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过电影里的记者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3:25:35

 

 

 

正如没有人能说清全世界总共生产过多少部电影一样,大概同样也没有人确切知道电影中的一个小类——“描写记者、表现媒体的电影”——有多少吧?

 

 

2004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专门开辟了一个“新闻前线”单元,放映了91部与新闻有关的电影。当时的公告是这样写的——“新闻业的历史两倍于电影的历史,它们却同样复杂,拥有权力与影响,在时空中更迭发展。新闻与电影一样承载着信息、意识形态、政治、真实和谎言。这一回顾在电影的历史之旅中洞察新闻业的各个层面:调查报道者、丑闻揭露者、写伤感文章的女记者、讨伐者、英雄、反派。这旅程探询并言说着我们的社会如何看待自身”。

 

 

遗憾地是,据说这91部电影中没有一部中国(大陆)产的片子。令人艳羡的是,有一位中国记者,却搜集了这91部“新闻片”中的大多数,甚至还不止。此人姓张名修智,曾任新华社《奥运2008特刊》总编辑,是我刚读完的《电影撞新闻》这本书的作者。

 

 

此书收录作者的相关影评35篇,也就是说介绍、评点了35部“新闻片”。悲哀的是,这些片子中,我完整欣赏过的只有一部,就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佳作《公民凯恩》。余下的,有的曾看过片段,有的曾看过介绍,有的读到过影评,还有的,甚至以前都没有听说过。

 

 

也许看影评有个“正确方法”是先看电影再读影评,这样可以和自己的感受两相对照、印证。但我不是没看过这些片子嘛,所以看影评就多少有点看电影的意思了。这貌似比较尴尬。不过我想,看过影评再去补看电影的人也是有的吧。

 

 

这种“新闻片”种的主角大都是记者。那么,记者到底是做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记者是如何工作的?不同的记者肯定有不同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但同时,他们又似乎总有一些相同之处。那么,在作者提到的这35部电影中,都有哪些类型的记者呢?

 

 

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正面形象——秉持新闻理想和专业主义,锲而不舍为调查事实真相百折不挠的记者。比如他们——

 

《总统班底》中因为揭露“水门事件”一战成名的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

 

《杀戮之地》中亲历红色高棉血腥清洗事件的的《纽约时报》驻柬埔寨记者尚伯格,以及他的翻译和助手、后来九死一生侥幸生还,同样成为《纽约时报》记者的柬埔寨人潘迪;

 

《海外特派员》中,由希区柯克塑造的《纽约地球报》驻欧洲记者琼斯;

 

《哈里逊之花》中穿梭在前南斯拉夫内战的枪林弹雨中的战地摄影记者格里普们;

 

《铁人》中报道列宁造船厂工人大罢工,并充当政府“卧底”的波兰记者文卡尔,他通过采访发现了真相,即领导罢工的工人领袖其实是被官方抹黑的,最后时刻,他选择了辞职。话说这种把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罢工工人当“正方”,把政府当“反方”来拍的影片,竟然出现在上个世纪19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波兰,真是个奇迹。那时候距离团结工会瓦文萨上台还有差不多十年呢;

 

《毒家新闻》中不屈不挠,独立调查当地大毒枭,最终被杀害的爱尔兰女记者薇若妮;

 

《烽火赤焰万里情》中因采访写作《震惊世界的十天》闻名于世的的著名记者里德;

 

《投奔怒海》中的日本记者芥川汐见,好比斯诺在共产党执政后来到新中国、里德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访问苏联那样,在南北越南统一后旧地重游,并享受着外国友人的尊贵待遇。然而他凭借自己的职业敏感,逐渐发现新政权红色表象之下的黑色现实,从此不仅为保持一个记者的独立客观判断而开始被“不受欢迎”,而且最后因无私救助他人逃离越南而殒命天涯;

 

《晚安,好运》中的美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开创者之一、新闻英雄默罗,在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在战后麦肯锡主义横行的美国大陆,在后来商业细菌侵蚀严肃新闻媒体的时代里,他都选择了战斗和不妥协,真正做到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第二类:反面形象——毫无新闻职业道德,把做新闻当做发财出名的捷径,为此不择手段,弃起码的道德底线于不顾,或“残忍采访”新闻当事人,或以偷拍、添油加醋等不光彩手段炒作明星、奇闻,或从根本上闭门造车制造假新闻……反此种种,都是此类记者的脸谱和标签。比如他们——

 

《曼哈顿二人行》中两名冷酷无情,“玩弄真相”的法国记者德尔马斯与莫罗;

 

《乔古尔德的秘密》中《纽约客》杂志记者米切尔,他因为轻信一位类似“李一”式的人物,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抹上了再也抹不去的黑。在对该片的影评里,本书作者也对自己刚入行时年轻幼稚,被点子大王何阳的“气场”所征服,为其大造舆论的经历做了检讨,事实上,经常写快餐文字,经常写稿件批评别人的记者,自己是一般是很少有“忏悔”的,所以这段文字我个人认为难能可贵;

