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应是永远的异见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0:54:16
知识分子应是永远的异见者 詹万承 刊发时间:2010-10-11 10:29:19 光明网  [字体: ] 

瑞典文学院10月7日宣布,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原文仅18个单词的认定,是瑞典文学院对获奖理由的诠释。

文学与政治的密不可分之处,正在于此,越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越是与政治密不可分,如果说文学的终极目的是救赎心灵,那对现有的政治弊病制度缺陷,当然不能置之不顾。文学介入政治,既不是走捷径,也不是有误读,而是完成自己本身应有的职责。

鲁迅先生当年之所以极力撰写杂文,或者正是看中了文学与社会改良之间的交集,但这并未成为文学的常态,而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不得不说,这都有颇有无奈之处,不管是因为来自统治阶级的压力,还是文学体裁本身。

知识分子分为三类,包括幕僚知识分子、技术知识分子、人文知识分子。前两者无须多少解释,一是“统治集团的管家”,一是“技术专家”,难定义与解释的在最后一类,前两者分别为权力中心和市场中心所吸附,唯人文知识分子留在原来的知识谱系内,成为名符其实的“边缘人”。说的更简单一些,其不像另外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那样从事实际事务,谋求世俗利益,也没有一定的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所创造的也只是思想。

厘清这些概念,仍然很有必要,因为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三者居功至伟。小布什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语句,即“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而在实现“把统治者关进笼子”的过程中,真正的人文知识者,永远对现实不满,总是站在现存秩序相对立的位置上,施予严厉的批评。正是这些批评,不仅道出了存在的问题,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前文的前提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我们承认现有的制度与环境,并非尽善尽美,我们也承认,只要人们孜孜不倦的变革创新,完全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自然,最起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人站出来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正是勇敢的异见者,提出问题的所在,皇帝才有穿上衣服的可能。简而言之,就是“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正因如此,所以才要像珍惜良知一样珍惜异见。首先要给人表达的机会,其次要爱护真实的声音,最后要积极的纳谏。只有这样,社会才会良性的运作下去。如果一开头的渠道就被掐断了,那随后的过程自然也随之夭折了,异见者无法发声,这远非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民意随时都有可能塌方崩溃,到时恐将失去往昔局面控制的能力。

如前文所述,异见者的存在,除开社会的包容与爱护外,也需要异见者自身极大的勇气与顽强的毅力,这场与隐藏在黑暗中强者的角逐,将会旷日弥久,也将不断的有异见者喋血于黑暗之中,抛尸消音,为人们所忘记,但真正的异见者,势将奋而前行,为前仆者,为后继者。历史,也终将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