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新闻学”的开山之作——读徐熊老师新著《新闻选择探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21:46
“选择新闻学”的开山之作
--读徐熊老师新著《新闻选择探微》
陈 坚
接到徐熊老师寄来的新著《新闻选择探微》,我感到非常欣喜,没有想到徐老师也看重“新闻选择”,并以此为论题,写成了一部20多万字的专著。
我立即打开书,阅读了书中的《写在前面的话》和第一章《选择,新闻报道的必备武器》。徐老师说:“没有选择,就没有新闻。”“一切精神产品都离不开选择,因为客体(事实)要通过主体才能反映出来。而被反映之物,已非原物,犹如镜中之花,不完全等同于实际存在之花。新闻既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是客观实际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它不可能完全等同事实本身,何况人们对客观实际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何况报道也有各新闻媒介自定的要求、特点和重点;更何况新闻报道在客观上还有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还是编辑,还是发稿,都有一个选优择善问题。”这段话高屋建瓴,把新闻选择的意义提高到哲学的层面进行了阐述,并明确地指出“新闻是被反映之物”,是主体性的,因而就必须被选择。
徐熊老师在《写在前面的话》里接连提出了6个设问:“我们不是讲新闻要坚持党性原则吗?我们不是要正确地实行舆论导向吗?我们的新闻机构不是要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吗?我们不是要让新闻报道有指导性、可信性、可读性吗?我们的报道不是要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吗?我们的新闻不是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吗?”在提出这些人所共知的问题之后,徐熊老师紧接着回答:“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这就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纷纭复杂的新闻事实进行‘选择’。”这一段话既是“中国式”的,又是有普遍性的。有些新闻学研究者把新闻规律分为“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按照他们的标准,徐熊老师的这段话大概是要划归“特殊规律”里,是不能划归到“一般规律”里去的。“新闻必须经过选择”是否为“一般规律”?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新闻是一种信息(信息是新闻的属概念),凡是信息,在传输、特别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必然要经过选择的。在《降魔的信息,能动的新闻--新闻本质续论》一文中,我曾经这样写道:“信源发出的信息,表征着各种事物或各个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属性和运动规律,因而是多种多样的,也是混乱的、不确定的,只有从中选取出一种或一部分被认为是可以实现目的的那种信息,并被输入传送系统之后才是有序的、确定的。所以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源发出的自然信息称之为‘消息’,而被输入传送系统的才被称为‘信息’。”在《新闻本质论--新闻定义之争和新闻内在的主客体矛盾结构》一文中,我明确地把新闻定义为“经选择、加工并及时公开传播的有用信息”。(以上引文参见拙作《安宜生文存·新闻实践论》第一卷,中国文联出版社)这和徐熊老师所说的“一切精神产品都是离不开选择”的意思是一致的。
通读《新闻选择探微》全书,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的主旨既在于“理论探索”,更在于“实际运用”。第一章《选择,新闻报道的必备武器》是全书的绪论。在这一章里,徐老师概括地说明了立论的根据,除说了“为什么要选择”外,也说了“怎样选择”。“怎样选择”主要说了两点:一、新闻选择的特性;二、新闻选择的原则。对新闻选择的特性,徐老师提出了7个“性”:1、取向性;2、求实性;3、择优性;4、立意性;5、寻异性;6、解剖性;7、运筹性。对新闻选择的原则,徐老师仍是按照传统要求提出了两个标准:一是政治标准,二是业务标准,没有提出新的标准。
第二章《新闻选择的关键》,徐老师谈了新闻选择的构思和角度。在采访中,首先是题材的鉴别和选择,其次是采访方案的设想;进入现场后,首先要迅速作出对现场新闻素材的判断,其次要迅速构思整条新闻的结构,再次要注意分析和把握全篇的节奏。采访后的构思,是比较细致地设想、确定写作方案。角度是新闻选择的出发点。如何选好角度,徐老师认为,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远处着眼,从近处着手;从高处着眼,从深处着手。”在这一章里,徐老师还谈了新闻选择的突破口问题,他认为打破“突破口就是“独辟蹊径”。“新闻选择也是这样,应勇于探索新的‘章法’才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新闻。”
