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汽车销量暴涨背后的隐忧 - 曝光 - 华声在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41:22

  本来能拥有一部自己喜欢的座驾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但广州的沈先生为此伤透了脑筋。

  上个月,沈先生购买了某品牌的新车,提车当天就故障频发,先是里程表不动,开回4S店,检查后居然发现车里的里程数据线没有接。隔日,又发现方向盘配不正跑偏,再次送回4S店将方向盘重新拆装。然而好景不长,新车刚跑到500公里时,车内发动机保障灯闪烁不停,且上油困难,发动机抖动厉害等一系列问题频繁上演,一个月内连跑了五六趟4S店,忍无可忍的沈先生终向4S店提出投诉。

  类似沈先生的遭遇,目前在整个汽车市场俨然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的汽车投诉大概有6482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5.6%,上升速度居投诉排行榜第五位。其中,经销商与厂商相互推脱导致求告无门、权威质量检测鉴定缺失、维修保养价格不透明、销售过程中侵害知情权等问题高居投诉榜单前列。

  “汽车投诉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近两年来汽车销量的大幅度增加,两者成一定的正比。”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901.61万辆,又一次稳居全球汽车市场第一的宝座。

  纵观整个车市,近两年汽车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诸多汽车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但是由于研发时间被提前,其产品质量和审核把关都有可能降低了门槛。这些产品投入市场后,极有可能因存在缺陷而惨遭投诉。“整个汽车市场正处于‘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状态。”邱宝昌说。

  “销量的快速发展不一定是好事,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发展更为重要,利润空间并不是越大越好。”中国资深品牌营销顾问、北京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李志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如此高的投诉量,企业应该到了高度重视阶段,近期投诉屡屡发生,且比例越来越大,对品牌的伤害很厉害,企业该有意识地高度注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企业在强调经济效益和抢占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在口碑上一定要占据更高的位置,减少投诉,确保产品质量才是制胜关键。

  投诉案例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权威检测与监督机构的匮乏,以及高昂的检测费用令事故检测成为了“一言堂”。在国外,质检机构以及道路安全协会等第三方权威部门,将为消费者或车企的维权递上一纸真实详尽的报告。“我国的汽车消费环境想要真正实现和谐,公平地保障消费者、车企以及经销商的利益,也急切需要权威声音的建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有媒体报道称。

  此外,我国的法律法规在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上的约束力不强,也给车企留下了可钻的空子。目前,针对汽车消费的主要法律依据只有《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缺乏有效的专门针对汽车消费的法律法规。虽然出台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但此规定仍是部门规章,其对生产企业的惩罚力度并不够,导致汽车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后,汽车厂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实施召回。

  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无法对汽车质量方面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汽车质量案件的适用法律是《产品质量法》,而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中的赔偿问题都无法适用在汽车消费中。

  邱宝昌建议,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汽车消费法律法规体系,要从汽车的生产质量工艺到汽车最终的报废,整个过程都需要立法的保驾护航,让消费者维权有法可依,最终促进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建立良好的购车环境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例如,完善现有体制,为汽车行业建规立制,加强监管。提高企业诚信,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理智消费等。”李志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