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书记王铁:我不是铁腕,是“铁心”(新京报 2008-1-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13:04
“禁酒”书记王铁:我不是铁腕,是“铁心”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23 10:12:36 · 来源: 新京报

河南信阳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半年节约4300万元;下一步瞄准公款吃喝问题
对话人物
王铁

信阳市市委书记。1957年10月生,河南泌阳县人,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8月入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2006年12月当选信阳市市委书记。
对话动机
信阳市2007年年初的禁酒令被关注了一年。2007年年初信阳市委提出禁酒令,要求公务员中午不能喝酒,引起热议。2007年8月,市委书记王铁为信阳禁酒算了一笔账,称禁酒为信阳省下了4300万元的招待费。这笔账又引起了人们对公款吃喝的关注。2007年底,河南酒业协会认为禁酒令违法的新闻又引起了对禁酒令是否侵犯私权的关注。2008年年初王铁做客新华网,向网友算了几本大账。他认为信阳禁酒不仅应该算经济账,也应该算和谐账,形象账。禁酒令到底为信阳带来了什么?禁酒是否完全禁住了?下一步,信阳会再采取怎样的举措呢?
在郑州两会代表的房间里,王铁坐在沙发上,身体稍稍前倾,持续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很少改变姿势。他言语谨慎,不提在禁酒令之前信阳的酒风状况;谈到公款吃喝问题,谈的更多的是节约,而不是腐败。
在说到禁酒是否违法时,记者提到王铁的法学硕士学历。他迅速抬起眼睛,表情有些自嘲,随后说关于违法的指责“太简单”,不值得反驳。
王铁说自己是个低调的人,做很多事情不是出于个性,而是党性。他说自己没有什么执政风格,只是认真;也没有什么爱好,晚上经常做的事情是回群众来信。
禁酒令 与市委常委订君子协定
新京报:你怎么想到要推行禁酒令?
王铁(以下简称“王”):2006年年底市委换届以后,想找一个工作的抓手。当时干部作风问题是一个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经过研究,我们提出了“五个禁止、十个不准”。其中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是“五个禁止”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禁酒”这个抓手,在信阳,喝酒很盛行吗?
王:不光是信阳酒风盛,整个中国酒文化都非常深厚。北京如此,上海如此,广州也如此。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当初准备推行禁酒令时,也想到可能会遇到很大阻力,因为涉及的人太多了。
新京报:当时预想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王:是执行难。所以,设置了严格的督察机制和严处机制。
其实,禁酒令并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其他的地方和部门也推行过。为什么有的禁酒令最后变成了说说而已,光放空炮?主要是缺乏严格的督促检查。
新京报:那落实禁酒令的关键在于什么?
王:关键是领导能不能带头、市委常委能不能带头。虽然常委归我带,但是不归我管,归省里管。因此开常委会的时候,我就和常委订下了一个君子协定:如果常委被发现违反禁酒令,要在常委会上做检讨,还要公开报道。当时大家都同意了。
新京报:这一年有常委被发现违反禁酒令吗?
王铁:没有。其实也突击查了几次,确实没有发现。有一天下午常委开会,有一个常委的脸很红。后来大家问他,你是不是中午喝酒了。他说是感冒了发烧,后来证明他确实是发烧了。
算酒账 半年节省4300万元酒水费
新京报:禁酒令实行正好一年了,听说你算了一笔账,上半年节省酒水费4300万元。这个账是怎么算的?
王:这个账不难算出。按照一桌两瓶酒,一瓶35元,两瓶就70元。我们有200多个乡镇,再加上县区、局委和市直机关,按照一个地方中午平均几桌,这样算下来半年就有4300多万元。
其实,酒按35元算,都算少了,很多酒可不止35元。
新京报:这个账是你自己算的吗?你觉得准吗?
王:是让相关部门算的,我最后审核了一下。我觉得这只能是一个估算,但确实是有根有据的。这个账出来之后,说算少的人,多;说算多的人,少。还是很多人认可这个账的。
新京报:这个账一出来,惹出了很多争议,有网友根据这个账给信阳也算了一笔账,如果仅半年就可以省下4300万元酒水费的话,那说明信阳一年的招待费也是非常可观的?
王:这不是信阳一个地方的状况,全国都存在这种情况。
新京报:可是,为什么你第一个这样提出来?