 

《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中化名辛奇,自办个人电台,假借公平正义的名义,为自己谋取私利,前后判若两人的秘鲁记者萨雷斯;

 

《追踪眼前人》中梁家辉饰演的典型的香港狗仔队员,一个以跟踪、偷拍明星为职业的“摄影记者”;

 

《甜蜜生活》中毫无底线,把做新闻当做摇钱树的娱记老油条马尔切洛;

 

《怀孕的男人》中那些轻信某专家的“现代荷尔蒙不均衡理论”,疯狂采访“怀孕的男人”驾校教练马克的各路记者;

 

《做大英雄》中不是记者的记者、好莱坞制片人、伪造阿尔巴尼亚内战影像资料的莫斯顿;

 

《丑闻》中的日本八卦杂志主编堀,得到手下偷拍的女歌星与男画家的邂逅照片后,开始添油加醋疯狂炒作……很显然,在导演黑泽明的眼里,他是个小丑一样的人物,而且也是某一类记者的象征符号;

 

《卢旺达酒店》中如匆匆过客一般,在当地种族大屠杀事件发生后,身处事发地却冷漠失职的西方驻当地记者们;

 

《死亡直播》中,在眼睛里暗藏摄影机的电视记者罗迪,丧失人性,骗取女主角信任后,偷拍并直播其死亡倒计时,为电视台盈利服务;

 

《萨尔瓦多》中酗酒吸毒四处告贷的“新闻浪子”波尔,把靠弄独家新闻挣大钱的希望,寄托在小国萨尔瓦多的采访之旅上,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连从异国带回的女人,也被移民局遣送回去;

 

《巨人与玩具》中甘心被大企业公关部收买玩弄的日本记者们;

 

《小镇疯情》中“导演新闻”,火上浇油,将一起偶然的绑架案最终“导”成命案的电视记者布莱克,以及那些在小镇上上演“撒旦之舞”的各路记者;

 

《欲盖弥彰》中著名的《新共和》杂志历史上的著名造假记者格拉斯;

 

《丧失荣誉的卡特琳娜》中被愤怒的采访对象击毙的的德国黄色小报《日报》记者托特格斯;

 

《霓裳风暴》中被两个报社派来采访时尚秀,结果却干柴烈火地搞到床上,自始至终没有去采访的一对男女记者。

 

 

 

第三类:中立形象——即记者既不是道德圣人,也不是包打天下不平事的大侠,更不是神通广大的007……他们只是如普通人一样的普通人,首先要在政府或者资本家办的媒体里干活,最基本的目的是谋生,一般情况下,他们既有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底线,也有种种如你我一样的缺点弱点软肋。比如说——

 

《情已逝》中的尴尬名记伯恩斯坦。没错,就是因报道水门事件成名的那个伯恩斯坦。再次出风头并被拍成电影,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以及前妻的不依不饶之故,杯具啊;

 

《西雅图夜未眠》中应征美国电台版非诚勿扰嘉宾的《巴尔的摩太阳报》女记者。有趣的是,该影评的题目是《被脱口秀改变的人生》,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向菲感化一个逃犯投案自首写起的,换句话说,此文关注的并非电影里的女记者,而是那个在电台里为父征婚的小男孩,因为他才是这场改变了一对男女命运的“脱口秀”主角;

 

《海外特派员》中的 “媒体庸人”史代斌,好像啥都看透了,对同事积极采访很不屑。话说这种人在咱们祖国蛮多的是吧?不止记者圈,哪个圈里都有,大把大把的,“没辙”、“没戏”、“没劲”是他们的口头禅;

 

《喜剧之王》中因为绑架电视主持人,而最终如愿以偿当上新闻类脱口秀主持人(是白岩松现在的角色吗?)的帕金;

 

《沉静的美国人》中刻画的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派驻越南的战地记者们,大都有或天真幼稚或玩世不恭等“缺点”,惟有作笔下的主角,也就是那个英国记者有准确判断历史大趋势的敏锐眼光;

 

《特写》中报道“假冒导演诈骗案”的伊朗记者法拉兹曼德,他在片中演他自己。影片内外,真导演看到了假导演的穷困生活和对电影的疯狂热爱,记者只把该案当做一个耸人听闻的“法治新闻”来报道,当事人犯罪背后的故事和生活,不在他的关注范围内。大概,这是记者中的大多数,也许是因为做“深度报道”的记者毕竟不多的缘故吧;

 

《喀布尔快递》中,准备“利用他人的苦难,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印度记者苏尔与杰,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历险,教育了这俩菜鸟,让他们明白了,世界其实是灰的,并非黑白分明;

