。“小时候想演戏,父亲不让;大学毕业后,想教书、做学问,又被‘文革’打断;到了外交部,想当个好外交家,也没实现。”最后只留下一辈子“经历”。“上上下下,起起伏伏”——这倒成了“最后的成就”。“不过,这些都是过眼云烟,都过去了。”看得出,章含之的心情已很平静。
“前些日子,我拿出了当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合影。你看照片中的第一排,除了基辛格,其他人都不在了。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些年她写了很多回忆文章,“都在写别人,写父亲,写乔冠华……”“我在哪儿呢?”她这样问自己。“该写写自己了。”章含之说现在已经“动工”了,“这将是我的最后一本书。”
做学问——感觉更充实
北外毕业后,章含之留校任教。第一份工作,留给她一段单纯、平静的日子。她自称有“教育情结”:“人生自教育始,一路过来,现在很想回到起点上。”在她眼里,现在的教育,尤其外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想搞些教改实验”。退休后的章含之,曾花两年时间,筹划与大学合作,实行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曾设想与外国教育投资公司合作,办小规模高等院校。“我还想过在几所大学引进新教育课程和管理模式。”
2004年,她促成了国外一家知名酒店管理学院与中国的酒店集团合作——上海成立了一家酒店管理学院,她是首任校长。
其间一些挫败的来由,她至今没能明白。“也许太理想主义,也许太幼稚,也许跟现在的时代脱节了,也许我在操作这方面真不行……”但是,尝试和努力,章含之从未放弃。她正琢磨着口译培训。“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都需要大量口译人才。”培训礼仪、介绍西方文化……她都想做。“只要活着,还有点精力,我就很难想象什么事都不干。”章含之说:“最理想的是能做到最后,然后得个心脏病或脑溢血什么的,一下子过去。”她不能承受“自己老得不能动了,一切都靠别人。”
“我很容易被认为是活跃于社交的人物,也被认为适合社交……真是有苦说不出。我特别怕成为公众人物。我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自信,内心非常自卑。”她说自卑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的空”。
“缺少实在的东西,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章含之很羡慕林徽因。“她懂建筑,懂诗歌,文章也好,我只是个‘万金油’。”“父亲曾提出教我中国古代文学,我没接受,特感遗憾;后来,我又与在校研究英国文学的机会擦肩而过。看到朋友、同学成为英国文学专家,成为博导,看到她们出的一本又一本书,我真羡慕,觉得自己失去的太多了。”
这一代人——一生奉献给了信念
1960年,25岁的章含之随父母搬进这所四合院。那年栽下的海棠树,已经4层楼高了。
院子外墙上嵌了块石牌,上写“北京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时间停留在“1986年6月”。章含之的感觉是,“我也成了这座四合院内的一件文物”。
女儿洪晃让章含之读《时尚》杂志,还在电影《无穷动》中客串了一把,赢得了“时尚老太”的称呼,却未能把母亲从这四合院中“拽”出来。“妞妞不赞成我把自己埋葬在这院子里。”章含之说:“这院子已铸就了我一生的情感,它的每一块砖都铭刻了我的欢乐与悲哀,走不出去了。”有一段时间,章含之刻意往外跑。但是“在外时间长了,有漂泊感,特别想回来。”“一进这院子,就觉得安定。”一年中2/3的时间,章含之都待在这四合院里。到了晚上也就两人——“前头一个看门的老张,后头一个我。”
“寂寞?我都习惯了。”这个院子,章含之有过多次告别的可能:出国定居,出任跨国公司副总裁……但她“怎么也走不出这条路”。“如果冠华知道,他怎么想?我最知道他的立场和对祖国的企盼。他是不在了,可我还在和他一起走这路啊。”“这一代人,一生是奉献给信念的,为了信念而活。所以,离不开这块土地,我们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人。”
章含之小传
章含之,1935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部,1971年调入外交部。20世纪70年代参与中美建交会谈、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本报记者 张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