王:有些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地面对,只有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新京报:到了年底,我们注意到你不再算这笔节约账了,是因为受到争议的原因吗?
王:那是因为之前算过了,其实多算一点或少算一点,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而且节约是个不争的事实。
打“酒仗” 酒业销量降无需我安抚
新京报:你平时喝酒吗?
王:我基本不喝酒。喝酒会带来很多问题,喝多了,形象好的也变得不好了。其实我对酒还是有感情的,我曾经做过糖酒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在贸易厅,管酒管了10年。
新京报:那你和很多酒厂的老板也很熟悉了?
王:对,很熟悉。
新京报:当时酒业协会说禁酒令违法,导致酒的销量下降,之前有没有人专门找过你这个老领导,谈这个事情?
王铁:那倒没有。对于说禁酒令违法,一禁酒减少酒的销量这些说法,我一直没有在意,没有发过言。
新京报:为什么?
王:因为我不需要发言。我们的规定肯定是符合公务员法的,也是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
公务员不同于一般群众,对于公务员应该有特殊要求,国家的很多要求也是在八小时外的。
对于说我们侵犯私权,其实是对法律的曲解。禁酒令是对特定人群在特定时间提出的特殊要求。我们觉得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这么做都是没有问题的。
公众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至于别人怎么说,我们的态度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新京报:信阳本地的白酒企业需要你去安抚吗?
王:不需要。他们在本地的销售量下降,那就要想办法去开拓市场。在我看来,指望公务员来承担企业酒的销量,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新京报:对于你所说的严重违纪者就地免职,其实也有是否违反组织法的争论?
王:治乱必用重典。你只是批评教育,能起到效果吗?对严重违纪者就地免职,是经市委常委会授权的。制度在先,规定在前,这本身就是一种组织程序。
打错靶子? 杀猪杀屁股各有各杀法
新京报:推行禁酒令的初衷是想提高公务员的办事效率,但是从网上来看,很多人其实更关注的是公款吃喝问题。你怎么看这一点儿?
王:网上说我们的禁酒令有蝴蝶效应,我在想,我们的蝴蝶效应能“蝴蝶”到什么程度?
首先其他地方也在效仿禁酒令,这是一种蝴蝶效应。另外,我们事先没有想到,大家从禁酒令上看到廉洁从政、反腐败,这也是一种蝴蝶效应。
如果我们的禁酒令做好了,我们就会延伸到公款吃喝问题,延伸到节约接待成本问题。
新京报: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王:在公款吃喝问题上,如果能有有效的措施,能节约多少,这个账不敢算。说全国的招待费是2000亿元也好,1000亿元也好,如果节约下一半来用在公益上,用在经济发展上,会有多大的效益啊。
现在公务接待倒掉多少东西,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倒掉,能省下多少,想想就心疼得不得了。
我现在想的就是2008年从节约上做文章,起码饭菜不能剩,怎么管住这一点儿。
吃喝问题和禁酒令又不一样,没有一个有效的标准。但是管住这一点儿,对节约开支是一笔大账。
新京报:其实也有人提出来,要禁止吃喝腐败,就应该从财务管理上下手。如果防止中午饮酒耽误工作,该从工作绩效管理和完善公众投诉系统上下手。他们认为推行禁酒令,其实是打错了靶子。你怎么看?
王:这算是不同的角度吧。解决问题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必须实事求是,具有可操作性。在我们这里,禁酒令确实是个很好的抓手,我们从这一点儿上突破下去,比较成功。
你提到的那个意见也是很好的,各有各的道理。怎么说呢,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
官员炒作? 我们是“无心栽柳柳成阴”
新京报:整个禁酒令从2007年热到2008年,也有人说过是地方官员的炒作,你对这种看法怎么看?
王:你可以去问问,我王铁这个人从来就不是炒作的人。其实,当初我们做这个禁酒令,真的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影响。
我本来以为禁酒不禁酒只是我们信阳干部转变作风的一件事情,结果很多不沾边的人都关注我们,网友写文章写博客来支持,国内外几百家媒体都关注。
我们信阳的知名度高了,对于这点,不是炒作,是“无心栽柳柳成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我哗啦啦也成了名人,其实我真的不想出名,我也不轻易接受采访。
新京报:你平时经常上网吗?