 

《官方说法》中没有出现记者,但是由记者组成的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事实上,官办媒体的记者当然就是“官方说法”的传播者,这和官方说法的真假无关,其身份注定了其传声筒和宣传工具的定位;

 

《在那边》中围绕在“超级沙发土豆”钱斯身边有很多记者,包括来自《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这些严肃大报的新闻人,似乎都被钱斯的木讷和“出口成理”所吸引,所蒙蔽。而实际上,钱斯则只不过是被电视这个怪物所戕害的一个“呆瓜”。

 

 

 

第四类:非普通记者。主要是指两位出现在电影中的传媒大亨,一位影射报业大王赫斯特的《公民凯恩》的主角查尔斯凯恩,另一位是根据其本人自传改变的《人民反对拉里佛林特》中的色情杂志《风尘女郎》老板拉里佛林特。他们当然不是普通记者,而是记者的领导、老板。有趣的是,和一般人的判断相反,在影片中,前者似乎是以反面形象出现的,而后者,靠色情杂志起家的传媒老板,在影片中却似乎是正义,至少是程序正义的化身。据说,今日得享大名的美国报业资本家普利策,当初也是靠贩卖耸人听闻的小报新闻起家的,这个事实,并不会因为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而改变。只是,不知道,将来如果有人拍默多克的传记片,会怎样来演绎这个娶了华人女子做媳妇的传媒大亨的故事?呵?谁适合扮演他那个模样一般心计过人的媳妇呢?章子怡吗?

 

 

在书的序言《光与影的叩问》中,本书作者写到:“中国电影对新闻的拜访,在数量上少得可怜。中国现代史上拥有伟大的新闻传统,诞生了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张季鸾、胡政之、邓季惺、储安平等一批伟大的新闻人。期待经由中国电影人之手,在未来的的某一天,他们可能在光影中重生。”

 

 

我不知道,在当下,一个学新闻的大学生,或者一个新闻从业者,能否一口气说出以上这些老前辈在新闻史上的贡献来,我猜怕是够呛。比起对文学史上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等人的“屏蔽”来,新闻史更甚,中国现代史上那些名记的名字和文字已经湮没半个多世纪了,有些人至今还是“敏感词”。如果要拍中国新闻人的电影,在目前的形势下,怕是还根本轮不到他们做主角,大概首先是穆青、邹韬奋、范长江,甚至是邓拓,甚至是艾丰,甚至是南方报业、湖南卫视的当家人……

 

 

其实,仅就我个人的有限观影经历来看,国产片中也不乏记者的形象,比如在表现国共党争的片子里,通常都会安排几个能够采访国共高层的记者。其中总有至少一个记者,通常是女的,会在如周恩来这样的共产党人的感召下,逐渐“觉悟、进步”,由同情革命到最后投身革命(虽然片子里未必这样交代,但那简直是一定的,大概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的)……

 

 

可笑的是,在后来20世纪80年代的反映改革者、“弄潮儿”、企业家的国产文学和电影作品中,大都继承了如此处理记者角色的套路,一个类似《血,总是热的》里那样的国企改革派领导的身边,总是少不了一个为他们的勇气、人格所打动,积极为其鼓与呼,甚至在其落难时挺身相救的记者,通常也都是女的,开始或者始终与男主角保持着常常是故意没有点明的暧昧关系。

 

 

这一点,连离现在最近的《龙年档案》中也未能脱俗。其实,俺就曾在这个作品的男主角人物原型手下(当然其实是手下的手下的手下的手下……)做过记者,并且此前在别的报纸工作时,也曾专门从省城赶赴他主政的地方去采访……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作品中那样一个冒风雪骑摩托的省报女记者,在现实中是子虚乌有的。倒是有来自各地和当地的其他种类的各色记者,曾活跃在这位改革家的身旁和手下,对他的施政和政治命运产生了各种影响。

 

 

最后说下这本书,是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海上文库》中的一本,总共才10万字,却是装帧朴素低调中显现豪华的精装本,疑似柴静姑娘评价土摩托老师那本书的那种“某某某文集”才享有的奢侈。当然,这些影评的选材很特别,别有一种“新闻价值”在,我想可能这对该书的推广发行也起到了作用。起码就我来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题材,我是不会买这本书的。

 

 

还有一个私人的理由。俺有一个朋友,在网上推心置腹五六年了,却从未谋面,虽然几次约会未遂,但这书作为见面礼相赠,我倒觉得是很合适的。因为,电影他所爱,比我更爱;新闻亦他所爱,无缘从业后还爱。前几日他告我,已决定春节结婚,然后和媳妇共赴香港发展——事实上,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准香港人”了——那就带上自己的爱好,带上这本小书吧!好兄弟,沾你的光,我已经把它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