新闻选择的突破口怎样打开?从第三章到第九章,徐老师以大量的篇幅,对这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精辟的阐述。他提出要抓七个“点”:一抓特点;二抓重点;三抓焦点;四抓热点;五抓难点;六抓亮点;七抓急点。
第三章《抓特点》,又分为五小节:1、访有特点的对象。所谓“有特点的对象”包括“在当前受到人们普遍关心的对象”,“同新闻事件有更多联系的对象”,“具有强烈对比的对象”,“对新闻事件具有权威性的对象”和“与事件有特定关系的对象”。2、提有特点的问题。提问时要“因人施问”,要“恰如其分“,要“恰到好处”,要“合理分配”,要“有的放矢”。3、挖有特点的材料。要注意挖掘有新鲜性、标志性、独特性、典型性、突出性的材料。4、挖有特点的细节。所谓“细节”,包括职业特征、思想行为特征、性格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特征。5、撷取有特点的语言。徐老师说:“新闻是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传递消息、思想和观点的艺术,因此新闻应该语言简洁明快,才易于被大多数所接受、所理解。”“新闻语言的运用起码应该做到:适应新闻语言的要求,有条件地运用文学语言,妥善地处理专业术语,使抽象事物形象化,使无生命事物人格化,句通义顺,通情达意。”怎样撷取有特点的语言?徐老师认为,要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特定人物的思想内容;用生活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点;要从产生人物事迹的环境里寻找语言,要抓语言的凝聚点(谚语、警句、成语、格言、俗语、俚语、歇后语、顺口溜等)。
第四章为《抓重点》:徐老师说:“记者要善于将重点与事物的一般部分区分开来,着重抓重点。这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新闻采访的要着。”重点又分4点:基本点;切入点;显现点;疑问点。记者心中要装有划分或确定某类事物性质的基本点,同时又必须用它来对照被采访的那部分事物。只了解基本点,当然不能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某事物;但是具体的细节了解得再多,而不了解基本点,还是未能把握全貌。如何选择切入点?一要择其易。可从对方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突破拘束;从自由交谈入手,打破紧张情绪;从可见全局的细微之处入手,突破难题;从“漏洞”入手,突破“封锁”。二要观其势。三要识其性。四要解其结。五要察其源。六要究其故。所谓“显现点”,就是事物暴露出来的表面部分。记者要抓住这个显现点,深入发掘那些被隐藏起来的重点部分。“疑问点”就是:记者要善于发现问题。疑问点来自采访前的思考;来自采访时的发现;来自记者的观察。要善于从看来极普通的现象中发现疑问点;要善于在复杂的事物中,抓住能触及事物本质的、又为大众所关心的疑问点;要善于在采访对象的说话中发现疑问点;要善于从受众的疑问中探踪;为受众释疑要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就受众疑团及时进行采访,作出答案。
第五章为《抓焦点》。焦点就是抓引人注意的事物、道理或问题的矛盾集中点,沿着矛盾的发展而展开采访。焦点又分为凝聚点、关节点、转化点、爆发点。凝聚点可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抓,从有关材料中抓,从事物发展的关键上抓。徐老师说:“关节点在事物的结构和发展中起着独特的、关键的、突出的作用,与一般部分有着显著区别。”“记者在了解事物的时候,绝不可将关节点与其它部分等同看待。不过,关键是要把竹节破开,这样才能‘势如破竹’。”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的转化点也就是事物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采访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了解某些事物的矛盾转化过程。爆发点是指能够引发问题的地方。爆发点通常有这几种特性:1、感情(情绪)突然发作性;2、激情的喷发性;3、事实的突然爆发性。
第六章为《抓热点》。热点就是人们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热点新闻是新闻媒介对广大受众共同关心并急于了解的事实或问题的及时报道。在不同领域、不同人们中,常常有不同的热点。抓热点要抓群众的关注点;抓争论的聚焦点;抓群众舆论的沸点;抓事态发展的谜点;抓事物的误点;抓‘热门’中的冷点。新闻工作者要敢于和善于在“热点”上做文章,亦即敢于和善于追逐、捕捉浩瀚大海中抛得最高的浪花。但是,我们的报道“热点”,是为了疏导情绪,化解热点,而不应增加“热度”,以求“轰动效应”。