王:上,但不多。因为一上去就下不来了,开始看新闻,后来看着看着就不一定链接到哪些网站上了。
新京报:信阳的禁酒令和网上的民意,一直有一种互动,你作为一个地方一把手,怎么看待网络民意和施政方针的关系?
王:我觉得网络的推动作用太大了。它能让一个地方的事情变得轰动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要感谢这种推动和促进作用,它会形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而且网络的监督,会让我们坚持得更久。
网络民意给我们的有监督、启示、联想、感悟,比如那个蝴蝶效应,我们就是从网上看到才想得更深。
可以说,网民深化了我们的认识,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新京报:看到关于你的评论,你会跟帖吗?
王:我只是看,从来没有自己发表过评论。
最牛书记? 我其实就是戴了个官帽子
新京报:你在网上被称为“铁腕”和“最牛书记”,你觉得自己是吗?
王:我觉得不是。我怎么算牛呢,如果说牛,还是群众最牛。我其实就是戴了个官帽子,我做了最基本的,就是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要你有党性,按党性原则来办,我不是说大话,每一个决定都能落实。
至于铁腕,我也不是。我不是铁腕,我是铁心,铁心为民。我这个人最容易动感情,遇到特别感动的事,经常掉眼泪。
新京报:那在你看来,自己的执政风格是什么样的?
王:我没有什么执政风格,我就是在任期内多干点儿好事。
新京报:那个人的工作风格呢?
王:我这个人很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心里不搁事情,躺下就能睡得着。在工作上,不听是非,不论是非,批评是非,我觉得活得轻松。我一直信奉三句话,以传统美德做人,以平民心态做官,以一流理念做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一直在单位一把手岗位上干,就凭的这三句话。
新京报:现在网络上正在评选十大地方新政,有信心能评上吗?
王:我没有特别在意,但媒体和网友给了我信心。
新京报:下一步会不会禁止公务人员晚上喝酒?
王:不会。我觉得禁酒令成功的一点就在于理性化。如果我晚上禁酒,那肯定推行不下去。晚上过了一夜,第二天你什么都查不出来,查不出来就执行不下去,订和没订一样。
新京报:那会有人说,中午的酒都推到晚上了?
王:肯定会有这个问题,但是起码总量上肯定是减少了,时间上也确实是节约了。
□ 本报记者 张寒 河南郑州报道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deep/2008/01-23/011@101236.htm
“禁酒”书记王铁:我不是铁腕,是“铁心”(新京报 2008-1-23) 李连玉书记再现身影 新京报介绍充满争议的铁腕官员 李连玉书记再现身影 新京报介绍充满争议的铁腕官员 - 五柳村日志 孙广勋:对禁酒“省”4300万元的三重追问(新京报 2007-8-19) 韩商骗贷1.5亿掀落市委书记(新京报 2008-3-21) 前村书记出狱大办接风宴(新京报 2008-6-15) 江苏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充满争议的铁腕官员(新京报 2007-11-29) 江苏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充满争议的铁腕官员(新京报 2007-11-29) “对举报人先抓后查账?这是妖魔化我”(新京报 2008-6-23) 社论:奶粉事件:是“危机”,也是“契机”(新京报 2008-9-23) 徐贲:公共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新京报 2008-1-6) 史玉柱:企业不赢利是最大不道德(新京报 2008-1-9) 樊夫:“执法对象扩大化”是城管暴力的根源(新京报 2008-1-12) 付瑞雪:韩国冷库爆炸赔偿是一面镜子(新京报 2008-1-15) 新京报:医院不能是商业机构(2006-1-7) 新京报:山西省委原副书记侯伍杰被双开(2005-10-21) 书记回帖为网民讨说法(新京报 2007-5-17) 我们的好书记---新华网转发的《新京报》文章,很耐琢磨 环保局书记举报污企4年(新京报 2009-5-26) 湖南双牌县书记回应质疑 称自己不专断很民主(新京报 2010-4-27) 江西丰城卫生局长抗洪期间旅游被免转任书记(新京报 2010-7-15) 新京报:宜黄官员为何同情被免书记而非自焚者 被指嫖娼遭罚 退休教师自杀(新京报 2008-1-23) 杨耕身:不妨就叫它“周小虎”吧(新京报 2008-1-23)