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盛世民族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7:52:16
段林(傣族)《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18日   24 版)
我的故乡在云南边陲傣乡小镇孟定,那是一个居住着数万傣家人,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小镇。有位画家曾充满激情地把傣家人居住的三个坝子喻为三姐妹:大姐是版纳,二姐是瑞丽,孟定就是羞羞答答,充满柔情的三妹。
离开家乡多年了,但故乡孟定那飘动的晨雾,迷人的竹林,稻田旁牛背上的白鹭,寨边那条清得让野象和孔雀都迷恋的南汀河却让我时时忆起。
每想起故乡,我就会想起那些顺着悠悠南汀河漂泊到海外的亲人们,就会想起对我有过许多关爱和帮助的大哥。大哥是我大伯的长子,大伯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抗战时期曾担任国民党远征军上校到缅甸与日军血战。大哥从小就离开家乡流落缅甸,在缅甸那高高的帕敢山上挖过玉石,赌过玉石,卖过玉石。在举目无亲,疟疾遍布,瘟疫肆虐的帕敢山沟里,大哥流泪过,祈祷过,坚强过,惊喜过。几十年里他用汗水、血泪和生命的拼搏,终于成了一个缅甸玉石界知名的华侨商人。
第一次与侨居缅甸的大哥联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的1979年。那年我刚告别了4年的知青生涯,考入一所师范院校读书。那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学校生活非常清苦,每到周末才有一两肉吃,每顿饭里都要掺一半的玉米或苦荞之类的杂粮。一天下午,统战部突然通知我父亲,告知我大哥已到边境口岸,让我全家去会亲。那一夜我全家又紧张又激动,不知是福还是祸?一家老小反复商量,最后商定由我母亲去见大哥,父亲和我都不去,以备如果将来有麻烦时,家里还有没有“里通外国”的成员。
几天后,母亲带回了大哥及海外亲人们的彩色照片,带回了亲人们送的收录机、手表、布料、派克笔……最让全家高兴的是带回了几十斤香味扑鼻的油炸肉。我带到学校分给同学们吃,大家都夸回味无穷!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戴在手上的表让同学们羡慕了很长一段时间。周末,我和同学们到郊外游玩,收录机里传出的邓丽君的歌声让多少人回眸。
1988年,大哥从仰光到瑞丽经营玉石,他摇了几天电话终于摇通了我工作的单位。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颠簸了3天赶到瑞丽。
大哥随我们回到老家,他出资为家乡修桥、补路,向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伸出援助之手。在海外漂泊几十年,大哥保留着一口浓浓的乡音。见到乡亲他总是微笑,见到长辈他都要下跪磕头。离别时他把随身换洗的衣裤全部送给了有困难的乡亲。
后来,我因公到仰光出差,再次见到大哥,他发自肺腑地说道:“真不敢相信,短短十多年祖国发展之快,亲人们生活变化之大。中国强大了,亲人们日子好过了,我从心里高兴啊!”夕阳下,美丽的伊洛瓦底江畔,大哥将准备好的一袋钱塞给我,我微笑着拒绝了,大哥也会心地笑了。
2008年10月,我到广州开会,大哥正好也在广州。岁月的风霜染白了他的两鬓,不变的只是一口浓浓的乡音。大哥感叹道“当年你没跟我出去是选对路了,希望就在中国,中国的发展一日千里。祖国强大了,国内亲人富裕了,我们海外的华人腰杆也挺得直了,脸上也有光了。祖国永远都牵着我们的心啊!”
看着宽阔的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看着绿荫道上扬眉吐气的行人,看着一幢幢雄伟高大的建筑,看着大哥和蔼慈祥的笑容,我为我们欣欣向荣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我和我海外的亲人能生活在今天这样的盛世感到欣慰和荣幸。“大哥,再回家乡看看吧,家乡的变化一定会让你欢悦的。”
“会的,我一定会回去。近来我常梦见家乡那飘动的白云,摇曳的翠竹。梦见家乡清晨那迷人的雾,雾中那无声地流淌的河,河中小卜哨们那串串甜美的笑声。常想起家乡的亲人,家乡的小路,想起寨边大青树下缅寺里小和尚们敲响的钟声……”大哥深情地说道。
看着满街的鲜花,看着大街上人们的笑脸,我相信大哥一定会为家乡的建设再做贡献,而家乡那浓浓的乡情,亲切的乡音,飞速的发展也一定会让大哥更加舒心、更加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