第七章为《抓难点》。难点有哪些?一是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又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的问题;二是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时难以取得一致的疑难问题;三是涉及了某些敏感而又不好处理的问题;四是在采访和报道中遇到的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某些应该冲破而又难以冲破的禁区。这四方面的问题都较为敏感,但是敏感不应成为我们不去接触的理由。记者要运用自己的新闻敏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敏感问题,并且想办法报道它,把消极、回避转为积极探索。一要大胆触及现实生活;二要迎难而上;三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四要讲究报道艺术;五要处理好难点与热点的关系。具体地说,要抓的难点有:1、萌发点--就是开始发生的处于萌芽状态的难点,也就是抓苗头;2、积习点--就是抓现实生活中的积重难返的老大难的问题。3、关切点--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和事情;4、聚焦点--就是把事物或道理聚合到引人注意的集中点上;5、警示点--就是提醒人们注意、警惕或防止事态变化发展的严重性、紧急性、危害性,对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变化保持清醒、敏锐的警觉;6、着力点--就是解决困难的致力之处;7、解禁点--就是摆脱束缚处境,解除禁忌状态;8、涉禁点--就是牵涉到禁令的事情和问题;9、纾难点--就是能起到减轻困难、缓和矛盾、避免灾祸发生、解除思想负担等作用的事物或主张;10、解困点--就是通过分析、阐述,说明事情发生的含义、原因、理由等,排除人们的困惑不解,或了解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11、释疑点--就是抓能化解群众心中的疑困或起指点迷津作用的事物或问题;12、存疑点--对某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或无法作出结论,或暂时不作决定,只提醒人们注意,留待将来解决或者且看如何解决。
第八章为《抓亮点》。亮点可分为:闪光点、震动点、兴奋点、沸点、奇异点、支撑点、透光点、转化点、继发点、未涉足点、临界点、交叉点、扭曲点、反差点。“闪光点”是指某一平常事物或某一普通采访对象,突然现出的华彩。记者应抓住它进行采访,有时还可跟踪、深挖,兴许会获得意外的‘瑰宝’。所谓“震动点”,是指那么一种影响巨大,足以震撼人心的亮点。“兴奋点”让人看了能感到兴奋,起到激励人心、团结人、鼓舞人、振奋人的作用。“沸点”是能激起人们沸沸扬扬的议论,或能使人情绪高涨的事物或思想,它常常“一石激起千层浪花”。“奇异点”是特殊的、罕见的、出人意料的、让人难测的、跟平常不一样的、会令人惊异的事实或问题。“支撑点”是能把亮点竖起来的事物。“透光点”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找出“光”的本质、揭示“亮”的所在。“转化点”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一种情况变成另一种情况时的关键所在。“继发点”是在老的亮点上萌发出新的亮点。“未涉足点”就是抓以前尚未报道过或好久未报道过的事物。“临界点”是面临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却尚未变化之际。“交叉点”就是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互相穿过之处,既是闪光点,又是震动点,也是热点、难点或重点,还有的和“转化点”有关。“扭曲点”就是真相被掩盖,情况复杂,情节曲折或被人曲解、误会的事物和思想,但是情况一旦变化即能现出“亮点”。“反差点”是同“亮点”从形式到内容都相反、对立和相互排斥的事物。“反差点”有暗点、盲点、误点、憾点、味点、惊点、忧点、怪诞点、对照点。
第九章《抓急点》。“急点”的特性有:突发性、紧迫性、偶发性、时限性、持续性、潜在性、焦急性、关注性、震撼性、冲击性、严重性、忧虑性、求救性、凝聚性、艰辛性、警示性。“突发性”就是在短促的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急剧变化的事件。“紧迫性”表示紧急、迫切、急不容缓,常常要靠记者的急智去采访,并且要“倚马可待”地写出“急就章”。“偶发性”是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偶然发生的事件。“时限性”指有时由于受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记者要争分夺秒地按时完成采访或写作任务。“持续性”就是延续不断、持续发展。“潜在性”就是隐患,险情潜藏不露、“急”存在于“不急”之中。“焦急性”指客观上存在“急”而亟待解决或谈论的问题。“关注性”是指受人重视和爱护,常常放在心上的事。“震撼性”就是能震动、摇撼、震慑人心的事。“冲击性”是指事件的发生,好似攻击一方冲锋陷阵,引起冲击波。“严重性”是指事件情势危急,程度既深,影响又大。“忧虑性”是指令人忧愁担心的事。所谓“求救性”,对客观事实来说是求救,但对媒体来说,是呼救;也是报道上的“应急”、“救急”。“凝聚性”就是具有内聚力。“艰辛性”是指困难、危险而艰苦。“警示性”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教训,提醒、告诫人们对危险或变化了的情况提高警觉,作好防范。
为了说明“抓急点”,徐老师还附上他自己撰写的两篇最典型和最具有说服力的深度报道:《1998年中国抗洪救灾报道》和《计算机“2000年问题”》。
读完《新闻选择探微》全书,我感到好像进入了一座宝山,真是美不胜收,目不暇接。虽说全书只有525个印刷页,但涉及新闻学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采访学方面最为详细。他抓住了“选择”这个“牛鼻子”,纲举目张,总论点下面有分论点,分论点下面有小论点,条理分明。特别是每个论点提出后,都举出事例加以论证,提高了论述的可信性和可读性。所举事例多取自当代媒体上的报道,数量近千,涉及各行各业,中国媒体近年来报道的全景浓缩其中。
徐熊老师已年近八旬,从事新闻工作六十年,而且一直是在新华总社任记者,从未中断。他一生发表过上千万字的新闻稿,曾参加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访问过朝、越、柬、美、苏等许多国家,采访过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和知名人士,他的经历是一般人所无法比拟的。他早年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成名后曾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研究班进修过,晚年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中国新闻学实用大辞典》等新闻类辞书的编纂和编审。也只有他,才能有这样丰富的经验、深厚的学养、广博的阅历;也只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鲜明观点、有精辟分析、有详细材料的沉甸甸的著作。
徐熊老师已出版了20部著作。《新闻选择探微》是新近出版发行的《徐熊新闻丛书》中的一种。(《丛书》共4本,另三本为:《X怎样了》、《梦断惊涛》、《美国浮世绘摭拾》,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在徐老师的写作生涯中,我认为《新闻选择探微》使他攀上了又一座高峰--新闻理论的高峰。
“选择”这个概念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在新闻实践中,选择是被广泛运用的。大至新闻政策的制定,小至对某一具体事件的采访写作或对某一篇稿件的处理,都是要经过选择的。可是在旧的新闻理论中,特别是新闻学原理的研究中对“选择”谈得不多,或者根本就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讨过。“选择”之所以被重视起来,是和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有关。信息是必然要经过选择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信息。传播学是进入信息时代后建立的新学科,传播学也是十分重视选择的。我国新闻传播学方面的学者现在已开始对新闻选择引起注意,但都语焉不详,或还有所保留。如复旦大学童兵教授著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说:“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另一位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著的《新闻学概论》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提出:“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取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是新闻实践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而新闻学就是研究‘选择事实的艺术’的科学。”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并对每一项选择标准逐项进行了分析和考察。但李教授对新闻选择的论述只是他所著的《新闻学概论》中的一章,对这一专题未能充分地展开。而徐熊老师的这本著作,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并且更具有特色,其开拓之深,内容之丰富,说理之充分,是前所未有的,堪称为“选择新闻学”的开山之作。
我认为,徐熊老师的这部著作具有如下的鲜明特色:
第一、这是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著作。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新闻传播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一段话虽说是对哲学而言的,但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新闻学研究同样是有指导意义的。徐熊老师把“新闻选择”作为论题展开论述,明确地表明了他对“事物、现实、感性”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的。这样就把理论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沟通起来。
第二、这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著作。“选择”是信息科学出现后广泛引起注意的一个概念。没有选择,就没有控制论;同样,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传播学。虽说大众信息传播要尽量减少“过滤”,以扩大信息量,但是并不等于不要选择。可以说“必须经过选择”,是一个一般性的新闻规律。但在中国,“选择”还有它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因为中国的新闻传播媒体是伴随着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以及风起云涌的社会大变动而兴起和发展的。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他们的崇高理想,他们办报纸、出书刊,后来又运用了电子传播手段,来进行宣传鼓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是中国的新闻传播的灵魂。明确的价值取向,就决定了中国的新闻传播必须要“选择”,一定要“选择”,不选择就偏离了前进的方向,就要犯错误。因此徐熊老师之所以以“选择”为论题,是以他的60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和切身体会为基础的,同样也是中国几代新闻工作者集体经验的结晶。
第三、这是一本端正学风的新闻学著作。理论必须有用,没有用的空头理论是毫无价值的。理论脱离实际,是现在新闻学界的一个亟须引起警惕的现象。2005年12月7日新华社的一篇报道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生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这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在的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徐熊老师的这部著作,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第四、这是一部可以具体指导新闻实践的实用新闻学著作。凡是从事过新闻工作的人,读了这本书都会感到亲切,因为书中所写的正是我们所做过的。对于中青年新闻工作者来说,阅读这本书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实招和真本事。对于新闻院系学生们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新闻学教科书。对于从事新闻传播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徐熊老师是新华社第一批被聘任的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他是我的老师、学长和朋友。1945年8月,我的家乡江苏省宝应县第一次解放,徐熊同志是民主政府派到宝应中学的三位工作人员兼教师中的一位,而我当时是这所学校的初三学生。朝鲜战争中,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徐熊同志写的军事通讯,我就想,大概就是做过我们老师的那个徐熊吧!1985年华中新专校友聚会,从同学录中得知,原来徐熊同志是新专第一期的校友,是我的学长。1987年他到淮阴来,我们见了面,以后我们就经常通信。1994年我应邀参与《中国食品质量导报》的创刊,负责编务。我约请徐熊老师写了《吃在美国》系列文章,连续刊登数十期,帮助这张报纸的副刊《养我斋》撑起了门面。最近十多年来,他不断地出新书,每出一本都寄给我。他所写的书题材很广,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是新闻方面的,但也有其它方面的,甚到还出了一本《让生命之树常青--人类DNA研究揭密》这样的书。他已年近八旬,仍然笔耕不已,真令人叹服。“新闻选择”是我早就想探讨的一个课题,由于自感“道行”不足,而未敢撰文。现在读了徐熊老师这部著作,收获颇丰。一面写摘要,一面写心得,现在整理成此文,愿与广大同好共享徐老师的成果。

徐熊小传
徐熊,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员。江苏滨海县人。1927年7月生。1944年8月参加工作。1945年春至同年8月在华中建设大学学习,1946年春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1957年9月至1959年10月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新华社外语训练班学习。
1946年4月在《新华日报》(华中版)、华中新华社任记者。此后,作为战地记者,采访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及对越自卫还击战,写过大量军事通讯和报告文学。此外,还采访过以中南海为中心的中央政治时事活动,从事国际报道和新闻研究工作。
从1984年起,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国外分支)编审,《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编委兼编辑部副主任,《中国实用新闻大辞典》编委、《中国当代高科技人才系列词典》编委、《中国报界著名编辑记者辞典》顾问、《世界名人录·中国卷》(香港)特约顾问编委、《中国英才大典》特约编委。
淮海战役和上海战役中两次当选为模范,曾立一、二、三等功。著有《进步的旗帜》、《为了祖国、和平、胜利》、《鸭绿江凯歌》、《记者生活散记》、《生命的火花》、《新闻报道艺术钩探》、《新闻思维与新闻心态》、《心灵变奏曲--蒋军被俘士兵心路历程》、《徐熊军事通讯报告选》、《风云雷电--徐熊诗选》、《红圣坛搜秘记》、《看“大爆炸》下的美国传媒》、《美国饮食文化趣谈》、《保健健康新视点》、《让生命之树常青--人类DNA研究揭秘》、《解体前的苏联》、《话说美国》、《新闻选择探微》、《X怎么了》、《梦断惊涛》、《美国浮世绘摭拾》等书。作品入选大学、中学教材和《当代名记者代表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